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大衛·戈爾的一生/命懸一線 The Life of David Gale (2003)
導 演: 艾倫·帕克 Alan Parker
主 演: 凱文·斯帕西Kevin Spacey 艾倫·帕克 Alan Parker凱特·溫斯萊特 Kate Winslet 蘿拉·琳妮 Laura Linney 馬特·克萊溫 Matt Craven Jim Beaver Keith Bright Pei-San Brown
上 映: 2003年02月07日 ( 德國 )
地 區:美國 德國 ( 拍攝地 )
評 分:7.1/10( 7922票 )
類 型: 犯罪 劇情 驚秫
劇情簡介
《大衛·戈爾的一生》(又名《絕命調查》)由艾倫·帕克執導,是一部懸疑片,由獲得兩次奧斯卡影帝稱號的凱文·斯貝西和曾獲奧斯卡提名的凱特·溫斯萊特分別擔任劇中男主角和女主角。本片主題主要是反對死刑,這使得影片在上映時掀起了一次反死刑風暴。導演艾倫·帕克希望通過此片能提醒一些人不要輕易判處被告死刑。據一些西方媒體報導,導演艾倫·帕克憑藉此片獲得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提名獎。死刑話題近年來在好萊塢也算是相當熱門了,《最後生死戀》、 《綠色奇蹟》、 《真實罪行》、《死囚之舞》 皆有直接關涉,最近更因伊利諾斯州前州長喬治·賴安在他離任的前兩天,因其所轄範圍內的167名死刑犯減刑而備受爭議。艾倫·帕克本人也是一名激進地反對死刑者,因此不少媒體猜測艾倫是想憑藉此片表達他對布希總統的不滿,而後者是死刑的強硬支持者,尤其是影片中大衛與維護死刑的德州政府官員之間的對手戲,布希卻正好是前德州州長。在柏林電影節的記者會上,出席的兩位主演凱文·斯貝西和蘿拉·琳尼自然而然地被問及對死刑的態度,或許是出於留有餘味以便達到宣傳的目的,亦或許是“莫談國事”,兩人出言都頗有深意。“我覺得問題在於,這真的是一種正義嗎?真的是一種懲罰嗎?真的起作用嗎?我就是帶著對這一問題的思考來拍攝這部影片。”凱文·斯貝西如是說。
影片原本被視作奧斯卡獎項的有力競爭者,然而上映日期卻被推遲到2月,似乎給這部“政治
敏感”的電影蒙上了一層陰影,而且此類題材與當前娛樂口味也不吻合,前景不容樂觀。一些人十分反感艾倫·帕克這么一個英國佬跑到好萊塢對美國的制度指手畫腳,影評人甚至毫不客氣地建議艾倫·帕克“滾回”老家去,把才能花在批評同樣問題成堆的英國社會上。
電影講述了一名死刑犯——大衛·戈爾因被控謀殺了康絲坦斯·哈拉維而被判死刑,將於周五下午6點執行,記者貝茜·布魯姆只有不到3天的時間去完成對他的深入採訪。而此前戈爾拒絕了一切採訪。布魯姆起初對這個任務很不以為然,但在和戈爾的接觸過程中,她發現一切並非表面呈現的那么簡單,於是布魯姆決定用僅剩的三天開始尋找真相…… 圍繞著貝茜的採訪任務,影片分三個章節,以迂迴的形式逐漸揭開大衛的曲折離奇地人生軌跡。
大衛·戈爾曾是奧斯汀大學哲學系的教授,是一位在學術上頗有建樹的學者、反對死刑運動的積極倡導者,同時也是一名慈愛的父親。然而一名女學生企圖誘惑大衛,色誘不成卻反咬一口,將大衛告上了法庭,大衛首度獲罪。不但前途盡毀,妻子也憤然帶著兒子離開了大衛。從此大衛一蹶不振,終日以酒為伴……
怎料想,大衛昔日的親密戰友、反對死刑運動的領導人康絲坦斯·哈拉維又被謀殺了。種種證據都在指向大衛,他又一次成了最大的嫌疑人,經法庭判決謀殺罪名成立,入獄等決…… 大衛已年過四十,在判刑在押的六年期間,大衛回絕了所有媒體的採訪,卻在即將執行死刑的前夕改變了主意,決定……
起初,貝茜對這個任務很不以為然,然而在採訪過程中,她發現一切似乎並非表面呈現的那么簡單,貝茜決定用最後三天時間找出事情的真相。隨著採訪的深入,貝茜漸漸對法庭的判決產生了懷疑,終於,她意識到只有公開事情的真相才有可能拯救大衛。
隨著大衛的陳述,以及多方的求證,令貝茜越來越疑惑不解,隨著死刑執行日一天天地迫近,真相卻越發撲朔迷離、跌宕起伏——自殺?他殺?情殺?仇殺?到底是誰殺了康絲坦斯?大衛又為什麼要選擇面對死亡呢?這一切,都讓貝茜越發的迷惑。
劇情介紹
貝茜·布魯姆是紐約某新聞雜誌社的首席記者,他受命去採訪一名死刑犯-大衛·戈爾。戈爾被指控強姦並謀殺了康絲坦斯·哈拉維而被判刑,將於周五下午6點被處死。所以布魯姆只有三天了,並且要有效地利用三天時間完成自己的採訪任務。影片圍繞3天的採訪分成三部分,以迂迴的形式逐漸揭開大衛·戈爾的人生。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
Bitsey Bloom | 凱特·溫斯萊特 Kate Winslet | ---- |
David Gale | 凱文·斯貝西 Kevin Spacey | ---- |
Constance Harraway | 蘿拉·琳妮 Laura Linney | ---- |
Dusty Wright | 馬特·克拉文 Matt Craven | ---- |
Berlin | 羅娜·邁特拉Rhona Mitra | ---- |
Interviewee | 凱茜·拉金Kathy Lamkin | ---- |
Partygoer(uncredited) | 艾倫·帕克 Alan Parker | ---- |
Barbara Kreuster | Cleo King | ---- |
Reporter A.J. Roberts | Constance Jones | ---- |
Joe Mullarkey | Lee Ritchey | ---- |
Zack Stemmons | 加布里埃爾·曼 Gabriel Mann | ---- |
