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鑔通常成對使用,是一對形狀相同的的金屬圓盤,中間有凸起的半球形鼓包,鼓包頂上有個為穿入手帶或握柄用的小孔,手持柄帶使鑔左右或上下互動碰擦發聲,也常用單片鑔以棒槌擊奏。鑔屬打擊樂器類或碰奏體鳴樂器類concussionideophone。中國通常將其與鍾、鈴、鑼等銅製樂器統稱為“響器”或“銅響器”。這些樂器主要用青銅製作,隨青銅時代的來臨而問世。兩鑔互碰,猶如人類拍巴掌,是拍巴掌的延伸。鑔的大小、種類繁多。蒙古寺院曾有直徑達近1米的巨鑔,一般直徑50厘米上下已屬大鑔。鑔最早起源於亞述,如埃及、希臘和羅馬古代的鑔,一般較小,直徑約僅5-6厘米上下。更小的鑔,如裝在鈴鼓、八角鼓(書鼓)和嘩啷棒(又稱霸王鞭、金錢棍或花棍)上的鑔片,直徑僅3厘米上下;古埃及、希臘和羅馬的克羅塔爾crotales,以及土耳其和希臘的多頭小鑔ziliamassa,其上也都是很小的鑔片。還有象西班牙響板那樣,由舞蹈者套在手指上用的“指鑔”fingercymbals。另有一種拴在一根繩上的一對小鍾,中國稱碰鐘、碰鈴、或“星”等,國外也叫鑔。
鑔自傳入中國,在長期使用過程中,得到重大改進和發展,從宮廷到民間廣泛使用,久被視為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樂器。中國有些類型的鑔,又傳播到國外,並受到廣泛歡迎和聞名於世。如長期以來,歐美的交響樂、軍樂、和節奏樂等樂隊,歷來祟尚使用的鑔,就叫“中國鑔”。中國鑔和土耳其鑔各具特色,兩者都馳名於世。對於西方樂隊常用的大鑔,還起了個名稱,叫Chinesecrashcymbals,直譯的意思是“中國轟響鑔”。歐美有些廠家出產的鑔和鑼,還常在鑔鑼表面標上一、兩個連中國人也難以辨認的墨筆漢字,常見的是“泰來”,以示正宗。
起源
原始人學會拍巴掌,是產生節奏的基本方法。進而發現可用成對石塊、棍棒或板條等互碰拍節,隨後發展出包括鑔在內的種種碰奏樂器,這是用器物取代拍巴掌的延伸。開羅博物館和英國博物館均收藏有多副公元前約兩千年古埃及的手掌形和手臂形成對拍板,以此取代用手拍掌。印度稱鑔為“塔拉”tāla,與巴掌是同義詞。許多樂器的創始,是源自生活或勞動器物,鑔也可能是由漏斗或碗缽一類器皿發始的。西亞地處底格里斯和幼發拉底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是人類文明發源較早和較早進入青銅時代的地區,也是最早出現鑔的地方。據考,鑔最早即起源於美索不達米亞(今伊拉克大部分國土所在地)的巴比倫、亞述和希伯萊(即後來遷至巴勒斯坦的今以色列)古國。在發源地的不少古蹟上,尚留有鑔的記載和圖像。約公元前1100年,西亞的經書手寫本中有多處記載,說那時已將鑔用於與禮拜“自然女神”goddessCybele(約公元前1200年)相關的狂歡慶典上。
