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彈布爾,維吾爾族古老的彈弦樂器。為阿拉伯樂器tanbūr的一種。漢文史籍中,有“丹不爾”、“彈撥爾”和“丹布爾”等譯名。琴身木製,音箱較小,成瓢形。琴身修長,以絲弦纏成16至20餘品位。有鋼絲弦五根,內二弦與外二弦調成同音,與中弦成五度關係。音域寬廣,音色清脆,富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常用於獨奏、合奏或伴奏,是“麥昔若普”和演奏《十二木卡姆》主要樂器之一。彈布爾主要流行於新疆維吾爾族居住地區。相傳在十五世紀民間就已有演奏此樂器的民間藝人了。這種樂器的音箱較小,呈瓢形。琴桿較長,上張五根鋼絲弦,四度或五度定弦。兩根外弦奏鏇律,中弦和兩根內弦奏各種伴奏音型的和音。這種樂器的聲音純淨,音量較大,常用於獨奏和器樂合奏。演奏時,將琴體斜放於右腿,音箱靠近腹部,左手扶琴按弦,右手執撥子彈奏。它的傳統曲目有《艾介姆》、《林派特》、《沙巴》等。
歷史概述
彈布爾,是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古老的彈弦樂器。它歷史悠久,形制古樸,音色清亮、柔美,常用於獨奏、合奏或為歌舞伴奏。流行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喀什、和田、庫車、烏魯木齊、伊犁和鄯善等地。
彈布爾的歷史較為悠久,相傳14、15世紀時,民間已有演奏彈布爾的著名藝人。清代列入廓爾喀樂。這種樂器最初流行於南疆,1854年載於《藝人簡史》一書中。18世紀末傳到北疆和東疆。如今已成為天山南北廣大維吾爾族和烏孜別克族人民喜愛的彈弦樂器之一。
20世紀60年代,烏魯木齊市依堤伯克樂器廠改革製成中音彈布爾。琴身全長縮短為110厘米。琴桿用桑木製作。共鳴箱背板用九塊有美麗花紋的核桃木薄板拼合而成。指板上嵌有29個塑膠音品。張五條琴弦(也有設六弦的,每組各兩弦),主奏弦用31號細鋼絲為弦,共鳴弦用29號鋼絲弦,有時五條弦都用30號或28號鋼絲弦。定弦為:g、g、d1、a、a,由於主奏弦a到d1之間增設了四個品位,指板上的高音把位從d3以下,也增加了四個品位,從而使音域擴展為g —g3 ,達三個八度。這種彈布爾,還將原來面板上的音品,改嵌在延伸下來的指板上,並在共鳴箱上增設墊板,彈奏時右手腕部不再接觸面板,使發音清晰、音量增大。長期以來,專業音樂團體都採用這種中音彈布爾,將它用於獨奏或器樂合奏中,與它配套使用的,還有一種琴身較短的高音彈布爾。
樂器結構
新疆彈布爾為彈撥弦樂器,木製琴身,共鳴體呈瓢形,在細長的琴桿上面纏絲弦以分隔音位,五根鋼絲弦,內二弦和外弦調成同音與中音成五度關係。新疆彈布爾用整塊薄平木板做面,上面有一對眉狀音孔。彈奏的時候,先用鋼絲彎成尖形撥子卡在手指甲縫中固定,或彈或撥,彈撥交替,其聲鏗鏘、悅耳,十分獨特。新疆彈布爾常用作獨奏樂器,在家慶宴樂中與熱瓦甫、手鼓等樂器組合,為歌舞伴奏。彈布爾是許多新疆人的家慶活動中都少不了的一種樂器。彈布爾外形像一個安了長柄的葫蘆水瓢,用桑木、核桃木製作,共鳴箱呈半梨形,蒙以桐木或白松薄板為面。琴桿較細而長,以絲弦纏成16至20餘品位。琴頭呈方柱形,平頂無飾,不設弦槽,張5條鋼絲弦,內二弦與外二弦調成同音,與中弦成五度關係。其音域寬廣,音色清亮、柔美,富有濃郁的民族風格。