Motel Waitress | Brandy Little | ---- |
Margie | Cindy Waite | ---- |
Duke Grover | 吉姆·比弗 Jim Beaver | ---- |
Braxton Belyeu | Leon Rippy | ---- |
Supervising Guard | Jesse De Luna | ---- |
Door Guard | Vernon Grote | ---- |
Grad Student | Kimberly Tortorice | ---- |
Berlin's Classmate | Katie Lott | ---- |
Jamie Gale | Noah Truesdale | ---- |
Jo Edna the Babysitter | Larissa Wolcott | ---- |
Greer | Chuck Cureau | ---- |
Ross | Sean Hennigan | ---- |
John | Charles Sanders | ---- |
TV Assistant Director(as Michael Fontaine) | Mike Fontaine | ---- |
TV Host | Marco Perella | ---- |
Governor Hardin | Michael Crabtree | ---- |
Officer Ramirez | Julio Cedillo | ---- |
Nico the Goth Girl | 梅麗莎·麥卡西 Melissa McCarthy | ---- |
Sharon Gale | Elizabeth Gast | ---- |
University President | Cliff Stephens | ---- |
Radio Shed Executive | Chris Drewy | ---- |
Josh | Jeff Gibbs | ---- |
Rosie | Katina Potts | ---- |
Beth | Katherine James | ---- |
上一頁 | 1 | 2 | 3 | 默認顯示 | 全部顯示 |
職員表
製作人 | 尼古拉斯·凱奇Nicolas Cage、艾倫·帕克Alan Parker、莫里茨·伯曼Moritz Borman、蓋·伊斯特Guy East、諾曼·格萊特利Norman Golightly、麗莎·莫蘭Lisa Moran、尼格爾·新克拉Nigel Sinclair、大衛·溫百里David Wimbury |
導演 | 艾倫·帕克Alan Parker |
副導演(助理) | 菲爾·哈代Phil Hardage、K.C.好頓非/K.C. Hodenfield、Jeff Okabayashi、Daniel J. Shaw、Brian Steward、Luis Casacuberta、Javier Chinchilla |
編劇 | 查爾斯·蘭道夫Charles Randolph |
攝影 | Michael Seresin |
剪輯 | Gerry Hambling |
選角導演 | Howard Feuer;Juliet Taylor |
藝術指導 | Geoffrey Kirkland |
美術設計 | Steve Arnold;珍妮弗·威廉士 Jennifer Williams |
服裝設計 | 蕾妮·伊里奇·卡爾弗斯Renee Ehrlich Kalfus |
布景師 | 珍妮弗·威廉士Jennifer Williams |
幕後花絮
“死亡是一個禮物”大學哲學教授大衛·戈爾被處以死刑之前,對記者貝茜·布魯姆說。24小時之後,大衛將被注射毒針死去,同時貝茜找到了案件的真相:大衛是無辜的,他安排了一切假象,好讓自己成為一個死刑冤案,以推動死刑的廢除。
故事發生在美國德州,基本的背景是:1977年,注射死亡被發明之後,因其與電椅、絞刑和毒氣室相比不那么殘酷,美國很多州又恢復了死刑——現在50個州中有38個州的刑法中有死刑,尤其在喬治·W·布希任德州州長期間,死刑案犯的數量劇增。
據說,導演艾倫·帕克就是為了反對布希“堅決支持死刑”的態度而拍攝這部電影的。
在故事的最表層,艾倫·帕克通過提供一個生動的死刑冤案,贏得了觀眾的同情(在這點上幾乎有點投機取巧),也闡述了反對死刑的一個比較常見的理由:法律是神聖的,但在現實中永遠都是“人在審判另一個人”,人的審判注定是有限的,無法完全剔除偶然性的,是會犯錯的。這種有限性不是死刑能承受的,因為死刑一旦執行(生命一旦被剝奪)就不可挽回。
正如直接參與法國廢除死刑的著名律師羅貝爾·巴丹戴爾所說,一個人的生命如此尊貴,是不應該被這種或那種偶然性所決定的。偶然性的存在顯出了死刑判決的荒謬。“人對人的死刑,其實都是一種‘私刑’,因為上帝的審判屬於上帝,但人間的法庭無法滿足正義的絕對要求”。
艾倫·帕克用大衛.戈爾的死來彰顯人之審判的內在有限性。這一點類似於法國哲學家加繆在《局外人》中,通過一個游離於秩序的“局外人”之被判死刑來彰顯秩序和審判之“荒謬”。
在法庭上,“局外人”默爾索在母親下葬時“竟然不哭”等“不尋常”的生活點滴都被嚴密地論述成為完整的“罪狀”,成為死刑(該死)的依據。而這種嚴密與完整本身就是非理性的,已經被審判者的偶然道德偏好所滲透。對於大衛.戈爾,因為他背著“強姦犯”(因為學生的誣陷)的罪名,所以幾乎沒有人懷疑他殺人的罪狀。這種“深信”同樣是非理性的。
除了冤案這一點,這部電影值得仔細玩味之處還在於:它對死刑存廢所涉及的國家與個人兩個層面、兩種“死亡觀”及其矛盾的思考。這使得它避免成為空洞地肯定人的絕對生命權的道德宣傳片,或者像《死囚漫步》那樣簡單地擁抱充滿矛盾的基督教“博愛”教義。
影片意義
