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

壯族

壯族,是中國人口最多的一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桂、粵、滇、黔、湘等地,是嶺南一個歷史悠久的土著民族。舊稱(僮zhuàng)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寫作“撞”,是壯語Cuengh的音譯,1949年後改“撞”為“僮”,1965年10月12日,根據當時的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的提議,並徵得壯族人民的同意,由國務院正式批准,把僮族的“僮”改為“壯”。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原始社會

壯族壯族
嶺南地區自遠古時代就有人類居住,壯族先民的舊石器遺址廣西各地已發現了100多處,其中百色盆地發現的最多,僅在百色、田陽、田東、平果4縣(市)發現的舊石器地點就有80多處。2000年,美國權威的《科學》雜誌公布:右江河谷百色盆地的古人類遺址的地質年代經中美學者用氬—氬法測定距今80.3萬年,是已知的世界上年代最早的古人類遺址。這一研究成果為壯族遠祖的根在右江盆地提供了有力的佐證。

先秦時期

先秦時期,廣西為駱越國,壯族是中國嶺南的土著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秦漢以前,壯族先民西甌和駱越就生活在嶺南廣闊的地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占領六國以後,進軍嶺南,在越城嶺一帶曾遇到西甌人駱越人的頑強抵抗,尤其是西甌人在首領譯吁宋的領導下與數十萬秦軍周鏇數年。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兼併嶺南,設定桂林、南海、象郡三郡,珠江流域從此納入中央政權的統治之下。同時從中原遷來一批華夏族人“與越雜處”。在長達兩千多年的歷史過程中,包括廣東西部、廣西東部、北部地區的越人逐漸融合於漢族;今廣西西南、西北、中南及滇東、黔南、粵西地區的越人形成了今壯族、黎族、侗族等民族。

東漢、魏晉南北朝

從東漢到魏晉南北朝,嶺南地區(即後來的兩廣地區)的土著民族,被稱為“烏滸”、“俚Hlae”、“僚raeu”或“俚僚hlaeraeu”,他們是西甌、駱越的後裔。東漢末年,中原戰亂,社會動盪不安,不少大姓豪族為避亂而遷居嶺南,從而促進了嶺南地區封建化的發展。受其影響,世居嶺南的俚僚大姓貴族,紛紛在各地稱雄,使嶺南土著民族社會中,也出現了一些“雄於鄉曲”的“大姓”。如高涼、合浦的冼氏,欽州、合浦的寧氏,桂州的李氏,高涼的黃氏等,都是這時期嶺南著名的土著大姓。

唐宋時期

宋代以後,壯族族稱出現了“撞cuengh”、“布土pujtoj”、“土人kontoj”等稱謂。元明以後,蔑稱為“獞”,另外還有自稱壯、儂nungj、郎lang、土toj、沙sah等。這些稱謂原來都有一定的地域性,但明、清時期,“僮”的稱呼已廣泛見於整個廣西和廣東西部,成為最普遍的一種族稱。

明清時期

到明清時期,壯族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又有所提高。右江地區的今武鳴、平果一帶,在橫州一帶,人們或築堤圍塘蓄水,或引溪流灌溉,這樣的農田已相當普遍。稻田的耕作也較細緻,播種育秧,中耕除草一二次,使上田每畝達到2石。坡地則開為畲地種植旱禾,種後也除草一二次,產量與水田不相上下。許多石山地區的壯族農民,也掌握了“煅石為灰”的技術,並把石灰套用於調節土地酸度。畜牧業也有很大發展,豬、牛、羊、馬的飼養很普遍。

反封建鬥爭

11世紀初期,交趾(今越南)入侵我國,廣西左右江溪峒壯丁及壯、瑤族人民,紛紛起來阻擊侵略者,在官兵及各族人民的協同奮戰下,終於打敗了交趾侵略者。明嘉靖年間,政府徵調“俍兵”抗倭,在廣西田州府(今田陽縣)已故土官岑猛的妻子瓦氏率領下,“俍兵”前往東南沿海抗倭屢建戰功。

1851年,震撼中外的太平天國參加金田起義的壯族達數千人,約占當時太平軍總數的四分之一,在太平天國中起了重要作用。

1885年2月,法軍在尼格里的統率下進攻南大門鎮南關,清朝將領馮子材率領萃軍前來反擊,壯族農民蒙大,給馮子材帶路,還親自帶領一個敢死隊。

近代革命

辛亥革命中,壯族骨幹參與並領導了1907年的欽、廉、防城起義,“鎮南關”武裝起義,雲南河口起義。

1930年2月1日,廣西左右江革命根據地,擁有廣西西部和西南部的20多個縣、人口200多萬的廣大壯族地區,使壯族人民的革命鬥爭進入了新的高潮。

1952年12月9日,在廣西西部建立桂西僮族自治區,1956年,改為自治州。1958年3月5日,建立以原廣西地區為範圍的廣西壯族自治區。1958年4月1日,建立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1962年9月26日,建立廣東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

