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種名:白脈韭
![白脈韭](/img/5/97c/nBnauM3XzQDMyIzN1cDN1ADNwMTMwUDN0EjMxADMwAzMxAzL3QzL4U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學名:AlliumovalifoliumHand.-Mzt.var.leuconeurumJ.M.Xu
科拉丁名:Liliaceae
屬拉丁名:Allium
國內分布:產雲南(西北部)、貴州(東北部)、四川、青海(東部)、甘肅(東南部)、陝西(南部)和湖北(西部)。
命名來源:[Fl.Reip.Pop.Sin.14:283.1980]
中國植物志:14:205
產地分布
產山西、河南(西部)、陝西(南部)和四川(北部和東部)。
形態特徵
鱗莖單生,狹卵狀圓柱形,粗0.5-1.5厘米;鱗莖外皮黃褐色或黑褐色,有時帶紅色,紙質,條裂,有時近纖維狀,在標本上常因外皮脫落而僅餘灰白色的膜質內皮。葉寬條形至條狀披針形,比花葶短或近等長,寬0.5-1.5(-2.3)厘米,先端漸尖,鈍頭。
花葶圓柱狀,高(15-)30-50厘米,中部以下被葉鞘,稀僅下部被葉鞘;
總苞單側開裂,具長喙,有時喙長可達7厘米,宿存或早落;傘形花序多花,鬆散;小花梗近等長,比花被片長2-4倍,果期更長,基部無小苞片;花白色;花被片常具綠色中脈,長3-5毫米,寬1.5-2.5毫米,內輪的卵狀矩圓形,先端平截或鈍圓,外輪的卵形,舟狀,稍短;花絲等長,為花被片長度的1.5-2倍,僅基部合生並與花被片貼生,內輪的基部擴大,擴大部分每側各具1齒片,齒片高1.5-2.5毫米,頂端具2至數枚不規則的小齒,外輪的錐形;
子房倒卵狀,腹縫線基部具有簾的凹陷蜜穴;花柱伸出花被外。
花果期8-9月。
生長習性
生於海拔1400-2000米的陰濕山坡、溝邊或林下。
用途
鱗莖可食用。
百合目(一)
蔥屬植物
蔥屬(Allium)舊屬百合科(Liliaceae),具有大約1250種;現在植物學分類將這類植物獨立成蔥科(Alliaceae)。這類植物屬於多年生鱗莖植物,雖然有少數種蔥屬植物並不結成堅實的鱗莖。成員尚包括極有價值的庭園香藥草植物,如青蔥、大蒜、洋蔥、韭、蝦夷蔥等等,常用在日常食物調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