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來源於《重訂嚴氏濟生方》,其別名為疏鑿散 。組成
澤瀉12克 赤小豆(炒)15克 商陸6克 羌活(去蘆)9克 大腹皮15克 椒目9克 木通12克 秦艽(去蘆)9克 檳榔9克 茯苓皮30克用法
等分,咀嚼,每服4錢,水1盞半,加生薑5片,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現代用法:按證酌量,改湯劑,加姜五片,水煎服。)功效
瀉下逐水,疏風發表。主治
水濕壅盛,遍身腫滿,喘呼氣急,煩躁口渴,二便不利者。
方論
本方證屬水濕壅盛,泛溢表里所致的陽水實證。因為水濕內停外溢,故全身水腫;濕濁壅結,三焦氣機閉阻,故二便不利;水邪侵肺,導致肺氣不利,故呼吸喘促;水壅氣結,津液不布,故口渴。本方中商陸瀉下逐水,通利二便;澤瀉、赤小豆、椒目、木通、茯苓皮利水瀉濕,消退水腫;檳榔、大腹皮行氣導滯,使氣暢水行;羌活、秦艽、生薑疏風發表,開泄腠理,使表之水濕從肌膚而泄。諸藥合用,攻里疏表,內消外散,有如疏江鑿河,分消泛溢之水勢,故取“疏鑿”之名。
臨床套用
方是以遍身浮腫,二便不利,脈滑為辨證要點。臨床套用時應水煎二次作兩次服用,每天服用兩劑。本方藥力表里分消,可用於治療腎性水腫一類的疾病。各家論述
1.《醫方集解》:此足太陽手足太陰藥也。外而一身盡腫,內而口渴便秘是上下表里俱病也。羌活、秦艽解表疏風,使濕以風勝,邪由汗出,而升之於上;腹皮、苓皮、姜皮、辛散淡滲,所以行水於皮膚;商陸、檳榔,椒目、赤豆,去脹攻堅,所以行水於腹里;木通瀉心肺之水,達於小腸,澤瀉瀉脾腎之水,通於膀胱。上下內外分清其勢,亦猶神禹疏江鑿河之意也。2.《醫宗金鑒》:以商陸為君,專行諸水。佐羌活、秦艽、腹皮、苓皮、姜皮行在表之水,從皮膚而散,佐檳榔、赤豆、椒目、澤瀉、木通,行在里之水,從二便而出,上下、內外,分消其勢,亦猶神禹疏鑿江河之意也。
歌訣
疏鑿檳榔及商陸,苓皮大腹同椒目,赤豆艽羌瀉木通,煎加生姜陽水服。配圖
性味: 性寒,味甘。
功能主治: 利尿,清熱。用於小便不利,水腫脹滿,泄瀉尿少,痰飲眩暈,熱淋澀痛;高血脂。用量6~9g。
配伍套用 :①小便不利,水腫脹滿:配茯苓、豬苓等。②熱淋澀痛:配木通、赤芍、丹皮等。③痰飲眩暈:配白朮。④高脂血症:配何首烏、黃精、山楂、金櫻子、決明子。
相關連線
http://www.zhong-yao.net/zyfj/S/200802/66959.html中藥方劑(一)
中藥方劑之疏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