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族

高山族

高山族是中國台灣地區南島語系各族群的一個統稱。2008年,總人口為494107人。高山族主要居住在中國台灣省,也有少數散居在福建、浙江省等沿海地區。高山族聚居地區主要在台灣中部山區、東部縱谷平原和蘭嶼島上。高山族以稻作農耕經濟為主,以漁獵生產為輔。高山族的手工工藝主要有紡織、竹編、藤編、刳木、雕刻、削竹和制陶等。高山族有自己的語言,屬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大體可分為泰雅、鄒、排灣三種語群。沒有本民族文字,散居於大陸的高山族通用漢語。居住在台灣的高山族同胞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藝術,他們口頭文學很豐富,有神話、傳說和民歌等。

基本信息

民族歷史

高山族高山族
台灣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文物,與祖國大陸特別是福建的新石器文物關係密切,台灣人應是從祖國大陸遷移過去的。

高山族世代相承的傳統習俗中,有許多華南古文化的特質,諸如巢居、公廨、舟楫、杵臼、木鼓、生食海產、嗜檳榔、嚼米釀酒、竹筒飲酒、跣足、蹲踞、羽冠、卉服、珠貝、貫頭衣、筒裙、斷髮文身、鑿齒、涅齒、穿耳、琴簫挑逗、構屋笄居、崖葬、洗骨葬、歌舞、鞦韆、木雕、獵頭、祭祀、巫術、太陽與蛇和鳥崇拜、祖先崇拜、洪水神話、射日神話、連名制度,等等。其中巢居、舟楫、斷髮文身、鑿齒、穿耳、生食海產、崖葬、蛇崇拜等都是古越人典型的文化特質,印證了高山族與古越人;習氣共俗,源出一脈。

高山族過去長期處於原始社會發展階段。據史載,三國時期,高山族的先民分成若干部落,部落成員稱為“彌麟”,公共事務由部落成員共同管理。他們使用石斧、石錛、石環、用鹿角為矛,用青石為鏃,以採集、狩獵為主,畜牧業尚不發達。盛行男嫁女家的婚姻制度,大約尚處在母系氏族社會階段。至7世紀,已有了農耕、畜牧,生產工具仍以石器為主,有少量鐵器。部落有酋長,無賦稅,公共事務仍由部落成員管理,有人犯罪,由部落成員根據習慣法共同議決制裁辦法,輕者仗責,重則處死。無文字,不知曆法,崇拜山神、海神。集會時多舉行歌舞。已有雕刻與繪畫。歷宋、元、明各代,台灣與內地的聯繫日益增多。據明代陳第《東番志》等書記載,當時高山族的農業、畜牧業和狩獵,雖較以前有了進一步發展,且已有部分特產與大陸沿海居民進行貿易,漢人以瑪瑙、瓷器、布、鹽、銅、簪環之類易高山族的鹿脯、鹿皮、鹿角等,但各部落之間依然“老死不與他夷相往來”,仍過著原始的生活。

17世紀以後,由於大量漢族遷居台灣,以及鄭氏政權採取有利於發展高山族經濟文化的一系列措施,加速了高山族社會經濟發展。 居住在西南部平原的高山族,有一部分發展進入封建社會。從16世紀開始,台灣高山族多次遭受外國侵略。1563年,倭寇侵入北部雞籠(基隆)一帶燒殺搶掠,當地高山族被迫遷居山區。以後又有荷蘭殖民者、西班牙殖民者、美日侵略者侵略台灣,高山族人民給予了堅決抵抗,開展了英勇頑強,不屈不撓的鬥爭,表現出了誓死保衛家園的愛國主義情操。

人口狀況

人口分布

2001年,台灣高山族人口41.5萬人。其中:阿美族,古稱“阿眉族”,人口約15.4萬人;泰雅族,人口約8.4萬人;排灣族,人口約7萬人;布農族,人口約3.5萬人;卑南族,人口約9000人;魯凱族,人口約1.5萬人;曹族(1998年台灣當局改為鄒族),人口約8000人;雅美族,人口約4000多人;賽夏族,人口約3000人;邵族,僅數百人。

高山族居民大部分居住在台灣省,2010年達40多萬。除此之外,高山族還分布在大陸的許多地方,例如福建、北京等省市。根據2010年第六次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普查,大陸有高山族4009人。

支系介紹

至2001年7月17日,台灣已確認的高山族族群為13個:泰雅人、賽夏人、布農人、曹人(1998年11月更名為鄒族)、魯凱人、排灣人、卑南人、雅美人、阿美人、噶瑪蘭人、太魯閣人、撒奇萊雅人和賽德克人。

布農人

著正裝的布農族人著正裝的布農族人

布農人(布農是高山語“人”的意思)是高山族的族群之一。居住於60個村落。原始居住地在玉山以北、中央山脈以西的高峻山地,後向台東、高雄方向遷徙。現主要居住在南投縣的仁愛、信義鄉、高雄縣三民、桃源、茂林鄉、台東縣的海端、延平鄉、關山鎮、花蓮縣的萬榮、卓溪鄉、玉里鎮等。總族群下分3個小群:北布農人分布於中央山脈西麓;中布農人分布於高雄縣境內;南布農人散居於台東花蓮一帶。織布、編籃、製革、制陶技術比較發達。社會生活是父系氏族制,婚後妻從夫、子從父,女子在家中有一定地位。

魯凱人

是高山族的族群之一。居住於20個村落,分布在阿里山、新高山以南,大武山以北的山地,包括高屏溪上游的濁水溪、隘寮溪和中央山脈的東側大南溪流域,屬屏東縣三地、霧台,高雄縣茂林,台東縣卑南等鄉,其中以霧台鄉最為集中。魯凱人生活習慣與排灣人相同,他們住石板房,以陶壺、料珠、雕刻、紋身聞名。社會生活方面已有階級出現。每代成員中只允許一對配偶存在,權力由長男繼承,死後採用側身葬、直肢葬。語言、文化受布農人影響較大。