在公元前的1千年間,不少畫像和雕塑上顯示已將鑔用於音樂。如在公元前約700年-600年的巴比倫牆飾上,顯示有一名婦女持鑔為一名男鼓手伴奏的形象。一尊約公元前300年-前100年間的巴比倫雕像,顯示一名持鑔者,為一名古豎琴演奏者伴奏。所顯示的鑔呈漏斗狀,漏斗下的細柱為持奏時的握柄。據考證,這樣的鑔和其他原始鑔,當時用於寺廟禮拜。漏斗形鑔的碰奏是上下運動,兩鑔的口須略錯開互碰,以免影響共鳴而聲音發悶。一幅約於公元前680年亞述古國的雕塑上,表明當時鑔是上下握持、垂直碰擊的。類似這樣上下碰鑔的持奏法,也出現在古希臘的雕像和羅馬的文獻記載上。古代的鑔一般較小,據從尼姆魯德Nimrud(今敘利亞境內古遺蹟)出土的亞述多副鑔來看,直徑尺寸約6.35厘米(2.5英寸)上下;古代埃及、希臘和羅馬的鑔也大致如此。較大的,出土有一副約公元前850年的鑔,是在一具木乃伊身上發現的,系錘鍛製成的青銅鑔,直徑為6.75英寸(約17.14厘米,收藏於英國博物館)。還有一種裝在一根叉棒上的成對小鑔,叫克羅塔爾crotals,出現也很早。傳播
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鑔就流行於西亞美索不達米亞、波斯、敘利亞和小亞細亞(土耳其)中部一帶,約於公元前8世紀後傳往北非埃及等地,不久即由埃及傳往古希臘和古羅馬。公元伊始前後,鑔由波斯或土耳其傳入印度。此後,由印度漸傳播到受其文化影響的緬、泰和東南亞諸國。鑔約於東晉時期(公元317-420年)由印度傳入中國。於中唐時期,鑔隨同其他不少樂器傳往朝鮮和日本。迄今鑔在東亞、南亞和東南亞各國普遍受重視。中世紀(約395-1500)中期,鑔由土耳其、希臘、羅馬流傳至歐洲各地。至今,世界上鑔的分布是:在亞、歐和北非許多地區較流行,美洲和大洋洲本土未見有鑔(後來有亞歐人帶去)。鑔在非洲撒哈拉以南(黑非洲)較罕見,僅知加納的阿散蒂王宮有一種鐵鑔;奈及利亞有一種單面鑔上有兩片鑔相連的小鑔,兩鑔相連處有拴在手上的握帶,雙手各持一對鑔相碰,即使四面鑔同時碰響,這種特殊的鑔來自北非原住民柏柏爾人。特性
鑔普遍用高錫青銅製造,紫銅和錫的比一般為80:20或81:19,有時加少量鉛以至金銀等,加多少即成所謂秘方。主要成分銅錫,中外近似。青銅的熔點比紫銅低,便於熔鑄;而比紫銅硬,有利於振動發聲。要硬而受重擊又不易裂,是造鑔合金的要點。鑔的振動和鑼相反,而與鐘相似,碰擊後邊緣振動強烈,至中心漸衰減。鑔類都有中心凸起的鼓包,整體也有點隆起,碰擊時形成的空腔可起共鳴作用。鑔手猛碰一對鑔後,常迅速將雙鑔舉起面向聽眾,這就象大喇叭口朝向聽眾輻射聲音那樣,使鑔聲聽來更響亮。鑔一般不定音;也有個別種類的鑔是定音的,一般是較小的鑔,藉大小或厚薄的差異調節音的高低。較大的鑔一般在毛坯上經錘打、車、磨、淬火製成;小的鑔常是直接熔鑄而成。極少見也有用紫銅、鐵、銀等金屬製作的鑔,但發音均遠不如青銅鑔。奏法
鑔的碰奏技法有多種:1、雙手舉起左右各豎持一片鑔,在一片向上一片向下的運動中猛然相互擦碰,這是常用的發單聲擊法;將一對鑔快速反覆互碰,即為“雙片滾奏”。
