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發展
上古的鏡,就是大盆的意思,它的名字叫監。 《說文》中說:“監可取水於明月,因見其可以照行,故用以為鏡。”在三代之初,監都是用瓦製成的,所以古代的監字是沒有金字旁的。到商代初年的時候,開始鑄造銅鑒,後來鑒字也有了金字偏旁。
商周時期,雖然有銅鑒,但是瓦鑒依然通行。到秦朝時期,才開始鑄造銅鏡,因為鏡的適用優於鑒的方面很多,所以到秦以後,再不用水作鑒了。
春秋戰國時期在中國古代銅鏡發展史中是一個成熟和大發展的時期,是中國古代銅鏡由稚朴走向成熟的過渡階段;也是銅鏡的鑄造中心由北開始向南遷移的重要時期。
綜觀中國古代銅鏡發展的歷史,從四千年前中國出現銅鏡以後,各個時期的銅鏡反映了它的早期(齊家文化與商周銅鏡),流行(春秋戰國銅鏡),鼎盛(漢代銅鏡),中衰(三國、晉、魏、南北朝銅鏡),繁榮(隋唐銅鏡),衰落(五代、十國、宋、金、元銅鏡)等幾個階段。從其流行程度、鑄造技術、藝術風格和其成就等幾個方面來看,戰國、兩漢、唐代是三個最重要的發展時期。
流行程度
秦漢以後,鏡的使用更加廣泛,鏡的製作也更加精良。它的質料包括金、銀、銅、鐵等,以銅最為多,也有鍍金銀的、背麵包金銀的、或鑲嵌金銀絲的。隋唐以來,還有帶柄的、四方的,各種花紋應有盡有。直到明代末期,開始有以玻璃為鏡子的。清代乾隆以後,玻璃開始大興於民間。直至民國初年,少數邊遠地區還有以銅為鏡子的。
鏡雖然開始於秦朝。但是真正的秦鏡實際上卻難以得到。因為秦朝短促,產物也有限,而且,殉葬的風氣也不比後朝,所以現在所得到的最古的鏡大多是漢朝的產物。
鑄造技術
漢鏡的製作極為精巧,且多有嵌鑲珠寶的。銘文大多為十二辰,大概是取其自我勉勵的意思。尚方的御鏡尤其多,所以出土的古鏡,澤漆光明、花紋明麗、勻淨無疵、字劃清晰、筆勢縱橫。漢代的銅鏡都有銘文,其銘文都是吉祥語句,如家勢富昌、宜子孫、大富貴、大吉祥等。鏡的名稱則有日月鏡、十二生辰鏡、尚方御鏡、辟邪鏡、仙人鏡、神人鏡、宜官鏡等,不可盡數。大概都用銘文或者作者為其取的名字。只有唐代時制有透光鏡,鏡背的字迎著太陽或燈光時,都可以明顯地映射於牆壁之上。
流行風絡
商代銅鏡均為圓形。鏡面近平或微凸,鏡身較薄,背面中央有一拱起的弓形(或稱橋形)鈕。西周銅鏡也都是圓形的,鏡面平直或微凸,鏡身較薄,鏡鈕有弓形、半環形、長方形多種。又可分為素鏡、重環鏡、鳥獸紋鏡三類。
這時以素鏡為主,到西周中期出現了有紋飾的銅鏡,到晚期鏡背的紋飾發生了變化,出現了動物紋飾,打破了傳統的風格。素鏡:指鏡的背面沒有紋飾。
重環紋鏡:鏡面微凸,背面有弓形鈕,飾重環紋。
鳥獸紋鏡:鏡身平直,背面有兩個平行弓形鈕。在鈕的上方用鹿紋,在下方有展開雙翅的鳥紋。
春秋戰國時期銅鏡在三代(夏、商、周)的基礎上,有了突飛猛進的全面發展。無論是銅鏡的鑄造工藝,還是鑄造的數量,都大大超過了以前。
齊家文化和商周時期,銅鏡以光素無紋飾者居多,有紋飾者也以幾何紋為主。到了春秋戰國,紋飾已達15個大類,並且出現了各種特殊工藝裝飾藝術,如塗朱繪彩圖案、金銀錯圖案、透空雕圖案等。初起時期簡陋、粗糙的銅鏡,經過春秋戰國時期的創造和修飾已臻美輪美奐的境地。
春秋銅鏡的風格,既繼承了西周銅鏡的傳統,如仍以素鏡為主,鈕制沒有定型,還是多元化的形式。而同時,春秋銅鏡又有了許多重要的發展。它打破了銅鏡僅有圓形的格式,出現了方形鏡;並一改早期銅鏡紋飾僅用陽線勾勒,構圖簡樸的手法,鑄出了透雕繁縟的圖紋;從紋飾的表現形式上看,春秋銅鏡已趕上了青銅器的發展步伐,紋飾內容更具時代特色。這給戰國銅鏡的大發展奠定了基礎。
