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

葫蘆

葫蘆,拉丁學名:Lagenaria siceraria(Molina) Standl。屬葫蘆科、葫蘆屬植物,它是爬藤植物,一年生攀援草本,有軟毛,夏秋開白色花,雌雄同株,葫蘆的藤可達15米長,果子可以從10厘米至一米不等,最重的可達一千克。葫蘆喜歡溫暖、避風的環境,種植時需要很多地方。幼苗怕凍。新鮮的葫蘆皮嫩綠,果肉白色,果實也被稱為葫蘆,可以在未成熟的時候收割作為蔬菜食用。葫蘆各栽培類型藤蔓的長短,葉片、花朵的大小,果實的大小形狀各不相同。果有棒狀、瓢狀、海豚狀、壺狀等,類型的名稱亦視果形而定。另外古時候人們把葫蘆曬乾,掏空其內,做盛放東西的物件。

基本信息

簡介

葫蘆葫蘆

物種名稱:葫蘆

拉丁學名:Lagenaria siceraria (Molina) Standl

英文名稱:calabashGourd , Bottle Gourd

科屬分類:雙子葉植物綱、五椏果亞綱、葫蘆科、葫蘆屬

變種信息:有多個變種

原變種:(葫蘆)瓠果大,長數十厘米,中間縊細,上部和下部膨大,下部大於上部。

var. depressa (Ser.) Hara(匏瓜、葫蘆)瓠果梨形,直徑約30㎝。亦有更大、更小的變型。

var. microcarpa (Naud.) Hara

var. gourda Hara

var. microphylla Hara(微型葫蘆

以上三變種可通稱“小葫蘆”。瓠果長不足10㎝,其中“微型葫蘆”更小。

var. hispida (Thunb.) Hara(瓠子)瓠果圓柱形,長60-80㎝。

形態特徵

一年生攀援草本,有軟毛;卷鬚2裂。葉片心狀卵形至腎狀卵形,長10—40厘米,寬與長近相等,稍有角裂或3淺裂,頂端尖銳,邊緣有腺點,基部心形;葉柄長5—30厘米,頂端有2腺點。花1—2果生於葉腋,雄花的花梗較葉柄長,雌花的花梗與葉柄等長或稍短;花萼長2—3厘米,落齒錐形;花冠白色,裂片廣卵形或倒卵形,長3—4厘米,寬2—3厘米,邊緣皺曲,頂端稍凹陷或有細尖,有5脈;子房橢圓形,有絨毛。果實光滑,初綠色,後變白色或黃色,長數十厘米,中間縊細,下部大於上部;種子白色,倒卵狀橢圓形,頂端平截或有2角。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產地

過去有人認為葫蘆的原產地是印度與非洲。但據考古材料記載,亞洲的中國、泰國,南美洲的墨西哥、秘魯,非洲的埃及,都曾出土過石器時代的葫蘆化石。早在近一萬年前,在我們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已經生長著葫蘆植物。據浙江河姆渡原始社會遺址的考古發現,在7000多年前,我們的先人就已開始種植葫蘆,而用葫蘆作為盛水的用具則要早於陶器和青銅器。在以後的歲月里,人們對葫蘆的認識越來越深刻,對它的利用也愈來愈廣泛,如用它製成樂器,作為養蟲的器具,甚至用模具套制出多種多樣的高級藝術品——葫蘆器。這些都說明,葫蘆是我國土生土長的植物,不是從外國引進的;當然,也沒有材料說明,葫蘆是由我國傳到外國的。

生長環境

排水良好、土質肥沃的平川及低洼地和有灌溉條件的崗地。忌西瓜等瓜類重迎茬。

地理分布

中國各地栽培。亦廣泛栽培於世界熱帶到溫帶地區。

主要變種

葫蘆葫蘆

瓠子(變種)扁蒲與葫蘆(原變種)不同之處在於:子房圓柱狀;果實粗細勻稱而呈圓柱狀,直或稍弓曲,長可達60-80厘米,綠白色,果肉白色。全國各地有栽培,長江流域一帶廣泛栽培。果實嫩時柔軟多汁,可作蔬菜。

