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獨弦琴又稱獨弦匏琴、一弦琴,京語稱之為“睹演旦匏”(Du yan Dan bou)”。長期來,雖說獨弦琴的形態、製作材料及其工藝不盡相同,但在民間,大體可分為竹製和木製兩種,皆由琴體、搖桿、弦軸及挑棒等構件組成,全長均為110厘米左右。竹製者,以直徑12厘米的大半邊毛竹作琴體,頭高約6.5厘米、寬約8厘米,尾高8厘米、寬高約12厘米,面微拱。弦軸均為木製,從琴尾側面插入琴體;搖桿用竹或牛角制,長約40厘米,豎插於頭部,桿上裝小葫蘆擴大音量;由弦軸至搖桿張絲弦或金屬弦一根,有效弦長90厘米,定弦多為大字組的A至小字組的C;挑棒竹製,長約15厘米,寬約0.5厘米,吹弦一端稍尖。
20世紀50年代開始,新一代獨弦琴演奏家們對獨弦琴作了適當改良,最佳化其原有特徵,豐富其演奏技藝和表現力。綜合歸納,這些改良大體有如下幾個方面。一是製作材料,多改用質量較好的棕櫚木、硬雜木或名貴的紅木、紫檀木等。二是弦琴,代之以比較規範的古箏弦、揚琴弦或吉他弦,一般用揚琴26號至30號,尤以28至29號最佳。三是加拾音器,以電聲擴大其音量,突出其音色特徵。四是根據需要改進其外形,除原本的長箱形外,增添有長條型、龍頭型等新款式。五是(個別演奏家)在琴體上加設指板及品位,擴展樂器表現性能。六是改外露弦軸為穩式弦軸,美化其外形,改善其音質。七是改挑棒為精巧的拔片,或直接用指甲、佩套指彈奏,能獲得多樣化的音色和演奏技藝。
目前演奏中常用的獨弦琴,有民間竹製獨弦琴和木製獨弦琴及多種改良獨弦琴。
獨弦琴是京族人民喜愛的民間樂器,不論節日喜慶或是農閒之時,人們都要在它的伴奏下,唱起即興編成的民歌。由於它的發音與京族民歌音調極為相似,裝飾音又富有吟唱般的韻味,所以在為民歌伴奏時,琴聲歌聲交融,兩者渾然一體。獨弦琴既是優美的獨奏樂器,也是出色的伴奏樂器,還可參加重奏或合奏,在民族樂隊中,獨弦琴往往作為色彩性樂器使用。
獨弦琴是泛音演奏樂器,可以在僅有的一條琴弦上,同時奏出泛音和基音兩個音來,這是由於獨特的演奏手法而得到的。獨弦琴具有柔和優美的音色,高音清晰、中音明亮、低音豐滿,表現力極為豐富,宜於表現各種悠長抒情的鏇律,既能描繪椰林、山川等大自然的美景,也能淋漓盡致地抒發人們的思想感情。它奏出的委婉如歌的曲調,有如詩人吟詠,富於甜美感,有著深邃的藝術魅力。獨弦琴是泛音演奏樂器,可在一條弦上同時奏出兩個音,這是由於獨特的演奏手法而得到的。獨弦琴具有柔和優美的音色,表現力極為豐富,宜於表現各種悠長抒情的鏇律,既能描繪椰林、山川等大自然的美景,也能淋漓盡致地抒發人們的思想感情。
歷史
獨弦琴是京族古老的民間樂器,早在公元八世紀,就已流行於緬甸、越南和東南亞各國。唐貞元十八年(802),南亞驃國(今緬甸)向唐王朝進獻樂舞,其中就有獨弦琴。獨弦琴起源於驃國(今緬甸),流行於東南亞各國,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和濃郁的南國色彩。早在公元8世紀的唐代,我國就有了關於竹製獨弦琴的記載。《新唐書》中有:“獨弦匏琴,以斑竹為之,不加飾,刻木為虺(Hui)首(是古書上說的一種毒蛇),張弦無軫,以弦系頂。”