春秋中晚期至戰國早期。這一時期出現和流行的鏡類有:素鏡(全素鏡、單圈、雙圈凸弦素鏡)、純地紋鏡(方形的很少,圖案都有地紋,但沒有銘文)、花葉鏡、四山鏡、多鈕鏡等。鏡多數為圓形,同時也出現了方形鏡。一般鏡身材料薄,多有邊沿。整個造型規矩,給人以輕巧、典雅之感。鏡鈕主要為弓形鈕,但鈕頂部多飾有1至3道凸弦紋,所以又稱“弦紋鈕”。鏡背面光素無紋飾者,除早期外已消失。紋飾刻畫纖細,並多有地紋。
戰國中期,銅鏡的種類繁多。銅鏡的紋飾也有所變化,如花葉鏡中的葉紋鏡從簡單的三葉、四葉到八葉,還出現了雲雷紋地花瓣鏡、花葉鏡。四山鏡的山字由粗短變得瘦削,在山字間配有花瓣紋、長葉紋、繩紋,相當繁縟。還出現了五山鏡、六山鏡。這時出現的鏡類有菱紋鏡、禽獸紋鏡、蟠螭紋鏡,連弧紋鏡、金銀錯紋鏡、彩繪鏡等。
戰國晚期至秦未出現了四葉蟠螭鏡、蟠螭菱鏡,有三層花紋的雲雷紋地蟠螭連弧紋鏡。
漢代除了繼續沿用戰國鏡外,最流行的銅鏡 有:蟠螭紋鏡、蟠虺紋鏡、章草紋鏡、星雲鏡、雲雷連弧紋鏡、鳥獸紋規矩鏡、重列式神獸鏡、連弧紋銘文鏡、重圈銘文鏡、四乳禽獸紋鏡、多乳禽獸紋鏡、變形四葉鏡、神獸鏡、畫像鏡、龍虎紋鏡、日光連弧鏡、四乳神鏡、七乳四神禽獸紋鏡等。
漢代是我國銅鏡發展的重要時期。漢鏡出土的數量最多,使用普遍,漢鏡不僅在數量上比戰國時期多,而且在製作形式和藝術表現手法上也有了很大發展。從其發展趨勢,可以分為三個大的階段,重要的變化出現在漢武帝時期、西漢末年王莽時期、東漢中期。
西漢前期是戰國鏡與漢鏡的交替時期。直到 西漢中期漢武帝前後,一些新的鏡類流行起來了。這些新的鏡類對後世銅鏡的發展,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根據考古發掘出土銅鏡資料來看,這一時期的銅鏡的類型有以下幾種比較流行:
神獸鏡類:重列式神獸鏡、環繞式神獸鏡、畫文帶佛獸鏡。
變形四葉紋鏡類:變形四葉駕鳳鏡,變形四葉佛像鳥鳳鏡、變形四葉獸首鏡、雙菱紋鏡、瑞獸鏡。
這時以青龍、白虎、朱雀、玄武與神獸組合成紋飾主題內容。這時的銘文由於文字難十辨認.雖發現一些銘文鏡,但能辨認清楚的很少。
吳鏡中發現紀年銘文最多,有黃龍亦鳥、建興、五鳳、太平、水安、甘露、鳳凰等孫吳年號,三國、兩晉、南北朝出現新的鏡型不多,主要沿襲漢鏡的樣式。這時銅鏡的種類不多,類型集中,創新極少。這時神獸鏡流傳最廣。變形四葉紋鏡中以變形四葉八鳳鏡居多。從銅鏡的發展歷史來看,這個時期處於停滯衰落時期。
隋唐五代時期
唐代是我國銅鏡發展史上,又一個新的歷史時期。隋唐銅鏡,較前代又有了新的發展。在銅質的合金中加大了錫的成份,在銅鏡的質地上就顯得銀亮,既美觀又適用。在銅鏡的造型上,除了繼續沿用前代的圓形、方形之外,又創造了菱花式及較厚的鳥獸葡萄紋鏡。並且把反映人民生活和人們對理想的追求、吉祥、快樂的畫面套用到鏡上,如月宮、仙人、山水等。並出現了題材新穎,紋飾華美,精工細緻的金銀平脫鏡、螺鈿鏡。這是盛唐高度藝術水平的產物,充分顯示出唐代銅鏡的特點。
隋唐銅鏡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隋代和唐初年間,銅鏡的主題紋飾以瑞獸為主,瑞獸鏡比較盛行、瑞獸鏡是隋唐發展過程中的重要類型。它除了繼承中國古代銅鏡的傳統,又有了新的創新。瑞獸葡萄鏡是唐鏡引人注目的鏡類,它揭開了唐代鏡主題紋飾的序幕。