小葫蘆(變種)與葫蘆(原變種)的區別在於:植株結實較多,果實形狀雖似葫蘆,但較小,長僅約10厘米。我國多栽培。

本變種果實藥用,成熟後外殼木質化,可作兒童玩具。種子油可制肥皂。

瓠瓜(變種)本變種與葫蘆(原變種)的主要區別在於:瓠果扁球形,直徑約30厘米。各地栽培。

本變種的果實可製作水瓢和容器;古代和近代許多少數民族也供作樂器,為“八音”的一種,西南少數民族用作葫蘆笙或葫蘆絲,音調優美。

葫蘆品種

1、天然本生葫蘆:有純天然與裁切成器之別。前者可喻之為天生璞玉,後者成器而破形,已是大璞不完善矣。

2、勒扎葫蘆:勒扎葫蘆者,繩索結網,兜套幼實上。長成後或勒出下線直痕,如八棱呼鳥葫蘆,或界成花瓣,如揉手之小葫蘆。之痕之疏密,花瓣之大小,悉憑繩索網目而定,自以勻整為上,故亦有精粗、巧拙之分。

3、范制葫蘆:范制葫蘆者,當其幼小時納入有陰文花紋之范,秋老取出,形狀圖文悉如人意,宛若斧削刀刻而成,誠天然與人工之巧妙結合。范制葫蘆的最終形態令人稱奇,它也是我國所獨有藝術品。這種工藝由當初創作者大膽構想發明,並經長期探索、多方實踐終於形成。

4、火畫葫蘆:火畫,又名火繪、火筆或燙花,其做法不外乎燒炙器物表面,借焦黃之烙痕,顯現圖文。

5、押花葫蘆:押花葫蘆者,取質堅而潤之物體,如瑪瑙、玉、象牙、牛角等,磨成鈍刃,押、砑、擠、按葫蘆表面,使之呈現有如浮雕之花紋。

6、針劃葫蘆:針劃葫蘆為甘肅蘭州傳統工藝品。葫蘆乃當地特產,單肚無腰柄,蒂微隆,大者如雞卵、小者如荸薺,不留本,有如核桃,可揉手,或純作為觀賞之用。

由來

甲骨文與《詩經》的敘述 

葫蘆葫蘆

現代植物學把各種“葫蘆”都歸屬於葫蘆科。而在我國古代葫蘆有眾多稱呼,最早是出現在甲骨文當中。在河南安陽出土的甲骨文中有這種類型的文字 ,古文字學者指出,這是“壺字”,有專家指出它也是“葫蘆”,除甲骨文這個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名稱外,葫蘆在我國古籍中最早稱瓠、匏和壺,這三個字都可以在《詩經》中找到,《邶風》云:“匏有苦葉,濟有涉深”;《衛風》云:“齒如瓠犀”;《幽風》云:“七月食瓜,八月斷壺”;《小雅》云:“南有木,甘瓠累之”。其中的“匏”、“瓠”、“壺”、“甘瓠”均指葫蘆。前二字在古代大約是相通的。

《說文解字》、《世說新語》與孔子的敘述

“葫蘆”這個名稱,從《說文解字》中兩字互訓這點中可以看出。瓠字從瓜,說明古人把它看作瓜的一種;另外,孔子曾在《論語•陽貨》中提到“匏瓜”,也是很好的說明。後來這些名稱在流傳中,逐漸出現壺盧這個雙音的名稱。這個名稱大約出現在三國時期,《世說新語》中記載了當時的學者提到東吳有“長柄壺盧” 。大約在南北朝的時候,在江南還出現一個發音與壺盧相近的名字,那就是“瓠樓”(音婁)。“瓠樓”的出現,進一步證實我們的推測。胡蘆和葫蘆這兩個名稱顯然是從這裡衍生而來。到了唐朝,“葫蘆”這一名稱開始流行起來。宋代以後,由於葫蘆品種繁衍,名稱也變得更多了。

李時珍《本草綱目》的敘述

關於“葫蘆”的稱謂,在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里出現了七種名稱: 懸瓠、蒲盧、茶酒瓠、藥壺盧、約腹壺、長瓠、苦壺盧。之所以出現眾多名稱,主要因為古人把葫蘆按其性質和用途與形狀大小的不同而分類或由古人用字同音假借造成的。

為什麼“葫蘆”名稱眾說紛紜?

