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藥治通義》,治療學專著十二卷。日本·丹波元堅撰。約成書於19世紀中期。本書論述用藥的方法和原則,方劑的配伍與組成,汗、吐、下、清、溫、補等治法要旨,以及各劑型,藥物分量、藥物的服用、藥物貯藏和外治法等方面內容。全書百餘篇文章,每篇均首引歷代醫家的原文,附以作者的按語,是部有關藥物治療理論的專著。版本
現存1935年鉛印本等。1949年後有排印本。作者
丹波元堅(1795~1857),字亦柔,號苣庭,幼名綱之進,成年後稱安叔。曾任江戶醫學館教諭、督事以及幕府醫官,並獲“法眼”、“法印”之稱號。丹波元堅出身漢方醫學世家,其曾祖父丹波元孝,於江戶時代開創躋壽館講習漢方醫學。祖父丹波元德,改躋壽館為官府醫學館,門人云集,優秀醫者輩出。父丹波元簡,精於考證之學,為日本江戶時代漢方醫學考證學派之創始人、代表人物之一。元堅與其兄元胤承繼父業,一生潛心研究、考據文獻、整理醫籍,為古醫籍的保存及傳承創下令人矚目的業績。古代中醫基本典籍(十一)
祖國傳統醫學典籍是中國科技遺產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中醫藥典籍又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之一,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進一步認識和開發利用中醫藥典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