彈布爾因流傳地域的不同而有南、北疆之分。南疆彈布爾是高音樂器,全長130厘米,音色清亮、柔美;北疆彈布爾,經民間藝人改革已成為中音樂器,全長147厘米,音色明亮、渾厚。
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中國樂器博物館收藏彈布爾多件,琴身全長114厘米~141厘米,共鳴箱面寬12.5厘米~14.4厘米,多為桑木或松木製,蒙以桐木面板,五個T形軸左二正三,張五條鋼絲弦。但有的也獨具特色,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廳贈予的一件彈布爾,全長119.3厘米、面寬14.4厘米,通體嵌以黑白相間的骨製圖案花紋;中國音樂家協會贈予的一件彈布爾,全長123厘米、面寬12.5厘米,紅木指板上嵌有骨飾,琴桿和琴箱背部嵌以黑白相間的骨飾圖案花紋,五個紅木製弦軸則分列於左三正二;一件購自琴家鄭穎蓀的彈布爾,全長127.6厘米、面寬13厘米,骨制指板上刻有圖案紋飾;最為引人注目的要算是輕工業部輕工業局贈予的一件彈布爾,通體由松木製成,全長124厘米,共鳴箱呈瓢形,蒙桐木面板,面寬13.3厘米,上開兩個水滴形小音孔。琴頭平頂、鑲以骨飾。五個弦軸左三正二。琴桿表面為紅木指板,上嵌棱形和三角形骨飾,纏有26個牛筋弦品。五條琴弦,其中四條為鋼絲弦(每兩弦一組),低音弦用絲弦。竹製琴馬。琴桿和琴背均嵌以黑白相間的骨製圖案花紋。此琴製作精細、外表美觀,已被載入《中國樂器圖鑑》大型畫冊中。
演奏方式
彈布爾是維吾爾族古老的彈弦樂器。常用於獨奏、合奏或伴奏,是“麥昔若普”和演奏《十二木卡姆》的不可缺少的樂器之一。
彈布爾一般多為坐姿演奏,右腿放在左腿上,左手持琴斜立,琴頭朝向左上方,共鳴箱置於右腿近腹部處。右手腕部接觸墊板,手掌接近琴馬,擊弦點在馬子至上方3厘米之間。彈奏的時候,先用鋼絲彎成尖形撥子卡在手指甲縫中固定,或彈或撥,彈撥交替,其聲鏗鏘、悅耳,十分獨特。
在北疆和東疆廣大地區,將鋼絲指撥綁於右手食指第一關節處,即可在主奏弦上單向彈奏,又可在弦上往復彈撥。在南疆則不用鋼絲指撥而採用牛角或塑膠撥片彈奏。左手以食指、中指、無名指按弦,拇指奏和弦時也偶爾使用,根據樂曲的需要,可以自由靈活地上下移動、變換把位。
演奏技巧豐富多樣,右手有彈、強彈、撥、雙彈、滾彈、琶彈和掃彈等;左手有平按、拉弦、上下滑音、上下顫音、打音、泛音和揉音。
樂器種類
因流傳地域的不同,彈布爾有南疆彈布爾和北疆彈布爾之分。
南疆彈布爾是流傳最早的彈布爾,屬於高音樂器,至今它仍然保持著古老的形制。琴身全長130厘米左右。共鳴箱用一整塊桑木先挖制出腹腔,兩側壁厚3厘米左右,腹底厚約5厘米,面部蒙以桐木板而成,面板厚2厘米~3厘米,上部開有兩個水滴形小音孔。琴桿細長,另用一塊桑木製成。將共鳴箱和琴桿鑲嵌粘接成一整體。琴桿表面待張弦後試音纏品,共纏有16個品位,先用皮筋纏品,後改用絲弦纏品。琴頭上置有五個T形弦軸,左側有二,正面有三。張五條琴弦,先用黃銅絲為弦,後改為相同直徑的鋼絲弦。兩條外弦一組同音,兩條內弦一組同音,中間一弦一音,定弦為:g、g、c1、g、g或g、g、d1、g、g。外弦為主奏弦,用以彈奏主鏇律,中弦、內弦為共鳴弦,可奏出各種伴奏和聲。音域g—g2,有兩個八度。使用牛角撥片彈奏,音量較小,但音色清亮、柔美。流行於南疆喀什、和田、庫車一帶。常用於獨奏、合奏或為歌舞伴奏。北疆彈布爾是18世紀末由著名民間藝人穆哈默德·毛拉等人,將南疆彈布爾帶到了北疆伊犁。