一是因為葫蘆有很多品種,這是古人的一種分類方法。如陸佃《碑雅》認為:“長而唐上日瓠,短頸大腹曰匏”、“似匏而圓曰壺”。他的意思是瓠、匏、壺是三種葫蘆的名稱,其區別主要表現在外形上。瓠即現在用來當菜吃的瓠子,細而長,猶如絲瓜;匏即農家作水瓢用的瓢葫蘆;壺即扁圓葫蘆。但古人的分類並不統一,李時珍解釋匏、壺的含義,正好與陸佃相反,即匏是扁圓葫蘆,壺才是瓢葫蘆。崔豹在《古今注》中則認為瓠、匏、壺盧、瓢等都不是種與種的區別,而是種屬之別。他認為“”是一切葫蘆的總稱,而匏、壺盧、瓢、懸瓠都是瓠,只是外形有差別罷了。

二是古人認為葫蘆的性質和用途是不同的,所以名稱也就有所不同。有人認為就其質來說,葫蘆有甘、苦之分,甘者曰“瓠”,又曰“甘瓠”;苦者曰“匏”,又曰“苦匏”《毛詩陸疏廣要》。至於“茶酒瓠”、“藥壺盧”,皆因用途而名之《本草綱目》。

三是由於古人用字同音假造成的。葫蘆不但有悠久的栽培歷史,而且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從《詩經》記載的時代來計算,我國栽培葫蘆也已經有了2000多年的歷史。《詩經》之後,記載葫蘆的文獻就更多了。據清代《古今圖書集成》統計,提到葫蘆的古書有近百部(篇)。在這些書里,有的寫葫蘆的種植方法,有的寫葫蘆的食用、藥用及日常器用的價值,有的是歌詠葫蘆的詩文,還有大批有關葫蘆的神話傳說故事。

傳說

我國至少有20多個民族拜匏,也就是崇拜葫蘆,並有葫蘆神話相伴隨。聞一多在《伏羲考》中,列出了與葫蘆相關的神話49種;據統計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就發現葫蘆神話119則。上古神話中作為人類始祖的伏羲、女媧,皆看作是葫蘆的化身。上古神話中還有“開天闢地”的始祖盤古,“‘盤’與‘奭瓠’之‘奭’古通用,‘古’與‘瓠’音近,‘盤古’即為‘奭瓠’,而‘奭瓠’就是葫蘆。”總之,創造人類及世界萬物的始祖乃是葫蘆轉化,“至於為什麼以始祖為葫蘆的化身,我想是因為瓜類多子,是子孫繁殖的最妙象徵。”由創生、始祖,再引申到男女性愛、婚戀等方面的意義,正是葫蘆作為隱喻意象在《詩》之興及《易》之象中的真正涵義。

