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類型
第一類:扭轉性行銷 需求狀況:負需求(是指全部或大部分潛在購買者對某種產品或服務不僅沒有需求,甚至厭惡。)
行銷任務:扭轉需求。
第二類:刺激性行銷 需求狀況:無需求或對新產品、新的服務項目不了解而沒有需求;或非生活必需的“奢侈品”“賞玩品”等,是“有閒階級”“有錢階級”的選擇。
行銷任務:激發需求要在預期收益上作文章,設法引起消費者的興趣刺激需求。
第三類:開發性行銷 需求狀況:潛在需求是指消費者對現實市場上還不存在的某種產品或服務的強烈需求。
行銷任務:實現需求設法提供能滿足潛在需求的產品或服務。
第四類:平衡性行銷 需求狀況:不規則需求即在不同時間、季節需求量不同,因而與供給量不協調。
行銷任務:調節需求設法調節需求與供給的矛盾,使二者達到協調同步。
第五類:恢復性行銷 需求狀況:需求衰退是指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和興趣從高潮走向衰退。
行銷任務:恢復需求設法使已衰退的需求重新興起,但實行恢復性行銷的前提是:處於衰退期的產品或服務有出現新的生命周期的可能性,否則將勞而無功。
第六類:維護性行銷 需求狀況:飽和需求是指當前的需求在數量和時間上同預期需求已達到一致,但會變化:一是消費者偏好和興趣的改變;一是同業者之間的競爭。
行銷任務:維護需求設法維護現有的銷售水平,防止出現下降趨勢。
第七類:限制性行銷 需求狀況:過剩需求是指需求量超過了賣方所能供給或所願供給的水平。
行銷任務:限制需求通常採取提高價格、減少服務項目和供應網點、勸導節約等措施。
第八類:抑制性行銷 需求狀況:有害需求
行銷任務:消除需求強調產品或服務的有害性,從而抵制這種產品或服務的生產和經營。
行銷管理伴隨實踐發展演進的四種范型
隨著環境的變遷和行銷實踐的發展,行銷管理出現下列四種范型:
1、交易行銷。該階段的行銷管理以交易為中心,以銷售活動為主,追求銷售額增長,關注發展新顧客。
2、關係行銷。該階段的行銷管理以顧客關係為中心,追求留住顧客、多次成交和更持續的生意關係,最關注的是顧客滿意度。
3、價值行銷。該階段的行銷管理以品牌價值為中心,追求獲得更高顧客資產和品牌資產,注重深入挖掘顧客價值。
4、價值網行銷。該階段行銷管理以網路和價值網路為中心,關注利用外部資源的引入和網路效應帶來增強行銷管理水平的效能和效率。
價值行銷有兩個分支:一是以網際網路驅動的網際網路行銷;二是合作共贏驅動的行銷。以顧客價值為中心的合作網路突破了單一公司的資源限制,建立起跨公司、跨行業的聯盟,從而爭取到共同分享的更大的顧客資產和市場。
發展歷程
根據商務教育清談的觀點,行銷的定義學術界主要採用美國市場行銷協會的版本,除此外,國內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吳健安先生主編的《市場行銷學》所引用的美國市場行銷協會(AMA)對市場行銷的定義和隨後的解釋,可看出行銷概念在這五十年來的演變,也可從一個側面來理解市場行銷的內涵。
以下分別是AMA在1960年、1985年和2004年公布的定義:
從行銷理論的發展歷史來看,AMA於上個世紀60年代提出行銷定義時,正是市場行銷的革命時期,從觀念上說,是由以企業為中心的行銷觀念(生產觀念、產品觀念和推銷觀念)轉向以消費者為中心的行銷觀念的時期。在這個時期中,企業所面臨的問題多集中在利用現有資源高效率的將手中的產品和勞務等增值品轉移至消費者一端,因而行銷的定義也體現了這一內在需求,即企業中行銷的功能就是那些與在企業和消費者之間進行產品轉移相關的活動。