唐高宗至唐德宗時期,銅鏡裝飾上出現的新形式、新題材、新風格,使銅鏡進入富麗絢爛的時代。
唐德宗至晚唐、五代時期,主要流行對鳥鏡、瑞花鏡、盤龍鏡。
唐代鏡最大特點之一是藝術樣式或藝術手法的多樣化。銅鏡藝術也呈現出濃郁“盛唐氣象”。
宋遼金銅鏡
中國銅鏡在唐代以前,以圓形為主,極少有方形的。到宋代後除繼承過去的圓形、方形、葵花形、菱花形外,葵花形、菱花形鏡以六葵花為最普遍。它們的棱邊與唐代有所不同,有的較直,形成六邊形鏡。此外還有帶柄鏡、長方形、雞心形、盾形、鐘形鼎形等多種樣式。並出現了很多花草、 鳥獸、山水、小橋、樓台和人物故事裝飾題材的銅鏡,還有素麵鏡,窄邊小鈕無紋飾鏡,這些題材都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此外,還有一些神仙、人物故事鏡和八卦鏡等。
金代銅鏡從近幾十年考古發掘出土的金代銅鏡來看,其主體、紋飾也是十分豐富的。雖有不少是模仿漢、唐、宋各代的銅鏡做工,但也有一些別開生面的圖紋。常見的有雙前鏡、歷史人物故事鏡、盤龍鏡、瑞獸鏡、瑞花鏡等。金代銅鏡紋飾,一是仿造漢、唐、宋三代銅鏡的圖案;二是吸收了前者的紋樣,又創造出一些新式圖樣。以雙魚鏡、人物故事鏡較為多見,特別是雙魚鏡、童子攀枝鏡最為流行。
元代銅鏡
元代銅鏡,多採用六菱花形或六葵花形式,但紋飾已漸粗略簡陋。這時銅鏡有纏枝牡丹紋鏡、神仙鏡、人物故事鏡、雙龍鏡、“壽山福海”銘文鏡,素鏡、至元四年龍紋鏡。明代有洪武年款的龍紋鏡及大明宣德年制銘文鏡(銘文在鈕上),還有明末起義首領李自成時創製的大順三年鏡(銘文在鈕上)。到明代以後,銅鏡就逐漸被玻璃鏡取而代之了。
元明之後銅鏡
元明以後,銅鏡製作更見衰勢,除傳統式樣外,雙魚紋、雙龍紋、人物故事如柳毅傳書等是較新穎的式樣。但這時的銅鏡製作粗糙,較多的只有紀年銘文而無紋飾。在這一時期,特別是明代,仿造漢鏡和唐鏡的風氣很盛,所仿銅鏡多數是漢代的六博紋鏡和唐代的瑞獸葡萄鏡,仿製銅鏡一般形體較小,紋飾模糊不清,已無漢、唐銅鏡的昔日風采。
銅鏡的種類
漢代銅鏡根據紋飾一般分為四種。
1.TLV銅鏡
TLV銅鏡,中心為方形,外邊為圓形,方圓之間在四方和四角上刻有TVI等紋飾。
2.八觚紋鏡
八觚紋鏡是在個同心圓圈間作八圓觚。
3.人物鏡
人物鏡就是由幾何紋飾逐漸演變成自然型制的紋飾,一般是在鏡子後面鑄之。
4.四神鏡
“四神鏡”,又叫“四靈鏡”,所謂四靈即東方青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製作
銅鏡製作一般包括制鏡范、澆鑄、刮削、研磨、拋光、開光(用錫汞齊)等工序。有時在刮削前後進行熱處理。從戰國到唐代,銅鏡成分大多為銅65~72%、錫22~25%、鉛3~8%。宋代以後,鉛、鋅含量增加,錫含量減少。
作用
在古代,銅鏡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密切關係,是人們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銅鏡又是精美的工藝品。它製作精良,形態美觀,圖紋華麗,銘文豐富,是我國古代文化遺產中的瑰寶。
銅鏡作偽手段
仿古作偽
識別仿古鏡首先要了解仿鏡的類型、仿鏡的時代,特別是找出不同時代仿鏡的特徵和規律。仿鏡的時代
所謂仿鏡的時代,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在我國什麼時候開始製作仿古鏡?二是仿鏡中仿製哪些時代的鏡子?
