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饕餮紋又稱獸面紋,是古代青銅器常見紋飾。為一種圖案化的獸面,採用抽象誇張的手法造成猙獰恐怖的視覺效果。饕餮紋飾最早見於龍山文化,江浙一帶的良渚文化玉器上也多次出現,流行於商及西周早、中期,到春秋戰國時基本消失。饕餮紋這種名稱並不是古時就有的,而是金石學興起時,由宋人命名的。
造型
饕餮紋類型很多,尤其商周時候的饕餮紋形象十分豐富。有的像龍、像虎、像牛、像羊、像鹿;還有的像鳥、像鳳、像人。其基本形狀是一具猙獰可怖的怪獸,結構比較抽象化和公式化:中間是鼻樑,鼻兩側是兩隻巨大的眼睛,眼睛下面有相對且上彎的勾紋,形似巨大的吞口和獠牙,吞口兩邊有時有銳利的爪子,角在眼睛的上面,如果有身體或尾巴就在眼睛兩邊左右對稱展開。展開的身體有時還與鳥紋相連,可以明顯看見兩隻鳥頭部的側面形象。這種紋飾由於比較抽象且以線條勾勒,需要反覆看過以後才能在繁複的青銅紋飾中辨別出來,特別是那些有“三疊”紋飾的銅器,由於在主紋寬大的紋路上又陰刻了一些紋飾,與主紋空白處的地紋聯成一片,更不易將其形象識別出來。
歷史
饕餮紋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就已出現。從考古發現來看,饕餮紋飾最早見於龍山文化,特別是山東日照的兩城鎮出土了一件龍山文化的扁體玉錛,兩面都刻有相當複雜的饕餮紋飾,江浙一帶的良渚文化玉器上也多次出現這種紋飾。二里頭夏文化中饕餮紋已經開始出現在青銅器上。
商代早期的青銅器上也發現有饕餮紋,到商代晚期成為主要紋飾,風行一時。
西周逐漸簡化而更富有圖案趣味。
西周末年日趨式微,僅成為器足上端的裝飾,到春秋戰國時代已基本消失。
從宋朝開始,隨著先秦青銅器出土的日漸增多,引起了封建帝王及百官貴族的收藏興趣,並有了專門匯集和研究青銅器的著作,如呂大臨的《考古圖》,王黼等的《博古圖》,並產生了金石學,李清照和她的丈夫趙明誠,都是有名的金石學家。他們的研究也涉及饕餮紋。特別是近現代,還湧現了如王國維、容庚、羅振玉、唐蘭等金石學大家,推進了饕餮紋等青銅器紋飾和造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