排灣人

排灣族來義社頭目家的石板屋建築排灣族來義社頭目家的石板屋建築

是高山族的族群之一。居住於160個村落。原多生活于山麓一帶,後移住山地。其分布區域,北起大武山,南達恆春,西起隘寮、坊寮一線,東至大麻里以南的三角地區,分別散居於屏東縣的三地、瑪家、泰武、來義、春日、獅子、牡丹和台東縣的金峰、達仁、大麻里、大武等鄉。排灣人分為排灣和塔羅塔羅兩個亞族,前者居於該族分布區的中央部分,有濃厚的民族特性,以中央山脈為界,又分為東本兩個小族;後者居於東海岸一帶,也分為東海岸和巴里拉利奧兩個小族。該族群有平民、貴族等階級之分。子女中居長者繼承權力。手工藝較發達。

卑南人

是高山族的族群之一。分居於8個村落。傳說該族發源於台東附近的巴納圖,曾為台東平原主人。主要分布於卑南溪以南、知本溪以北之海岸地區,居住地是台東縣的卑南、金峰、達仁等鄉。過去曾與魯凱、排灣列為一族,1954年確認為一個獨立的族群。族權是由長女繼承,家庭生活偏重於母方。

邵族人

泰雅族馬列巴亞部落的男女泰雅族馬列巴亞部落的男女

邵族人是高山族的族群之一,居住於南投縣境內的日月潭一帶。有人認為它是曹人的一部分,有人又把它劃為布農人的成員,還有人把它劃為平埔人的一系,但其語言、風俗、習慣獨具特點,因而把它看成獨立的族群。

泰雅人

是高山族的族群之一。是高山族中第二個大族群。居住於120個村落。原先居住在台灣西部平原,後因環境壓力,逐步移居山區,主要分布於台灣北半部,如台北縣的烏來鄉,桃園縣的復興鄉,新竹縣的尖石鄉、五鋒鄉、苗栗縣的泰安鄉,台中縣的和平鄉南投縣的仁愛鄉、信義鄉、花蓮縣的秀林鄉,宜蘭縣大同鄉、南澳鄉等。該族群下分泰雅和賽德克兩個亞族群。泰雅亞族又分西住堡群、大(山+科)(山+坎)群、大湖群、西開利克群;賽德克亞族也分東、西兩個群落。該族群有紋面、紋身的風俗。男善狩獵、女善紡織,行從夫居。

達悟人

是高山族的族群之一。分布於台東縣蘭嶼島濱海地帶,是高山族中唯一的漁獵民族。語言幾乎與菲律賓北部的巴丹居民一致。農業以種植水芋為主,工藝以制陶、造船、制銀較為著名。社會生活以核心家庭為主。該族群愛好和平,沒有獵頭等習慣。

鄒人

阿里山的鄒族少女阿里山的鄒族少女

是曹族人(1998年11月更名為鄒族)。

是高山族的族群之一。原分布於桃園大溪至大安溪一帶,定居在新竹縣五峰鄉、苗栗縣南莊、獅潭鄉等地。該族群下分北賽夏和南賽夏兩個小族群,族群內部,行從父居、妻隨夫行,常數代同居,同代中不一對配偶為限。每兩年舉行一次人矮人祭。

阿美人

(阿美是“北方”的意思,是阿美南部的人對北部人的稱呼)是高山族的族群之一。在高山族中人口最多。原分布於台灣東部縱谷平原南北兩端的秀姑巒溪口和恆春附近,後來移居東部縱谷及海岸線一帶的花蓮縣東部和台東縣的東北部,包括台東縣11個鄉鎮和花蓮縣12個鄉鎮。依據語言、習俗和地域差異,大體分為北、中、南部阿美和海岸阿美四部分。

賽夏人

是高山族的族群之一。他們的祖先是從大霸尖山下移到大湖、苗栗一帶平地,然後又逐漸遷徙到泰雅人居地西南邊的阿里山和五峰山一帶山區,分屬於新竹縣的五峰鄉等地。

社會經濟

高山族高山族

17世紀漢族大批移民以前,台灣高山族處在原始社會階段。居住在山地的族群以狩獵為生。居住在平原的族群,從事燒墾農耕兼漁獵、採集,主要種植芋、薯、旱稻、穀子等。他們不知道犁耙鋤斧之工具,生產工具和農耕技術極為原始。

清代,隨著大規模的移民開拓,台灣的高山族普遍引進漢族先進生產技術。居於平原和沿海的高山族生產和生活發生了顯著變化,開始種植稻、麥、黍、稷、芝麻、豆類等,而巢居穴處和深山老林之中的高山族仍以狩獵為主,兼事採集、種植。狩獵稱為“出草”,以捕鹿為主,兼獵野豬、野牛、熊、豹、兔、雉等。狩獵工具主要有弓、箭、矛、刀、火銃等,狩獵方法一般是焚獵、陷獵、射獵等,圍獵的場面十分壯觀。到了近代,狩獵已變為高山族的副業。在阿美人、卑南人習俗中,團體出獵是重大祭祀的宗教儀式前後必須進行的活動。蘭嶼的雅美人和海岸阿美人及日月潭邵人還從事漁業。通常用魚刺、魚叉、弓矢、漁網、魚筌、魚籠、竹罩、竹筏、漁船等工具捕魚。採用射魚、網撈、

垂釣、築堰、毒魚、涸魚、簾魚、誘魚等方法。雅美人在每年3至6月是獵捕飛魚的旺季。他們以父系世系群為單位組建船隊,夜間網撈。卑南人、排灣人、魯凱人等雖近海而居,卻不務漁業,仍以農業兼狩獵為基本生產形態。至1949年以前,高山族布農人和泰雅人的一部分仍保留著濃厚的原始公社殘餘,平埔人、排灣入、泰雅人、魯凱人、阿美人等已超越奴隸制社會進入到封建社會階段。平埔人、排灣人還出現租佃關係和貧富分化。

1949年以來,台灣省在國民黨的控制下,資本主義商品經濟達到了比較發達的階段,台灣經濟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在發達的商品經濟的影響和推動下,高山族的農耕兼漁獵經濟發生了巨大變化。高山族居住的地區,現代工業、現代農業生長起來,高山族人民,特別是居於沿海和平原的高山族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是各地生產力水平和經濟發展程度差距很大。居住在山區的高山族經濟發展依然緩慢,生活水平相對較低。

