罈子肉

罈子肉

罈子肉是漢族特色菜餚,以五花肉為主要食材的私家菜,在魯菜,川菜,湘菜菜系中均有此菜品。原料豐富,形態豐腴,肥而不膩,色澤棕紅,味道濃厚,鮮香可口,湯濃味香,色澤紅潤,肉爛不膩。有起源於山東濟南和四川兩種說法,還有湘南地區以辣為主的罈子肉。長期生活貧苦的農民也不捨得吃,便將其採用醃、炸、燉等民間特殊工藝加工而成,在明朝之前都是以巴蜀花椒磨粉,再加上姜蒜切丁一起醃製,明以後辣椒從番外傳入湘西地區,後使用罈子肉沾辣椒發現口味口感更好,則在以後均採用辣椒進行醃製,明正德年間傳為宮廷御品。

基本信息

菜品起源

罈子肉罈子肉
1.濟南傳統風味小吃。它始於清代,據傳創製該品的是濟南鳳集樓飯店。該店廚師用豬肋條肉加調味品和香米,放入黑瓷釉的小口罈子中,用木炭微火煨燉而成。清末濟南經營罈子肉有名的店家,當推同元樓,開業於清光緒年間,在城裡後宰門街,當時享有很高的聲譽。因為肉用瓷罈子煨燉而成,故名罈子肉。

2.“罈子肉”原為四川傳統名菜,富有鄉土風味。據傳,此菜起源於四川農村鄉間。因農家活路多,糧多豬多,豬多肉多。栽插收割季節,農忙人少,既想吃肉“打牙祭”,又怕烹肉誤農活。於是在忙碌中,以壇代鍋,匆匆將大塊豬肉投入壇內,加鹽加水加些蔥姜調料,密封壇口,用“子母火”(柴灰火)煨起,待收工回家時,啟開壇口,香味四溢。這一食法也流傳入肆市。

3.桂陽罈子肉三國時期趙子龍率軍平定桂陽郡,由於連年戰爭造成當地農民生活貧苦,趙子龍便減租免賦,並號召農民養豬種田,此後,每年農民都有一頭肥胖的過年豬。長期生活貧苦的農民也不捨得吃,便將其採用醃、炸、燉等民間特殊工藝加工而成,在明朝之前都是以巴蜀花椒磨粉,再加上姜蒜切丁一起醃製,明以後辣椒從番外傳入湘西地區,後使用罈子肉沾辣椒發現口味口感更好,則在以後均採用辣椒進行醃製,明正德年間傳為宮廷御品。

菜品特色

豬肉酥爛而不失其形,口感肥而不膩,色澤紅潤而亮,其味有獨特香味。

此品葷菜素作,原料豐富,造型美觀,口味鹹鮮,酒飯兩宜。

做法

製作食材

特寫特寫

豬帶皮五花肉500克、油炸豬肉丸子75克、雞蛋200克、雞肉50

克、火腿25克、墨魚50克、冬筍25克。蘑菇25克、金鉤10克,姜10克、蔥15克、胡椒2克、鮮湯500克、豬油250克、細乾豆粉25克、精鹽3克、醬油15克、醪糟汁20克、冰糖汁25克。

做法一

製作流程

製作方法製作方法

1.豬肉、雞肉、豬骨入沸水鍋中煮幾分鐘撈出,豬肉切成7厘米見方的塊,雞肉切塊。雞蛋煮熟,去殼,

裹上細於豆粉,入豬油鍋炸成黃色撈出。冬筍切成滾刀塊。火腿切粗條,金鉤、墨魚經水漲發後洗淨。

2.在陶質小壇內墊放豬骨,將豬肉、雞肉、墨魚、金鉤、火腿、冬筍、雞蛋、豬肉丸等放入壇內,加精鹽、醬油、醒糟汁、冰糖汁和紗布袋裝好的姜(拍破)、蔥(挽結))胡椒(拍碎)、口蘑(漲發),並摻入鮮湯,然後用紙(潤濕)封嚴壇口,將壇置谷糠殼火上煨約五六小時後揭去封紙,取出裝姜、蔥、口蘑的紗布袋,裝入盤中即成。

做法二

製作食材

豬硬肋肉5000克,冰糖15克,肉桂5克,蔥、姜各10克,醬油100克。

製作流程

1.將豬硬肋肉洗淨,切成2厘米見方的塊,入沸水鍋中焯5分鐘撈出,用清水沖洗乾淨。蔥切成4厘米長的段,姜切成大片,用麻繩綑紮好。

2.把肉塊放入瓷罈子中,加冰糖、肉桂、蔥、姜、醬油及清水1000克,以浸過肉塊為度,用盤子蓋嚴罈子口,置中火上燒開5分鐘,改微火煨燉約3小時,至湯濃肉爛即可。晾10分鐘,把肉塊與湯盛入湯碗內,也可在壇底用盤子托著,原罈子一塊上桌。

製作要領

1.入瓷罈子前的方塊肉要用沸水焯去血污;