2、將一片鑔水平固定,用另一片由上而下扣擊,如:(1)在行進樂隊中,常在背於胸前的大鼓圈上水平固定一片鑔,鼓手持另一片鑔由上向下扣擊,同時用另一手執槌擊鼓。(2)在交誼舞、爵士等樂隊中,常用一種踩鑔,下面一片固定於鑔架上,當踩下踏板,上面一片鑔即向下扣擊另一片鑔。(3)有些民族鑔,如印尼的嗪嗪小鑔chengcheng和林奇克鑔rinchik,系各將一片鑔固定於一個小墩子上,雙手各持另一片鈸向下扣擊。
3、用槌擊奏。一手握住手帶將一片鑔提起,或將一片鑔裝在一個支架上,用一根小鼓槌、大鼓或定音鼓軟頭槌、橡皮頭槌敲鑔產生不同效果的單音;或用一對鼓槌快速輪替敲鑔,即產生滾奏效果。
4、強奏和制音。如上所述,大型雙鑔在碰擊後立即舉起將內面朝向聽眾,可增強響度感。鑔的制音,是在雙鑔碰擊後尚有餘音時將鑔捂於胸前;單鑔是在敲擊後用手捂鑔制音。
5、有的雙小鑔是用帶子分別套在一隻手的兩個手指上碰奏,叫“手指鑔”fingercymbals,類似西班牙舞蹈者用的響板。
在中國,綜合鑔的各種碰奏技法有:輕、重、磨、顫、悶、亮、切(碰)等,若以兩鑔的不同部位互碰,可產生不同音質。
在歐美
除了亞洲,鑔在歐美管弦樂、軍樂、鼓號樂隊、笛鼓樂隊、行進樂隊、節奏樂隊和伴舞(架子鼓)等各種樂隊中,都是不可缺少的樂器。在近現代,鑔也隨著這些歐美樂隊傳播到世界各地。管弦樂隊用的鑔,直徑在30到65厘米之間。鑔自18世紀前後用於西方管弦樂之後,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作曲家採用。有些歐美作曲家還想出種種奇特的擊鑔技法。鑔用於現代管弦樂,可能是始於德國作曲家尼古勞斯·施特龍克NicolausStrungk1680年將鑔用於他的歌劇《以斯帖》Esther(《聖經》中的故事人物,又譯“愛斯苔爾”,亨德爾著有同名清唱劇)。但當時未受重視,幾乎沉寂了一個多世紀。鑔在歐洲被廣泛使用,是在土耳其軍樂隊風行於歐洲之後(18世紀中後期)。格魯克Gluck將鑔用於他的歌劇《伊菲姬尼在奧利德》IphigénieanAulide(1774);莫扎特將鑔用於歌劇《後宮誘逃》DieEntfuhrungqusdemSerail(1782);海頓用於第100交響曲(《軍隊》Military,1793-1794);貝多芬用於管弦樂序曲《雅典的廢墟》RuinsofAthens(1812)和管弦樂曲《威靈頓的勝利》Wellington'sVictory(1813);柏遼茲的《安魂曲》Requiem(1837);華格納頻繁把鑔用於他的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RingoftheNibelumgen(1848—1876)。
將鑔常規用於浪漫時期的交響樂的典型代表是柴科夫斯基和里姆斯基-科薩科夫。更多的現代作曲家,如馬勒、施特勞斯、勛伯格、巴托克、斯特拉文斯基、欣德米特等,都曾用鑔產生種種特殊效果。如選用不同大小和音質的鑔,以及用多種不同的器物敲鑔。如用刷錘、鋼棒敲,用硬幣、刀片、指甲敲或刮,用一片鑔的邊橫划過另一片鑔,用大提琴弓擦鑔邊,將兩片鑔互相磨擦產生所謂“雙鑔滾秦”rolladue等。德彪西和拉威爾等人的作品指定用定音的古小鑔antiquecymbals或克羅塔爾鑔crotales。柏遼茲指定在他的《安魂曲》中用不少於10副鑔。
