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風琴[活簧類樂器]

手風琴[活簧類樂器]

手風琴是一種既能夠獨奏,又能伴奏的簧片樂器,不僅能夠演奏單聲部的優美鏇律,還可以演奏多聲部的樂曲,更可以如鋼琴一樣雙手演奏豐富的和聲。手風琴聲音宏大,音色變化豐富,手指與風箱的巧妙結合,能夠演奏出多種不同風格的樂曲。除了獨立演奏外,也可參加重奏、合奏,加之音高固定,易學易懂,體積小,攜帶方便,因此,手風琴很適合不同年齡的演奏者自娛自樂,也可以很方便的攜帶到學校、劇場參加演出。從歷史上來講,琴的種類和規格很多,從結構、形態上看,大致可分為四類,即全音階手風琴,半音階手風琴,鍵鈕式手風琴和鍵盤式手風琴。

基本信息

風琴簡介

手風琴手風琴
手風琴演奏需要雙手同時參與,而且在練琴時,手指尖不停的與鍵盤和鍵鈕進行不同速度、不同時間的接觸,這樣便增加了神經末梢與大腦信息的傳遞機會,手指肌肉的控制能力也相應提高,久而久之,左腦與右腦的信息處理能力將會大大加強,反應能力提高,手指更加靈活,經常練習將會提高雙手以及身體的協調能力。在讀譜並同時進行視奏時,注意力也會相應提高,注意力提高了,記憶能力也隨之增長。此外,當琴發出聲音時,耳朵將聽到的聲音信號傳遞給大腦,大腦需要對聲音是否正確、音量是否合適、音符的長度是否符合樂譜的要求等等迅速做出判斷,因此練習手風琴的同時也使得眼睛、大腦、手指以及上肢的肌肉同步反應能力逐漸變得快起來,思維速度也隨之加快。隨著程度的加深,表現能力、想像力與表達能力也會相應的豐富起來

發展分類

簡介

手風琴屬於活簧類樂器。它是借鑑中國笙簧發音原理而形成的。

十八世紀下半葉,中國笙傳入歐洲,隨即便在歐洲開始出現了一些手風琴的前身樂器,但它們大都未能成便被淘汰了。真正用手拉的風琴是由德國人布期曼(Friedrdch Buschman,1805—1864)在一八二二年創製的,後經奧地利人德米安(cyrillus Demian1772—1847)在布斯曼琴的基礎上,集當時手風琴的各種身樂器之大成,成功地改良創製了世界上第一架被定名為Accordion的手風琴。直到今天,在歐洲和美洲仍然沿用Accordion這個名稱。

結構類型

手風琴的種類和規格很多,從結構、形態上看,大致可分為四類,即全音階手風琴,半音階手風琴,鍵鈕式手風琴和鍵盤式手風琴
全音階手風琴的結構非常簡單,相當於口琴增加了風箱;右手部分有十來個鍵鈕供演奏曲調,左手部分有兩個和弦鍵鈕擔任伴奏;在同一鍵鈕上,推拉風箱發出不同高度的兩個音(與口琴發音相似);琴上沒有背帶,完全靠雙手托琴;全音階手風琴的最大缺點是不能轉調,如若變調則需另換一架琴演奏。
半音階手風琴首先是為轉調帶來了方便;左右手兩部分的鍵鈕數量都有所增加,加之此琴推拉風箱發音高度不同,所以這種琴音域很寬;半音階手風琴也無背帶,仍靠雙手托琴演奏。
鍵鈕式手風琴(亦稱新半音階手風琴)裝上了背帶,這對雙手來說是一大解放;另外推、拉風箱發音高度一致,這樣使風箱的變換和運用也獲得了很大的自由;鍵鈕式手風琴左手部分的鍵鈕數量大大增加而且排列相當科學,因此沿用至今。
在上世紀的六十年代開始出現了鍵盤式手風琴。從此手風琴便分成鍵鈕式、鍵盤式兩大類,二者並行發展。鍵盤式手風琴左手部分其結構與鍵鈕式手風琴完全一樣,只是將右手部分的鍵鈕改為鋼琴式的鍵盤。可能是由於鋼琴的原因,這一改進使手風琴這件歐洲民間樂器迅速在全世界得到最廣泛的普及。
透過上述幾種手風琴結構類型的變化,大致可以看出手風琴發展過程中所經歷的幾個主要階段。當今鍵鈕式手風琴主要是在蘇聯以及北歐一些國家中流行,在其它國家和地區流行最廣泛的還是鍵盤式手風琴。

主要階段

自手風琴的創製至今,在製造工藝、演奏技巧和手風琴專業音樂創作等方面都有極大的、變革性的發展。當今西德荷萊琴廠生產的185貝司的高級手風琴,已成為國際手風琴界所驚讚、神往、欲求不得的珍品。現代手風琴不僅可以擔任伴奏、獨奏,參加重奏合奏協奏,而且可以單獨演奏古典各派音樂大師們的大型音樂作品的原作。隨著手風琴這種樂器的不斷完善和演奏技巧的迅速發展,手風琴專業音樂創作引起了眾多作曲家們的重視,為手風琴專門寫作的作品越來越多。總之,在一百多年的時間內,手風琴由原來的雛形發展成現在這樣完善精美的樂器,其發展速度是相當驚人的,在樂器發展史上也是少見的。