平埔人

平埔人把死亡叫做“馬歹”、“麻八歹”、‘貓描產”。把惡死定義為:自殺、野外暴斃、出草戰死等。草草掩埋了事。

對於善終之人,各地區的埋葬方法又有不同。有的男女老少皆裸體,有的用鹿皮包起,有的用草蓆裹起,有的用棺木,有的用石板,還有的用大窯缸及竹編器,種類很多。殉葬品有用死者生前文物、器皿或雜物的一半。死者葬於厝內、厝邊或山上,也有葬於竹圖之內,蓋一小茅屋,上插雞毛和小布旗。

喪服的顏色也不同,有皂色、白色喪服,也有披烏布於背或絆烏帶於肩。服喪期,短的十天,最長的有一年,這期間不能著華艷服飾,也不能有任何歌舞歡宴之舉,甚至農事活動也受到短時間的限制。

阿美人

當病人病危之際,家人就開始為他洗淨全身,換上乾淨衣服,搬到另一處居住,然後請巫師持香蕉葉呼男神、女神為病人禳祓。如不能好轉就要開始處理後事。親族全體要齊聚病人身旁,病人如果清醒,就向家人留遺言。氣絕後,如果是男人死了,就由其兄弟將金屬飾物放在死者的手中,左授銅鈴,右手項鍊,盛裝衣冠,扶頭向南,妹妹將特製的糕放於死者背甲中,將其生前所用的槍及祭器懸掛門首。死者如為女性,則由年長之姊妹,置飾物於手中,將跳舞時的盛裝蓋於屍首上,做糕放在方袋中,將此乾糧袋與祭器懸於門首。

埋葬的儀式在當日或次日進行,採取室外土葬的方法。先裝殮,然後通知同族親戚。親戚得知訊息後即來參加葬禮。死者的兄弟及伯叔或子侄,須參加掘墓工作。墓設在室外的院落中,南部阿美人常常在住屋的北側掘墓。死者的後代中的四個人,立於墓的四角,依長幼次序掘土,近親相助。以木板架屍床,下葬後,用土掩埋,再以卵石排成圓形作為標記。北方的阿美人還要在墓穴的四周,排插木樁木板為壁,蓋上茅草後填土。更早些時候的古墓有用石板為壁的,還有用陶罐及粟作為殉葬品,陶罐放頭上方,粟穗放身體兩側。參加葬禮的人,須用柏葉及芭蕉葉插在頭上及腰間避邪。葬禮後,還要給每一位幫忙的人一件鐵器,給抬屍的人一件衣服,作為謝禮。

下葬後的當天,要請巫師主持送靈儀式,死者的父母及兄弟姐妹都可以單獨舉行送靈儀式,以寄託生者對死者的哀思。

次日,助葬的親屬都集中在喪家,由巫師禳祓除穢。當晚又由巫師用陶罐請回亡靈,迎至房屋中,用芭蕉葉禳祓,以糕、酒、檳榔作為祭品,稱回靈禮。之後又行出漁利,所有這些之後,葬禮才算結束。

泰雅人

泰雅人認為死亡是靈魂出竅不歸。凡是在家去世,而且有親屬在身邊的,就是善終;死於野外、被害等非常自然死亡,以及自殺、難產死亡等均屬惡死。

善終之人斷氣時必須由親人撫其右手,如果斷氣時沒有親人在場,也是不吉利的,需要請女巫禳祓。斷氣時。親屬應讓死者合上雙眼,如果眼白外露,就會被認為家中還要繼續死人。斷氣後,由親人為其梳洗,換上盛裝,穿胸衣,戴首飾、耳飾、臂飾,用一塊布鋪在地上,把屍體放在上面,並將死者的手足屈於胸前,做蹲踞狀,然後用番布把屍體包起來,用帶子縛緊。死者斷氣時,在其床下掘圓穴,深五六尺,將屍體下葬,多數面向河岸。死者用的刀、菸斗隨葬,上蓋石板,蓋上土弄平整。死者的遺留衣物和剩餘墓土,運至野外偏僻處丟棄。參加埋葬的男性近親,必須到海邊洗淨身體,身上所穿衣服,一併藏於隱蔽處。喪家還要每天把飯放在竹筒內棄于山野。

死者斷氣時,即將爐火與木炭棄野外,另起新火。家人全體休息數日,不在外走動,不梳洗,飲食由近親鄰居供給。喪家不參加祭儀歡宴,不飲酒歌舞。守喪的時間長短,各地有所不同。從5天至個月不等。送靈歸來後,就可到喪家飲酒,也就表示一切恢復正常。

對惡死之人,泰雅人採取就地掩埋的方式。難產死亡或無親人送終的人,全家要棄屋出走,另建新居。埋葬的地方和棄屋處插上荻草作標識,禁入內。還要請巫師驅惡靈。

賽夏人

賽夏人認為生靈從身體中出去了,也就是死亡了。衰老及病死為善終,橫死與戰死為惡死。惡死者,除氏族中年長者,其他人不能觸其屍體。橫死者由首先發現者告知其親族,就地掩埋,舉火行家,在掩埋處堆石以示禁忌。善死者,於彌留時家人須將其移於地上,凡在床上也為惡死,家人也須棄屋,另建新屋。病危者臨死之前需移於地上,家人為之洗浴,斷氣後,為其更換盛裝。然後扶立坐起,兩腿屈於胸前擁布包。家婦煮飯,用飯數粒塞進死者口中,作為辭食。

祖父臨終時,長孫需用右手觸祖父右手,長子則將其父右手拇指的指甲剪少許,插在自己右手拇指指甲中。這一特殊習俗,表示將死者的生產技能全部承襲下來。婦女死後,先訃告其娘家,等到其母來後,才得埋葬。丈夫及親生子女不得觸及屍體。如果死在娘家,需要夫家來人才能埋葬。葬禮由同氏族的人參加,葬於野外僻靜處,穴深三四尺,由最親近的親人背入墓穴,以左腳腕屍入穴,屍入穴中以面對東為吉,面向上或向西為凶。入穴後以包屍布蓋上,將隨葬品放入,兩人往屍體上撒鹽,再蓋上茅草,填上踏平,用短竹竿插墓四周,並以石塊圍砌。