古代的獨弦琴,是用一段毛竹筒(長三尺、直徑四寸左右)的多半邊做琴體,開口部分朝下,在竹筒表面縱向挑起一條細而長、兩端不斷的竹皮為弦。經過不斷的流傳和改進,逐步增加了竹製弦弓和葫蘆形共鳴器,後來才發展成為現代的獨弦琴。
獨弦琴最初只為詩人吟詩伴奏,後來發展為歌舞伴奏或與其他樂器合奏(尤常與洞簫一起演奏);如今多用於獨奏,亦可參加重奏或為歌舞伴奏。在民族樂隊中,獨弦琴往往作為色彩性樂器使用。獨弦琴是泛音演奏樂器,演奏手法獨特,可在一條弦上同時奏出兩個音,音色柔和優美,宜於表現悠長抒情的鏇律。獨弦琴現已改制成電擴音獨弦琴,即在共鳴箱內裝置拾音器和揚聲器(也可外接擴音設備),音量顯著增大,因而音色更加柔美動聽,更適於獨奏。
獨弦琴最初只為詩人吟詩伴奏,後來發展為歌舞伴奏或與其他樂器合奏(尤常與洞簫一起演奏);如今多用於獨奏,亦可參加重奏或為歌舞伴奏。在民族樂隊中,獨弦琴往往作為色彩性樂器使用。獨弦琴是泛音演奏樂器,演奏手法獨特,可在一條弦上同時奏出兩個音,音色柔和優美,宜於表現悠長抒情的鏇律。
獨弦琴現已改制成電擴音獨弦琴,即在共鳴箱內裝置拾音器和揚聲器(也可外接擴音設備),音量顯著增大,因而音色更加柔美動聽,更適於獨奏。
形態特徵
有竹製和木製兩種。竹製者,以長100厘米、直徑12—15厘米的大半邊毛竹筒為音箱,劈面朝下加底而成,又名獨弦匏琴。
木製者,琴體呈不規則長方盒形,全長105厘米。右端較大為琴首,寬11.5、高8厘米,左端較小為琴尾,寬9、高6.5厘米。面板、底板桐木或松木製,面板呈拱形。側板紅木或花梨木製。琴首設方形出音孔,內置拾音器、揚聲器。弦軸木製或用機械軸,橫置琴首內,鏇柄外出。琴尾置牛角或竹製搖桿,長30厘米,上部彎弓狀,故又稱弦弓,下部穿以喇叭狀葫蘆為飾。張鋼絲弦或尼龍鋼絲弦,一端纏於弦軸,另一端通過葫蘆口繫於搖桿。竹製撥片長10、寬0.5厘米,挑弦一端細而尖。是泛音演奏樂器。
結構
形制古老、結構比較簡單的獨弦琴,是由琴身(共鳴箱)、弦軸、搖桿、共鳴筒、吹氣管、琴弦和挑棒等部分組成的。因製作的材質不同,而分為竹製和木製兩種。竹製獨弦琴,琴身採用一截粗大的毛竹筒製作,筒長100厘米、直徑12厘米~16厘米,將竹筒豎立於地面,順竹紋劈去2/5,所剩下的多半邊竹筒即可作為琴身。除去竹節,劈面朝下,在距琴面右端10厘米處,鑽一個穿弦小孔,內側立一竹製琴馬,琴底置一木製弦軸,在琴面左端4厘米處,鑽一直徑0.5厘米的通孔,插入竹製搖桿。搖桿上端向左彎曲、呈弓狀,下端穿過一個橫置去底的小葫蘆做的共鳴筒。琴弦左側一端通過共鳴筒系在搖桿上,弦距琴面6厘米左右,右側一端穿過弦孔,纏繞在琴底的弦軸上。使用竹製挑棒演奏。20世紀60年代以來,竹製獨弦琴有所改革,增加底板和首、
