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形制與蒙、滿、漢、拉祜和傈僳等族的三 弦有顯著差異,共鳴箱不是餅形的,而是呈圓筒形,其構造卻與滇東路南、彌勒、瀘西等地彝族支系阿細、撒尼人使用的彝族大三弦相似。發音清脆明亮。常用於獨奏、重奏和歌舞伴奏,深受苗族青年喜愛。
傳統的苗族三弦,多為民間自製自用,故規格尺寸很不一致。常見者琴身全長70厘米~80厘米,它由共鳴筒(琴筒)、琴頭、琴桿、弦軸、琴馬和琴弦等部分構成(圖)。琴筒為圓筒形,多使用一段質地較堅硬的原木挖鑿而成,民間常用當地生長的紅椿木或青槓木製作,琴筒長13.5厘米~14厘米,筒身中腰稍粗,兩端略細,筒口外徑14厘米、內徑12厘米、筒壁厚1厘米,筒前口多膠以泡桐木薄板為面板,板厚0.5厘米,也有少數琴筒前口蒙以蛇皮或羊皮,筒後口不設音窗,為敞口,在近筒前口一端的筒壁上下,開有插入琴桿的方孔。琴頭和琴桿共同使用一根紅椿木、青槓木或火果木等較堅硬的雜木製作,其長度與琴身全長相同。琴頭長20厘米,上部扁而寬,呈鏟形向後稍彎曲,正面刻有幾何形紋飾或民族圖案,也有上部向前彎曲者;下部呈方形柱狀體,中間開有通底弦槽,槽長9厘米、槽寬1.5厘米,弦槽兩側設有三個弦軸(左二右一)。弦軸多用紋理細密、材質堅硬的木、鐵力木或檀木製作,呈圓錐形,軸長11厘米~12厘米,軸頂最大直徑2.5厘米,軸體表面刻有直條瓣紋。琴桿呈半圓形柱狀體 ,桿長50厘米~60厘米,上細下粗,前平後圓,正面為按弦指板,不設品位。上端設有山口,琴桿下端插入琴筒的方孔中,突出琴筒底部的琴桿稱作尾柱,可作拴系琴弦和背帶之用。琴馬竹製或木製,呈長橋形,置於琴筒的面板或皮膜中央。張三條絲弦或鋼絲弦。苗族三弦除琴頭正面刻有圖飾外,它還多在琴筒的前後刻繪出兩圈富有民族風格的環形圖飾,也有的圖案裝飾遍布筒體四周。在弦槽和尾柱之間,系有一條彩色綢布背帶。
演奏時,坐姿、立姿均可,將背帶掛於左肩,琴桿橫於胸前,琴筒置於腰部右側,琴頭斜向左上方。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執撥片彈奏。撥片常用骨片或竹片製成,片長3厘米~4厘米。苗族三弦一般按三度、四度音程關係定弦,常定弦為:B、d、g,音域B—d1。發音清脆明亮,音色柔和圓潤。可用於獨奏、重奏或為民間歌舞伴奏。最擅於彈奏輕鬆活潑、優美抒情的曲調。苗家青年常用以彈奏自娛,它還經常與當地流行的苗族月琴(又稱彈琴)在一起重奏帶有多聲部的樂曲,月琴奏出高音聲部,三弦彈奏低音聲部。每逢農曆正月,在苗族傳統的“跳坡”活動中,它又是民眾歌舞和娛樂不可缺少的伴奏樂器。苗族三弦深受苗家未婚男女青年的喜愛,是社交和戀愛生活中離不開的樂器,每當勞動之餘,姑娘彈起月琴,小伙子奏響三弦,這正是他們用琴聲作為“語言”表達相互的愛情之時,這種既是對彈、又是重奏的表演形式,也締結了許多美滿幸福的姻緣。苗族三弦的傳統曲目有十餘首,但均無曲牌名稱。著名民間藝人李旺濟、李成良,技藝高超,三弦、月琴皆精,重奏配合默契,在民間享 有盛譽。
其它
盤點少數民族樂器
我國的民族樂器按照其性能的不同,可分為吹、拉、彈、打四類,本任務是盤點少數民族樂器,歡迎大家一起協作,有些詞條分值高的但是質量不高,不要錯過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