一種意見認為:銅鏡仿古是從唐代開始,宋以後宮廷、民間仿古鏡盛行,各種樣式的鏡均仿。一種意見認為:仿古鏡始於宋代,唐代不仿漢鏡,仿漢鏡是從宋代開始的。另一種意見認為:宋並不仿漢鏡,過去一直認為的許多宋仿漢鏡實際上是明代仿鏡。
僅從仿鏡的時代來看,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可見研究、識別仿製鏡,對於廣大的文物考古工作者來說,實屬當務之急,因它涉及到鑑定、收藏、徵購、出售等多方面,必須謹慎從事。
仿製的手法
從目前所知,仿鏡不外乎三種方法,即用早期鏡直接翻模;用摹本仿照制模和碎鏡拼接法。第一種方法簡單,製作容易,識別起來,說易也易,說難也有一定難度。因為原鏡花紋、銘文清晰、線條流暢,而直接翻模鏡,雖然鏡型相同,但往往紋飾、銘文模糊,線條不流暢,顯得板滯。一眼望去,感覺便不一樣,容易鑑別。但是的確有些真鏡,由於年代久遠,製作不精,銘文、紋飾也較模糊,而一些仿鏡也仿得不錯,因些僅用這些標準確定仿鏡是不易的。在鏡型、紋飾、銘文相同的情況下,還需注意銅鏡的銅質、鏡體厚重。用原鏡作摹本仿照制模的情況就複雜一些了。至少有兩種情況,一是完全按照原鏡紋飾圖案、銘文仿刻於模範上,鑄成的銅鏡雖然型有異,但銘文、紋飾大同小異,需要加以比較、確定是否仿鏡。二是雖然以原鏡為摹本但鑄鏡匠師又加刻紋飾和銘辭,鑄出來的鏡子有的紋飾與銘辭時代不合,如明明是漢鏡卻加上明代鏡中常見的銘辭;有的形制與紋飾不等。只要稍為熟悉中國銅鏡,這類鏡子倒容易識別。
還有一種既碎鏡拼接法:即粘補銅鏡,大概銅鏡從地中挖出來的時候,完整的一百個中沒有一個,多數都是破碎或缺損的,作偽者將破碎零片焊粘成一個整體,其缺損之處,則另用銅銹補上,凡市上的銅鏡,其鏡面不光滑而有綠銹的地方,都是添補之處。但鏡則的確是古鏡。
仿鏡的類型
各個時代仿鏡的類型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種類型的鏡子,不同時代仿製也有側重點。唐代仿鏡:唐代是否有仿鏡?尚有不同看法。
宋代仿鏡:有人認為宋不仿漢鏡,也有人認為宋已仿漢鏡,但主要是仿唐鏡。根據目前所見資料,宋代確已仿漢唐銅鏡。
仿漢鏡:日光鏡、昭明鏡、清白鏡、畫像鏡、規矩鏡、龍虎鏡。
金代仿鏡:金代主要仿漢、唐、宋鏡的圖案。
仿漢鏡:星雲鏡、四乳“家常富貴”鏡、日光鏡、昭明鏡、規矩鏡、四獸鏡、畫像鏡、清白鏡、龍虎鏡。
仿唐鏡:海獸葡萄鏡最多。
仿宋鏡:花卉鏡、八卦鏡、湖州無鏡。
明清及民國時期仿鏡:仿古風氣極盛,宮廷民間均仿,各個時期的鏡子都仿。
仿戰國鏡:日光鏡、昭明鏡、規矩鏡、盤龍鏡、龍虎鏡、雙鳳鏡、畫像鏡、蟠螭鏡。
仿唐鏡:海獸葡萄鏡、花鳥鏡、彎獸鏡。
仿宋金鏡:人物故事鏡、湖州鏡、雙魚鏡、銘文鏡。
從以上各個時代仿鏡的類型看,漢代的日光、昭明等銘文鏡、規矩鏡、畫像鏡、龍虎鏡,唐代的海獸葡萄鏡、瑞獸鏡、花鳥鏡,宋代的湖州鏡、八卦鏡等是後世仿製的重要鏡類。其中漢代的日光、昭明鏡幾乎歷代都仿。明確了各時代的仿鏡,對於鑑別仿鏡無疑劃出了重點範圍。