尾框板,使其成為共鳴箱,琴面上像古琴那樣標出泛音位置。也有的在琴面上增設木製指板,指板上嵌有16個品位,可使琴弦發出較多的實音,並能較快速地演奏泛音,豐富了獨弦琴的演奏技巧。木製獨弦琴,琴身由面板、底板和框板膠合而成。外觀呈不規則的長方形匣狀,琴面寬的一端為琴首,琴面窄的一端為琴尾。共鳴箱全長105厘米,琴首寬12厘米、高8厘米,琴尾寬8厘米、高6.5厘米,面板使用桐木製作,板厚0.3厘米左右,底板使用松木製作,板厚0.6厘米左右,框板採用紅木或花梨木等硬質木料製作,板厚1厘米左右。面板表面呈微拱形,底板的首端留有方形缺口,它既是出音孔,又便於安裝琴弦。弦軸採用木製錐形軸或金屬齒輪軸,橫置在琴首內腔,固定於兩框板之間,鏇柄突出框板之外。搖桿一般使用竹製,也有採用牛角或象牙製作的,搖桿長30厘米左右,桿的上部呈彎弓狀,所以也有人稱它為“弦弓”,搖桿的下部穿有一個共鳴筒,筒為一個橫截面的小葫蘆,呈喇叭形,它既可起到音響共鳴作用,又可作為裝飾物,搖桿的下端直插在琴尾的中央部位。琴弦使用鋼絲弦或尼龍纏鋼絲弦,右端壓住琴馬、穿過琴面弦孔、纏繞於琴首內的弦軸上,左端通過葫蘆口繫於搖桿的下部。在越南,獨弦琴還稱葫蘆獨弦琴,就是因為這個共鳴筒是用天然長成的小葫蘆去底做成的。在我國則大部分使用木材來鏇制葫蘆。挑棒多使用竹片製作,長約15厘米、寬約0.5厘米,用於挑撥琴弦的一端稍細而尖銳,也有採用有機玻璃、牛角或象牙製作挑棒的。
形態分類
有竹製和木製兩種。
竹製
竹製者,以長100厘米、直徑12—15厘米的大半邊毛竹筒為音箱,劈面朝下加底而成,又名獨弦匏琴。
木製
木製者,琴體呈不規則長方盒形,全長105厘米。右端較大為琴首,寬11.5、高8厘米,左端較小為琴尾,寬9、高6.5厘米。面板、底板桐木或松木製,面板呈拱形。側板紅木或花梨木製。琴首設方形出音孔,內置拾音器、揚聲器。弦軸木製或用機械軸,橫置琴首內,鏇柄外出。琴尾置牛角或竹製搖桿,長30厘米,上部彎弓狀,故又稱弦弓,下部穿以喇叭狀葫蘆為飾。張鋼絲弦或尼龍鋼絲弦,一端纏於弦軸,另一端通過葫蘆口繫於搖桿。竹製撥片長10、寬0.5厘米,挑弦一端細而尖。是泛音演奏樂器。
結構分類
形制古老、結構比較簡單的獨弦琴,是由琴身(共鳴箱)、弦軸、搖桿、共鳴筒、琴弦和挑棒等部分組成的。因製作的材質不同,而分為竹製和木製兩種。
竹製獨弦琴
琴身採用一截粗大的毛竹筒製作,筒長100厘米、直徑12厘米~16厘米,將竹筒豎立於地面,順竹紋劈去2/5,所剩下的多半邊竹筒即可作為琴身。除去竹節,劈面朝下,在距琴面右端10厘米處,鑽一個穿弦小孔,內側立一竹製琴馬,琴底置一木製弦軸,在琴面左端4厘米處,鑽一直徑0.5厘米的通孔,插入竹製搖桿。搖桿上端向左彎曲、呈弓狀,下端穿過一個橫置去底的小葫蘆做的共鳴筒。琴弦左側一端通過共鳴筒系在搖桿上,弦距琴面6厘米左右,右側一端穿過弦孔,纏繞在琴底的弦軸上。使用竹製挑棒演奏。
木製獨弦琴