大衛·戈爾之死的價值主要不在於其冤案性質,而在於同時呈現了作為國家權力意志的死刑和作為個人價值決斷的自殺,以及這兩種異質死亡之間的矛盾。在他的死中,有一種完全不同於死刑所體現的國家權力賦予死亡的可怕的蒙昧主義形象的東西。
大衛·戈爾課堂上講解法國哲學家拉康的思想時說,不要依據你達成多少欲望來衡量你的生活,而該以獲得多少真誠、憐憫、理性甚至自我犧牲的時刻來衡量。大衛和康絲坦斯的死,都是以自我犧牲來推動廢除死刑——概括而言,就是以死亡來肯定生命。(同時,艾倫·帕克鋪陳了大衛的家庭破裂、康絲坦斯的癌症,使得他們的自殺略帶功利色彩,不那么極端和原教旨主義。)
“我們一生都在阻止死亡降臨,通過吃、創作、愛、祈禱、打仗、殺戮。可是我們對於死亡究竟知道什麼呢?”大衛在獄中對貝茜
說,也許死亡是一個禮物。
死亡是不可經驗的,我們對死亡的無知無法被生物-生理學的知識所消除,於是總有各種外部力量試圖賦予死亡以各種形象,填充這種空白。在這一點上,需要用暴力來保證邊界的國家,和消費時代滲透一切的逐利資本是一致的:它們都需要一個可怕的、和生命簡單對立的死亡形象——對衰老和死亡的恐懼成為眾多高利潤產業的基礎,我們拚命地消費,仿佛真能因此戰勝衰老和死亡似的。
與這種把死亡與生命簡單對立的蒙昧主義不同,當大衛說:“也許死亡是一個禮物”時,他是在對國家權力-死刑視野中的死亡可怕形象“鬼魅”:死亡不應該是我們莫名恐懼的東西,而是我們需要直面並戰勝的東西,這是生命的價值所在——死亡可以有一個值得擁抱的形象,可以成為對生命的肯定。
1957年,加繆發表《死刑反思》,鮮明地反對死刑,但其思想基礎早在《西西弗的神話》就已打下:“真正嚴肅的哲學問題只有一個:自殺。判斷生活是否值得經歷,這本身就是在回答哲學的根本問題。”
換句話說,生命除非能找到高於死亡的內容——你願意為之付出生命或能使你
不再畏懼死亡的東西,否則就毫無價值,就淪為一種僅僅為避免死亡而活著的動物性存在。
人是一種向死而生的存在。只有那些敢於直面死亡的人,才能夠認識自身的局限性和價值所在,從而使自身從動物的狀態中脫離出來,確立為一個真實的行為主體,真正“實現”他的自由。生命必須高於死亡,這是一種建基於死亡之上的價值建設,而死刑(當然還有消費社會中的諸多意識形態)卻使死亡高於生命。
死刑作為對生命的簡單否定,也完全排除了實現更切近的正義的可能性,讓有罪的生命重新獲得價值(悔過自新,重新思考和死亡的關係)的可能性。正義需要的不是“對否定的否定”,而是對否定的糾正,對所有生命的同等尊重。在《大衛·戈爾的一生》中,死刑的存廢之爭被展現為一場死亡(及其形象)的爭奪戰。在艾倫·帕克眼中,死刑之所以應該廢除,正在於:死刑出於國家權力的需要而肯定了死亡,卻貶低了生命和正義。
大衛的不幸
大衛的學生柏林,因為學習不努力而曠課,向大衛討要分數實施性賄賂而被大衛拒絕,最後終因不及格被學校開除。柏林卻在被開除之後借一個派對的機會誘惑大衛,大衛和她發生關係時,應柏林的要求,在柏林身上留下齒痕和劃痕。然後,柏林狀告大衛強姦,法院依據柏林身體“證據”,判大衛強姦罪名成立,大衛鋃鐺入獄,失去了家庭、工作,更失去了和他親密相依的兒子的監護權。
大衛出獄之後,處處遭人歧視,精神痛苦,墮落,酗酒度日。他的戰友康絲坦斯·哈拉維收留他,兩人一起為廢除死刑而戰,但是,一個又一個被判處死刑的人被處罰,康絲坦斯·哈拉維為自己的無能為力而失聲痛哭。她已經查出來患有血癌。在一個夜晚和大衛的親密交談中,她和大衛彼此吐露了許久埋在心底的情愫,兩人做愛,康絲坦斯在意亂情迷之時懇請大衛將精液留在了她的體內。
令人意外的是,第二天,康絲坦斯就被發現被殺死在家中,她頭上蒙著塑膠袋,口被膠帶封閉,手被反扣著戴上了手銬,赤身裸體,更令人髮指的是,屍檢發現,手銬的鑰匙被人強迫吞入了胃部。她的體內殘留著大衛的精液,當晚也只有大衛和她在一起,於是,這些如鐵的證據都指向大衛,有前科的大衛被人視為變態殺人狂,被監禁六年之後,即將執行死刑。
貝茜被大衛的講述深深地打動了。她深信大衛是被冤枉的,決心為他討回公道。同時,在貝茜住的汽車旅館中,出現了一盒神秘的錄像帶,顯示的正是康絲坦斯死前掙扎的一段畫面。貝茜反覆研究錄像帶,併到現場親身試驗,斷定康絲坦斯並不是被人謀殺,而是自殺身亡。大衛的辯護律師提醒她,這盒錄像帶只是原錄像帶的一部分。尋找到原始的錄像帶,就找到了大衛的救命鑰匙。
在貝茜訪談的過程中,一直有一個神秘的牛仔暗中跟蹤他。貝茜調查得知這個牛仔就是康絲坦斯·哈拉維的前男友,他可能會因為大衛和康絲坦斯的感情而吃醋。貝茜費盡了力氣終於從這個牛仔家中偷到了錄像帶,果然不出她所料,錄像帶完整地顯示了康絲坦斯自殺至死亡的全過程。原來,這齣“謀殺案”正是康絲坦斯一手導演的。她故意陷害大衛,使之被判死刑。然後讓自己的牛仔男友在大衛被執行死刑之前公布錄像帶,從而激發起民眾對死刑的厭惡之情。孰料牛仔男友一心要置大衛於死地,根本不願意公布這卷唯一能證明大衛清白的錄像帶。
貝茜抱著錄像帶驅車狂奔,想要把錄像帶公之於眾,從而挽救大衛的生命。可是,不管她怎么努力,時間無情地指向了大衛行刑的時間,大衛死了,貝茜失聲痛哭。
錄像帶公之於眾,果然激起了民眾對死刑的反感。大衛蒙冤而死,生命也無法挽回了。一切看似都終止了。一盒錄像帶又送達到了貝茜的案頭。她打開一看,卻驚訝地發現大衛也出現在康絲坦斯·哈拉維自殺的現場中。原來,這一切,大衛都是知情的。大衛心甘情願用這場冤案,用自己的榮譽和生命,來向大眾證明死刑是會冤枉好人的,是不合乎人道的。
或許,就連那個陷害老師的柏林,恐怕也是這個計畫當中的一部分。
為了廢除死刑,大衛和康絲坦斯犧牲了多少東西?他們本來都是中產階級,過的是體面的,令人尊敬的,幸福生活。但是,他們卻用這樣的方式,犧牲了自己的家庭、妻兒、事業、乃至於榮譽、生命。大衛真的成了一個殉道的英雄。他用自己的犧牲成全了一個更人性化的制度。
啟發