葫蘆神話的傳說

葫蘆葫蘆

《牡帕密帕》中說:第一代人扎笛和娜笛是天神厄莎用葫蘆孕育出來的,拉祜、佤、哈尼、彝、傣等九個民族是扎笛和娜笛所生的九對孩子。佤族《司崗里》也有類似的傳說。《牡帕密帕》中又說扎笛和娜笛長大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扎笛砍來最好的泡竹,找來最好的葫蘆,找到蜂蠟和樹槽,做出了第一隻葫蘆笙。”“娜笛砍來最好的金竹做響篾(口弦)。彈起響篾象夜鶯歌唱,吹起葫蘆笙象布穀鳥歡唱”,“厄莎給響篾放上相思藥,厄莎給葫蘆笙放上相思藥;扎笛吹葫蘆笙就想到妹妹,娜笛彈起響篾就想起哥哥。”還說,葫蘆笙的五根音管是五兄弟,有一年天大旱,五人每人拿一根竹管去找天神降雨,可是天神睡著了,怎么推喊也叫不醒,五人吹響了竹管,天神聽到這美妙的樂聲才醒過來。有一次五兄弟去深山,老父親盼兒歸來,就採集了五根竹管綑紮在一起,吹響後五兄弟聽到,知道是老父親在召喚,立即回到了父母身邊。

葫蘆崇拜的傳說

葫蘆還是有的少數民族崇拜的圖藤。在傈僳族口頭世代相傳的《創世紀》中有這樣一個故事:遠古時候,天地相連,混混沌沌。人們都要彎著腰走路、要不然,頭就會碰著天。有一個人罵道:該死的老天,你不能高一點嗎?”這咒罵觸怒了老天,突然天降傾盆大雨、九天九夜不停,世間一片汪洋。有對兄妹倆人躲藏在一個大葫蘆里,隨著洪水漂流。洪水退落後,葫蘆擱淺在泥灘上,兄妹倆人從葫蘆里走出來,發覺天地分開了。天是那么高,地也不是那么混濁,出現高山、平原、河流、森林,但世上的人都被淹死了。世上只剩兄妹二人,如何生活和繁衍?哥哥說,世上人都死光了,只剩我們兄妹二人,為了不使人類絕種,我們結婚,才能繁殖後代。妹妹說,不行不行、我們都是一母所生,結婚是違反天道的。哥哥說,世上只剩我倆人,若不結婚。人類將會絕種。妹妹說,若老天同意我們才能結婚,如果你的箭射穿我的骨針孔,表示老天同意、我們就結婚。哥哥拉起彎弓、一箭射穿骨針孔。哥哥高興地說,老天同意我們結婚了。妹妹又說,還是不行,並指著一付磨盤說,我拿磨心,你拿磨軸,我們把它滾下山,如果磨心和磨軸合在一起,我們方可結婚;如果磨盤分開,我們就不能結婚。倆人把磨盤滾下山,磨心和磨軸果然合擾在一起。於是兄妹結為夫妻。

兄妹結婚後,生了五個孩子。生第一個孩子時,父親把白布裹在孩子身上,對孩子說,你是漢族;生第二個孩子時,父親把弩箭放在孩子身旁,對孩子說,你是傈傈族;生第三個孩子時,父親把黑布裹在孩子身上,對孩子說、你是彝族;生第四個孩子時、父親把木棍插在孩子身旁,對孩子說,你是獨龍族;生第五個孩子時,父親把簸箕蓋在孩子身上。對孩子說。你是怒族。總之,我們中華各民族都是同胞弟兄。

葫蘆與孟姜女的傳說

從前有兩戶人家,住在壽山的長城嶺下,一家姓孟,一家姓姜,他們是一牆之隔的好鄰居,但兩家都無子女。

有一年,孟家栽了一棵葫蘆,葫蘆長得很旺盛,葫蘆秧都爬到了姜家的屋頂上去了。奇怪的是這棵葫蘆只結了一個葫蘆,葫蘆又正長在兩家共有的牆上。秋天葫蘆成熟了,孟、姜兩家都希望葫蘆歸自家,兩家各不相讓,爭吵不休。最後,在村人的調和下決定每家各分一半。

兩家把葫蘆摘下來,當場就要鋸為兩半,但孟家找到鋸後怎么也鋸不開,後經木匠師傅指點才總算鋸開。當鋸開後,眾人十分驚訝!裡面竟然端坐著一位俊俏的小姑娘,長得似仙女下凡。兩家一見這小姑娘都不爭著要那葫蘆了,卻搶著要抱那小姑娘。兩家誰也不能說服誰,最後還是由眾人調解,兩家輪流撫養這個小姑娘。