琴身由面板、底板和框板膠合而成。外觀呈不規則的長方形匣狀,琴面寬的一端為琴首,琴面窄的一端為琴尾。共鳴箱全長105厘米,琴首寬12厘米、高8厘米,琴尾寬8厘米、高6.5厘米,面板使用桐木製作,板厚0.3厘米左右,底板使用松木製作,板厚0.6厘米左右,框板採用紅木或花梨木等硬質木料製作,板厚1厘米左右。面板表面呈微拱形,底板的首端留有方形缺口,它既是出音孔,又便於安裝琴弦。弦軸採用木製錐形軸或金屬齒輪軸,橫置在琴首內腔,固定於兩框板之間,鏇柄突出框板之外。搖桿一般使用竹製,也有採用牛角或象牙製作的,搖桿長30厘米左右,桿的上部呈彎弓狀,所以也有人稱它為“弦弓”,搖桿的下部穿有一個共鳴筒,筒為一個橫截面的小葫蘆,呈喇叭形,它既可起到音響共鳴作用,又可作為裝飾物,搖桿的下端直插在琴尾的中央部位。琴弦使用鋼絲弦或尼龍纏鋼絲弦,右端壓住琴馬、穿過琴面弦孔、纏繞於琴首內的弦軸上,左端通過葫蘆口繫於搖桿的下部。在越南,獨弦琴還稱葫蘆獨弦琴,就是因為這個共鳴筒是用天然長成的小葫蘆去底做成的。在我國則大部分使用木材來鏇制葫蘆。挑棒多使用竹片製作,長約15厘米、寬約0.5厘米,用於挑撥琴弦的一端稍細而尖銳,也有採用有機玻璃、牛角或象牙製作挑棒的。
演奏方式
演奏獨弦琴時,多採取坐姿吹奏,既可將琴橫置於桌子、架子或雙腿上,也可將琴尾放在腿上,琴首置於別的支架物上,右手執挑棒彈奏,外側掌邊輕輕觸及琴弦1/2、1/3、1/4、1/5、1/6、1/8處等泛音點發音。左手握住搖桿,通過推、拉改變弦的張力,提高或降低發音的高度。獨弦琴多以A音定弦,有時也可定為C音。從琴弦松馳基音到琴弦張緊泛音,其音域E—#c3,近四個八度。拉搖桿琴弦就張緊,可使弦音升高大三度;推搖桿琴弦就松馳,弦音可降低純四度,這樣就在六個自然泛音(較多使用1/2至1/6泛音)之外,又產生了新的搖桿泛音。兩者結合便可構成各種形式的音階、半音階,甚至一切微升、微降音也能演奏。獨弦琴可以演奏音階、音程的跳進,各種裝飾音和滑音。右手技巧有彈、挑和觸弦,彈、挑迅速交替,可獲得近似“滾”的效果,所發出的是泛音和基音的複合音響;左手技巧有揉弦、拉、推、拉揉、推揉、打、撞、搖、顫音和滑音等。
具體手法
揉弦:左手小指輕扶琴桿,左右均勻搖動,發音如同拉奏樂器的揉弦效果。
拉:左手扶琴桿向外拉,使琴弦音升高。
推:左手扶琴桿向里推,使琴音按降低。
拉柔:拉與揉相結合。
推柔:推與柔相結合。
打:右手撥弦後,左手大指向外輕擊琴桿一下。
撞:右手撥弦後,左手食指向內輕擊琴桿一下。
搖:打與撞結合運用。
顫音:即連打。
上滑音:右手撥弦後,左手拉動琴桿。在譜中需標明起迄音。
下滑音:右手撥弦後,左手推動琴桿。
音響原理
獨弦琴的音響原理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是利用琴體共鳴擴音的原聲獨弦琴;二是利用拾音器拾音通過功放音箱擴音的電聲獨弦琴。無論是原聲獨弦琴還是電獨弦琴,彈奏時,演奏者用右手小指一側指肉輕觸琴弦某等分點的位置上(即切弦),同時右手握竹篾挑彈(傳統彈法,現在也多用右手食配甲彈奏),彈弦的同時小指迅速離開琴弦,便發出琴弦所切取部分的泛音和全長振動的基音,這種複合音響,泛音很美,很柔和,音量較大,基音反而比較微弱。獨弦琴通常使用切弦於二分點、三分點、四分點、五分點、六分點、八分點所發出的泛音,只通過右手彈弦得到的這六個音被稱為“自然泛音”。