從一開始,影片就著力渲染一種緊張氣氛,直到錄像帶被懸掛酒店,在康斯坦斯那被殘酷地裸體“謀殺”,使影片有了一張更為驚悚的麵皮。不得不承認,雖然從一開始就隱約感覺到他們反對死刑的事業與這起案件有某種聯繫,而且在大衛被“布希”質問是否能說出一例被冤殺的案例時就感到這一細節一定不同尋常,但還是沒有第一時間猜到這是一起自殺案,更沒有預料到大衛的自我犧牲。
但是,這部電影中還藏著更令人恐怖的東西。
那是對某種理想的殉道:“準殉道者還不是真正的殉道者”,為了追求極致的效果,大衛和他的同黨明明可以在把戲演到十足的時候,悍然揭開內幕,也足以引發民眾思考。但是,他們擔心這個效果還不夠,還不夠具有說服力,所以,一定要把大衛送上死路,送到那高高的祭壇之上,讓他作為一個神聖的祭品,從此永久定格於民眾的記憶之中。這種思路,是大衛身在的“組織”知情,默認,甚至策劃的。包括為大衛辯護的那個無所作為到被業內譏為“是個笑話”的律師。我們在觀影的開頭覺得這個律師無能而可惡,到最後,我們才明白,原來他的“無作為”竟然同樣出自“組織”的安排。
有人認為,大衛的作為是對他理想的反諷,因為反對死刑一般是基於“每一個生命都是
神聖的”,那么這些殉道者有什麼權利剝奪自己的生命?實際上,導演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特意限制了反死刑組織的辯詞——如果認真注意台詞會發現,組織反對死刑的原因並不是基於生命神聖論,而是基於制度瑕疵論:可能錯殺無辜。所有演員從來沒有提過一句“生命是神聖的,所以我們不能殺死殺人犯。因此,為了避免這種反諷,影片故意忽略了生命神聖論,後者恰恰是現實中反對死刑時最常用的理由,因此顯得不夠真實。
大衛的獻祭體現了他對蘇格拉底的效仿,後者本來有機會躲避死刑,卻為了證明雅典的民主制度有缺陷(可能導致多數人對少數人的暴政)而獻祭,這在大衛酒醉後的台詞中有暗示,他說:Socrates!Socrates! 對人說蘇格拉底向審判團提出用20個銀幣來換自己的性命,審判團覺得受到嘲笑,最後投死刑票的人比當初投有罪的人還多。 大衛的行為其實完完全全遵從了蘇格拉底的以身殉理的模式。這也是為什麼電影中,大衛是哲學系主任。而非法律系教授——後者顯然對法律及其缺陷了解更多。
這是一部令人緊張的懸念片,兩獲奧斯卡影帝稱號的凱文·斯帕西和曾獲奧斯卡提名的凱特·溫斯萊特分別擔任劇中男女主角。本片一主題是反對死刑,使得影片在上映時掀起了一次反死刑風暴。導演艾倫希望通過此片能提醒一些人不要輕而易舉判處被告死刑。據一些西方媒體報導,此片是在表達對美國總統布希支持死刑的不滿。導演艾倫·帕克憑此片獲得柏林金熊獎提名。
相關評論
關於死刑存廢的爭議,從貝卡利亞起已經進行了兩個多世紀,孰是孰非,雙方各執一詞。其實從目前看,死
刑的廢止已經成為必然的趨勢,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要讓那些認為只有用死刑才能懲治極端罪惡、彰顯正義的人改變看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事實上,死刑不能終止犯罪,也並不一定能昭示所謂的正義。我們應當尊重人的生命,尊重每一個人生存的權利,在這一權利面前人人平等。在這意義上,死刑恰恰違反了這一原則——即使是對罪犯而言。更不用說死刑還可能造成無辜者的死亡。另外,從宗教的角度講,生命是神聖的,用任何方式剝奪生命都是禁止的,不論是基督教還是佛教都是如此。
故事發生的德州是美國執行死刑最多的一個州,大衛·戈爾和他的女助手康斯坦斯等人為死刑廢止奔走呼籲但收效甚微。在電視節目上,大衛與州長進行激烈的辯論,儘管他旁徵博引占盡上風,當對方讓他“舉出一個發生在德州,我任期內遭誤判被處死的例子”時,大衛卻只能保持沉默。無論多么精彩的辯論,終究比不上一個實例更有說服力。這似乎成了他們事業上的一個瓶頸:必須證明死刑會中有誤判,否則一切免談。隨著一個個“預期”死刑犯被處決,大衛和康斯坦斯憤怒悲痛卻無濟於事。
每個人都有會追求理想的衝動,但能為理想堅持奮鬥,最終付出多少走多遠呢?特別是這理想的實現於個人並無多少即得利益。大衛和康斯坦斯以生命為代價做出了驚人的回答。在他們精心策劃的一場謀殺中,康斯坦斯痛苦的死去了,大衛則作為謀殺犯走上了刑台。當女記者貝茜從錄像帶中得知真相的時候的那份震撼,我想,每一個觀者都能強烈感受的到。謀殺是不存在的,恐怕強姦犯的罪名也是計畫中的一部分。想到大衛對貝茜說的:“我不是讓你來救我的,我只是想我的兒子以後可以找到關於他父親的記憶”,一切都在按照計畫進行。影片最後,康斯坦斯自殺後,大衛平靜的走向鏡頭,關掉攝像機。面對鏡頭的一霎那,一絲憂戚,一絲悲憫浮現在大衛的臉上,伴著他無言的平靜,帶給觀者的卻是令人震撼至極點的後的沉重。那一刻,我想到了走向十字架的耶穌。而死亡是為了拯救自己。
大衛·戈爾是一個理想或者可以說信仰的殉道者,他為之獻上的偉大的祭品就是自己寶貴的生命。這也正是他基於對人生意義的看法上做出的選擇。如果說康斯坦斯選擇死亡,得了白血病是其原因之一的話——她要讓自己的死亡更有價值和意義,大衛的選擇更具有更為純粹的殉道意味。或者在某些人看來,大衛等人的舉動是瘋狂的,但反過來講,缺失了偏執狂熱的人也就很難成其為殉道者。按照加繆的人生哲學,沒有任何一種命運是對人的懲罰,只要竭盡全力就應該是幸福的。從這種意義上說,理想的殉道者們也在追尋著自身生存的極致狀態,他們的幸福不在於理想的成功,而在於追尋理想的過程。所以
當這一過程與他人的救贖相結合的時候,神性的光彩就會燃熾。
向大衛·戈爾們致敬
在艾倫·帕克眼中,死刑之所以應該廢除,正在於:死刑出於國家權力的需要而肯定了死亡,卻貶低了生命和正義。
角色介紹