分布

國內分布

壯族主要聚居在中國的南方,範圍東起廣東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西至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北達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南抵北部灣。廣西壯族自治區是壯族的主要分布區,共有1520.71萬人,占壯族總人口的87.81%,主要聚居於南寧市崇左市、百色市、河池市、柳州市、來賓市、貴港市、防城港市等地,全區均有分布。分布在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有98.1萬人,散居在雲南其他地區的有12.9萬人;廣東省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有4.2萬人,另有4000餘人居住在與連山毗鄰的懷集縣下帥壯族瑤族鄉;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有1.6萬人;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有5000餘人。壯族居住地基本上連線成一片,大部分聚居,也有相當一部分和漢、瑤、苗、侗、仫佬、毛南、水等族雜居。

鄰國分布

壯族是跨境民族,除中國外主要分布在越南北部與中國相鄰的地區。根據在越南居住時間的不同,識別為岱依族和儂族,統稱為岱儂族(Tày-Nùng),語言為岱儂語,文化、習俗、語言與中國境內壯族基本相同。越南共有54個民族,其中岱儂族人口總共270萬(2013年),是越南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

人口分布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國各省份壯族人口列表(普查時點人口,單位:人)

位次 地區 總人口 壯族人口 占壯族 人口比重(%) 占地區少數民 族人口比重(%) 占地區
人口比重(%)
合計 1,245,110,826 16,187,163 100 15.382 1.300
31個省份合計 1,242,612,226 16,178,811 99.948 15.375 1.302
1 廣西 43,854,538 14,207,143 87.768 84.418 32.396
2 雲南 42,360,089 1,144,021 7.067 8.080 2.701
3 廣東 85,225,007 570,200 3.523 44.928 0.669
4 貴州 35,247,695 52,065 0.322 0.390 0.148
5 海南 7,559,035 50,507 0.312 3.845 0.668
6 湖南 63,274,173 23,559 0.146 0.367 0.037
7 河北 66,684,419 20,832 0.129 0.718 0.031
8 浙江 45,930,651 18,998 0.117 4.805 0.041
9 福建 34,097,947 10,818 0.067 1.853 0.032
10 江蘇 73,043,577 8,934 0.055 3.437 0.012
11 湖北 59,508,870 7,824 0.048 0.301 0.013
12 北京 13,569,194 7,322 0.045 1.251 0.054
13 四川 82,348,296 6,905 0.043 0.168 0.008
14 新疆 18,459,511 5,642 0.035 0.051 0.031
15 山東 89,971,789 5,444 0.034 0.860 0.006
16 河南 91,236,854 4,888 0.030 0.427 0.005
17 安徽 58,999,948 4,331 0.027 1.089 0.007
18 天津 9,848,731 4,055 0.025 1.519 0.041
19 遼寧 41,824,412 3,576 0.022 0.053 0.009
20 江西 40,397,598 3,046 0.019 2.423 0.008
21 上海 16,407,734 2,923 0.018 2.814 0.018
22 重慶 30,512,763 2,764 0.017 0.140 0.009
23 黑龍江 36,237,576 2,700 0.017 0.152 0.007
24 山西 32,471,242 2,084 0.013 2.020 0.006
25 陝西 35,365,072 1,987 0.012 1.126 0.006
26 內蒙 23,323,347 1,895 0.012 0.039 0.008
27 吉林 26,802,191 1,655 0.010 0.067 0.006
28 甘肅 25,124,282 1,308 0.008 0.059 0.005
29 青海 4,822,963 618 0.004 0.028 0.013
30 寧夏 5,486,393 575 0.004 0.030 0.010
31 西藏 2,616,329 192 0.001 0.008 0.007
現役軍人 2,498,600 8,352 0.052 1.431 0.349

經濟

農業

壯族傳承的古代文化,在很多方面是西甌、駱越人創造的。駱越方國創造的稻作文化、大石鏟文化、龍母文化、青銅文化、青銅文化中的銅鼓文化、花山文化等等,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駱越人和蒼梧人、西甌人一起,最早發明了水稻人工栽培法。

壯族蒼梧部祖先留下的12000—20000年前的炭化稻粒,比江西萬年縣的一萬年稻穀遺址早1000年。到了駱田時代,駱越人對境內的田疇整治已經卓有成效,已經會根據潮水的漲縮選擇田塊。整個華南無論哪個民族,餐桌上的主食都是大米飯,以大米為原料的食品系列有米飯、米粉、粽粑、糍粑、米粥、湯圓、米糕、米餅、米花、飲料、米肉、灌腸等12個系列,大大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副食的豬雞鴨鵝,也是大米的轉化物。

工藝

壯族先民發明的陶器,是人類早期利用天然物。

駱越人的青銅技藝有很高的水平,他們所製造的靈山型、冷水沖型、晉寧型銅鼓,是銅鼓鼎盛期的產物,是八型銅鼓中的頂級產品,代表了銅鼓技藝的最高水平。駱越人的生產工具別具一格。

壯錦

壯錦是壯族人民享有盛名的紡織工藝品,已有一千年的發展史,與南京的雲錦、成都的蜀錦、蘇州的宋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它用棉紗和五色絲絨織成,花紋圖案別致,結實耐用。清代,壯錦生產已遍及壯族地區,成為壯族人民的被服所需和市場的暢銷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壯錦得到新的發展,花紋圖案不斷創新,套用範圍也越來越廣。