八十年代,當AMA進一步更新行銷定義時,服務行銷、社會行銷等概念已經出現並為人所接受。這時的行銷概念與1960版不同的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增加了對個人和組織的關注,即市場行銷所涉及的包括個人間、組織間,以及個人和組織之間的關係,並且在此關係之上要達到雙方的目標交換;二是將產品的內涵拓展到了除貨物和勞務以外的理念、主意,這為對產品的完備範疇的研究奠定了基礎,也使人更好的理解了企業與客戶之間的交換,實體產品(甚至服務)僅是載體,客戶真正從企業方獲得的、並且企業奠定競爭基礎的是與客戶之間的理念的共享(在綠色行銷以及企業社會責任的研究中,往往認為企業的目標市場客戶正是那些與企業有著共同社會責任感或者對社會責任有著認同感的群體)。
AMA提出的最新的行銷定義相比於1985版則更進了一步:在1985版將行銷視為一個過程的基礎上,進一步將這個過程定義為組織職能,以及價值傳遞的過程。將行銷視為組織職能,是因為行銷的理念必須在企業、甚至是合作企業的整個價值鏈中被認可和認同,它不可避免的融入到企業的組織職能中去。將該過程從產品的傳遞進化至客戶價值的傳遞,體現了以客戶為中心、企業價值產生於客戶價值的思想。
而為了追求永續的發展和可持續的競爭力,就必須將這種客戶價值的傳遞有效化和持久化,即對客戶關係進行有效的管理,而不僅僅是對需求水平的管理。與此相關的企業行為和職能,將會有助於企業綜合的考慮其社會責任和自身利益,不但關注“小我”,也平衡關聯企業、周邊機構的利益,從生態和諧的角度達到一種共存。
五種需求
需求的確定問題涉及到企業的很多方面,企業強調團隊合作,強調供應鏈, 因此各個環節的需求都要考慮到,這樣的行銷政策才是好政策。但在行銷中,企業制定行銷政策,要充分考慮行銷政策推行的各個方面,其中主要是企業、消費者、經銷商、終端、銷售隊伍,這五個方面。行銷管理要滿足企業的需求、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滿足經銷商的需求、滿足終端的需求、滿足銷售隊伍的需求,在不斷滿足需求的過程中企業得到了發展。
滿足企業的需求
企業追求可持續發展,說白了就是可持續賺錢。企業可以短期不贏利,去擴張,去追求發展,但最終目的是贏利。所有的人員、資金、管理 等都是為企業實現可以持續賺錢的手段,同時企業。按照行銷理論,企業要堅持“4C”原則,以消費者為中心。但實際上“以消費者為中心”是企業思考問題的方式,企業要按照自己的利益來行動。老闆要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上,要操控市場,要掌握市場的主動權。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市場發展的不同階段,企業有不同的需求。
市場孕育期,企業開發了創新產品。企業面臨兩個問題,一是要迅速完成資金的原始積累,另外要迅速打開市場。所以此時企業可能採取急功近利的操作手法,怎么來錢,就怎么來,怎么出銷量就怎么來。可能採取的政策是高提成、高返利、做大戶等。市場成長期,企業飛速發展,出現了類似的競爭對手。因此企業要用比對手快的速度,擴大市場份額,占領市場制高點。可能採取的措施是開發多品種、完善渠道規劃、激勵經銷商等。
市場成熟期,在市場成熟期,企業需要延續產品的生命周期。企業要追求穩定的現金流量,同時還要開發其他產品。這時企業要不斷推出,花樣翻新的促銷政策。
顧問認為市場衰退期,企業要儘快回收投資,變現。從上面簡單的生命周期描述中,我們看到,不同時段企業有不同需求,滿足企業需求是第一位的。行銷管理是對企業需求的管理,以滿足企業的需求為根本。所以 作為行銷決策者首先要考慮:“我的老闆要求我做什麼?公司現在需要我做什麼?股東需要我做什麼?”然後在具體落實企業需求的過程中,考慮下面的四個需求。
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中國的消費者是不成熟的,所以才容易被企業誤導,策劃人搞得概念滿天飛,風光三、五年。真實的、理性的消費者需求是什麼呢?消費者對好的產品質量有需求,消費者對合理的價格有需求,消費者對良好的售後服務有需求。消費者的需求對企業來說是最重要、最長久的,企業可以滿足短期利益,忽略消費者需求,但消費者是用“腳”投票的,他們會選擇離開。