凱特·溫斯萊特(Kate Winslet,1975年10月5日—),英國籍好萊塢女演員,在一個戲劇之家長大。1997年憑藉《鐵達尼號》中的女主角露絲一角,一躍成為人所共知的明星,並以此片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和金球獎最佳女主角提名。2009年憑藉影片《生死朗讀》一併拿下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和金球獎最佳女配角,《革命之路》獲得金球獎劇情類影片最佳女主角。2011年因電視劇版《慾海情魔》獲得第63屆艾美獎迷你劇、電視電影最佳女主角。
精彩對白
拉康哲學的重點是,幻想必須超越現實,因為在你到手的那一剎那你沒辦法也不會再想要它。為了繼續存在,欲望的客體必須永遠無法達成。你要的不是"它"本身,而是對"它"的幻想。欲望與瘋狂幻想相輔相成。
這正是巴斯可所謂的真正的快樂,來自對未來快樂的白日夢。不然我們怎么會說,"獵比殺更為有趣",或"小心你許下的願望",不是因為你會得到它,而是因為一旦得到它,你再也不會要它。
所以拉康給我們的教訓是:心想事成的人絕對不會快樂。最符合人性的真諦是,盡力活在你的想法和理想中,不要依據你達成多少欲望來衡量你的生活。而該以獲得多少真誠、憐憫、理性,甚至自我犧牲的時刻來衡量。因為到頭來衡量我們生平輕重的唯一標準取決你如何看待他人的生命。
原聲資料
曲目:
1:Another Bleeding Heart:
2:Almost Martyrs
3:Ominous Lacan
4:Ellis
5:Pascal - Shack 2 Cell - Ominous:
6:La Mena Huasteca
7:The Life Of David Gale:
8:Arrest - Bitsey Runs - Hospital
9:Huntsville Epitaph:
10:10Media Frenzy
11:Motel - Houston
12:Just To Hear Your Voice
13:Ominous Drums - Ominous Pascal
14:Waterside
15:Dusty's Cabin - Almost Martyrs
16:Tu Che Di Gel Sei Cinta
影片段預告絮
這是一部令人緊張的懸念片,兩次獲得奧斯卡影帝稱號的凱文·斯帕西和奧斯卡影后凱特·溫斯萊特分別擔任劇中男女主角。本片一主題是反對死刑,使得影片在上映時掀起了一次反死刑風暴。導演艾倫·帕克希望通過此片能提醒一些人不要輕而易舉判處被告死刑。據一些西方媒體報導,此片是在表達對美國總統布希支持死刑的不滿。導演艾倫·帕克憑此片獲得柏林金熊獎提名。
影片評價
總體評價
把冤屈的死刑犯從死亡邊緣拯救出來,此類題材總有些似曾相識的感覺。
雖然本片表現出來的態度到手法都一望而知的富有野心,但和近年湧現出的不少涉及死刑問題的影片相比,並未帶來多少新意,也不及《死囚漫步》處理得巧妙,斯帕西 VS 溫斯萊特也沒有蘇珊·薩蘭登VS西恩·潘來得張力十足,火花四射
。
如果具體說到影片的切入角度的話,它比較側重於揭示美國的司法刑罰體制,提出對死刑制的強烈質疑。
因此這不僅僅是一部常見的尋找真相、懲惡揚善的仿偵破片,它並不是要達到大快人心的目的。
其著眼點還是死刑問題,試圖借一個極端的個案引發對一種制度,對罪與罰,對所謂自我犧牲等諸多問題的思考。
但影片承載的政治意圖過於明顯直白,甚至有說教之嫌。
層層編織,抽絲剝繭般揭開真相的情節構建,營造與時間競賽的緊張感,設定重重懸念和遍布疑點,幾組人物關係的對比互動,這種種技巧帕克自然是十分圓熟。
另外段落之間用無序的蒙太奇段連線,銀幕上快速閃過一些角度古怪的鏡頭和諸如“痛苦”“自我犧牲”“榮譽”之類的詞。總體上,影片較具有驚悚片的風格。
影片堅實的演員陣容是一大焦點。大衛·戈爾確實是一個比較複雜、呈現出多重人格的角色,斯帕西一如既往地展現他的老辣演技,他塑造的每一個人物,無論多么平凡,總能被賦予獨特的魅力,這個也不例外。
但相對於他那些古怪乖戾的壞蛋,這一角色就不那么光彩奪目。蘿拉·琳尼基本延續了《誠信無價》中的表演,稱職地詮釋了康絲坦斯這一悲劇性人物的堅強與脆弱。
觀後感
震撼。這是我看完《大衛·戈爾的一生》(又名《命懸一線》)後最深切的感受。
也許世界
並不完美,人生也不乏空虛無聊,但偏偏有這樣一種人,他們堅定地信仰並執著追尋著理想,不惜用自己的生命鋪就著通向理想的路途。很多情況下,這些理想的殉道者並不能夠被世人理解,有的甚至遭到人們的誤解、唾罵。
但恰恰就是這樣的人,以飛蛾撲火的精神給人類預示著希望和未來。大衛·戈爾無疑就是這種人中的一個。
大學裡受人尊敬的哲學教授,同時更是一位反死刑運動的激進分子,大衛·戈爾的這兩種身份在他的人生價值觀中得到了高度的統一,他在哲學課上這樣對學生說:“不要依據你達成多少欲望來衡量你的生活,而該以獲得多少真誠、憐憫、理性,甚至自我犧牲的時刻來衡量。
因為到頭來,衡量我們生平輕重的唯一標準,取決你如何看待他人的生命!”或許,正是因為從哲學的角度可以更理性的看待他人的生命,真正明白生命的價值和
尊嚴所在,大衛還有他的助手康斯坦斯才會更為堅決而激烈的反對死刑。
關於死刑存廢的爭議,從貝卡利亞起已經進行了兩個多世紀,孰是孰非,雙方各執一詞。
其實從目前看,死刑的廢止已經成為必然的趨勢,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要讓那些認為只有用死刑才能懲治極端罪惡、彰顯正義的人改變看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事實上,死刑不能終止犯罪,也並不一定能昭示所謂的正義。
我們應當尊重人的生命,尊重每一個人生存的權利,在這一權利面前人人平等。
在這意義上,死刑恰恰違反了這一原則——即使是對罪犯而言。
更不用說死刑還可能造成無辜者的死亡。