從此之後,這個小姑娘就被孟、姜兩家養活著。一天,孟家對姜家說:“我們給她取個名吧。”,經雙方商量便起名孟姜女。從此,孟姜女這個名字就被人們叫開了。等她長大後就出嫁了,沒到兩個月的時間,丈夫便被齊威王徵召為民夫,到壽山後修築長城去了。後來丈夫累死在長城下,又被埋進了長城內,她便哭塌了長城。她的美名就在民間流傳下來了。

葫蘆與端午節的傳說

端午節習俗,民間門上插桃枝掛葫蘆。現代氣功測試證明,葫蘆有隔絕氣場功能。民語有“不知葫蘆里賣的什麼藥”,意即難以穿透葫蘆測視內中物品。從風水場氣分析,乃葫蘆的曲線外形狀含“S”形的太極陰陽分界線的神奇功能。因此常在風水化煞中套用。 據神話傳說,八仙之中的呂洞賓化作賣油郎到一山村中賣油,油價標明後任人根據所打油的多少而自付油款。於是有好多人都是油多取而錢則少付。有一少年也學著別人的樣子,也是多取了油而少付了錢。這位少年歸家後將大家買油及自身買油情況向母親如實介紹,母親對兒子進行了嚴肅批評,並責令兒子立即把多打的油退回,並前去對賣油郎賠禮。呂洞賓深感其誠實,於是告訴這位少年,五月初一將有大禍降到人間,在門口掛一個葫蘆則可太平無事,躲過災難。這位心地善良的母親急忙把這一訊息轉告鄰友,凡是聽到訊息的家家戶戶都紛紛在門眉處掛起了葫蘆。果然未過數日,一場特大山洪捲走了沒有掛葫蘆的人家,而掛葫蘆人家則是安然無恙。從此留下了端午節前幾天掛葫蘆的習俗。也有民間傳俗,說的是在某一年的五月初一,藥王爺下凡,見到人間毒蟲橫行,瘟病四起,他就把自己裝神藥的葫蘆掛在一家門口,滅蟲降瘟,普救眾生,留下了這一習俗。

葫蘆與民俗的傳說

古代夫妻結婚入洞房飲“合卺”酒,卺即葫蘆,其意為夫妻百年後靈魂可合體,因此古人視葫蘆為求吉護身、避邪祛祟的吉祥物。葫蘆與仙道的關係非常密切。

葫蘆葫蘆

《列仙傳》上的鐵拐先生、尹喜、安期生、費長房這些傳說中的神話人物,總是與葫蘆為伍的,以致後來葫蘆成為成仙得道的標誌之一。由於“葫蘆”與“福祿”音同,它又是富貴的象徵,代表長壽吉祥,民間以彩葫蘆作佩飾,就是基於這種觀念。另外因葫蘆藤蔓綿延,結子繁盛,它又被視為祈求子孫萬代的吉祥物,古代吉祥圖案中有不少關於葫蘆的題材,如“子孫萬代” 、“萬代盤長” 等。有些民家在屋樑下,懸掛著葫蘆,其稱之為“頂梁”,據說有此措施後,居家比較平安順利;較講究的民眾,則用紅繩線串綁五個葫蘆,稱為“五福臨門”。在台灣的鄉間,流傳一句諺語:“厝內一粒瓠,家風才會富”,意思是說,在家裡擺放一個葫蘆,才會發財、富有。

用途

中國各地都有栽培,果實老熟後經一定處理可作容器,如酒壺;生活用具,如水瓢;鳴蟲玩具,如蟈蟈葫蘆;及觀賞品等。

食用

葫蘆的吃法很多。元代王禎《農書》說:“匏之為用甚廣,大者可煮作素羹,可和肉煮作葷羹,可蜜前煎作果,可削條作乾……”又說:“瓠之為物也,累然而生,食之無窮,烹飪鹹宜,最為佳蔬。”可見古人是把葫蘆作為瓜果菜蔬食用的,而且吃法多種多樣,既可燒湯,又可做菜,既能醃製,也能幹曬。燒湯清香四飄,其味鮮美。與其他瓜果不同的是,不論葫蘆還是它的葉子,都要在嫩時食用,否則成熟後便失去了食用價值。