著名的春都,發家於火腿腸,上市公司。在九十年代是中國知名企業,行業先鋒,但在多元化戰略下,迷失了自己的方向,主營業務大幅萎縮。為在價格戰中取勝,春都竟然通過降低產品質量,損害消費者利益,來降低生產成本,含肉量一度從85%降到15%,春都職工用自己的火腿腸餵狗,戲稱為“面棍”。只考慮自己需求,而沒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春都,付出了慘重代價,銷量直線下滑,市場占有率從最高時的70%狂跌到不足10%。春都的滅亡是必然的,只考慮企業的需求是危險的。企業可以在一段時間欺騙所有的消費者,也可以在所有的時候欺騙一個消費者。但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企業不可能在所有的時候欺騙所有的人。所以對企業來說,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是企業存在的價值,是企業最長久的保障。在滿足需求的基礎上,企業還要發掘需求,引導消費的潮流。甚至去取悅消費者,去討好消費者。這裡做的吧比較好的可以看下走進“酒鬼酒” 感悟行銷管理之道的案例,相信可以幫到你改進很多行銷管理的觀念。
滿足經銷商的需求
經銷商的需求是經常變動的,但歸根結底是三個方面:
1、經銷商需求銷量。如果你的產品是暢銷產品,不愁賣。這個時候經銷商可能只需要銷量。因為他知道,你的貨可以帶動其他貨走,這樣他可以從其他貨中賺錢。
2、經銷商需求利潤率。如果你的產品是新產品,這時經銷商期望比較高的毛利。你的貨可以走得慢,但是很賺錢,這樣他也滿意。
3、經銷商需要穩定的下家。如果你的貨物實在緊俏,零售店非有不可,你給經銷商貨,經銷商就可以用這個產品建立渠道,維護自己渠道的忠誠。當然,如果你可以幫助他做管理、管理渠道、管理終端,這樣你也滿足了他的需求。
所以企業在制定行銷政策時要知道經銷商的需求是什麼。經銷商是要長遠發展,還是要短期贏利。企業制定政策時候,要考慮到經銷商的發展,而不是僅僅從企業 自己出發,也不是僅僅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畢竟在有些行業,經銷商是不可或缺的,經銷商也有發展階段,他在創業階段需要你給他指點,需要你給他支持。當他的網路已經形成,管理基本規範時,他最需要的就是利潤。不同發展階段,他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企業要針對經銷商實際需要不斷制定出符合經銷商的銷售政策、產品政策、促銷政策。
滿足終端的需求
很多企業強調“終端為王”,終端也確實成了王。某些特殊地位的“超級終端”索取進場費、陳列費、店慶費等就不說了,十分惱火的是,有些中小終端---超市動不動就玩倒閉。做終端風險和成本都很大,到底企業做不做終端,怎么做終端?成了老闆兩難的選擇。按照21世紀的渠道發展趨勢,終端是不做也得做,做也得做,關鍵是怎么做。所以很多企業都有終端策略,制定區別於經銷商的終端政策,滿足終端的需求。
終端的需求越來越多,尤其是連鎖商家,更是“難纏”。因為國美等連鎖家電而導致,創維這樣的彩電巨頭都要採取“第三條道路。”手機行業的連鎖巨頭也很“可怕”,上百家連鎖店,迫使廠家對他出台傾斜政策。終端和經銷商同為渠道的組成部分,如果讓廠家做出選擇,寧肯選擇終端,而不是選擇經銷商。做終端的辦法,很多企業不一樣,寶潔公司的市場人員就只做終端的維護和支持,而不管竄貨、不管價格。在寶潔眼中,終端比經銷商更重要。畢竟是終端的三尺櫃檯決定了廠家的最終成敗。
滿足銷售隊伍的需求
銷售隊伍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因為是自己人,所以先滿足外人的利益,如果有剩餘就用來滿足銷售隊伍的利益,這是很多老闆的做法,既“寧予外寇,不予家奴”。表面上看銷售隊伍不是很重要,只要賺錢就會跟公司走。但一個銷售代表的背叛可能導致一個地區業務的失控。朋友公司的一個銷售代表,到了競爭對手那裡,做分公司經理,把他以前的經理打得要請他吃飯。