另外,從宗教的角度講,生命是神聖的,用任何方式剝奪生命都是禁止的,不論是基督教還是佛教都是如此。
故事發生的德州是美國執行死刑最多的一個州,大衛·戈爾和他的女助手康斯坦斯等人為死刑廢止奔走呼籲但收效甚微。
在電視節目上,大衛與州長進行激烈的辯論,儘管他旁徵博引占盡上風,當對方讓他“舉出一個發生在德州,我任期內遭誤判被處死的例子”時,大衛卻只能保持沉默。無論多么精彩的辯論,終究比不上一個實例更有說服力。
這似乎成了他們事業上的一個瓶頸:必須證明死刑會中有誤判,否則一切免談。隨著一個個“預期”死刑犯被處決,大衛和康斯坦斯憤怒悲痛卻無濟於事。
每個人都有會追求理想的衝動,但能為理想堅持奮鬥,最終付出多少走多遠呢?特別是這理想的實現於個人並無多少即得利益。
大衛和康斯坦斯以生命為代價做出了驚人的回答。在他們精心策劃的一場謀殺中,康斯坦斯痛苦的死去了,大衛則作為謀殺犯走上了刑台。
當女記者貝茜從錄像帶中得知真相的時候
的那份震撼,我想,每一個觀者都能強烈感受的到。
謀殺是不存在的,恐怕強姦犯的罪名也是計畫中的一部分。想到大衛對貝茜說的:“我不是讓你來救我的,我只是想我的兒子以後可以找到關於他父親的記憶”,一切都在按照計畫進行。
影片最後,康斯坦斯自殺後,大衛平靜的走向鏡頭,關掉攝像機。面對鏡頭的一霎那,一絲憂戚,一絲悲憫浮現在大衛的臉上,伴著他無言的平靜,帶給觀者的卻是令人震撼至極點的後的沉重。
那一刻,我想到了走向十字架的耶穌。而死亡是為了拯救。
大衛評價
大衛·戈爾是一個理想或者可以說信仰的殉道者,他為之獻上的偉大的祭品就是自己寶貴的生命。
這也正是他基於對人生意義的看法上做出的選擇。如果說康斯坦斯選擇死亡,得了白血病是其動因之一的話——她要讓自己的死亡更有價值和意義,大衛的選擇則具有更為純粹的殉道意味。
或者在某些人看來,大衛等人的舉動是瘋狂的,但反過來講,缺失了偏執狂熱的人也就很難成其為殉道者。
按照加繆的人生哲學,沒有任何一種命運是對人的懲罰,只要竭盡全力就應該是幸福的。
從這種意義上說,理想的殉道者們也在追尋著自身生存的極致狀態,他們的幸福不在於理想的成功,而在於追尋理想的過程。
當這一過程與他人的救贖相結合的時候,神性的光彩就會燃熾。
向大衛·戈爾們致敬。
獲獎記錄
柏林國際電影節 2003
金熊獎 (提名)
艾倫·帕克
Political Film Society, USA(PFS Award) 2004
Human Rights (提名)
影片製作
基本信息
中文名:大衛·戈爾的一生
別名:鐵案懸謎 | 命懸一線 |鐵案疑雲 | Leben des David Gale, Das
外文名:The Life of David Gale
其它譯名:絕命調查;鐵案懸謎;命懸一線;鐵案疑雲
導演:艾倫·帕克
編劇:查爾斯·倫道夫
類型:劇情、驚悚、犯罪
主演:凱特·溫斯萊特,凱文·斯貝西,蘿拉·琳妮
片長:130 分鐘
上映時間:2003年2月7日
分級:USA:R對白
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中文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環球影業Universal Pictures [美國] ..... (2006) (USA) (theatrical)
Intermedia Films [英國]
Dirty Hands Productions [美國]
Mikona Productions GmbH & Co. KG [德國]
Saturn Films [美國]
發行公司
Intermedia [美國] ..... (2003) (worldwide) (all media) (worldwide sales)
環球影業(UIP)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 ..... (2003) (theatrical) (non-USA)
Argentina Video Home (AVH) [阿根廷] ..... (Argentina) (DVD)
Ascot Elite Entertainment Group [瑞士] ..... (2003) (Switzerland) (theatrical)
Lumiére Films [阿根廷] ..... (Argentina)
Paradise Group [俄羅斯] ..... (Russia)
Pyramid [俄羅斯] ..... (Russia)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 GmbH [德國] ..... (2006) (Germany) (theatrical)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 [阿根廷] ..... (2006) (Argentina) (theatrical)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as (UIP) [英國] ..... (2006) (UK) (theatrical)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 [義大利] ..... (2006) (Italy) (theatrical)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 [荷蘭] ..... (2006) (Netherlands) (theatrical)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日本] ..... (2003) (Far East) (theatrical)