文化

語言文字

儂智高儂智高
壯語與貴州的布依語、海南的臨高話、越南的岱依語和儂語基本相似大同小異,主要分布於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和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壯語國際上普遍劃分屬澳台語系或台-卡岱語系,國內一般劃為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語支,分南北兩種方言,方言下有大約20多種次方言(土語)。1955年,黨和人民政府根據拉丁字母創製表音壯文,20世紀80年代,完成《壯文方案》修訂工作,使壯文進一步通用化,壯文再次進入各級各類學校。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各地交流增多,漢語使用頻率增加,短短几十年時間壯語在城市地區逐漸衰退,2000年後壯語保留較完好的縣城、街鎮等區域也受到極大衝擊。

服飾

在古黔中地區的道縣玉蟾岩(古代壯族蒼梧部活動區域),發現了人類在15000年前用來作陶器“墊布”的植物纖維編織紋,它是人類自己用勞動創造出來的第一件手工紡織品。

壯族服飾簡稱“壯服”,主要有藍、黑、棕三種顏色。壯族婦女有植棉紡紗的習慣,紡紗、織布、染布是一項家庭手工業。用自種自紡的棉紗織出來的布稱為“家機”,精厚、質實、耐磨,然後染成藍、黑或棕色。用大青(一種草本植物),可染成藍或青色布,用魚塘深可染成黑布,用薯莨可染成棕色布。

男裝女裝

男裝有右襟與對襟兩種,右襟衫反膊無領,衣紐從右腋下開至腰部又轉向正中,再開出三四寸而止,衣襟鑲嵌一寸多寬的色布邊,用銅扣紐,再束上長腰帶;對襟開胸,長僅及臍的緊身衫,這是在勞作時穿著的。而女裝為無領右襟,只是衣袖比男裝大些,寬大近尺,長至膝蓋,鑲嵌緄邊,邊條有寬細,一般在二三道以上。肩內貼布反襯在外,起縫三線,名叫“反膊衫”。男女衫的扣鈕均銅紐或布紐。男女褲子式樣基本相同,褲腳有緄邊,俗稱“牛頭褲”。已婚婦女有緄花邊的肚兜,腰褲左邊懸掛一個穗形筒,與鎖匙連在一起,走動時發出“沙啦沙啦”的響聲。男子禮服慣穿長袍,外面套上一件短褂,通稱“長衫配馬褂”,起先是頭戴頂圓帽,後來改戴禮帽。

布鞋

男女都穿布鞋,中年婦女上山勞動愛穿自己制的貓耳布鞋,俗稱鞋貓,形似草鞋、有耳、有跟,用一條扁紗帶將鞋耳和鞋跟串起來,任意綁紮調節鬆緊。兒童頭飾:童帽是用二三寸寬的繡花布條縫製成的無頂遮額帽。嬰兒的背帶比常見的漢族的大得多,呈蝴蝶狀,“蝶身”長三尺,寬二尺四寸,中繡花樣圖案或八卦乾坤圖,但很少見繡有文字,兩邊“蝶翼”長九尺,寬一尺二寸,這種背帶壯話稱“臘lap”。建國後,這種背帶逐漸改小尺寸,有些背帶身刺繡上如“出入平安”“美滿幸福”的文字,代替原有的圖案。

宗教

宗教信仰

壯族的宗教多為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唐、宋以後,佛教、道教先後傳入,建立了寺廟。1858年以後,天主教傳入,1862年基督教教傳入,但都未傳開。各家都有神龕,敬奉祖先。近現代以來,部分壯族地區又有天主教和新教的傳入。壯族本民族宗教則以摩教(mo)(壯族巫教)主要的信仰,摩教帶有濃重的佛、道二教,特別是道教相融合為其特點。此外,神靈崇拜民間崇拜的神靈多而雜,有自然神、社會神、守護神等等,崇拜儀式也隨諸神的功能而不同。

在中國上世紀60年代,摩教被當作封建迷信遭禁止、批判,大量的《布洛陀經詩》遭焚燒,不少地區有巫公、巫婆,被視為封建迷信而備受打擊,“文化大革命”使摩教幾乎滅絕。上世紀80-90年代後,隨著黨的民族和宗教政策落實,本土宗教摩教得以恢復。但60年代後的絕大部分的年輕壯族人,很少了解本土宗教摩教和《布洛陀經詩》,也很少有人信仰摩教,造成了民族文化的斷層。

禮儀

壯族是個好客的民族,過去到壯族村寨任何一家做客的客人都被認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幾家輪流請吃飯,有時一餐飯吃五、六家。平時即有相互做客的習慣,比如一家殺豬,必定請全村各戶每家來一人,共吃一餐。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務必備酒,方顯隆重。敬酒的習俗為“喝交杯”,其實並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湯匙。

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給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對客人中的長者和新客尤其熱情。用餐時須等最年長的老人入席後才能開飯;長輩未動的菜,晚輩不得先吃;給長輩和客人端茶、盛飯,必須雙手捧給,而且不能從客人面前遞,也不能從背後遞給長輩;先吃完的要逐個對長輩、客人說“慢吃”再離席;晚輩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後吃飯。

