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俱樂部》

《棉花俱樂部》

《棉花俱樂部》是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又一部黑社會電影,尼古拉斯·凱奇在片中也扮演了一個次要角色。

基本信息

劇情介紹

棉花俱樂部棉花俱樂部

本片是根據艾靈頓公爵小說《哈林叢林夜》先後經過六十多次的修改而成的。講述的是片中的中心場地棉花俱樂部兩組黑白人兄弟的故事。(理察基爾扮演)的小喇叭手狄西杜威,偶然救了黑社會老大荷蘭佬一命,因而與黑道掛鈎,從荷蘭佬的跟班變成了好萊塢大明星,並且與歌女,也是荷蘭佬的情婦維拉產生了一段愛恨交纏的關係。

狄西的弟弟文生初為荷蘭佬賣命,後來殺得性起,成為天怒人怨的社會公敵,最終喪命於電話亭中。(格雷戈裏海因斯扮演)的黑人舞者沙曼為了在只招待白人顧客的棉花俱樂部出人頭地,不惜貶低和他一起出道的兄弟來爭取獨舞的表演機會;而沙曼苦苦追求的女友,則處心積慮的冒充白人歌星在演藝圈立足。本片雖是介紹兩對黑白人兄弟之間的事,實際是介紹黑社會幫派明爭暗鬥。就整個影片的風格而言,導演突破了自已一手建立黑社會電影模式,用行雲流水的映象,精確的音響和獨具創意的剪輯,展現出一個三十年代哈林區的黑道世界

幕後花絮

本片是根據艾靈頓公爵的小說《哈林叢林夜》先後經過六十多次的修改而成的。雖是介紹兩對黑白人兄弟之間的事,實際是介紹黑社會幫派明爭暗鬥。就整個影片的風格而言,導演突破了自己一手建立黑社會電影模式,用行雲流水的影象,精確的音響和獨具創意的剪輯,展現出一個三十年代哈林區的黑道世界。此片榮獲1985年金球獎“最佳導演”及“最佳電影”提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電影剪”及“最住布景”提名,另於1986年榮獲英國BAFTA FILM AWARD “最佳服裝”大獎及同屆“最佳音響”提名。

媒體報導

前一陣子心血來潮,突然想再看一遍《棉花俱樂部》,和朋友聊天時偶然提起,可惜的是除了Diane Lane(黛安-蓮恩)那艷麗的面容和華麗的服飾,幾乎什麼也記不起來了。隱約記得好象是一部集槍戰、歌舞、感情為一體的電影,我想那時的年齡和心態大約還不能領會這部電影的內涵吧!

再看時,驚奇地發現Richard Gere,Nicholas Cage兩大明星都赫然在內,當初看的時候還真是有眼不識泰山了呢!(這裡順便八卦一下,Nicholas Cage是科波拉的侄子)

《棉花俱樂部》的名聲遠沒有《教父》或《現代啟示錄》響,而先後兩次的觀看,讓我對這部帶有強烈歌舞片色彩的影片更添了份欣賞。影片的時空上跨越了從20年代初到30年代初的時段,包括了1929年的大蕭條;情節上則分了兩條主線來寫,分別是小號手狄克西 Dixie(Richard Gere飾演)和女歌手維拉Vera(Diane Lane飾演)之間的曲折的愛情,以及黑人踢踏舞者山德曼Sandman(Gregory Hines飾演)試圖進入白人一統天下的百老匯的艱難過程;而地點,則放在紐約的哈林區(Harlem),當時的棉花俱樂部是一家供有錢的白人們到貧民窟獵奇作樂的地方。


相關評論

《棉花俱樂部》《棉花俱樂部》
科波拉的影片總是能在你最意想不到的情況下在鏡頭裡展現他唯美的攝影。該片的經典之處有兩處,一處是拍狄克西和維拉的感情戲,當維拉的裸體以一個黑色的側身剪影出現時,那種美麗叫人心醉。而接下來的一段就更叫人盪氣迴腸了:月光透過鏤空花紋的窗格印在他們裸著的身體上,光和影隨著身體的移動而流動,那更是一種叫人屏住呼吸的詭異的美。我以為,這樣唯美的鏡頭不僅僅是為該片增添了視覺上的美感,更是暗喻了男女主人公試圖逃離這個瘋狂的黑道集團的悲哀處境。