布農人

布衣人認為病死在家中的為善死,凡被殺死、路斃、淹死、燒死以及墜岩、被野獸毒蛇咬死,都為惡死。惡死者就地掩埋,無任何儀式。而惡死者家中的東西,對他人來說,一律是禁忌。

善死者斷氣後,家人移屍於地上,扶成坐狀,使其股肱屈於前胸處,用藤條或布帶縛之。在室內掘墓穴,深.5米,直徑米,以石板為壁。掘墓穴只用掘棒不用鍬。下葬時男性面向東,女性面向西。死者日常衣服器具全部隨葬,惟有皮革不能隨葬。穴上蓋石板,再填土。

曹人

曹人認為衰老死和戰死都屬於善死,自殺、他殺、路斃、溺死、夭折或被巫術咒死、毒蛇咬死都是惡死。

在善死者彌留之際,就要將其移置屋子中央地上的草蓆上,並換上盛裝。男穿長袍,以紅布翻向外,穿套褲及套袖,戴羽帽;婦女以黑布裹頭,著上衣及長裙,換好衣服後使其仰臥在草荐上。氣絕後,扶其坐起,屈兩腿作蹲踞狀,以兩手抱膝,縛之。並用三根棒支持身體,使其僵坐不倒。然後就在室內挖墓穴,穴為圓形,直徑米、深5米,將屍體用布包裹,坐於穴中,面向正門。死者生前的衣飾、菸具,填入穴內,武器不能殉葬。穴上蓋石板,埋上土,用腳踩實與地平,然後在墓上燃火烤乾新土。當晚近親就寢於穴地上,以慰死者。

墓為一人一穴,夫婦不合葬。惡死者大體就地埋葬,戰爭中死去的人,則棄屍不顧,或僅用茅草掩蓋。小孩夭折則埋於野外,並在葬地用茅草在樹上結上標誌,以示禁忌。

魯凱人

魯凱人認為病死在家中為善終,死在戶外、自殺、他殺,或被巫術致死為橫死,難產死亡亦為橫死。對善終者要換上盛裝,上下肢屈於胸前作蹲坐狀,用布包紮緊,並在肩部打結,然後從床上移置室內石床上。停放後,向親族、親戚報喪。凡近親接訊,即往弔祭,從表兄弟姊妹以內的親屬關係皆須往弔祭,各方近親穿禮服前往喪者家中,圍屍憑弔,訴述死者生前事跡,呼噓哭泣,表示哀悼,這種哀悼方式要進行一天一夜。死者也埋葬於室內。

排灣人

排灣人也認為病死在家中是善終,摔死於野外為橫死,婦女難產為惡死,一歲以內嬰兒夭折,無善惡之別。對善死者要由近親梳頭更衣,男性頭上戴花圈插羽毛,頭人四根,武士兩根,普通人一根。女性頭巾中塞檳榔子,背負背袋,內放發火器、銀幣及小刀等。然後把屍體移到地上,將上下肢曲折,縛於胸前成蹲坐狀,以布包屍,只留頭部露出。親友聞訊前來弔祭。每人依次觸死者的右肩,致惜別之意,並頌揚死者生前的好處,安慰遺族。屍體由最近親的男性抬至墓地埋葬,由兄弟或兒子將屍體放置墓穴中,下面鋪上蓆子,讓死者蹲坐其上,面向東方。上蓋石板,復土後再蓋石板。再由同族長老用豬皮、豬骨對亡靈作告別儀式後,返家。

排灣人的喪服比較講究,男子頭上纏喪布,穿背衣、肩衣。女子蓋喪巾、披肩衣、掛胸巾。男女頭上都是黑布加織繡的喪服,經濟條件差些的佃農就用黑布做喪服。

對於橫死的人,則由近親男性至出事地將屍體運回,在停屍地取一塊石頭帶回去,在女巫主持下,近親男子為其裝殮,即日埋葬,除近親外,其他人避免參加。

卑南人

卑南人也有善死與惡死之分。對於善終者,由家人和近親裝鹼。主喪人以一粒檳榔放在死者右手中,手持琉璃球三粒,從頭至腳撫屍一周。然後將珠塞入一粒檳榔實內,留在家中,象徵死者之靈力。之後移屍於中柱下,將上下肢曲屈胸前,用布縛之,背靠中柱,接受親友的告別弔祭。在室內掘墓穴,深五六尺,氏族長老將玻璃球拋入穴內,然後把屍體放進墓穴,頭向西,面向上。死者衣服、飾物隨葬,男性還置腰刀一把,女性置鋤一把”。先由長女撒三把土,其他近親各撤一把,然後復土。死者的配偶則把床移到墓上,與埋屍倒向而睡,是為陪靈。

對於惡死者沒有停屍祭告儀式。如果是婦女難產而死,則須遷居四次,以避之。

雅美人

如果家中有善終者,家人先伐竹竿在住宅周圍築起籬笆,表示喪忌。親戚們圍在死者周圍,以刀柄觸地板哭泣,喪主立於屋頂咒罵惡靈。裝殮也由近親執行,曲肢裹好後抬放到屋外的坐石上,讓親族作告別祭。然後由喪主背運屍體至墓地,墓地選在海邊樹林裡,掘穴埋葬。屍體放入穴內,解開繩索以木板蓋上,然後復土掩埋。也有崖葬和壘石葬的。

社會組織

高山族的基層組織是“社”,社是自然村寨,小社由一個氏族組成,大社由數個氏族組成,一般上千人,小社五六百人,實行民主政治,重大問題由社大會決定。社首領包括頭目(領袖)、祭司(或巫師)和長老會。是社會的最高權力機構。頭目領導耕戰、漁獵,裁決內部糾紛,幫助祭司組織祭祀活動。

