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旨緒餘》

《醫旨緒餘》

《醫旨緒餘》為孫一奎所撰,匯集其學醫之體會、見解,貫通醫易之學,發揮太極,對命門、相火的闡述發前人所未發,並擇要節錄部分《內經》原文。內容雜論脈象、診法、病機、藥性及醫案等共60篇,多有超人見解。其中有關咳、喘、哮等病症的鑑別診斷和治療,對張仲景等醫家及其著述的評價等,內容頗多可取。

基本信息

簡介

《醫旨緒餘》《醫旨緒餘》

《醫旨緒餘》為孫一奎所撰,匯集其學醫之體會、見解,貫通醫易之學,發揮太極,對命門、相火的闡述發前人所未發。其中有關痰的診斷、治療臨床頗多可取。醫論著作。二卷。明·孫一奎撰於萬曆年間。本書匯集作者學醫體會與見解,並擇要節錄部分《內經》原文。內容雜論脈象、診法、病機、藥性及醫案等共60篇,多有超人見解。其中有關咳、喘、哮等病症的鑑別診斷和治療,對張仲景等醫家及其著述的評價等,內容頗多可取。現有兩種明刻《赤水玄珠》本。

作者

孫一奎,字文垣,號東宿,別號生生子,安徽休寧人,生卒於明嘉靖萬曆年間(公元1522~1619年),為汪石山的再傳弟子。汪石山雖然遙承朱丹溪之學,然又受到東垣學說的影響,而善用參、芪,注重營衛。孫氏雖為丹溪之再傳弟子,然其並不學習朱氏的“陽有餘陰不足論”,而在學術上擅長溫補。孫氏在游括蒼地區時,有人曾授以秘方,用之十分靈驗,於是便專心致力於醫學研究。為了提高學術水平,曾遠歷湘贛江浙等地尋師訪友,廣詢博採,學識俱豐,成為當時一大名醫。著有《赤水玄珠》、《醫旨緒餘》、《孫氏醫案》等。

內容

眾多的新安醫家在醫學理論和臨床上卓有建樹。明清時期新安醫家的理論創見及用藥輕靈、圓機活法的臨床風格,對整箇中醫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一些代表性學術思想和理論觀點已成為當代中醫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汪機首倡“新感溫病”學說,從此溫病成因有了“伏氣”、“新感”兩說,為明清時期開展溫病學術爭鳴、提高溫病的治療水平奠定了理論基礎。