而獨弦琴如果只用這六個自然泛音演奏,是遠遠不能滿足演奏需要的,還必須有其他更多的泛音才能組成完美的樂曲。獨弦琴用其特有的裝置——搖桿,可以很方便地解決這個問題。演奏者用左手推拉搖桿,可以改變琴弦的張力,提高或降低發音高度。當往外拉搖桿時,琴弦張緊,音就升高;而向內推搖桿時,琴弦則鬆弛,發音就降低。於是,便可獲得琴弦升高或降低後的新泛音,我們將其稱為“搖桿泛音”。不用“切弦”而彈奏的音(可是是弦上任意點),稱之為基礎音,樂曲中較少使用。
由於獨弦琴的演奏主要是採用這種“泛音”的方式進行,因此其律制也主要是純律。具體說,獨弦琴的演奏,除基礎音不用切弦外,其它的音都是切取有效弦長的1/2、1/3、1/4、1/5、1/6、1/8等六個位置(俗稱“切弦點”),而發出的切弦段的“自然泛音”,其所構成的音列,稱為“自然泛音列”。 下面是以小字組的C為定弦音的自然泛音列搖桿泛音也都是以二分音、三分音和五分音作為生律的基礎,因為獨弦琴的演奏屬純律。
獨弦琴曲目
獨弦琴的傳統獨奏曲有《高山流水》、《騎馬》等。
京族藝術
2010年5月18日,中國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新入選項目)。廣西壯族自治區東興市申報的“京族獨弦琴藝術”入選,列入傳統音樂項目類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盤點少數民族樂器
我國的民族樂器按照其性能的不同,可分為吹、拉、彈、打四類,本任務是盤點少數民族樂器,歡迎大家一起協作,有些詞條分值高的但是質量不高,不要錯過喔~ |
“八音”民族樂器列表
中國民間音樂文化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歷史中,發展出一系列富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樂器,亦有依照樂器材質而形成的分類,古稱“八音”,分為金、石、絲、竹、匏、土、革、木 | ||
金 | 鍾(編鐘 | 特鍾) | 方響 | 鑼 | 雲鑼 | 銅鼓 | 鐃 | 鈸 | 鈴 | 鐸 | 鉦 | |
石 | 磬(編磬 | 特磬) | |
絲 | 彈撥 | 古琴 | 瑟 | 箏 | 箜篌 | 琵琶 | 三弦 | 阮 | 柳琴 | 月琴 | 秦琴 | 獨弦琴 |
拉弦 | 二胡 | 高胡 | 中胡 | 低胡 | 板胡 | 京胡 | 京二胡 | 馬頭琴 | 馬骨胡 | 牛腿琴 | 大廣弦 | 椰胡 | 墜胡 | 墜琴 | 大筒 | 大筒弦 | 葫蘆琴 | 葫蘆胡 | 土胡 | 角胡 | 三胡 | 四胡 | 擂琴 | 革胡 | 低音革胡 | 拉阮 | 奚琴 | 軋箏 | 胡琴 | |
彈擊 | 揚琴 | 築 | |
竹 | 笛子 | 簫 | 排簫 | 籥 | 篪 | 尺八 | 篳篥 | 管子 | 嗩吶 | 巴烏 | 芒筒 | 唎咧 | 口笛 | 新笛 | 侗笛 | |
匏 | 笙 | 竽 | 蘆笙 | 葫蘆絲 | 葫蘆笙 | |
土 | 塤 | 缶 | |