多數高山族社以會所(會廨)作為社的活動中心,也是男性年齡組織的教育訓練場所。年齡組織是社內部以年齡為序的一種等級制度。各支系的年齡等級劃分有多少之別,大致可分為幼年、少年、青年、壯年和老年等級別。凡男性,都要歸入相應的年齡等級,擔負一定的社會分工。每隔數年,要舉行一次晉級禮。從少年開始,嚴格按照性別施以基本訓練。男性是狩獵、耕戰方面的技能訓練;女性是紡織、家務及採集方面的訓練。

文化習俗

概述

高山族高山族
高山族世代相承的傳統習俗中,有許多華南古文化的特質,諸如巢居公廨、舟楫、杵臼、木鼓、生食海產、嗜檳榔、嚼米釀酒、竹筒飲酒、跣足、蹲踞、羽冠、卉服、珠貝、貫頭衣、筒裙、斷髮文身、鑿齒、涅齒、穿耳、琴簫挑逗、構屋笄居、崖葬、洗骨葬、歌舞、鞦韆、木雕、獵頭、祭祀、巫術、太陽與蛇和鳥崇拜、祖先崇拜、洪水神話、射日神話、連名制度,等等。其中巢居、舟楫、鑿齒、穿耳、生食海產、崖葬、蛇崇拜等都是古越人典型的文化特質,印證了高山族與古越人;習氣共俗,源出一脈。

語言文化

高山語屬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各地區高山語差比較大。起碼有15種語言,大致可分為泰雅、曹、排灣三大語群,泰雅人、排灣人、布農人等十多個分支。沒有通用的民族文字。散居於大陸的高族族通用漢語文。有阿美人、沒有自己的文字。居住在台灣的高山族同胞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藝術,他們口頭文學很豐富,有神話、傳說和民歌等。

飲食文化

高山族的飲食以穀類和根莖類為主,一般以粟、稻、薯、芋為常吃食物,配以雜糧、野菜、獵物。山區以粟、旱稻為主糧、平原以水稻為主糧。除雅美人和布農人之外,其他幾個族群都以稻米為日常主食,以薯類和雜糧為主食的補充。居住在蘭嶼的雅美人以芋頭、小米和魚為主食,布農人以小米、玉米和薯類(當地稱地瓜)為主食。平埔人還特產香米、喜食“百草膏”(鹿腸內草漿伴上鹽即食)。昔日飲食皆蹲踞生食,飲食、烹飪、享用十分考究。高山族嗜菸酒、食嚼檳榔。

在主食的製作方法上,大部分高山族都喜把稻米煮成飯,或將糯米、玉米面蒸成糕與糍粑。

高山族蔬菜來源比較廣泛,大部分靠種植,少量依靠採集。常見的有南瓜、韭菜、蘿蔔、白菜、土豆、豆類、辣椒、姜和各種山筍野菜。

高山族普遍愛食用,有的直接用姜蘸鹽當菜;有的用鹽加辣椒醃製。肉類的來源主要靠飼養的豬、牛、雞,在很多地區捕魚和狩獵也是日常肉食的一種補充,特別是居住在山林里的高山族,捕獲的獵物幾乎是日常肉類的主要來源。

高山族的十個族群中各自都有自己獨特的食品,其中典型食品有:醃肉,高山族泰雅人、阿美人儲存肉類的方法,其中泰雅人醃猴肉和阿美人醃鹿肉和野豬肉別具一格;咂酒,高山族排灣人、布農人土法釀製的一種米酒。

布農人在製做主食時,將鍋內小米飯打爛成糊食用,排灣人喜用香蕉葉子卷粘小米,摻花生和獸肉,蒸熟作為節日佳肴,外出狩獵時也可帶去。但作為狩獵帶去的點心,餡里一般不加鹽巴等鹹味調料。

泰雅人上山打獵時,喜用香蕉做餡裹上糯米,再用香蕉葉子包好,蒸熟後帶去。排灣人喜歡將地瓜、木豆、芋頭莖等摻合在一塊,煮熟後當飯吃。泰雅人喜用生薑或辣椒泡的涼水做為飲料。據說此種飲料有治腹痛的功能。過去在上山狩獵時,還有飲獸血之習。不論男女,都嗜酒,一般都是飲用自家釀製的米酒,如粟酒、米酒和薯酒。

雅美人喜歡將飯或粥與芋頭、紅薯摻在一起煮熟做為主食。外出勞動或旅行,還常以乾芋或煮熟的紅薯及類似粽子的糯米製品為乾糧。排灣等族狩獵時,不帶鍋,只帶火柴,先將石塊壘起,用乾柴禾燒熱,再在石塊底下放芋頭、地瓜等,取沙土蓋於石塊上,熟後食用。食用芥菜時先將正在生長中的葉擗下來,用鹽揉好,放兩三天后才吃,留在地里的芥菜根繼續生長。

排灣人不吃狗、蛇、貓肉等,吃魚的方法也很獨特,一般都是在撈到魚後,就地取一塊石板燒熱,把魚放在石板上烤成八成熟,撒上鹽即可食用。排灣人小孩不許吃鰻魚,甚至其他魚的魚頭也不讓吃,認為吃了魚頭不吉利。

阿美人在做肉菜時,喜把肉切成塊,插上竹籤,煮好後放在一個大盆里,全家人圍在盆邊,每個人用藤編小籃盛飯,共用一勺舀菜,一手抓飯,一手取肉吃。在插秧季節,他們喜到水田裡捉小青蛙,帶回家中用清水洗淨,煮熟即吃。阿美、泰雅等族人有的也吃捕來的生魚。他們還喜歡將打來的獵殺好去皮,加鹽和煮得半熟的小米一起醃存,供幾個月食用。保存食品常用醃、曬乾和烤乾等幾種方法,以醃製一、兩年的豬、魚肉為上餚。高山族過去一般不喝開水,亦無飲茶的習慣。