尊老愛幼是壯族的傳統美德。路遇老人要主動打招呼、讓路,在老人面前不蹺二郎腿,不說污言穢語,不從老人面前跨來跨去。殺雞時,雞頭、雞翹必須敬給老人。路遇老人,男的要稱“公公”,女的則稱“阿婆”或“婆婆”;遇客人或負重者,要主動讓路,若遇負重的長者同行,要主動幫助並送到分手處。

文學

壯族文學,主要是口頭文學,也有壯族知識分子創作的書面文學。其中口頭文學源遠流長,內容豐富。包括神話、傳說、故事、民歌、戲劇及說唱文學等等。

壯族民歌特別發達,這和壯族有歌圩對歌習俗有關。民歌,壯語一般稱作“歡”,就形式分,有勒腳歌、排歌、散歌等。排歌為壯族詩歌的自由體,每詩只詠一事,有時長達300多行。長篇敘事詩比較著名的有《布伯》、《布洛陀》、《嘹歌》、《馬骨胡之歌》、《六丘和達七》、《莫一大王》等。

壯族長篇敘事詩多取材於漢族民間故事,但都按本民族的生活風貌加工改造過,《梁山伯和祝英台》即為壯族化了的長詩。漢族已失傳的作品,如《文龍與肖尼》等,也在壯族民間廣泛傳唱,留存至今。

壯劇(亦稱壯戲)的形成和發展大約已有兩百年的歷史,發現的最早的手抄本屬清嘉慶年間,同治、光緒年間已有演出。內容大多取材於民間故事,也有來自漢族粵劇、彩調的移植劇目。曲調多在山歌的基礎上發展而成。演出時往往台下觀眾和聲,形成一片歌海。代表性的劇目有《寶葫蘆》、《紅銅鼓》、《百鳥衣》、《儂智高》等。

壯族地區的不少文化遺產,如《六丘和達七》、《白馬姑娘》等許多長詩多是在巫師的手抄經書中保存下來的。壯族說唱《巫論》,今通譯作《末倫》,也是由巫婆頌神的說唱詞演變而來,用說唱方法表現長篇敘事詩的內容。

壯族文學有著反對農奴制、土司制和封建壓迫剝削的傳統,與漢族文學的關係比較密切。明清以來,出現過不少壯族詩人,他們大多用漢族舊體詩詞的形式寫作,韋豐華的《賓陽雜感》、黃煥中的《苦農行》、黎申產的《朱仙鎮道上書所見》、黃君鉅的《易門任內感事》都反映了人民的疾苦與不平。此外,比較著名的還有農賡堯、韋天寶、鄭小谷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壯族文學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形成了一支自己的文學創作隊伍。陸地以其長篇小說《美麗的南方》、《瀑布》,韋其麟以其長詩《百鳥衣》在壯族新文學中占有重要地位。

藝術

繡球繡球
山歌

壯族人民能歌善唱,壯族的山歌因南北方言不同而有“歡”、“西”、“加”、“比”、“掄”等不同稱謂。壯族人定期還舉行唱山歌會“歌圩”,以農曆三月初三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萬人以上參加。右江一帶稱為“歡”,左江一帶稱為“詩”,桂北一帶稱為“比”和“歡”,都是唱山歌的意思。內容有請歌、求歌、激歌、對歌、客氣歌、推歌、盤歌、點更歌、離別歌、情歌、送歌等。被譽為“歌仙”的劉三姐就是歌手的典型代表。

繡球

繡球是壯族民間傳統織繡工藝品,青年男女婚戀的吉祥物與定情物,在壯族民間廣為流傳。唐宋時期已出現,今靖西、龍州、都安、邕寧等地仍流行。多由壯族姑娘用手工精繡而成。以圓形居多,也有橢圓形、方形或菱形。球大如拳頭,內用棉籽、豆殼或木糠填實,外用大紅、粉紅、綠色綢布剪成花瓣形拼合,中間繡以各種花鳥、蝴蝶或吉祥物,下有5道絲墜,上系有彩帶,以供手持拋投。現已發展成為一項民間家庭手工業和旅遊工藝品。

在古代壯族有一個風俗,當姑娘到了婚嫁之時,就預定於某一天(這一天一般是正月十五或八月十五)讓求婚者集中在繡樓之下,姑娘拋出一個繡球,誰得到這個繡球,誰就可以成為這個姑娘的丈夫。在很多地方,抬新娘的花轎頂上要結一個繡球,即代表吉祥如意,幸福美滿。拋繡球是壯族人民喜聞樂見的傳統體育項目,人們在茶餘飯後常互相拋接以娛樂,起到溝通感情的作用。