Universal Home Entertainment [美國] ..... (2003) (USA) (DVD)
Universal Home Video [巴西] ..... (2004) (Brazil) (DVD)
Universal Pictures Germany [德國] ..... (2006) (Germany) (DVD)
特技製作公司
The Mill [英國] ..... (visual effects)
其它公司
Abbey Road Studios [英國] ..... music recorded and mixed at
Arrowhead Film and Video [美國] ..... production video services
Artists Rights Society [美國] ..... permission given for use of Peter Blake, "The Letterman"
Austin Film Commission [美國] ..... thanks
Cafe Arbeid [美國] ..... thanks
Carson Productions Group ..... "The Tonight Show" clip courtesy of
Chapman/Leonard Studio Equipment [美國] ..... cranes and dollies
Corbis Corporation [美國] ..... photographs provided by (as Corbis Images)
DACS, London [英國] ..... permission given for use of Peter Blake, "The Letterman"
Dakota Music Services ..... music preparation
Decca Records [美國] ..... soundtrack published by (as Decca Records/UMG Sountracks)
Envision [美國] ..... LCDs and computer monitors provided by
Four Stars Express Catering [美國] ..... catering (as For Stars Express)
Fredericks Entertainment [美國] ..... sports footage courtesy of
George Eastman House [美國] ..... thanks: Lewis Hine photographs (as The George Eastman House)
Gran Teatre del Liceu [西班牙] ..... thanks: opera sequence from "Turandot" (as Gran Teatre del Liceu, Barcelona)
Grupo Films Latino S.L. [西班牙] ..... thanks
Joe Dunton & Company International ..... cameras and lenses provided by (as Joe Dunton & Company)
MGM Clip + Still [美國] ..... "Mr. Ed" clip courtesy of
Mr. Youngs [英國] ..... projection
New York Daily News [美國] ..... permission given for use of Ruth Snyder's execution photo and front page
Pacific Title [美國] ..... titles and opticals
Royal Opera House, Covent Garden [英國] ..... thanks: opera sequence from "Turandot" (as The Royal Opera House, Covent Garden)
Shepperton Studios Ltd. [英國] ..... foley recorded at (as Shepperton Studios)
Texas Film Commission [美國] ..... thanks (as The Texas Film Commission)
The Texas Department of Criminal Justice [美國] ..... thanks
UMG Soundtracks [美國] ..... soundtrack released by
Universal Studios Archives and Collections [美國] ..... copyright holder of Universal Studios animated logo ©1997 (as Universal Studios)
主創信息
導演簡介
艾倫·帕克是以廣告人的身份起家,曾是60年代倫敦最具才華的文案創作人。70年代初,他轉向電視領域,拍攝了大量劇集積累經驗。1976年,他執導了處女作《Bugsy Malone》,兩年後,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午夜快車》(Midnight Express)使他成為最受矚目的年輕電影人之一,並為他帶來了奧斯卡提名。而《名聲》(Fame)一片則創造了高票房,衍生出一套長篇電視劇集,在美國風靡一時。接下來的幾年,帕克的導演生涯逐步走向高峰,《迷牆》(The Wall)、《鳥人》、《密西西比在燃燒》、《追夢人》顯示了他成熟的藝術技巧,贏得了無數獎項。80年代至此成為他的黃金歲月。
