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簡介
密西西比州的黑人卡爾.李.黑利年僅十歲的女兒被兩名白人青年強姦造成重傷。當他了解到強暴犯最多也就是被判十年監禁時,流露出要自己懲罰罪犯的想法。他的律師傑克本該把這事報告警方,但他沒有這樣做。法院提審罪犯時,卡爾開槍將兩人擊斃。此事立刻成為轟動全國的案子。審訊中,檢察官魯弗斯引導陪審團注意兩名白人青年被殺的事實,而律師傑克則詳細敘述小女孩被強姦、毆打的慘狀以及今後再不能生育的惡果。陪審團的成員流了淚......
影片幕後
影片改編自約翰.葛里辛的同名小說,根據他的作品改編的電影都很賣座。葛里辛的小說已有多部被改編成電影或電視,其中改變成電影有:
《黑色豪門企業》(1993年) 湯姆·克魯斯主演
《塘鵝暗殺令》(1993年) 丹澤爾·華盛頓和朱莉婭·羅伯茨主演
《委託人》(The Client)(1994)
《毒氣室》(The Chamber)(1996年)
《殺戮時刻》(1996年)
《造雨人》(The Rainmaker)
《迷色布局》(The Gingerbread Man)
《失控陪審團》(2003)
影片陣容
影片改編自約翰·格沙姆的同名暢銷小說,由喬爾·舒馬赫(《永遠的蝙蝠俠》、《致命內幕》)執導,桑德拉·布洛克、塞繆爾·傑克遜、馬修·麥康納及凱文·斯派西主演。
影片演員陣容豪華,除以上四位主演外,還有布蘭達·弗里克、奧利弗·普拉特、查爾斯·杜頓、阿什利·賈德、派屈克·邁克古漢、克里斯·庫伯、唐納德和基佛·薩瑟蘭德。如此星光熠熠令《殺戮時刻》成為“年度最具震撼力的影片”之一。(傑弗瑞·萊恩斯,《新片展望》欄目/ABC電視頻道)。
影片影響
在《殺戮時刻》中,馬修·麥克納希將身處孤絕處境、沒有法律保障、卻要獨自與惡勢力周鏇鬥爭的律師傑克表現得乾脆利落,一舉成為1 9 9 6 年度獨領風騷的“帥哥新星”。森姆·傑克遜則將一位憤怒的父親演繹得淋漓盡致,而仙迪·娜布洛的青春自信則格外引人注目,給影片帶來一抹熱情和希望的色彩。
《殺戮時刻》在美國一經上映,各大報紙電台好評 如潮,評論界公認該片“構思精巧,引人入勝,演員全情投入,導演收放自如,簡直無懈可擊”。
評論
電影來源於約翰格林漢姆的小說,這是他的第一部小說,但卻是第四個搬上熒幕的,很多的西方評論家都更加喜歡他的小說。
電影的時間長約兩個半小時,如果不是對美國的法律或者種族歧視有些興趣的話,是很難堅持下來的,因為它既沒有龐大的場面,也沒有令人眩目的電腦特技。更多的是法庭上唇搶舌戰的律師和檢察官,以及對美國南方種族問題的探討,當然最吸引人的就是法律在道德、正義和人性之間的平衡與抉擇。
電影種涉及到形形色色的根法律有關的人物,被吊銷執照的律師、精明的檢察官、善良的警察、精神病專家、貪污腐敗的官員、種族分子、還有美國南方最默默無聞的平民百姓。
電影還深入探討了很多的法律問題,是了解美國刑事法律的一個非常好的切入點,也順便可以了解一下美國南方根深蒂固的種族思想。
本片中最經典的部分就是電影結尾處控辯雙方最後的陳詞,從控方大聲的叫出三個giult到辨方的直達人們內心柔軟深處的煽情辯詞,我們也經歷了一次精神上和思想上的洗禮。
相關法律問題
這部電影可以說基本上是照顧到了美國刑事法律中許多很重要的問題,從法院的管轄權、引用案例一直到最後陪審團的定罪量刑。
庭前交換證據時,稅務律師傑克在刑事方面知識的貧乏,使他對案例的引用不是非常得心應手,在關鍵時刻愛倫幫助了他。因為在案例法的國家,每一個案例都可以當作法律來用,如果能夠確定的說出案例就可以了,愛倫就是引用了一個以前的管轄方面的案例提出本案應該改變法院,因為在這個法院有可能做出不公正的審判。
還有一個非常讓我感動的場面就是控辯雙方甄選陪審員時的場景。美國雖然是要求有因迴避,但是這個因卻是非常的寬泛,一個人的種族立場、膚色、從事的職業都可能成為被考慮到的問題之一,因為控辯雙方都想組成一個對自己有利的陪審團,所以選擇的條件極其嚴格。在美國,最後做出判決的不是法官,而是陪審員。所以陪審員就個格外的重要,特別是又在一個涉及種族問題的案件中。
最後想說的就是美國對於激情殺人(kill in the heat of passion)的定義,他們認為人在極度憤怒的情況下是失去理智的,有一個案例就是一個丈夫看見與別人通姦再床的妻子後,極度憤怒,用獵槍殺死了兩個人,這種情況下被美國的教科書定義為激情殺人,也可以說是非自願性非惡意殺人 (involuntary manslaughter 即過失殺人) 那么卡爾殺人的時候事不是激情殺人就成為了焦點,可以肯定卡爾是槍殺了兩個罪犯並重傷了一個警察,在我國這肯定是要判處死刑的。但是在美國,認為這是人類的意志脆弱性(frailty of human nature),在很大程度上是能夠得到寬容的,法庭上也出現了精神病專家的證詞。
電視遊戲(一)
盤點尼古拉斯·凱奇的影片
尼古拉斯·凱奇, 1964年1月7日出生於美國加州長灘,他本姓科波拉,是以《教父》和《現代啟示錄》等片聞名於世的大導演科波拉的侄子。17歲開始進入電影圈,為了不受叔叔名氣的影響,改從他喜愛的作曲家約翰-凱奇的姓。他飾演的角色較多,也獲得不少獎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