舞蹈戲劇

唐代,壯族先民已有舞蹈,如舂堂舞以舂米為內容,以敲擊聲伴舞。宋代有扁擔舞、採茶舞、撈蝦舞、春牛舞等。男的舞姿剛健有力,女的婀娜多姿。這舞蹈流傳至今。在漢族戲劇的影響下,大約在清代,壯族開始出現戲劇。一種是用壯語演唱的壯劇、師公戲、木偶戲;另一種是在民間歌舞基礎上發展形成的歌舞劇。壯劇又分為流行於田林、西林、百色一帶的“北路壯劇”,是在滇戲的影響下,於民間說唱曲藝“板凳戲”的基礎上形成,吸收了滇戲的唱腔,伴奏的樂器有壯族的馬骨胡、葫蘆胡、木葉和漢族的笛子、三弦、二胡。流行於靖西、德保一代的“南路壯劇”,是在馬隘土戲的基礎上,受邑劇影響而形成演唱合一的戲曲形式,伴奏樂器除本民族的馬骨胡、葫蘆胡外,還採用了邑劇的文鑼、武鑼、大鈸、小鈸、二胡、三弦、笛子、鼓、梆子,以及龍州縣新發掘出的天琴彈撥樂器。

壯族歌圩

“三月三”是壯族一年一度的民歌集會,故稱三月三歌節,又叫壯族歌圩。歌圩是壯族人民創造和喜愛的一種傳統性的文娛活動形式,其活動的主要內容是唱歌,故名歌圩。歌圩流行於壯族地區,歌圩期以春秋二季最盛。春季歌圩一般在農曆正月初四,初七、二月十九,三月初三、三月初五、三月十六等時間舉行;秋季歌圩則多在八月十五、九月初九、十月初十等時間舉行。此外,還有一些不定期的歌圩。三月三歌節,屬春季歌圩,也是一年當中最隆重最盛大的歌圩。三月三歌節不僅是隆重盛大的民族節日,也是青年男女公開社交、挑選對象的活動日。

樂器

銅鼓銅鼓
銅鼓

壯族銅鼓鑄造和使用銅鼓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在歷史上,銅鼓既是樂器,也是權力和財富的象徵。從冶煉技術和造型技術來看,在廣西田東縣鍋蓋嶺出土的屬於戰國時期的銅鼓,在廣西貴縣西林縣出土的屬西漢時期的銅鼓,均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天琴

天琴,壯語叫“叮叮”,是著眼於它的發音特點而得名的。彈唱天琴流傳於左江流域的壯族地區。這種琴的共鳴器呈圓碗形,用大竹筒或葫蘆瓜殼製作。琴面蒙上蛇皮或蚌皮,也有用薄木板或竹殼覆蓋的。琴桿為木質,細而長,兩弦為絲質,是壯族農民舉行消災驅邪、祀神求福的跳天或唱天活動中所用的樂器,故稱天琴。在節日喜慶時,天琴是伴舞的樂器。跳天者邊唱邊彈邊舞。

飲食

多數地區的壯族習慣於日食三餐,有少數地區的壯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間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較簡單,一般吃稀飯,晚餐為正餐,多吃乾飯,菜餚也較為豐富。大米、玉米是壯族地區盛產的糧食,成為他們的主食。

日常蔬菜有瓜苗、瓜葉、京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藍、蕹菜、蘿蔔、苦麻菜,甚至豆葉、紅薯葉、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為菜。以水煮最為常見,也有醃菜的習慣,醃成酸菜、酸筍、鹹蘿蔔、大頭菜等。

壯族對禽畜肉不禁吃,如豬肉、牛肉、羊肉、雞、鴨、鵝等,有些地區不吃狗肉,也有些地區卻酷愛吃狗肉。

壯族喜愛獵食烹調野味、昆蟲。壯族對三七的食療頗有研究,利用三七花、葉、根、須做菜很有特色。擅長烤、炸、燉、醃、鹵成熟法,嗜酒,口味辣麻偏酸,喜食酥香菜品。

壯族米酒

壯族釀製米酒、紅薯酒和木薯酒,度數都不太高,其中米酒是過節和待客的主要飲料(其中比較出名的米酒為寧明縣那堪米酒),有的在米酒中配以雞膽稱為雞膽酒,配以雞雜稱為雞雜酒,配以豬肝稱為豬肝酒。

節日

三月三

三月三是廣西漢、壯、瑤、苗、侗、仫佬、毛南等民族最隆重的節日,2014年確定為廣西傳統習慣節日並放假兩天。其中“三月三”歌圩普遍流行於壯族地區,其中尤以紅水河、左右江流域最為常見。每場歌圩人數少則幾百人,多則數千甚至數萬人。在壯、瑤、苗、侗等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和一些漢族地區,農曆“三月三”這一天,家家戶戶製作五色糯飯,染彩色蛋,殺雞宰鴨,喝酒慶賀,採取不同方式歡度這個節日,有些地方比過春節還隆重。節前家家準備五色糯米飯和彩蛋。人們采來紅蘭草、黃飯花、楓葉、紫蕃藤、用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紅、黃、黑、紫、白五色糯飯。

春節

壯族的春節從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一、初二,共三天,但初三至初五仍算春節期。它是壯族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一般從臘月二十三起就開始做準備,家家戶戶搞衛生、縫製衣褲、購買年貨、張貼對聯、製作糕點、殺豬、包粽子、放鞭炮、穿特殊的服裝。春節又是個團圓的日子,凡是在外面工作的人,一般都趕在年三十之前回家團聚,吃團圓飯。春節期間,除了走親訪友,男女青年多去參加對歌、打陀螺、跳舞、賽球、演戲等文娛體育活動。除夕家家殺雞殺鴨,蒸製扣肉、粉精肉,製作叉燒肉等等。晚飯的八道菜中少不了“白斬雞”,有老人的家庭,會燉豬腳、燉整雞。米飯要做得很多,剩到第二天吃,象徵著富裕。年三十晚家家都要守歲,直到半夜雞叫,燃放鞭炮,除舊迎新。