革 | 鼓 | 大鼓| 板鼓 | 排鼓 | 南堂鼓 | 八角鼓 | 羯鼓 | 鞀 | | |
木 | 木魚 | 柷 | 敔 | 鼓板 | 拍板 | 梆子 | |
其他 | 骨笛 | 口弦 | 木葉 |
中國民族樂器
樂器類別 | 樂器名稱 |
吹奏樂器 | 木葉| 紙片| 竹膜管(侗族) | 田螺笛(壯族) | 招軍(漢族) | 吐良(景頗族) | 斯布斯額(哈薩克族) | 口笛(漢族) | 樹皮拉管(苗族) | 竹號(怒族) | 簫(漢族) | 尺八 | 鼻簫(高山族) | 笛(漢族) | 排笛(漢族) | 侗笛(侗族) | 竹筒哨(漢族) | 排簫(漢族) | 多(克木人) | 篪(漢族) | 塤(漢族) | 貝(藏族) | 展尖(苗族) | 姊妹簫(苗族) | 冬冬奎(土家族) | 蓽達(黎族) | 口利咧(黎族) | 嗩吶(漢族) | 管(漢族) | 雙管(漢族) | 喉管(漢族) | 芒筒(苗族) | 笙(漢族) | 蘆笙(苗| 瑤| 侗族) | 確索(哈尼族) | 巴烏(哈尼族) | 口哨(鄂倫春族) |
彈撥樂器 | 金屬口弦(苗族、柯爾克孜族) | 竹製口弦(彝族) | 樂弓(高山族) | 琵琶(漢族) | 阮(漢族) | 月琴(漢族) | 秦琴(漢族) | 柳琴(漢族) | 三弦(漢族) | 熱瓦甫(維吾爾族) | 冬不拉(哈薩克族) | 扎木聶(藏族) | 箏(漢族) | 古琴(漢族) | 伽耶琴(朝鮮族) | 豎箜篌| 雁柱箜篌 |
拉奏樂器 | 梆子(漢族) | 杵(高山族) | 叮咚(黎族) | 梨花片(漢族) | 臘敢(傣族) | 編磬(漢族) | 木鼓(佤族) | 切克(基諾族) | 鈸(漢族) | 鑼(漢族) | 雲鑼(漢族) | 十面鑼(漢族) |星(漢族) | 碰鐘 | 鍾(漢族) | 編鐘(漢族) | 連廂棍(漢族) | 喚頭(漢族) | 驚閨(漢族) | 板(漢族) | 木魚(漢族) | 吾攵(漢族) | 法鈴(藏族) | 腰鈴(滿族) | 花盆鼓(漢族) | 銅鼓(壯| 仡佬| 布依| 侗| 水| 苗| 瑤族) | 象腳鼓(傣族) | 納格拉鼓(維吾爾族) | 漁鼓(漢族) | 塞吐(基諾族) | 京堂鼓(漢族) | 腰鼓(漢族) | 長鼓(朝鮮族) |達卜(維吾爾族) | 太平鼓(滿族) | 額(藏族) | 撥浪鼓(漢族) | 揚琴(漢族) | 竹筒琴(瑤族) | 蹈到(克木人) | 薩巴依(維吾爾族) |
打擊樂器 | 樂鋸(俄羅斯族) | 拉線口弦(藏族) | 二胡(漢族) | 高胡(漢族) |京胡(漢族) | 三胡(漢族) | 四胡(漢族) | 板胡(漢族) | 墜琴(漢族) | 墜胡(漢族) | 奚琴(漢族) |椰胡(漢族) | 擂琴(漢族) | 二弦(漢族) | 大筒(漢族) | 馬頭琴(蒙古族) | 馬骨胡(壯族) | 艾捷克(維吾爾族) | 薩它爾(維吾爾族) | 牛腿琴(侗族) | 獨弦琴(佤族) | 雅箏(朝鮮族) | 軋箏(漢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