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粗莖貝母 Fritillaria crassicaulis S. C. Chen
百合科,貝母屬;多年生草本,植株高30—60厘米。鱗莖卵形,粗2—4厘米;鱗莖皮厚膜質,鱗片2—6枚,一年生2枚,二年生與三年生的分別為4枚、6枚,4—5年生的逐年增加,新鱗片頂端延伸為一長披針形的膜質附屬物(長2—3厘米,寬1厘米),鱗片厚,近三角狀圓錐形,內面的長2.5—4厘米,粗1厘米,外面的寬三角形,寬達3厘米。莖圓柱形,綠色,背淡,無毛。葉綠色,最下1對生莖中部,對生,向上為散生,對生或輪生,長圓狀披針形,長7—10厘米,寬1—3厘米,最下1對較寬短;無柄,先端鈍至長漸尖,不捲曲,平行脈多數。花單朵,稀2朵;苞片葉狀,1—3枚;花梗長4—5厘米,淡綠色;花被鍾狀,黃綠色,有紫褐色斑點,濃淡不一,長圓狀匙形,先端渾圓,基部略狹,長4—5厘米,內3片寬1.3—1.5厘米,外3片寬1.1—1.2厘米,蜜腺窩在背面稍凸出;雄蕊長約為花被片的一半,花絲白色,長1.5厘米,向下較寬;無毛;有小乳突;花葯基著,線形,長7.5毫米,頂部有錐狀尖凸;子房綠色,圓柱形,長1.2厘米;花柱連柱頭長2.3厘米,狹線狀漏斗狀,上部粗2—3毫米,柱頭裂片3,近直立,長1—6毫米。蒴果長圓形,無宿存花被,長4厘米,寬1.7厘米,果翅狹,寬約1毫米。種子褐色,多數,圓形,連翅成方形,扁平,邊緣有膜翅,長、寬3—4毫米,疊生。果梗長達7厘米。花期5月,果7月成熟。
地理分布
產滇西北(香格里拉、麗江),生於海拔3 000—3 900米的林下或草地;四川冕寧和西藏東南部也有。
藥用價值
鱗莖供藥用,止咳化痰、泄熱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