初一初二

凡來客必吃粽子。壯家的粽子是較高貴的食物。粽有大有小,大的一二斤重,小的二三兩,還有一種叫“風莫”(特大粽子)的,重達一二十斤。粽子主要原料是糯米,但要有餡兒。

陀螺節

在廣西壯族聚居的地方,每年都舉行一次有名的體育盛會——陀螺節。時間是由舊曆年除夕前兩三天至新年正月十六日,歷時半個多月。陀螺,壯語叫“勒江”,它有大有小,有輕有重。有大如河田柚的,重一斤左右,有小如鵝蛋的,也有二三兩。

隴端節

隴端節,是雲南文山富寧縣及附近壯族的傳統節日。“隴端”(壯語,趕田壩之意),是壯語譯音,意為到寬闊平坦的地方去相聚。相傳這個節日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原是為了紀念民族英雄儂智高於公元1052年4月起兵反對宋王朝的事跡。隴端節已發展成為富寧縣以及鄰近一帶壯、瑤、苗、彝、漢各族人民進行物資交流,共同歡慶的傳統節日。

吃立節

吃立節,是廣西龍州縣、憑祥市一帶壯族特有的節日。“吃立”壯語意為“歡慶”。壯族人民素有歡度春節的傳統。但在1894年春節來臨之際,法國侵略者侵略我邊境,為了打擊侵略者,青壯年奔赴疆場,英勇殺敵,保衛了家園。正月三十日,出征的將士凱鏇歸來,鄉親們殺雞宰羊,做糯米粑,盛情款待,共同歡慶勝利,補過春節。從此以後逐漸形成吃立節。

婭拜節

雲南省富寧縣剝隘鎮者寧、索烏一帶的壯族,每年四月屬兔那一天,都要殺一頭牛、一口豬、兩隻雞和四十八尾魚,到婭拜山去,奠祭壯族婦女婭拜(有傳說為儂智高母親)。那天,男女老少都到場,禮儀十分隆重。每年到婭拜遇難之日,壯族人民就殺牛宰豬去祭奠她。這樣年年祭奠,從未中斷,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個節日——婭拜節。

壯年

壯年在壯語中叫“將也益”,而春節叫“將昆”即漢族節。壯年以農曆十二月為歲首,十一月末日為除夕,習慣叫“崴誼久”,意為過二九(不管月大月小,都如此稱謂)。

社會

風俗禁忌

壯族人忌諱農曆正月初一這天殺牲;有的地區的青年婦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婦女生孩子的頭三天(有的是頭七天)忌諱外人入內;忌諱生孩子尚未滿月的婦女到家裡串門。登上壯族人家的竹樓,一般都要脫鞋。壯族忌諱戴著斗笠和扛著鋤頭或其他農具的人進入自己家中,所以到了壯家門外要放下農具,脫掉斗笠、帽子。火塘、灶塘是壯族家庭最神聖的地方,禁止用腳踩踏火塘上的三腳架以及灶台。壯族青年結婚,忌諱懷孕婦女參加,懷孕婦女尤其不能看新娘。特別是懷孕婦女不能進入產婦家。家有產婦,要在門上懸掛袖子枝條或插一把刀,以示禁忌。不慎闖入產婦家者,必須給嬰兒取一個名字,送嬰兒一套衣服,一隻雞或相應的禮物,做孩子的乾爹、乾媽。吃飯時忌用嘴把飯吹涼,更忌把筷子插到碗裡。夜間行走忌吹口哨。忌坐門檻中間。

壯族是稻作民族,十分愛護青蛙,有些地方的壯族有專門的“敬蛙儀”,所以到壯族地區,嚴禁捕殺青蛙,也不要吃蛙肉。每逢水災或其他重大災害時,壯族都要舉行安龍祭祖活動,乞求神龍賑災。儀式結束後,於寨口立碑,謝絕外人進寨。

建築民居

建築建築
居住在壩區和城鎮附近的壯族,其房屋多為磚木結構,外牆粉刷白灰,屋檐繪有裝飾圖案。居住在山區的壯族,其村落房舍多數是土木結構的瓦房或草房,建築式樣一般有半乾欄式和全地居式兩種。

乾欄,也叫木樓、吊腳樓。壯、侗、瑤、苗、都有。多為兩層。上層一般為3開間或5開間,住人。下層為木樓柱腳,多用竹片、木板鑲拼為牆,可作畜廄,或堆放農具、柴禾、雜物。有的還有閣樓及附屬建築。一般乾欄都依山傍水,面向田野。一個寨子一個群落,既雄偉又壯觀。有些村寨,家家相通,連成一體,就像一個大家庭。