服飾文化

高山族高山族
高山族傳統衣飾絢麗多彩,衣飾式樣因族群而異。

高山族男子的衣飾式樣,大體有四種類型:一是以泰雅人賽夏人和北部阿美人為代表的北部型。其特徵是用兩幅麻布拼縫成無袖筒外褂;二是以曹人和布農人為代表的中部型。其特徵是以鹿皮為衣料,上衣為帶毛的鹿皮背心,外披鹿皮披肩;三是以排灣人、卑南人、魯凱人和南部阿美人為代表的南部型。其特徵是對襟長袖上衣,腰部系半腰裙,或系一條寬腰帶而垂其兩端作為前裙;四是蘭嶼島上雅美人的雅美型。僅系一條用寬約三四寸的厚布做成丁字帶遮擋下身。

高山族女子衣飾類型包括短衣長裙和長衣短裳。大體有三種類型:一是泰雅人、賽夏人、曹人和阿美人的短衣長裙式;二是布農、魯凱人和排灣人的窄袖長衣式;三是雅美人的半裸露式。上身常常只穿一件背心,下體僅橫圍一塊腰布。冬季則用一塊方布自左肩圍裹其身,於左肩上打結。

高山族各族群男女皆重裝飾。飾物種類很多,主要有貝珠、貝片、琉璃珠、豬牙、熊牙、羽毛、獸皮、花卉、銀銅首飾以及錢幣、紐扣、竹管等。他們用這些飾物把渾身上下裝飾得琳琅滿目,五光十色。尤其是男子,盛裝時幾乎從頭到腳都有裝飾,有些男子尤其是頭領的頭冠甚至比女子頭冠更為複雜和多姿多彩。

按地域分:北部常見無袖胴衣、披衣、胸衣、腰帶;中部常見鹿皮背心、胸袋、腰袋、胸衣、黑布裙;南部常見對襟長袖上衣、腰裙、套褲、黑頭巾等。

雅美人服飾簡單,男子以丁字布遮下身,上穿背心;女子通常上穿背心,下著筒裙,冬天以方布裹身。

高山族在古代以裸為美。僅以幅布遮陰,毛皮圍腰。但接觸漢文化以後,逐步形成男穿長衫女著裙,講究服飾美。衣服除獸皮、樹皮外,多用自織麻布並加彩紋裝飾。

高山族的服飾圖案、日用品、工藝品多選用蛇紋圖案,這與他們的居住環境和圖騰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由於高山族生活在蛇類出沒的亞熱帶地區,對蛇的屬性、特點有較多的了解,他們把百步蛇當作神靈的化身,認為是祖宗的靈魂附在上面,因而不能殺害,並把它作為神靈加以崇拜。

高山族還有黥面、文身、鑿齒、涅齒、穿耳、除毛、束腹等身體裝飾習俗、身體裝飾一般出於成年、美觀、聯姻、紀功、尊貴等目的。20世紀40年代中期以後,身體裝飾習俗逐漸趨於衰退,但其殘餘影響還在。

居住習俗

高山族過去是依山傍水,巢居穴處,或辟竹編茅,架木為屋。住宅類型有木屋、竹屋、茅屋、板岩石屋、草頂地下房屋等,但十分講究造型和實用相結合。大都呈長方形或四方形,有門無窗。

婚嫁習俗

高山族的婚姻行一夫一妻制,禁止近親結婚。男女大多自由戀愛結合,如泰雅人以吹口哨表示愛情,有的阿美婦女到男方家贈物表示相思。高山族青年男女的戀愛婚姻非常自由,父母從不干涉。當姑娘到了結婚年齡時,家裡就會為她準備單獨的住處。

排灣人婚慶時,將小米磨成粉,加水攪糊,包入魚蝦(蝦露出尾巴),捏成雞蛋大小的團,置於沸水鍋中燒,熟後撈出食用。

喪葬習俗

喪葬形式,泰雅人、布農人、曹人多行屋內葬,埋屍於死者床下。排灣人、達悟人行野外墓葬,阿美人將死者埋葬在屋前後空地,對惡死者,一律就地埋葬。

祭祀文化

在許多民族的觀念中,死亡是很神秘的事情,高山族也不例外。他們認為人死後靈魂不滅,因此有強烈的崇拜祖先的觀念,各族群都有祖靈祭祀。他們把靈魂分為善惡兩種,死亡也分為善死與惡死。善靈自然是善死的靈魂,即祖靈,是要祭祀的;惡靈是指死於非命的人變成的,這些惡靈常常在人間做怪。對於惡死之人,多採取簡單掩埋法,死地多插標識以避之,居室亦多廢棄,或請巫師禳逐。對於善死者就有許多收殮和埋葬等儀式,各族群形式不同。

民族禁忌

禁忌是帶有宗教意義的禁規。它是人們懾於大自然的威力而採取的避禍遠害的消極手段。高山族有許多關於狩獵、農耕、祭祀及其他方面的禁忌,其目的在於:通過強制性的恪守這些禁規,避免不可覺察的危險,特別是死亡的發生,以維護生產、祭祀的正常活動以及社會倫理道德,不受影響和干擾。禁忌一旦被觸犯,大家預感到可能蒙受某種禍害而惶惶不安,當即中止正在進行一切活動,採取祈禱、咒語、噴酒、祭獻等祓禳方式,解除可能存在的危險;犯禁的人,輕則受罰,承擔祓禳饗宴的一切費用,重則處死贖罪。

在高山族禁忌中,有些是共同的,各部落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嚴守。具有普遍意義的禁忌,屬於視覺的,如:禁忌遇見橫死者及其葬地、遇見動物交尾等;屬於觸覺的,如禁忌接觸神物、接觸死者的器物等;屬於行為的,如禁忌排氣、打噴嚏、同族性交等。特殊禁忌,如:婦女懷孕後,禁忌用刀斧,不能吃猿、山貓、穿山甲和並蒂果實等,忌生雙胞胎;忌見蛇、山貓、鼠、橫死者及其葬地;女人不能接觸男人使用的獵具與武器,諸如弓、箭、槍、矛等,不得擅自進入男性會所和祭祀場地;男性不能接觸女人使用的織布機和生麻,在狩獵、捕魚及農忙期間,禁止與女性同房;成人在會所受訓期間,禁止與女性接觸;在捕魚、出獵或祭祀期間,家裡不能斷火;祭祀期間不能吃魚等。其中,祭祀中打噴嚏尤為忌諱,南部高山族認為噴嚏意味著靈魂出殼,有招誘惡靈的危險,是禍事臨頭的徵兆。

