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古籍名著珍作——《雜症會心錄》二卷(全),成書於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是岐黃求名醫汪文綺(字蘊谷)先生親筆編撰之“原本評作”並進史載,且有清大史官吳以鎮等三大名人的手筆拜撰之序,高評“千金諸書,刀圭之外,皆信徵雲。。。”清乾隆二十年率川自余堂刻本6部全部秘藏中國北京、上海圖書博物館(見《中醫古籍珍本提要》),在民國中央部遴選秘藏這世所罕睹的孤作秘笈,海內精本時有序“。。。我國曆年所收藏之書,三千餘種中選定九十種為“珍本醫書集成”俱為“稀世珍寶”,多有未經采入《四庫全書》《永樂大典》《古今圖書集成》者,其價值之高貴可想而知,其待贅言。。。。”(詳見《中國醫籍通考》4卷5951頁:“名氣價值”)所以民國世界書局鉛印本55部全被珍藏於中國大館,且“故宮博物院”重購珍藏(代號140)(見《全國中醫圖書聯合目錄》)。現代為中國古籍珍本國寶之最,則早被入網腦,隨時可以查閱。。。。!書名“雜症會心錄”於宮中金燦黃紙,即明其價,物以稀為貴,此為孤本,其價值特徵:1、原本2、評作3、珍本4、筆撰5、楷書6、岐黃求之7、官宮評註8、千金諸書9、史官親筆(帶高品官印)10、並進史載(即《四庫全書》亦可查之)11、民國中央高評,稀世珍寶12、秘藏珍作遺文秘冊13、世界書局,鉛本限量14、故宮珍藏,重購預約15、勝予國寶《四庫全書》16、世所罕睹,孤本秘笈之珍,其價值體現:①歷史價值②文獻價值③名人手跡藝術價值(小楷)④欣賞價值⑤研究價值⑥文化價值⑦學術價值⑧實用價值⑨參考價值⑩名氣價值,以及已被公認之傑作的收藏價值,尤為突出是其醫學內涵價值和筆撰原本,評著價值等等,《雜症會心錄》堪稱國寶珍本!!為中國最寶貴的代表性之“鳳毛麟角,奇珍異寶”!!!《中國名醫名著名方》《中醫人名大字典》《貶書偶記續編》等均可細查!古代中醫基本典籍(十二)
祖國傳統醫學典籍是中國科技遺產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中醫藥典籍又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之一,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進一步認識和開發利用中醫藥典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