婚喪嫁娶

喪葬

人死後,停屍於正廳。以柚葉、桃葉或姜煎水浴屍換裝。入殮時孝男孝女放聲號哭,也有唱《喪歌》的習慣,表示訣別。一般停屍三日。親戚故舊來吊,灑酒供祭。將死者生前喜愛的器物置於屍旁,用銅錢遮眼、塞口,或填以糯米飯、茶葉,意為使死者在往陰間的路上有趕路飯和買路錢。有的以硃砂點五官,叫做“開光”。屍體遮蓋白布。擂鼓或燃放鞭炮誌哀。如死者為婦女,還必須向外家報喪,俟外家來人“見面”後方能入殮。有些地區,子女為父母辦喪事,要請兩位歌師分扮舅甥,通宵達旦以問答形式唱“哭喪歌”,讚頌死者生前美德,並勸喻世人應尊敬長輩,不忘祖恩。死後第二十一天,把死者生前用過的東西拿到墳前燒,叫做“過三七”。

壯族有“二次葬”的傳統。一般葬後三年揭棺,撿取骸骨放入陶缸內(此環節叫“撿金”,裝屍骨的罐子叫“金罐”)置於岩洞或土洞中,選擇“吉壤”再行安葬,稱“二次葬”。至此,死者才成為祖先神靈而受供奉。對非正常死亡的,被認為將變成惡鬼,因此必須火葬。請道公誦經打齋,骨灰隨道公跳過火坑,才承認其陰魂與祖先神靈有同等地位。

巫師,分巫和師兩類,被認為能交通鬼神的人神中介。巫又稱小巫,多指巫婆。作法時穿常服。無師授,無經典。以瓢為樂器,名之為“鼎”,也有搖著鈴鐺。巫以巫術活動為主,自稱能代人“神遊”陰間,尋找死去的親人,代為傳言;或替人問神問鬼,以告吉凶禍福。師又稱師公,大多主持喪葬、集慶、祛災等較大規模的宗教活動,故又稱大巫。師公由師徒傳承,但無組織。不吃素,可婚娶。主要為人“驅鬼”、“祈鬼”、“擇吉”、“求福”之類。經典稱“壯經”(亦稱“巫經”),用壯語的土俗字(“sawndip”)書寫。內容多是壯族的民間傳說,歷史地理,天文曆象,巫和師為壯族文化的重要的一部分。

婚禮

壯族的婚姻,有自由戀愛和父母包辦的形式,一般婚前享受充分的戀愛自由,但父母干涉包辦也時常有。壯族一般實行一夫一妻制。婦女和男子一樣都是家庭的勞動力,但僅有男子有繼承權。其婚姻制中盛行“不落夫家”或“坐家”,有些地方還保持這種習俗。青年男女結婚後,新娘便返回娘家居住,遇重大節日和農忙時節才到丈夫家短暫居住,直到懷孕之後才長住婆家。因此,“不落夫家”的時間為三、五年不等。在歷史上,“不落夫家”期間有性自由,近代受儒家文化影響,認為這是一種不正當的行為,遭到嚴禁,違者或離婚,或賠償財物。戀愛自由,婚姻自主。

壯族女子出嫁,由媒婆、送嫁婆幫新娘梳頭,新娘則邊唱“哭嫁歌”,從早上哭到離開娘家,有哭“爹娘”、“兄弟姐妹”、“姑爺”等多種哭嫁歌。主要內容有歌頌父母養育之恩,有埋怨生為女孩要出嫁,有埋怨兄弟自己嫁出後獨占家產,或是對一同長大的姐妹的留戀等等,曲調婉轉纏綿,催人淚下。

“哭嫁”是流傳於壯族農家的一種婚嫁習俗,壯族農家大部分人居住的地方,群山連綿,地勢偏僻,交通不便,姑娘出嫁之處,近到2至3里,遠則數百里,跨省、跨縣、跨鄉、天各一方,一別難見。所謂“哭嫁”,就是姑娘出嫁時,以“哭”代說,傾訴衷腸,表達離情,招呼來賓,告別親人的一種形式。

姑娘出閣時,要吃“離娘飯”。辦酒前夕,由家庭中最年長的女性長輩給姑娘梳妝,打扮成年婦女模樣。晚上雞叫頭遍時,在堂屋前舉行儀式,焚香燃紙,禱告先輩。先哭祖父(母)、父母、以謝多年養育之恩,表達依依惜別,謂之“開聲”或“啟聲”。

壯拳

壯拳是古代廣西狼兵在戰場上格鬥的武術,拳術主要以強調拳,腳,膝,肘,咬等使用,完全放棄掌法,勾手等招式,因為戰場格鬥不可能出現這一類的技法。壯拳的動作彪悍粗獷,形象樸實、功架清晰準確,沉實穩健,拳剛、勢烈、多短打、擅標掌、少跳躍,稈拳時結合使用壯語發音,借聲氣摧力。