生育方面的禁忌主要有:

1、禁忌生雙胞胎,因為迷信雙胎是野獸所在,預示著災禍將至,必殺其一以為禳災。

2、布農人禁忌私生子,通常把私生子拋棄荒郊野外。

3、阿美人生產禁忌男人與寡婦窺視,嬰兒禁忌父親懷抱,據說由於嬰兒軀體軟弱,會通過接觸使其父傳染軟弱的病症,以致狩獵、出征時奔跑乏力,一無所獲。這條奇特的禁忌具母系特權社會確保孩子撫養權操在母方手裡的“措施”。

傳統體育

刺球

又稱竿球,是高山族最喜愛的體育運動形式之一,盛行台灣屏東和廣東潮州一帶,五年舉行一次,所以又稱“五年節”,並且非常隆重。這項源於一段古代的民間傳說:大意是說在很久之前,高山族有一位勇敢的青年守衛人間的火種,突然發現有一隻猛虎想撲滅火種,他用長竿刺殺了老虎,從而使人間的火種得以保存。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他的英勇行為,激勵民族的鬥志,便在民間廣泛的開展了這項運動。

按民間習慣:刺球所用的球是用粽皮所做,其中刺中粽球的操竿者,在今後的五年中事事如意,逢凶化吉。刺中得越多,要受到鄉親們的敬重,還可能得到姑娘們的垂情。刺球活動多按村落舉行,參加者十多人、幾十人不等。比賽時由專門的拋球手把粽球拋向空中,由持竿者雙手舞動刺竿,以刺中落下的粽球為勝,拋球的數量沒有限制,期望人人都能得到好運。在結束前一般都由拋球者把一個插滿羽毛的球拋向空中,只要有人刺中了,就宣告結束。

背簍球

又稱背簍會,是高山族男女青年連情的一種形式。流傳於台東、花蓮一帶,並被稱為“阿美人”。參加者應該是未婚男女青年。

活動時女青年背著背簍在前面跑,男青年在身後緊相隨,一般相距4-5左右,不斷的把象徵常青、長壽、吉祥、幸福的檳榔往女青年的背簍里投,投擲者如姑娘中意,便喜笑顏開,徐步不前;反之女青年則側肩倒出簍中的檳榔,繼續往前跑。在台灣高山族的學校里也舉行這項活動,但已淡化了男女連情戀愛的含意,成為一種純娛樂性的民間體育活動。作為比賽一般分兩隊,每隊有一名專伺背簍,其餘的隊員分別向對方背簍的隊員簍內投擲,背簍者則儘量避開投擲者投來的檳榔,最後以投中多者為勝。

盪鞦韆

是高山族另一項青年男女踴躍參加的娛樂活動,盪鞦韆時,姑娘坐在鞦韆的藤墊上,繫上長索,請小伙子牽引操縱,兩廂配合。

宗教信仰

高山族高山族
高山族還保留有原始宗教的信仰和儀式。他們崇拜精靈,各地信仰的神不一,有天神、創造宇宙之神、自然神、司理神和其他精靈妖怪。祭儀有農事祭(包括開墾祭、播種祭、除草祭、收刈祭、新谷入倉祭等,主要的是粟祭)、狩獵祭、漁祭、祖靈祭等。盛行巫術,其中卜占方法有鳥卜、夢卜、水占、竹占、瓢占、飯占等,並有多種形式的巫書。由於漢族移民和荷蘭、西班牙殖民者的影響,高山族宗教信仰複雜。漢族帶去了佛教、西方傳教士帶去了基督教、天主教等。這幾種宗教都在高山族民眾中生根,高山族宗教生活中形成原始宗教信仰、佛教和西方宗教等交錯並立的局面。

民族藝術

文學藝術

高山族的民間文學包括歌謠、神話、傳說以及故事等,豐富多彩,古拙質樸。

歌舞藝術

《高山族舞蹈》 陳玉先 繪《高山族舞蹈》 陳玉先 繪
歌謠既有反映農耕、漁獵、採集等各種生產活動,又有記載部落征戰、抗擊外侮、捍衛疆土的打仗歌。還有習俗歌,累如貫珠;時政歌,抨擊時弊、鏗鏘有力。歌謠格調清新,音樂優美。高山族的神話內涵豐富,在傳承過程中形成了以人祖溯源、洪水與同胞婚配、征服太陽等為核心的神話體系。反映了高山族同胞的信仰、願望、價值觀念和藝術修養。

此外,還有許多以習俗、傑出人物、“小黑人”、動植物等為題材的傳說、故事。

高山族是富有藝術天才的民族。歌舞音樂、雕刻等民族藝術馳名於世。史載高山族無論是勞動、戀愛、婚宴、祭祀等,均有歌舞表演,挽手合圍,頓足踏歌,搖頭閉目,極備媚態。雅美人的甩髮舞、賽夏人的矮靈祭舞、阿美人的豐收舞等,都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高山族歷史上有構屋笄居、琴簫挑逗的婚俗,因而常用口琴、鼻簫等吹奏悅耳的鏇律。此外還有鼻笛、鼻哨等管樂器;木鼓、木琴、杵臼等打擊樂器和弓琴等弦樂器,演奏出來的音樂悅耳動聽。

木雕藝術

木雕藝術具有太平洋地區原始藝術的獨特風格,其中台灣人的木雕最為突出。無論住宅、武器與生活器皿均雕飾,刀法粗獷,造型古樸。圖飾以蹲踞狀人像為主題,還有圖騰特徵的人頭、蛇、鹿及幾何形紋的組合,追求強烈的色彩對比和誇張的寫實手法,藏魂魄於天然,納靈秀於朴絀。台灣人的木雕飾品為海內外樂於收藏。此外,達悟人的漁船也有別具一格的雕飾,其藝術境界為世人稱讚叫絕。