不同的時代,銅鏡具有不同的特點,都會受到當時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及習俗的影響。真鏡如此,仿鏡又怎樣呢?我們認為仿鏡雖然具有真鏡的特點,但畢竟不是那個時代的產物,必然或多或少地顯露出仿鏡所處時代的某些特徵,總結不同的時代的仿鏡特徵是極為重要的。
各時代仿鏡的特徵
要掌握各時代仿鏡的特徵最重要的還是發解各時代銅鏡的特點,即形制、紋飾、銘文、銅質等方面。有關這些前面已經闡明,不必重複。這裡還需強調幾個重要特徵。
銅質有別。由於宋以後是我國銅鏡合金成分發生重要變化的時期,含錫量明顯地減少,含鉛量增多,鋅的比例也加大。因此銅質、色澤均有變化。這應是辨別仿古鏡與真鏡的一個重要方面。
宋仿鏡質地不如漢唐鏡。質較軟,黃銅質,黃中閃紅。金仿鏡一般比仿宋鏡銅質略泛黃。明清宮廷仿鏡雖然是黃銅質的,但明仿鏡黃中閃白,清仿鏡黃中閃黃。
品相有異。合金成分的變化,帶來的質地和色澤的不同,也必然影響到銅鏡的優劣。宋金信鏡銅質粗糙,紋飾模糊,線條粗放,顯得板滯。明清仿鏡紋飾遠不如漢唐精緻,也汪如宋鏡,這與日月明清仿鏡含錫量大大減速低,含鋅量大幅度增加有關。當然明清仿鏡也有很好的。
形制不同。銅鏡雖然一般不大,鏡背面積小,但在這一小塊天地中,各時代的匠師在紋飾、銘文、外形、劃分紋飾的圈帶、邊緣、鈕、鈕座等各個方面花樣翻新、極盡變化。我們對比不同時代的各部位的特徵,掌握哪怕是微小的變化,也是區分真鏡與仿鏡的重要方面。僅舉幾例:宋仿唐菱花形、葵花形鏡,唐代此類鏡均為入出形,而宋代多六出形,即使是八出形,唐宋弧邊曲度也不盡相同。
金代仿鏡中,不管仿哪能個朝代,如果有鏨刻的官府檢驗的文字和畫押,便極易辨明。
明清仿鏡鏡緣直齊、稜角分明。鈕的差別較大。明代銀錠鈕居多,明清鈕頂平且面積比宋元仿鏡大得多,還多在平頂上鑄出銘文。
增加內容。前面已提到,在用原鏡摹本仿照制模時,當時匠師又加上一些紋飾和銘辭。據我們看到的一些資料,所增加的,圖紋和銘銘文在內容及形式上,雖然隨意性很強,沒有非常明確的規律,但從許多仿製鏡增加的內容看,增加銘文的占絕大多數,而這些後加的銘文,最多的又是那些鑄鏡作坊、店鋪和匠師的名號,極少數應是銅鏡使用者的姓名。
從增加銘文所在位置看,大致有幾種不同的情況,視原鏡的紋飾內容而定。原鏡只有紋樣沒有銘文的,增加的銘文多在紋的一處或二處地方,壓住了原紋飾的一部分。原鏡內區為紋飾外區為銘文的,增加的圖文有的放在紋飾內。原鏡沒有紋飾僅有銘文的,如果是單圈帶銘文鏡,增加的銘文則加在原銘文圈帶中,如果是二周圈銘文的,增加的銘文一般加在外圈銘文中。
粗略地統計一下,增加的銘文有:宮、陳、孫、笪、曹、李、呂、趙、馬、祁家、曹鋪、孔記、呂造、馬青、魯家造、張家造、李泰山造、李鋪青銅、假充李鏡真乃豬狗、祁家包換青銅、謝少塘造包換青銅等。
這些增加的內容,有的極明顯,有的則比較隱蔽,本來鏡子是一個平面,面積不大,可一覽無遺,但有時因紋飾複雜和模糊,未深加注意,以至某些重要的著錄中也出現失誤,將後增加內容的仿製鏡子定為原時代鏡子。
製作年代和種類