2.煨燉時要用微火,壇口要蓋嚴。

做法三

製作食材

豬硬肋肉500克。 醬油15克,冰糖10克、肉桂10克、蔥段5克、薑片5克。

製作流程

將豬硬肋切成2厘米見方的塊,放入沸水鍋中氽水,用清水洗淨。將肉塊放入罈子內加入醬油,冰糖、肉桂、蔥段、薑片、清水(以浸沒肉塊為宜),用盤子將罈子口蓋好,先用旺火燒沸,再移到微火上燜至湯濃肉酥爛即可。

做法四

製作食材

帶皮豬五花肉500克、油炸豬肉丸子4個(約250克)。雞肉500克、火腿250克、墨魚250克、大金鉤50克、冬筍尖250克、口蘑50克、雞蛋4個、鮮湯1500克、豬骨數根。姜25克、蔥50克、精鹽5克、胡椒10顆、醬油10克、醪糟汁30克、冰糖汁20克、乾細豆粉20克、熟豬油250克。

製作流程

1.帶皮豬五花肉、雞肉、豬骨入沸水鍋中煮數分鐘撈出。雞蛋煮熟,去殼,裹乾細豆粉,入豬油鍋中炸成黃色撈出。

2.姜拍破,蔥挽結,胡椒拍碎,口蘑漲發後一起裝入紗布袋。

3.火腿切成5厘米長、1.5厘米粗的條。金鉤用清水漲發好。墨魚用清水浸泡後去骨和雜質,每個切成2片。冬筍尖均切成4瓣。煮過的雞肉切成2大塊。

4.用鋁鍋一個,將豬骨墊於鍋底,摻入鮮湯,下精鹽、醒糟汁、醬油、冰糖汁、包有姜蔥口蘑的袋子、墨色、火腿、豬肉、雞肉、金鉤、冬筍。用打濕的厚紙封嚴口,蓋嚴蓋,在微火上煨烤約4小時。然後放入炸好的雞蛋、肉丸,再封好鍋口,繼續煨約1小時,去掉裝姜蔥口蘑的袋子,裝入盤中即成。

做法五

製作食材

茄子...400克

豆腐.....1塊

素雞....1個

冬菇.....10隻

冬筍...100克

黃花.....24根

冬菜...5克

蘿蔔.....25克

紅醬油..20克

米粉....250克

雞蛋....1個

姜......5克

蔥.....5克

鹽......5克

白糖.....5克

味素.....2克

胡椒麵....1克

菜油....1000克(約耗 100克)

製作流程

1.豆腐吊乾水分,加鹽、味素、胡椒、冬菜(成粒)、蘿蔔(成顆)、姜顆、豆粉、雞蛋等拌成餡,分別做成鴿蛋形、尖刀圓子形、獅子頭形,入油鍋中炸至金黃待用。

2.茄子切成厚 3厘米、邊長為 6厘米的等邊三角塊,滾上米粉,入油鍋炸至金黃,與素雞(切片)、獅子頭、鴿蛋、尖刀圓子等分別嵌在碗裡,再放入冬菇(洗淨)、黃花(挽結)、冬筍(切條)、姜(拍破)、蔥(挽結),加味後入籠蒸熟,翻扣盤中。

3.將素湯、紅醬抽、鹽、白糖、味素、胡椒、水豆粉勾成濃芡,淋於盤內即成。

製作要領

1.豆腐先焯水,除盡異味。

2.定碗要美觀。

營養價值

1、富含銅,銅是人體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營養素,對於血液、中樞神經和免疫系統,腎等內臟的發育和功能有重要影響。

2.、富含脂肪,維持體溫和保護內臟,提供必需脂肪酸,促進這些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增加飽腹感。