任何行銷政策,最終都靠銷售隊伍來貫徹,銷售代表執行力度的大小,可能比政策本身的好壞更重要。這是個“打群架”的時代,行銷競爭是靠團隊的,所有的經銷商、終端、消費者的需求,都要通過銷售隊伍來滿足。他們的需求有那些呢?無外乎生存和發展,銷售隊伍對合理的待遇有需求,對培訓機會有需求,對發展空間有需求。因此企業要在不同階段,發掘銷售隊伍的需求,儘量來滿足他們。
企業需求是根本,是行銷管理的出發點。其中消費者的需求、行銷商的需求、終端的需求是串聯的,一個環節沒滿足,就會使行銷政策的執行出現偏差。一個環節“不爽”,就可能導致企業“不爽”。作為行銷管理者,要從這五個方面出發,來考慮行銷問題。如果行銷出了問題,就一定是這五方面出了問題。優秀的行銷管理者,要善於分析這五個方面,善於平衡這五個方面的資源投入,取得行銷的最佳效果。
典型代表
OCSS全渠道行銷管理系統是電商企業線上上線下全渠道運營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管理軟體,主要模組包括:線上訂單歸集與就近分單、物流與庫存管理、財務管理、用戶管理等。藉助該系統,企業可以讓商品走短路,節約物流成本,並實現“產品+服務”一體化,提升用戶體驗,做到線上線下融合併充分一體化運營。同時,可以化解線上線下利益分配衝突的問題。
具體過程
1、分析市場機會
(1)發掘市場機會
(2)評估市場機會
2、選擇目標市場
(1)市場需要衡量與預測
(2)市場區隔
(3)選擇目標市場
(4)市場定位
3、擬定市場行銷組合
(1)產品
代表企業提供給目標市場的貨物或服務的組合,包括產品的品牌、包裝、品質、服務以及產品組合等內容。
(2)價格
代表消費者為獲得該產品所付出的金額,包括制訂零售價、批發價、折扣和信用條件等。
(3)分銷
代表企業為使產品送達目標顧客手中所採取的各種活動,包括發揮批發商和零售商的作用等。
(4)促銷
代表企業為宣傳其產品優點及說服目標顧客購買所採取的各種活動,包括廣告、人員推銷、營業推廣及公共關係等。
4 、組織、執行和控制市場行銷
工作心得
鞏固工作收穫
當接觸了一個客戶,或實施了一項工作後,覺得有些收穫,但如果放在一邊不思考與整理,當時的感受就會慢慢淡忘。通過寫作心得體會,將工作的感悟建構在自己知識體系中,內化為自己的智慧結構,並在後期的工作中得到指導和實踐,這才是從工作中得到的真正收穫。
清理工作思路
完成一件工作後,往往感覺很有收穫,這時腦子裡的一些想法是模糊和雜亂的。將它們寫下來,可以將暫存在大腦中的各種想法進行一番清理,形成思路清晰的工作頭緒。
提升表達能力
寫心得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自己。在書寫心得的過程中,是同時對組織語言、總結工作,以及對把握重點的能力的綜合鍛鍊。養成寫作工作心得的習慣,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理解力。
主要方法
企業要想搞好行銷管理工作,就必須建立一套完善的銷售管理體系:
1、結果管理。在企業管理當中結果管理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業績評價,一是市場信息研究。業績評價包括:銷售量和回款情況、銷售報告系統執行情況、銷售費用控制情況、服從管理情況、市場策劃情況、進步情況。信息研究包括:本公司表現、競爭對手信息,如質量信息、價格信息、品種信息、市場趨勢、客戶信息等。
2、銷售計畫管理。其核心內容是銷售目標在各個具有重要意義方面的合理分解。這些方面包括品種、區域、客戶、業務員、結算方式。銷售方式和時間進度,分解過程既是落實過程也是說服過程,同時通過分解也可以檢驗目標的合理性與挑戰性,發現問題可以及時調整。合理的、實事求是的銷售計畫,在實施過程既能夠反映市場危機,也能夠反映市場機會,同時也是嚴格管理,確保銷售工作效率、工作力度的關鍵。