銅鏡是中國人民古代的生活用品之一。從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到百年前的晚清,歷代鑄鏡不止。齊家文化遺址出土的銅鏡更把銅鏡史推到史前四千年,銅鏡史更被細化到了商周、春秋戰國、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兩宋、遼、西夏、金、元、明、清諸代,拍場中還出現了日本銅鏡。但我認為,如果不想開古代銅鏡博物館,不必代代都收,朝朝皆藏,只宜從春秋戰國、秦漢、隋唐三個階段入手,研究民俗的藏友可多關注兩宋、元、明、清諸代銅鏡。春秋戰國、秦漢、隋唐三個階段締造了輝煌的中國歷史,成就中國古代鑄鏡史上最優美的篇章,雖然它們的歷史還不到中國古代鑄鏡史的三分之一時段,卻鑄造了全部銅鏡精品數量的百分之九十,唐代銅鏡更是占據了半壁江山。許多著名的銅鏡種類多出於這三個階段,它們成為了銅鏡精品的代名詞。而在銅鏡上帶有年代款識有著很高的研究價值,已經成為市場追逐的對象,就市場價格而言,有時帶年款的銅鏡是不帶年款銅鏡的兩倍。
春秋戰國的銅鏡多集中在戰國時期,如“山字紋鏡”“羽紋鏡”“雲雷紋鏡”“花葉紋鏡”“龍紋鏡”“變形蟠螭紋鏡”“連弧紋鏡”“鏤空龍紋鏡”“菱紋鏡”“猴紋鏡”“鳳紋鏡”等品類,春秋時期的銅鏡不多見,除類似繩紋的“龍紋鏡”偶見外,其他品種很難見到。
秦代享國不長,許多銅鏡與戰國和兩漢時期的銅鏡混在一起,年代定性多有爭議,但這並不影響銅鏡的珍貴程度和收藏取向。
兩漢時期鑄鏡品類豐富。龍鳳作為歷史的圖騰貫穿了中華民族的發展史,體現在銅鏡上則是每個朝代,各民族的銅鏡上都有著不同面貌的龍鳳紋飾。兩漢時期的銅鏡上,各式各樣的龍紋,成為銅鏡的主要紋飾,另像“四乳四神鏡”“半圓方枚神獸鏡”“七乳七獸鏡”“長宜子孫連弧紋鏡”“百乳鏡”“四乳四虺紋鏡”“神獸對峙鏡”“重列神仙瑞獸鏡”“四葉八鳳紋鏡”“神人畫像紋鏡”“龍虎紋鏡”規矩紋鏡等,也是這一時期的常見品種。
隋唐時期銅鏡種類繁華,但多集中在唐代,銅鏡劃分亦有初唐、中唐、晚唐之分,隋代鑄鏡較少,且有年代依據可考。具體種類有“團花紋鏡”“十二生肖紋鏡”“瑞獸紋鏡”等品種。
唐代銅鏡首推“海獸萄葡紋鏡”,大小尺寸不一,紋飾內容繁密,幾種毫無關聯的動植物聚於一鏡,既和諧自然,又匪夷所思,令人不解,這大概就是她的迷人魅力吧。唐代龍紋鏡,既有減地雙圈十二龍紋鏡,又有淺浮雕單龍紋鏡,成為唐代各種藝術形式中最優美的龍紋圖案。“雙鸞蓮花紋鏡”“鴛鴦雙鳳紋鏡”“雙鸞銜綬帶紋鏡”是古人對愛情的追逐。“月宮鏡”“三樂紋鏡”“擊球鏡”“飛馬鏡”“仙山瑞獸紋鏡”“蝴蝶花卉紋鏡”等銅鏡映射出大唐盛境。
這些各個朝代的銅鏡紋飾品類並不單獨的存在,有時往往會相互影響,交相輝映。其中紋飾特殊者,必然存量少,其市場價格高於常品,如戰國銅鏡上有帶人面紋者,數量極罕,收藏投資價值則高於其他常品。
收藏方法
一、勤過目多看高標準的鑑定書,如《中國銅鏡圖典》、《中國銅鏡圖案集》等。
二、勤動嘴
多向前輩請教。切忌不懂裝懂或似懂非懂;要勤問各地行情,以便用較少的資金收藏更多的銅鏡。
三、勤動手
多用手觸摸,找找感覺,因為每個時代的銅鏡其分量都不同,如漢唐較厚重,宋以後較輕等,這些體會都有助於斷代。
四、勤動腦