壯拳在壯鄉不僅有悠久的歷史和傳統,而且還是壯族獨特的習俗。這種習俗經久不衰,一直延續到解放前後。而今壯鄉的傳統武術又逐步恢復發展起來。

壯醫壯藥

壯醫是具有獨特民族風格一種醫學。在唐宋時期(公元618--1279年)的方書中收錄了一部分嶺南的解毒、治瘴氣藥方,在醫書分類中出現了“嶺南方”,標誌著壯族醫藥在祖國傳統醫藥學中的明確地位。明清時期(公元1368--1911年),是壯醫的發展時期。這一時期的壯醫除了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及廣西各地方志中有記載外,尚開辦有地方醫藥教育機構,出現了不少壯族醫藥家。縱觀古代壯醫的發展,壯醫是通過師徒授受、口耳相傳的方式流傳了下來的,所以千百年來一直在民間流傳有大量的壯族醫藥秘方驗方,從而為中國傳統醫學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壯族居住區地處嶺南亞熱帶地區,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由於壯族人有喜食蛇、鼠、山禽等野生動物的習俗,因此動物藥套用較為普遍,民間歷來有“扶正補虛、必配用血肉之品”的用藥經驗。

壯藥的另一特點是善於解毒,而且解毒的範圍較廣,包括解蛇毒、蟲毒、食物中毒、藥物中毒、箭毒、蠱毒,等等。廣西著名的蛇藥就是壯藥的一大貢獻。壯醫是基於一個極其樸實的真理:一物降一物,而且毒藥本身,在一定的量內,還是具有重要治療作用的良藥,所謂以毒攻毒。

歷史名人

譯吁宋譯吁宋
譯吁宋——秦西甌人首領,秦甌戰爭時期,帶領西甌人抗擊秦軍的部族聯盟領袖。

桀駿——秦西甌人軍事首領、聞名中外的山地戰開山鼻祖。

黃乾曜——西原黃峒壯族首領。

黃少卿——唐代西原農民起義領袖。

儂智高——曾建“大曆國”、“南天國”。

瓦氏夫人——抗倭英雄。

譚公柄——北壯皇,定都遷江;最早提倡男女地位改革、婚俗改革、民主改革、加強民族團結的首領。

陸榮廷------壯族,武鳴縣人,舊桂系軍隊首領,兩廣總督。

韋拔群——壯族,中國現代農民運動領袖。

韋國清——壯族,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開國上將。

黃現璠——壯族,中國現代民族學奠基人。

韋傑——壯族,成都軍區副司令,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冼恆漢——壯族,甘肅省第一書記,中央委員和軍委委員。

甘苦——壯族,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

覃應機——壯族,原自治區主席。

鄭建宣——壯族,寧明人,物理學家。

羅應雄——壯族,忻城人,物理學家。

尹漢輝——壯族,武鳴縣人,中國科學院大地構造研究所,為中國第一顆核子彈爆炸成功付出了巨大貢獻。

鄭志鵬——壯族,寧明人,物理學家,美國紐約科學院院士。

韋鈺——壯族,桂林人,中國工程院院士。

周少寧——壯族,武鳴人,世界知名美籍華人畫家。

中國56個民族名稱

官話拼音中文名稱人口
Hàn Zú 漢族1,230,117,207
Zhuàng Zú壯族16,178,811
Mǎn Zú滿族10,682,263
Huí Zú 回族9,816,802
Miáo Zú 苗族8,940,116
Wéiwúěr Zú 維吾爾族8,399,393
Tǔjiā Zú土家族8,028,133
Yí Zú彝族7,762,286
Měnggǔ Zú蒙古族5,813,947
Zàng Zú藏族5,416,021
Bùyī Zú布依族2,971,460
Dòng Zú侗族2,960,293
Yáo Zú 瑤族2,637,421
Cháoxiǎn Zú朝鮮族1,923,842
Bái Zú白族1,858,063
Hāní Zú哈尼族1,439,673
Hāsàkè Zú哈薩克族1,250,458
Lí Zú黎族1,247,814
Dǎi Zú 傣族1,158,989
Shē Zú畲族709,592
Lìsù Zú傈僳族634,912
Gēlǎo Zú仡佬族579,357
Dōngxiāng Zú東鄉族513,805
Gāoshān Zú 高山族458,000
Lāhù Zú拉祜族453,705
Shuǐ Zú水族406,902
Wǎ Zú佤族396,610
Nàxī Zú納西族308,839
Qiāng Zú羌族306,072
Tǔ Zú 土族241,198
Mùlǎo Zú仫佬族207,352
Xíbó Zú錫伯族188,824
Kēěrkèzī Zú柯爾克孜族160,823
Dáwòěr Zú達斡爾族132,394
Jǐngpō Zú景頗族132,143
Màonán Zú毛南族107,166
Sǎlá Zú撒拉族104,503
Bùlǎng Zú布朗族91,882
Tǎjíkè Zú塔吉克族41,028
Āchāng Zú阿昌族33,936
Pǔmǐ Zú普米族33,600
Èwēnkè Zú鄂溫克族30,505
Nù Zú怒族28,759
Jīng Zú京族22,517
Jīnuò Zú基諾族20,899
Déáng Zú德昂族17,935
Bǎoān Zú保全族16,505
Éluōsī Zú俄羅斯族15,609
Yùgù Zú裕固族13,719
Wūzībiékè Zú烏孜別克族12,370
Ménbā Zú 門巴族8,923
Èlúnchūn Zú 鄂倫春族8,196
Dúlóng Zú獨龍族7,426
Tǎtǎěr Zú塔塔爾族4,890
Hèzhé Zú赫哲族4,640
Luòbā Zú珞巴族2,965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