3、客戶管理。在企業管理當中客戶銷售管理的核心任務是熱情管理和市場風險管理,調動客戶熱情和積極性的關鍵在於利潤和前景;市場風險管理的關鍵是客戶的信用、能力和市場價格控制。《老闆》雜誌表示管理手段和方法主要有:客戶資料卡、客戶策略卡、客戶月評卡等。
模式改變
我國企業行銷管理模式經歷了從集中到分散再到集中的循環發展過程。當企業規模較小,市場區域比較集中時,企業通常採用高度集權的集中式行銷管理模式。企業行銷決策權和集中於企業總部,行銷高層人員採用人對人、點對點的方式直接插手行銷團隊的日常業務管理,企業行銷資源集中,對市場變化反應迅速,行銷團隊執行力較強。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技術革命促使企業的規模正在理性地擴大,跨行業、跨區域市場運作逐步成為企業運營的常態。隨著市場區域的擴張、管理層級的增加,管理幅度的增大令企業高層離一線市場時空距離越來越大,市場信息傳遞不及時、失真,嚴重影響行銷高層人員分析決策能力;再加上管理手段和技術的限制,也令企業高層無力繼續有效履行行銷團隊的日常業務管理工作,傳統的集中式行銷管理模式陷入了管不好也管不了的尷尬境地。企業被迫對日漸擴散到全國各區域的行銷團隊實行分權、授權,採用在企業總部的領導下各區域行銷團隊自主經營、各自為政的遠程分散化行銷管理模式。
分散式管理模式
行銷管理模式完成了從集中----分散-----虛擬化集中的循環。
分散式管理分權、授權的管理方式有利於行銷團隊成員創造性和積極性的發揮,但是也產生很多管理問題。分散式行銷管理存在與生俱來的缺陷,具體體現為分散管理模式對企業監控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而分散管理模式又必然會帶來監控乏力的悖論。
1、管理分散導致管理不細緻,致使行銷團隊管理失控於細節,執行力下降。集中式行銷管理,組織團隊規模往往比較大,活動缺乏靈活性;結構層次比較多,管理信息往往在中間傳輸中損耗或失真;上下層級鮮明,一層管一層,管理活動不可逆,基層管理者的自主性、創造性往往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但是,集中式管理也有優勢,各層次管理部門職能範圍往往比較小,管理頭緒比較少,市場、銷售、物流各部門各司其職,有利於把問題想細,反而更有條件實現管理“精細化”;分散式行銷管理結構層次少,基層組織規模往往比較小,擁有更大的自主權,理論上講應該更有條件實現管理精緻化,但實踐中卻往往相反,原因何在?職能劃分不當。過多地把管理職能分解到基層,極容易造成基層組織職能範圍過大,管理頭緒過多,致使基層管理“粗糙化”,行銷總部對全國各地的行銷人員管控十分困難,各地分支機構和業務人員執行打折扣,總部無法及時獲得執行反饋信息,也難以及時檢查和糾正。
2、組織機構分散不利於組織運作效率的提高,每一個團隊要想高效運作,信任感是至關重要的因素,然而在簡直不見面的人之間,卻很難建立信任感。隨著企業的不斷增大,企業的機構變得越來越臃腫,如設立和大區、分公司、辦事處等等,在這些機構都設定了專業的市場銷售人員、策劃人員甚至財務人員等,造成人員過多。企業的一個決策到達基層要層層審批,這樣就造成實際執行力不強;企業的遠程行銷管理中,在客戶資源、銷售渠道等方面存在著對行銷個體人員依賴性過強,常常出現客戶被拉走,貨款被卷跑,個別人大吃回扣置企業利益於不顧,及人走客就丟的種種問題。
3、信息分散限制了行銷決策分析和市場反應能力,在遠程管理上的信息不到位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信息匯報不及時。信息本應當時得到的卻在事後得到,本應及時反饋的信息沒有及時反饋,導致反應置後,沒能及時做出行動;