要記住古董銅鏡的紋飾、銘文、形制、鑄造技術。總體感覺:漢鏡豐滿奇異、唐鏡富麗堂皇、宋鏡秀色纖纖、遼金鏡自然古樸、元明鏡富貴文雅、清鏡如意吉祥。銅鏡的紋飾是鑑定銅鏡的重要內容。從銅質色澤來看,春秋戰國顯紅色、漢代呈銀灰色、唐代呈銀白色、宋金為紅銅質、元為黃銅、明清黃中閃白,這些都是我們鑑定銅鏡的依據。從鏡形來看,中國的鏡形以圓形為主,但戰國時代出現了方形,漢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除發現一面特大方形鏡外,都是圓形。花式鏡出現在唐代,這是銅鏡重大變化時期。不過從整個銅鏡的發展歷史看,宋鏡的外形變化最多,一些特殊鏡形只在宋代使用,如爐形、鐘形、鼎形、盾形、雞心形等。宋代還出現並流行有柄鏡、有座鏡、六瓣菱花形、六邊形等。明清時代有圓形、方形及有柄形。
五、勤動腿
要多跑跑,多轉轉。本地藏品有其地區的局限性,為豐富藏品,可以到其他地區,尤其是到農村去蒐集,這樣最真實、可靠。
六、勤比較
每收到一面古董銅鏡都要與書上介紹的銅鏡相比較,從紋飾、銘文、形制(包括外形、鏡鈕、鈕座、圈帶、邊緣)、銅質、鑄造、大小、重量等總結一些特點,鑑定鏡子的時代,找出同一類鏡子的先後關係,從小處著眼,細心比較。
收藏價值
從近些年銅鏡收藏市場的行情和銅鏡本身所蘊含的文化價值上看,戰國、兩漢、唐代的銅鏡是最值得收藏的,因為這三個歷史時期所出現的銅鏡,無論是從流行程度、鑄造技術,還是從藝術風格等方面看,都代表了古代銅鏡的最高水準。春秋戰國時期的銅鏡,紋飾精美,出現了後世推崇的雲雷紋花瓣鏡、花葉鏡、四山鏡、五山鏡、雲山鏡、菱紋鏡、禽獸紋鏡、蟠螭紋鏡、彩繪鏡等,紋飾繁縟,異常精美。
漢代繼承和發展了戰國時期銅鏡的優點,又創新推出了蟠虺紋鏡、章草紋鏡、星雲鏡、重列式神獸鏡、連弧紋銘文鏡、四乳禽獸紋鏡、變形四葉鏡、龍虎紋鏡等,其形制、藝術表現手法,均較戰國時期有了質的飛躍。
隋唐時期,制鏡工藝又有了新的改進:在銅中加進了錫的成分,使銅鏡更加銀亮。在銅鏡的造型上,除圓形、方形之外,又開發出了菱形、鳥獸葡萄紋鏡,且嵌入了月宮、仙人、山水等吉祥如意的畫面。藝術表現手法更加宏偉而綺麗,出現了金銀平脫鏡、螺鈿鏡、瑞花鏡、盤龍鏡等,銅鏡藝術隨之呈現出“盛唐氣象”。
因此,戰國、兩漢、唐代的銅鏡最具收藏價值。市場上,這三個歷史時期的銅鏡價格也最高。宋、金、元時期的銅鏡較次之,而明、清兩代的銅鏡升值的空間就更小了。
若按銅鏡的大小來講,直徑二百毫米以上、五十毫米以下的銅鏡較為稀缺、珍貴,極具收藏價值。若按銅鏡的品種來劃分,戰國的“山”字鏡、菱紋鏡,漢代的重圈銘文鏡、規矩鏡、神獸鏡、畫像鏡,隋唐的瑞獸葡萄、花卉鏡、花鳥鏡、人物故事鏡、盤龍鏡等,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這些種類的銅鏡,均是中國古鏡中的極品,具有較大的升值空間。
目前,銅鏡市場價格起伏不大,品相較好的一百三十毫米古鏡中,戰國“山”字鏡、唐代的瑞獸葡萄鏡、四神十二生肖鏡等,單鏡價格在六千至兩萬元之間;漢鏡中的規矩鏡、神獸銅鏡,單鏡價格在五千元左右;宋、金、元時期的人物鏡,單鏡價格在千元以內;明、清時期的銅鏡,基本處於有價無市狀態。不過,從文化傳承的角度來講,無論哪個歷史時期的銅鏡,都是值得收藏的。
鑑別方法
一“聽聲”
用手敲擊銅鏡,通過銅鏡發出的聲音來辨別真偽。由於新老銅鏡在製作時,銅、錫、鉛等原料配置的比例不同,因此,其發出的聲音也不相同。老的銅鏡普遍聲音比較低沉、圓潤。而新仿的銅鏡聲音比較清脆,甚至是刺耳。