另一處則是該片的高潮處,達基被殺的情節,也是該片最精彩的地方。這裡,科波拉用了蒙太奇手法,創造了一連串絕妙的視覺的饗宴。影片將山德曼的踢踏舞獨舞和達基的被殺放在同時進行,一邊山德曼為了自己成為明星的夢獨自在炫目的聚光燈下跳著,一邊是達基被槍殺的過程。突然,山德曼的舞停止了,鏡頭同時也顯現出達基身中數槍後頹然倒下,他的槍在空中划過一個弧線後穿裂了玻璃窗,掉在門外目瞪口呆的守門人的腳邊。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達基手中那把槍的輪廓在螢幕的前景,背景則是山德曼漸漸移近的模糊化的踢踏舞步,使得整個鏡頭看上去就像山德曼抬腳將槍從達基手中踢飛的一樣。整個系列的鏡頭持續了大約四分鐘,這也是我所見過的將蒙太奇手法運用地如此精彩的少數幾例之一。

再有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人認為該片的情節鋪得太開,從兩條主線去敘述,難免會影響了影片主題的深度。對此,我卻不以為然。狄克西和維拉的愛情故事固然動人,但如果缺少了山德曼這一線,影片無疑會蒼白不少。因為20年代到30年代正是白人開始注意到黑人特有風格的歌舞,並開始加以借鑑的時候,加上影片特有的哈林區的故事背景,那么黑人當時想以自己的技藝出人頭地的一節,就更加顯得重要了。

另外,其實在片中,“棉花俱樂部”本身就是一個主要的角色,它貫穿了影片的全部,每一次回到“棉花俱樂部”,科波拉都以一個不同的歌舞形式來展現給觀眾,或踢踏舞,或爵士樂,或布魯斯......片中大量高水準的歌舞,說該片是部現代歌舞片也不為過。

《棉花俱樂部》顯然是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黑道槍戰片的,也鮮明地印有科波拉的特點,他一針見血地道出了黑道間相互殘殺的殘酷,也直白地反映出當時種族的極其不平等,但他的表現手法是貼近大眾的,是人性化的。而最貼切的例子就是《教父》了。

導演資料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中文名: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英文名:FrancisFordCoppola
性別:男
生日:1939-04-07
角色:編劇,導演,演員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是名震世界影壇的大導演。他出生於美國底特律一個義大利移民家庭,其父是位音樂指揮家兼作曲家。他從小就對電影十分著迷,17歲時,他進入了霍夫斯特拉學院(HofstraUniversity)戲劇系,在參加校內戲劇演出時,他幾乎什麼都能幹。大學畢業後,科波拉進入加州電影學院(UCLA)專攻電影,其間,他應聘參加了好萊塢導演羅傑·考爾曼(RogerCorman)的攝製組,當了一名打雜工。從加州電影學院畢業的科波拉起先充當的是編劇的角色。但一開始,名不見經傳的他的作品往往被人忽視、貶低。

直到1970年,他因《巴頓將軍》(《PATTON》)一片獲得奧斯卡最佳劇本獎時,他的才能才得到了社會的承認。

關於演員

一頭銀髮的基爾如願拿到金球獎。

理察·基爾1949年生於美國夕法尼亞州一保險公司的職員家中。從大學的哲學系畢業後,出於對戲劇的熱愛,他放棄了當哲學家的念頭,進入百老匯當演員。理察·基爾面龐俊秀,身軀結實,一雙咖啡色的眼睛配上他那充滿孩子氣的笑容,使他具備了獨特的外形條件;更重要的是他懂得運用形體動作和眼神的變化,細膩地傳達人物內心意念。他拍攝的影片總是好評如潮,贏來了更大的聲譽,成為世界影壇演技派的著名紅星之一。

尼古拉斯·凱奇的電影

回顧歷史,總結一代影帝尼古拉斯·凱奇的作品

盤點尼古拉斯·凱奇的影片

尼古拉斯·凱奇, 1964年1月7日出生於美國加州長灘,他本姓科波拉,是以《教父》和《現代啟示錄》等片聞名於世的大導演科波拉的侄子。17歲開始進入電影圈,為了不受叔叔名氣的影響,改從他喜愛的作曲家約翰-凱奇的姓。他飾演的角色較多,也獲得不少獎項。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作品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