產地分布
產遼寧(遼東半島南端)、山東(山東半島)、江蘇(南部)、安徽(東南部)、浙江、福建(北部)和台灣(高山)。
形態特徵
攀援灌木或半灌木,具粗短的根狀莖。莖長1-2米,小枝常帶草質,乾後稍凹癟,一般有刺;刺多半細長,針狀,稍黑色,較少例外。葉草質,卵形,長3-9厘米,寬2-5(-8)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常截形;葉柄長1-2厘米,約占一半具狹鞘,有卷鬚,脫落點位於上部。傘形花序具幾朵花;總花梗纖細,長1-2.5厘米,通常長於葉柄或近等長;花序托幾不膨大;花綠黃色;雄花花被片長4-5毫米,內三片比外三片稍狹;雄蕊稍短於花被片,花絲比花葯長;雌花小於雄花,具6枚退化雄蕊。漿果直徑6-7毫米,熟時藍黑色。花期5-6月,果期10月。
生長習性
生林下、灌叢中或山坡草叢中,海拔1800米以下,在台灣可達2500米以上。
中國菝葜屬植物
菝葜屬植物主要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我國約60種,全國均產之,長江以南各地最盛,北部和西北稀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