二“看形”
觀察銅鏡的形狀,從形狀上對古銅鏡的真偽進行辨別。為保證銅鏡能具有真實、清晰的效果,古人在鑄造銅鏡時,鏡子的大小和弧度有嚴格的比例關係。一般來講,小一點的銅鏡可以看到比較平緩的弧度,超過20公分的銅鏡就基本是一個平面,看不出明顯的弧度起伏。而新仿的銅鏡弧度與鏡子的大小普遍不成比例,大銅鏡弧度很大,小銅鏡弧度收縮不自然。所以,仿製銅鏡照出的人和景物,往往不清晰,甚至變形。
三“辨銹”
新仿的銅鏡上的銹是後做上去的,把它放在水裡會出現幾種情況,一種情況就是它不沾水,有銹的地方它不沾水,是逆水的,就像荷葉沾水一樣的感覺。
四“聞味”
把銅鏡沾水以後用鼻子聞,新仿製的銅鏡通常會有硫酸味、鹼燒過的那種臭味、銅腥味。而老銅鏡一般有一種銅香味,就是出土後的泥土香味。
鑑賞標準
1.藝術性高,反映古代高科技的如戰國鏤空鏡、漢唐鎦金、嵌螺鈿、金殼、銀殼、透腿等特種工藝鏡;2.品種稀少,最好能見證一段歷史事件,如唐代打馬球鏡,證明了足球起源於中國;3.保存狀況好,由於銅鏡埋藏時間較長,鏽蝕程度越小越好,最好是銀光燦燦的“水銀鏡”或者黑漆如墨的“黑漆古”;4.紋飾的清晰度是關鍵,銅鏡收藏中講究版模,頭模鏡最受歡迎。
價值
目前,古銅鏡買家大多看重的還是古代銅鏡的審美價值,即藝術性。專家認為,銅鏡在考古學研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各個歷史時期的銅鏡有著各自的特徵,因此,銅鏡對於古代墓葬的斷代是重要的標準器之一。
銅鏡也是中國青銅器鑄造史的一個延續和獨特風景。中國夏、商、周被稱為“燦爛的青銅器時代”,然而到春秋戰國以後,青銅器逐漸衰落,被更先進的生產力代表鐵器所取代,但青銅鏡的製造和使用並沒有衰落,相反,卻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和發展。可以說,古銅鏡在青銅文化的大家族中是獨立和自成體系的,或者說是青銅文化的延續。歷代銅鏡的鑄造工藝、銅質、紋飾、銘文等無不反映特定的時代背景,反映當時的政治、經濟、宗教、文學、藝術及風俗習慣等。真正的高價銅鏡重點不只是看其年代,還要看該物是否屬於那個時代的精品。2006年秋正是銅鏡市場遇冷時期,一面隋唐的“放日圓形瑞獸鏡”在一場拍賣會上以44萬元成交,成為全場最高價。在影響價格的諸多因素中,很重要的一點,是此鏡紋飾和銘文均為唐代早期鏡中所罕見,工藝精湛,品相極佳。
中國古代服飾概略
生活中經常出現一些古代的具有特色的辭彙,此次任務的目的就是整理這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辭彙,並不涵蓋所有古代服飾中的專有名詞,因為這樣的話工作就太艱巨了,具體細化的東西想要放到以後一次一次來完成。 |
盤點少數民族樂器
我國的民族樂器按照其性能的不同,可分為吹、拉、彈、打四類,本任務是盤點少數民族樂器,歡迎大家一起協作,有些詞條分值高的但是質量不高,不要錯過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