自古至今,世界上鑔的種類繁多。中國鑔的種類豐富,但長期以來一直保特傳統,甚少開發新的品種。現代歐美有些名牌鑼鑔廠,不斷開發出一些新類型的鑔,其中以土耳其“齊爾江”Zildjian最為馳名,其主廠從20世紀初設在美國。
在中國
鑔在傳入中國的千餘年來,普遍在從宮廷到民間的全國範圍流行,歷久盛行不衰。在宮廷和官府,常用於宴饗(燕樂)、祭祀、禮儀、儀仗等場合。《宋史》和《遼史》均記載,皇帝儀仗中有用鐃的吹鼓手。鑔也是舊時軍隊的響器。全國宗教寺院都有鐃鈸,是道教、佛教(包括蒙藏喇嘛)的“法器”。鑔更是各種戲劇、音樂和歌舞的常備樂器。隋朝宮廷的九部樂中的五部和唐十部樂中的七部,均規定用鈸。隋唐時期已將鑔用於鼓吹樂。清朝宮廷的鼓吹樂《鐃歌樂》對鑔更為重視,用於祭祀、朝會、宴會、出行和停留時,以及出師、宣捷、凱鏇的祀神拜天行禮活動。鑔在民間,已盛行約1500年之久,至今歷久不衰。普遍用於各地的戲劇、器樂、曲藝等場所,如“陝西鼓樂”(用大小鐃和大小鈸多達四種)、“山西八大套”、“冀中管樂”(用大小鈸鐃三種以上)、江蘇“十番鼓”、“十番鑼鼓”和“北京寺院管樂”等,以及崑曲、粵劇等地方戲曲和蘇南吹打等民間器樂合奏,舞龍、舞獅和歌舞等,幾乎無不用鑔。民間擊鑔的技法很多(如上所述),還有一些特殊的擊鑔技法。如有些民間樂隊和說唱伴奏,用槌棒敲單片鑔的邊發音;“福州評話”用鑔是右執單片鑔,用套在右拇指上磁環擊鑔邊發聲,同時左手可持小棍擊鑔;四川曲種“荷葉”也用單鑔伴奏;侗族的小鑔(直徑9.8厘米)也是用槌敲擊。
中國民間的鑔種類繁多,有些名稱有別,有些形制和用途特殊。如西藏用於寺院和藏戲的鑔,稱“布哉”、“布筒”和“博其”;納西族的鑔似鈸而較厚,稱“叮響”;蒙古族直徑7.6厘米的鑔,似鈸卻稱“碰盅”(與小鐘形的“碰鈴”或“星”同名);河南戲曲、秧歌和樂隊用的鑔稱“鉸子”;北京寺院管樂用的小鑔稱“銛子”。有些特殊的鑔,如寧夏回族的“環鑔”,是在成對鑔的邊緣裝有一圈能活動的小環,擊鑔時環鑔相碰,增加一些唰唰聲,也可單獨搖鑔使環碰鑔發聲。更奇特的是,鑔被用作一種服飾:如蒙古、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赫哲、錫伯等族,在薩滿服前後掛一些似鑔的金屬圓盤,表演活動時互碰發聲,稱“銅鏡”,實際也是起自殷商、古代照臉用的、形狀像鑔的鏡子。無獨有偶,西藏珀尼族婦女的服飾,也常在後背掛一面直徑約30厘米的鈸。
鑔伴人類文明誕生,至今已有5000餘年歷史,在中國流傳也已有1700年之久。鑔至今在世界許多地區仍備受重視,可謂生命力長盛不衰。中國現在是世界上鑔類樂器最豐富、流行最廣、最受重視的國家。中國東西南北中所有省市自治區,沒有一個沒有鑔的;13億人口56個民族中,總計44個民族都用鑔。鑔必將伴隨人類的文化生活與世長存。
盤點少數民族樂器
我國的民族樂器按照其性能的不同,可分為吹、拉、彈、打四類,本任務是盤點少數民族樂器,歡迎大家一起協作,有些詞條分值高的但是質量不高,不要錯過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