2)信息匯報不全面。信息本應包含的沒有,重要的沒有,導致決策偏差;
3)信息匯報不準確。重要的信息也有,該包含好像也包含了,但是信息不準確,明明很小說成很大,明明很重要卻一筆代過,導致決策偏離;
4)有用的信息太少。重要的關鍵的信息沒有,沒用的信息太多,導致無法決策。
4、人員分散限制了行銷團隊專業能力提升,缺乏經驗交換討論和,無法經驗共享創造性高效地解決行銷過程中的實際問題,不利於群體智慧的發揮。企業區域辦事處或分公司接過區域市場的經營管理權後,會直接面對渠道衝突、價格體系混亂和竄貨和經銷商日益增加的管理服務要求等問題,但自身的市場管理能力短期內可能不足以應付這些問題,造成如竄貨不能及時查處、返利遲遲不能結算、客戶投訴和服務要求難以及時回響等被動局面。
這些問題顯而易見是分散式管理造成的決策者和執行者之間的中間環節過多,不能形成有效的團隊專業化運作、垂直化管理所引起的,問題解決的關鍵在於分散的治理上,分散不等於分權,分散的資源和人員更需要集中的強有力的管理。網際網路的出現,使集中式管理成為可能。採用集中式管理,既可以整合整個企業的行銷資源,加強對下屬機構的實時監控指導,又可以降低整個企業的行銷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克服分散式行銷管理的先天不足。所以未來行銷團隊的管理模式向虛擬集中方向發展成為必然趨勢。虛擬集中式行銷管理藉助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在虛擬的網路世界中使管理零距離化,力圖避免遠程控制。在人員配置上相對集中,管理人員力圖在網路上每天都能對業務員和促銷員進行面對面的工作指導、交流,每天可以通過報表、晚匯報、電話跟蹤、拜訪抽查,及時掌握業務人員的工作動向,以及任務的執行情況,發現偏差,及時糾正。零距離管理也是打造良好團隊文化的一種有效途徑,它通過虛擬網路社區中共同的學習、生活、工作,交流,形成互助、協調的工作配合,使團體凝聚力大大增強。
虛擬化集中管理模式
遠程行銷管理並不需要對下屬行銷團隊進行完全管控,總部對下屬團隊可以採取更為寬泛的管理模式。即僅需要對必須和關鍵的行銷信息進行集中管理即可。虛擬化集中管理真正實現能信息扁平化管理,藉助信息化工具,企業實現行銷數據集中管理、集中使用,也幫助企業實現了信息扁平化,解決了以前基層掌握大量詳細數據,而總部只掌握匯總統計數據的局面。總部的管理人員可以隨時了解到銷售現場的每個細節。談到虛擬集中式行銷管理,我們首先想到了ERP、CRM等信息平台,但是這些信息平台往往受制於設備及網路的限制,並不能真的實現“隨時隨地”的交流與管理,但是在實踐中我們可以結合一些常用的移動設備來強化我們的遠程管理,使信息平台的價值獲得更大的發揮。
主要意義
在企業中,完善的機制,合理的管理,有效的行銷渠道,構成一個完整的企業,發揮企業的管理職能,在企業的市場行銷中舉足輕重,有了管理,行銷會變得井然有序,各個部門之間的配合也會非常默契。不言而喻,工作效率也會提高。
有利於人員的合理配置
企業行銷中,管理者應該根據個人的能力,進行內部行銷組織調整。人力資本在知識經濟條件下,已成為一種不可或缺的市場行銷要素。
有利於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企業行銷的過程中,不斷要進行總結,不斷地進行適應性的調整,只有經過良好的調整,企業的才能適應市場的瞬息萬變,才能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有利於企業的市場開拓
知識經濟時代的最大特點就是高科技成為市場的主宰力量,市場需求不僅潛力無限,而且逐步涉及各行各業,具有極大的市場拓展空間。
綜上所述,企業要在新的經濟形勢下利於不敗之地,必須要和市場的發展緊密起來,只有不斷地實踐,不斷地總結,不斷地創新,企業的發展才能穩定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