90年代帕克因啟用麥當娜飾演貝隆夫人再度引來世界性關注,只是影片最終話題性多於藝術成就。
和很多從廣告過渡到電影的導演一樣,帕克的影片過分華麗乃至炫技的視覺效果常常成為掩蓋戲劇性不足,情節薄弱的手段。
他也不願把自己限制在某類影片中,從強烈衝擊力的現實題材《午夜快車》到超自然的驚悚片《天使心》,從已被奉為後現代經典的MTV《迷牆》到較傳統的音樂劇《艾薇塔》,從黑色喜劇《通往維爾威爾之路》到煽情的寫實片《安吉拉的骨灰》,他都表現出十足的雄心。
自帕克擔任英國電影學院主席和電影委員會的會長後,這些職務耗費了他大量精力和時間,使得他的個人創作也不得不減產。
此前帕克亦曾觸及相關的美國司法、民權問題,探討所謂之公正、道義。如《密西西比在燃燒》《來看天堂》等。
為這部影片配樂的是帕克的兒子阿歷克斯和傑克,遺憾的是他們的作品被認為是影片的一大敗筆。
凱文·斯帕西自不必多說,如今在好萊塢,他的名字就是演技的象徵,品質的保障。不過最近兩年他似乎“改邪歸正”了,不太多展露他的壞蛋魅力。這個角色原來考慮過喬治·克魯尼和尼古拉斯·凱奇,不過最終落到了斯帕西頭上。而凱特·溫斯萊特在一眾年輕女演員中,挑戲比較嚴格,也願意演出具有考驗性的配角,可以說她的作品都保持了一定的水準,在本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她的減肥卓有成效,終在2009年獲得金球獎和奧斯卡最佳女主角。蘿拉·琳尼也是黃金配角,雖然直到1998年的《楚門的世界》才引起關注,但2000年一部《誠信無價》令她大放光芒,獲得了奧斯卡影后提名。
上映日期
國家 | 英文名 | 日期 | 備註 |
---|---|---|---|
德國 | Germany | 7 February 2003 | (柏林國際電影節) (首映) |
美國 | USA | 18 February 2003 | (首映) |
加拿大 | Canada | 21 February 2003 | |
美國 | USA | 21 February 2003 | |
以色列 | Israel | 28 February 2003 | (首映) |
以色列 | Israel | 6 March 2003 | |
墨西哥 | Mexico | 7 March 2003 | |
德國 | Germany | 13 March 2003 | |
荷蘭 | Netherlands | 13 March 2003 | |
澳大利亞 | Austria | 14 March 2003 | |
大英國協 | UK | 14 March 2003 | |
義大利 | Italy | 21 March 2003 | |
韓國 | South Korea | 21 March 2003 | |
法國 | France | 25 March 2003 | (巴黎電影節) |
香港 | Hong Kong | 27 March 2003 | |
丹麥 | Denmark | 28 March 2003 | (NatFilm電影節) |
芬蘭 | Finland | 4 April 2003 | |
瑞典 | Sweden | 4 April 2003 | |
瑞士 | Switzerland | 4 April 2003 | (義大利語區) |
希臘 | Greece | 11 April 2003 | |
瑞士 | Switzerland | 17 April 2003 | (德語區) |
比利時 | Belgium | 23 April 2003 | |
法國 | France | 23 April 2003 | |
瑞士 | Switzerland | 23 April 2003 | (法語區) |
丹麥 | Denmark | 2 May 2003 | |
紐西蘭 | New Zealand | 8 May 2003 | |
澳大利亞 | Australia | 22 May 2003 | |
捷克 | Czech Republic | 25 May 2003 | (Zlín電影節) |
西班牙 | Spain | 6 June 2003 | |
波蘭 | Poland | 11 July 2003 | |
俄羅斯 | Russia | 17 July 2003 | |
日本 | Japan | 26 July 2003 | (東京) |
日本 | Japan | August 2003 | |
葡萄牙 | Portugal | 8 August 2003 | |
捷克 | Czech Republic | 28 August 2003 | |
匈牙利 | Hungary | 11 September 2003 | |
冰島 | Iceland | 12 September 2003 | |
阿根廷 | Argentina | 23 October 2003 | |
土耳其 | Turkey | 12 December 2003 | |
克羅埃西亞 | Croatia | 26 February 2004 | |
挪威 | Norway | 10 March 2004 | (DVD首映) |
票房
自2003年2月7號在北美首映後,它首周票房高達:7117225美元,此後的全美票房高達:19955598美元;對於此部製作成本低廉的電影,他們的收穫足以可見的,小製作獲得大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