目錄

上卷

太極圖抄引

太極圖說

不知《易》者不足以言太醫論

問三才所同者於人身何以見之

命門圖說

上腎水火辨

《難經正義》三焦評

附東垣三焦論

診三焦包絡

脈義

問十二支土多、十二經火多之義

手心主

手足經配合臟腑之義

問五行金木水火土之義

問心包絡何以不得為藏

問五行土無定體寄旺四季各一十八日,何長夏一月土又獨主之

問十二經臟腑命名之義

原呼吸

論診法

證候推移指法

宗氣營氣衛氣說

痢與滯下辨

噎膈翻胃辨

四時脈說

問傷寒桂枝湯用桂枝說

氣鬱脅痛

論痰為津液、脾濕所生,亦有因於火、因於虛、因於氣、因於食者,而二陳峻利之劑,不可以概用也

咳嗽

哮喘

論汗不可純作血看,當以氣看為妥

論五郁

論嘔血

論咳血

論齒衄

顫振

相火篇

丹溪《相火篇》辨

泄瀉辨

防暑論

痿論

癲狂癇辨

明癲症

明狂症

明癇症

鼻鼽

鼻淵

下卷

脅痛

腹中水塊作痛

治腎消

羅太無藥戒

人經脈上下左右前後二十八脈

人身有四海說

刪定野山秘抄種子論

護胎說

王節齋《本草集要》參芪論

《洗冤錄》載沿身骨節上下聯絡名目

《洗冤錄》驗胎法

人身內景說

不執方說

張劉李朱滑六名師小傳

《醫通》節文

《醫通》緒論章

藥性裁成

論用藥

論人參

論當歸

論香附

論半夏

論黃連

論諸藥

論五穀

論五果

論五菜

論五畜禽蟲之屬

論異類有情丸

《難經本義》十八難圖注辨

《難經》肺金肝木浮沉說

《難經》七十五難金不得平木“不”字辨

《難經》八十一難篇“是病”二字辯

節抄《靈樞》引

本神篇

決氣篇

脹論

五癃津液別篇

賊風篇

婦人無須

憂恚無言篇

邪客篇

大惑篇

十二經絡藏象見證

手太陰肺藏象

手陽明大腸經藏象

足陽明胃經藏象

足太陰脾經藏象

手少陰心經藏象

手太陽小腸經藏象

足太陽膀胱藏象

足少陰腎藏象

手厥陰心包絡之經

手少陽三焦之經

足少陽膽藏象

足厥陰肝藏象

督脈

任脈

附王好古類集五臟苦欲補瀉藥味

臟腑瀉火藥

附李東垣藥類法象

藥性要旨

用藥升降浮沉補瀉法

五味所用

藥類法象

標本陰陽

五方之正氣味

隨證治病藥品

用藥凡例

東垣報使

十二經嚮導

十八反

……

古代中醫基本典籍(十二)

祖國傳統醫學典籍是中國科技遺產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中醫藥典籍又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之一,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進一步認識和開發利用中醫藥典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醫學實在易》
《因是子靜坐法》
《陰符經》
《飲膳正要》
《雲笈七籤》
《陰證略例》
《醫學衷中參西錄》
《幼科心法要訣》
《幼科證治準繩》
《異授眼科》
《雜病廣要》
《醫旨緒餘》
《醫宗粹言》
《醫宗金鑒》
《醫宗說約》
《怡堂散記》
《醫學啟源》
《醫學入門》
《醫學三字經》
《醫學六要》
《銀海精微》
《醫學溯源》
《飲食須知》
《嬰童百問》
《幼科鐵鏡》
《醫學真傳》
《醫學正傳》
《幼科指南》
《幼幼集成》
《幼幼新書》
《玉機微義》
《寓意草》
《醫學妙諦》
《雲林神彀》
《醫原》
《雜病心法要訣》
《雜病源流犀燭》
《雜證匯參》
《幼科釋謎》
《醫學心悟》
《醫學正印種子編》
《幼科折衷》
《疫疹一得》
《醫學摘粹》
《醫學集成》
《尤氏喉科秘書》
《醫學近編》
《醫學要則》
《醫宗必讀》
《穎川心法彙編》
《癰疽神秘灸經》
《癰疽神秘驗方》
《用藥法象》
《用藥禁忌書》
《醫學易通》
《醫宗會要》
《醫宗己任篇》
《醫學切要全集》
《醫學摘瑜》
《幼科證治大全》
《醫學說約》
《幼科直言》
《頤身集》
《幼幼集》
《醫學精要》
《幼幼近編》
《幼幼心裁》
《易簡方》
《余注傷寒論翼》
《虞庶注難經》
《易氏醫案》
《玉楸藥解》
《喻選古方試驗》
《醫學問對》
《毓芝堂醫書四種》
《原病集》
《願體醫話》
《醫學五則》
《醫藥鏡》
《雲岐子保命集論類要》
《雲岐子論經絡迎隨補瀉法》
《雲岐子脈訣》
《醫要集覽》
《醫醫小草》
《引痘略》
《雜疫證治》
《引經證醫》
《雜證謨》
《雜症會心錄》

《醫學一見能》
《醫學求是》
《醫學原理》
《印機草》
《醫醫病書》
《醫學韻編》
《玉函方》
《玉函經》
《疑難急症簡方》
《醫醫醫》
《育嬰秘訣》
《喻氏醫書三種》
《醫學統旨》
《易筋經》
《醫苑》
《友漁齋醫話六種》
《幼科彙編》
《幼科三種》
《醫學啟蒙彙編》
《疫證集說》
《疫證治例》
《幼科要略》
《醫宗備要》
《醫學輯要》
《陰陽脈死候》
《醫學切要》
《醫宗撮精、折肱漫錄合刊》
《幼幼發揮》
《醫學舉要》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