民族節日

重要節日

高山族高山族
高山族的重要節日有:播種祭泰雅人,(三月下旬春播結束之日)、平安祭(布農人,四月初四)、“阿立”祖祭(平埔人,九月十六日)、豐年祭(鄒人、魯凱人、達悟人等,八月十五日)、竹竿祭(排灣人,十月二十五日、)、猴祭與大獵祭(卑南人,十一月)、矮靈祭(賽夏人,十月十一日至十八日)以及達悟人的飛魚祭,等等。
高山族的傳統節日大都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基本上是以祭祀典禮的形式而出現的。如開墾祭、播種祭、除草祭、豐年祭、五年祭、祖靈祭、漁獵祭、矮靈祭、船祭、飛魚祭等,其中“豐年祭”是除雅美人外高山族全民性的節日。在節慶期間,除歌舞聚宴外,還增添了體育比賽、文化展覽、遊藝活動等。

節日禮儀

高山族喜歡在節日或喜慶的日子裡舉行宴請和歌舞集會。每逢節日,都要殺豬、宰老牛,置酒擺宴。布農人在年終時,用一種吃“希諾”的植物葉子,包上糯米蒸熟,供本家同宗人享用,以表示慶賀。
高山族節日宴客最富有代表性的食品是用各種糯米製作的糕和糍粑。不僅可作節日期間的點心,還可作為祭祀的供品。也將糯米做成飯招待客人。
高山族各族的祭祀活動很多,諸如:祖靈祭、穀神祭、山神祭、獵神祭、結婚祭、豐收祭等種種,以排灣人的五年祭最為隆重。屆時除擺酒席供品外,還伴以各種文體活動。婚禮及宴請的場面十分豐盛和壯觀,尤其要準備大量的酒,屆時參加者都要豪飲,並有不醉不散的習俗。“豐收祭”這天,族人自帶一缸酒到場,圍著篝火,邊跳舞、邊吃邊飲酒,慶賀一年的勞動收穫,每年舉辦一次。排灣人在歡慶的日子裡常用一種木質的、雕刻精美的連杯,兩人抱肩共飲,以表示親密無間,如有客至,必定要殺雞相待。布農人在宴客時先把雞腿留下來,待客人離去時帶在路上吃,意為吃了雞大腿,走路更有氣力。魯凱人善以壘石為灶烤芋頭,經烘烤的芋頭外脆里軟,便於攜帶,也常帶給客人路上食用。

代表人物

摩那·羅達奧

摩那·羅達奧摩那·羅達奧

摩那·羅達奧,台灣中南部南投縣仁愛鄉霧社地方馬漢博社首領,是高山族人民的領袖,1930年台灣霧社起義的組織者和總指揮。在1930年台灣霧社起義中,與他的兩個兒子一起領導高山族人民抗擊日本侵略者,在戰鬥中壯烈犧牲。

霧社起義雖然以失敗而告終,但它是高山族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正義鬥爭,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具有深遠的意義。為紀念霧社起義者的英雄業績,1953年,台灣人民建起“碧血英風”紀念碑,碑聯寫道:“百戰忠魂,千秋恨事;一朝義憤,萬古馨香!”摩那·羅達奧的大無畏英雄氣概和強烈的民族尊嚴,一直激勵著台灣各族人民為抗敵殺寇、保家衛國而戰鬥不息。

阿碌

台灣南部琅嶠牡丹社高山族領袖。1874年抗擊美、日軍在琅嶠登入,阿碌父子與部眾30餘人壯烈犧牲。

中國56個民族名稱

官話拼音中文名稱人口
Hàn Zú 漢族1,230,117,207
Zhuàng Zú壯族16,178,811
Mǎn Zú滿族10,682,263
Huí Zú 回族9,816,802
Miáo Zú 苗族8,940,116
Wéiwúěr Zú 維吾爾族8,399,393
Tǔjiā Zú土家族8,028,133
Yí Zú彝族7,762,286
Měnggǔ Zú蒙古族5,813,947
Zàng Zú藏族5,416,021
Bùyī Zú布依族2,971,460
Dòng Zú侗族2,960,293
Yáo Zú 瑤族2,637,421
Cháoxiǎn Zú朝鮮族1,923,842
Bái Zú白族1,858,063
Hāní Zú哈尼族1,439,673
Hāsàkè Zú哈薩克族1,250,458
Lí Zú黎族1,247,814
Dǎi Zú 傣族1,158,989
Shē Zú畲族709,592
Lìsù Zú傈僳族634,912
Gēlǎo Zú仡佬族579,357
Dōngxiāng Zú東鄉族513,805
Gāoshān Zú 高山族458,000
Lāhù Zú拉祜族453,705
Shuǐ Zú水族406,902
Wǎ Zú佤族396,610
Nàxī Zú納西族308,839
Qiāng Zú羌族306,072
Tǔ Zú 土族241,198
Mùlǎo Zú仫佬族207,352
Xíbó Zú錫伯族188,824
Kēěrkèzī Zú柯爾克孜族160,823
Dáwòěr Zú達斡爾族132,394
Jǐngpō Zú景頗族132,143
Màonán Zú毛南族107,166
Sǎlá Zú撒拉族104,503
Bùlǎng Zú布朗族91,882
Tǎjíkè Zú塔吉克族41,028
Āchāng Zú阿昌族33,936
Pǔmǐ Zú普米族33,600
Èwēnkè Zú鄂溫克族30,505
Nù Zú怒族28,759
Jīng Zú京族22,517
Jīnuò Zú基諾族20,899
Déáng Zú德昂族17,935
Bǎoān Zú保全族16,505
Éluōsī Zú俄羅斯族15,609
Yùgù Zú裕固族13,719
Wūzībiékè Zú烏孜別克族12,370
Ménbā Zú 門巴族8,923
Èlúnchūn Zú 鄂倫春族8,196
Dúlóng Zú獨龍族7,426
Tǎtǎěr Zú塔塔爾族4,890
Hèzhé Zú赫哲族4,640
Luòbā Zú珞巴族2,965

台灣原住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