著名八大菜系

簡介中國“八大菜系”的烹調技藝各具風韻,其菜餚之特色也各有千秋。雖民間關於菜系之首的爭論頗多,但多為義氣之言,並無從考籍。
川菜雞絲米粉 | 芪蒸鵪鶉 | 香酥鴨 | 生爆鹽煎肉| 椒鹽蹄膀 | 乾煸鱔背 | 冬菜肉末 | 釀青椒 | 烤扁擔肉 | 一品豆腐湯 | 金錢口蘑湯 | 乾燒魚翅 | 炒雞什件 | 醋溜黃瓜 | 酸辣海參 | 醬爆鴨塊 | 紅燒豬蹄 | 麻辣豆腐 | 麻婆豆腐 | 水晶南瓜 | 辣白菜 | 泡菜炒肉末 | 川西肉豆腐 | 白果燒雞 | 辣子雞丁 | 龍眼甜燒白 | 白果燒雞 | 吉利大蝦 | 軟炸蝦糕 | 糖醋雞圓 | 荷葉蒸肉 | 網油魚包 | 芝麻兔 | 參杞羊頭 | 夾沙肉 | 連鍋湯 | 燉雞汁 | 東坡肘子 | 玻璃魷魚 | 酸辣海參 | 開水白菜 | 杏仁銀肺湯 | 口袋豆腐 | 芝麻肉絲 | 桃酥雞糕 | 金錢芝麻蝦 | 酸菜魚 | 參蒸鱔段 | 香酥山藥 | 豆渣豬頭 | 鹽煎肉 | 紅燒捲筒雞 | 乾煸肉絲 | 栗子白菜 | 砂鍋魷魚 | 三絲魚翅 | 夫妻肺片 | 芹黃燒魚條
魯菜糖醋魚 | 鍋燒肘子 | 蔥爆羊肉 | 蔥扒海參 | 鍋塌豆腐 | 紅燒海螺 | 炸蠣黃 | 香酥狗肉 | 五香熏驢肉 | 蘿蔔絲燉活蟹 | 脆炸裡脊卷 | 糖醋蝦丸 | 氽鮮貝丸子 | 水燜雞蛋 | 焦熘丸子 | 糖醋活海參 | 濃汁活鮑魚 | 雪花核桃泥 | 李神仙烤 | 清氽蠣子 | 火夾槽青魚 | 瓤蜜浸枇杷 | 扒翠珠活鮑 | 拖蒸偏口魚 | 油潑原殼螺
粵菜烏骨雞歸黃湯 | 白切雞 | 醬油雞 | 燒鵝 | 雙皮奶 | 三蛇龍虎會 | 蚝皇鳳爪 | 麒麟鱸魚 | 炸子雞 | 什錦冬瓜帽 | 炊太極蝦 | 海棠冬菇 | 冬瓜薏米煲鴨 | 鹽焗雞 | 玻璃白菜 | 蒜仔瑤柱豆苗 | 芙蓉煎滑蛋 | 叉燒肉 | 越秀雞 | 椰盅海皇 | 竹笙鴛鴦卷 | 白灼響螺片 | 沙嗲醬芥蘭 | 鐵板澆汁魚 | 椒鹽蝦
徽菜掌上明珠 | 瓤豆腐 | 清燉馬蹄鱉 | 雞茸燴蛤士蟆 | 茶葉熏雞 | 符離集燒雞 | 石耳燉雞 | 夾心蝦糕 | 玉兔海參 | 鳳尾蝦排 | 花菇田雞 | 八公山豆腐 | 蝦燕巢鳳尾 | 天下第一菜| 砂鍋豆腐 | 爆烏花 | 三絲燕菜 | 蟹粉獅子頭 | 全家富 | 問政山筍 | 朱洪武豆腐 | 葡萄魚 | 什錦肉丁
湘菜剁椒魚頭 | 花生紅棗雞 | 首烏麻地瘦肉湯 | 杜仲骨碎瘦肉湯 | 肉蓉鹿茸雞湯 | 五彩鮮貝 | 麵包雞排 | 尖椒炒臘肉 | 棕葉香雞翅 | 老薑雞 | 紅椒釀肉 | 麻辣田雞腿 |酸辣狗肉 | 麻仁香酥鴨 | 馬蹄白果蛋花湯 | 菊花青魚 | 火腿炒茄瓜 | 柴把魚 | 紅燒龜肉 | 東安子雞 | 好絲百葉 | 魚翅雞羹 | 富貴火腿 | 鳳尾腰花 | 生熏大黃魚 | 糖熘土豆丸 | 冰糖蓮子 | 冬菇藕夾 | 麻香酥鴨 | 麻辣仔雞 | 板栗燒雞 | 酸辣雞丁
浙菜糖醋魚 | 南瓜蒸肉 | 鹹蛋黃炒南瓜 | 西湖醋魚 | 叫花雞 | 水晶南瓜 | 東坡肉 | 龍井蝦仁 | 香菇炒青菜 | 楊梅肉丸 | 拌海蜇皮 | 紹興雞 | 雪菜豆皮 | 魚香茄條 | 糖醋小排 | 荷葉粉蒸肉 | 酥魚 | 杭州醬鴨 | 走油肉 | 菜遠牛肉 | 熬黃花魚 | 油燜春筍
閩菜拉糟魚塊 | 銀杏芋泥 | 葷羅漢 | 魚腩煲 | 龍鬚燕丸 | 七星丸 | 油條西舌 | 香油石鱗 | 芝麻豆腐 | 干貝水晶雞 | 銀耳川鴨 | 蔥爆肉絲 | 醉排骨 | 蟶溜奇 | 爆糟排骨 | 白炒響螺 | 西瓜盅 | 白拌黃螺 | 菜包
蘇菜紅燒牛肉 | 紅燒排骨 | 紅燒圈子 | 紅燒獅子頭 | 紅燒丸子 | 紅燒魚 | 紅松嫩雞 | 滑炒蝦仁 | 雞飯煲 | 雞絲炒麵 | 家常黃魚 | 醬豬肉 | 椒鹽八寶雞 | 菊花對蟹 | 烤櫻桃 | 扣三絲湯 | 栗子百果羹 | 龍穿鳳翼湯 | 龍鳳酸辣湯 | 滷鴨 | 眉毛酥 | 蜜棗核桃 | 蜜汁火方 | 薺菜山雞片 | 茄汁牛肉 | 芹菜肉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