類型

鍵鈕式

鍵鈕式手風琴(或稱巴揚):左右手都為鍵鈕的手風琴。分為B系統和C系統,B系統琴右邊第一排的第一個白鍵鈕音是B音,C系統琴右邊第一排的第一個白鍵音為C音。B系統在俄羅斯較為廣泛流傳,C系統在歐洲比較多。而我國這兩種系統的琴都比較流行。

鍵盤式

鍵盤式手風琴:右手是以十二平均律結構的鋼琴鍵盤形式,左手是鍵鈕的手風琴。
鍵鈕和鍵盤式手風琴都分為傳統貝司低音琴及雙系統可變換自由低音琴。傳統貝司低音琴是指它的左手貝司只有一組低音,相同的音只是重複這個音,所有低音只在一個八度內。雙系統可變換自由低琴是左手貝司既有傳統低音琴的結構又有自由低音結構,它是通過一個轉換按鈕來變換的。左手貝司轉換成自由低音結構後,可以演奏多個八度的音,提高了手風琴的表現能力。右手鍵盤有十三種音色。

電子式

手風琴
手風琴
電子手風琴(或稱MIDI手風琴)採用了數位技術,可以實現各種音效及特效的手風琴,通常有MIDI接口可以連線至各種外部設備。有些電子手風琴帶有力度感應鍵盤,不僅可以通過風箱控制力度,還可以用觸鍵力度來控制強弱。

班東尼

班東尼手風琴(或稱班多鈕手風琴)由德國六角手風琴演變而來,在南美十分流行,主要用於演奏探戈音樂。而被稱作“探戈之父”的皮亞佐拉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形成,完整系統的教材建設更是急待解決的問題。

演奏技巧

一、無視覺觸感的需要
眾所周知,其它鍵盤樂器的鍵盤平面方向都是向上時。在演奏中,觸鍵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是通過人體的兩種觸感來提供:第一是視覺觸感,二是手指觸感。手風琴的鍵盤平面和鍵鈕平面卻與眾不同,是背向演奏者而向外的,演奏中一般要求不看鍵,因此,演奏時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只能靠一種觸感來提供,即手指觸感。這種有限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就要求我們在演奏中下定要貼鍵,才能改善手風琴演奏中,人體所提供的觸感的不足。我們知道世界上許多生物的視覺觸感是很差的,或者根本沒有,但它們的其他器官的異常靈敏,彌補丁這種先天不足。如鼻子的嗅覺,觸鬚的敏感,聲納的導向等等。手風琴的貼鍵演奏,實際上是增強了手指尖的靈敏度

二、地面引力偏向影響的需要。
我們在其它鍵盤樂器上觸鍵時,手指的作用力正好與地面的引力方向相同,地面引力不會對手指產生偏向影響。在手風琴上觸鍵時,手指作用力與地面引力是相互垂直的,所以地面引力對手指會產生偏向影響。當然。克服這種偏向影響,主要是靠手臂力量的自我調節。但如果貼鍵演奏,手指與鍵盤之間的摩擦力也能起到一定的,抵消地面引力偏向影響的作用。提高手風琴觸鍵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三、減小動作幅度的需要。
手風琴構造決定了它的音量強弱不是靠右手觸鍵的力度來控制的,而是靠左手的風箱。所以任何靠大幅度的手指動作,對音量的控制來說都是毫無意義的。再說,手風琴鍵盤的硬度與其它鍵盤樂器的硬度相比,只比電子琴稍硬一些,用不著大力度來按鍵。而且手風琴演奏的風格,應該是輕捷華麗的,不應帶有笨重感。如果我們貼鍵演奏,這時手指與鍵盤距離最近,只要以微小的動作就可按下鍵盤。這樣我們才能去掉使準確性和可靠性受到影響的多餘動作,而容易使手風琴的聲音效果具有輕捷、華麗之感了。

相關網站

手風琴知音

論壇以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原創手風琴文化、分享手風琴曲譜為主線,輔以傳播相關的音樂知識。手風琴知音網始建於2012年11月7日,並於2012年12月開始上線運行,是一個特色鮮明的公益性手風琴交流平台。網站命名為“手風琴知音”。網址解析:手風琴知音網網址“qz100"是以"琴知100“的字母開頭結合數字命名的,有專注於手風琴,傳播手風琴知識之意網站使用了中國的域名,故網址以“.cn"結束!
不斷拓新,堅持原創,團結互助,弘揚手風琴文化一直是手風琴知音論壇追求的目標。其網站管理團隊有著非常豐富的手風琴專業知識和團隊合作精神,在不斷的改進和完善中,使手風琴知音論壇不斷進步,同時也為廣大手風琴愛好者提供更優質的資源和信息,極大地豐富了中國的手風琴文化寶庫,為中國的手風琴推廣和傳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手風琴知音網設定了手風琴入門、手風琴曲目編配、手風琴名曲賞析等欄目。建站以來,網站嘉賓--著名手風琴演奏家、作曲家王曉明創編的手風琴獨奏曲及小品《“大宅門”迴旋曲》、《“喬家大院”隨想曲》、《鴻雁》、《三十里舖》、《走西口》、《山丹丹開花紅艷艷》等,深受廣大琴友喜愛,好評如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