後經北疆民間藝人的改革,音色由清亮變為豐滿、渾厚,屬於中音樂器。它隨著北疆“十二木卡姆”而廣為流傳,並遍及東疆一帶。用核桃木或桑木製成,琴身全長147厘米左右,共鳴箱較大,除琴桿的指板上纏有18個絲弦品位外,在共鳴箱的面板上也粘有8個~10個竹製高音品位。在琴桿周圍和共鳴箱的背部,用貝殼或駝骨鑲嵌出各種裝飾圖案花紋。張五條鋼絲弦,定弦為:G、G、d、G、G。音域G—g2,達三個八度。主奏弦G—d無品位,音域中d—g2之間的半音齊全,是彈奏鏇律範圍。演奏時,右手食指綁鋼絲指撥彈奏。音色明亮、渾 厚,富有地方特色。是維吾爾族人民在“麥昔若普”上離不開的彈弦樂器。流行於烏魯木齊 、伊犁、鄯善等北疆、東疆各地。
北疆和東疆的彈布爾是中音樂器。用核桃木或桑木製成,琴長150厘米左右,共鳴箱較大,除琴桿的指板上纏有 18 個絲弦品位外,在共鳴箱的面板上也設有8~ 10個竹製高音品位。張5 條鋼絲弦,定弦為(g、g、 d1、g、g),由於主奏弦g~d‘無品位,音域由(d1 ~d3 ) 。演奏時,右手食指綁鋼絲指撥彈奏,音色明亮、渾厚,富有地方特色,是維吾爾族人民在“麥西來普”上常用的樂器。
改革後的中音彈布爾琴長140厘米,琴桿用桑木製作,共鳴箱背板用9 塊有美麗花紋的核桃木拼合而成,指板上嵌有29 個塑膠品位。琴弦5 條,定弦為(g、g、d‘、a、a),由於主奏弦a~d‘之間增設了 4 個品位,指板上的高音把位從(d3)以下,也增加了4 個品位,從而使音域擴展為從(g~g3),達三個八度。
這種彈布爾還將原來面板上的品位,改嵌在延伸下來的指板上,並在琴箱上增設墊板,彈奏時右手腕都不再接觸面板,使發音清晰、音量增大。
20 多年來,專業音樂團訪問都採用這種彈布爾,用於獨奏或器樂合奏。與它配套使用的還有一種改革的高音彈布爾,琴長110厘米。
名曲與名家
彈布爾擅長演奏熱情奔放、節奏鮮明的民間音樂,曲目十分豐富,主要為《烏扎勒》、《奧夏克》和《木夏烏熱克》等《十二木卡姆》中的曲調。較著名的獨奏曲有《艾介姆》、《林派特》、《三隻雁子》、《沙巴》、《祖國是花園》和《給母親的歌》等。
著名演奏家有於三江·加米、黑牙斯丁·巴拉提和庫爾班江·烏買爾等。
相關內容
“麥西來甫”是民間特有的歌舞並舉的藝術形式。每逢佳節、婚禮、豐收之後或盛夏之夜,人們便聚集在一起載歌載舞,未婚的青年男女也相互表達愛慕之情。隨著彈布爾奏出的引子和達卜達打出的起跳鼓點,服飾鮮艷的姑娘們首先入場,舞姿婀娜,手勢纖巧,正如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胡鏇女》中描繪的那樣:“心應弦,手應鼓。弦鼓一聲雙袖舉,回雪飄搖轉蓬舞。”小伙子緊隨姑娘步入場中,動作粗獷,剛勁有力。越跳人越多,男女老少、千姿百態,總不停歇間斷。鼓聲鏗鏘,歌聲高亢,舞步由慢而快,最後變成急速不停的鏇舞,堅持不住的陸續退到圈外,直到場中只剩下一對鏇轉著的男女青年,他們才算是這場“舞賽”的優勝者。“麥西來甫”上,只有那些熟記曲牌、滿腹民歌和能即興作歌的老藝人,才能擔任彈布爾樂手,他們為歡樂的歌舞操琴,樂聲歌聲連綿不絕,歌舞經常通宵達旦。
盤點少數民族樂器
我國的民族樂器按照其性能的不同,可分為吹、拉、彈、打四類,本任務是盤點少數民族樂器,歡迎大家一起協作,有些詞條分值高的但是質量不高,不要錯過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