藥用

葫蘆除了能盛藥,本身也可為藥。葫蘆味甘,性平滑無毒,其蔓、須、葉、花、子、殼均可入藥,醫治多種疾病。據古代醫書記載,葫蘆花味甘,性平,無毒,可做解毒之藥,對各種瘺瘡尤為有效。蔓、須藥性與花相同,可治麻瘡。葫蘆瓤及子,味苦,性寒,有毒,可治牙病,牙齦或腫或露,牙齒鬆動。又可治面目、四肢腫,小便不通,鼻塞,及一切癰疽惡瘡。尤以葫蘆殼的藥用價值最高,其味甘,性平,無毒,用於消熱解毒,潤肺利便。愈是陳年的葫蘆殼,療效愈高。

【炮製】除去雜質。洗淨,曬乾,切碎用。

【來源】葫蘆科植物葫的乾燥種子。立冬前後摘下果實,取出種子,曬乾。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性味】酸、澀,溫。 甘,平。入肺、胃、腎經。

【功能主治】

止瀉,引吐。用於熱痢,肺病,皮疹。

利水消腫:用於重症水腫及腹水。

利尿,消腫,散結。用於水腫,腹水,頸淋巴結結核。

可用於輔助治療水腫腹脹、煩熱、口渴、黃疸、瘡毒以及腎炎、肝硬化腹水等症。另有潤肌膚的優點,能抗病毒並防癌。

【用法用量】0.5~1兩。煎湯,絞汁,或煮食等。

用於面目浮腫、大腹水腫等症,常與豬苓、茯苓、澤瀉等藥同用。還可以治療晚期血吸蟲病形成腹水的病症。

【注意】據有的報導指出,葫蘆有毒,含葫蘆素B,某些變種的果肉有致瀉作用。

【禁忌人群】脾胃虛寒者,忌服食。

【附方】

葫蘆汁:鮮葫蘆1個,搗爛,絞取汁液。每次用1小碗,加入適量蜂蜜調服。

單用鮮葫蘆汁,可充分發揮其清熱利水或潤肺的功效。用於水腫、小便不利,濕熱黃疸,或肺燥咳嗽等。

葫蘆蟲筍湯:葫蘆60g,切片,蟲筍30g,切段。加水煎湯服。

葫蘆、蟲筍皆長於利水,二者合用,能明顯增強利尿行水作用。用於水腫小便不利較有效驗。

樂器

葫蘆絲葫蘆絲

在古代,葫蘆是製作樂器的重要原材料,其價值不亞於絲,竹。《堯典》中有匏為八音之一的說法。葫蘆笙最早載於漢代的《禮樂志》:“有葫蘆笙。”後來晉崔豹《古今注》又一次提到:“瓠有柄者懸瓠,可以為笙,曲沃者尤善。秋乃可,和則漆其里。”這句話是說長柄葫蘆可以加工成笙,其中以曲沃的葫蘆最佳。除了笙、竽等簧管樂器外,葫蘆還可以做弦樂器或彈撥樂器的共鳴箱。葫蘆還可以做鴿哨,分很多種,製法各異。

日用

葫蘆作為日常用具,其用途也是多方面的。葫蘆開口做成各種形狀的器具使用,最常見的是用來裝水或裝酒的水壺或酒壺,也可用來舀水、淘米、舀面、盛東西東西等。在古代葫蘆還被用來盛藥,它保存藥物確實比其他的容器如鐵盒、陶罐、木箱等更好,因為它有很強的密封性能,潮氣不易進入,容易保持藥物的乾燥,不致損壞變質。另外,葫蘆還能製成舟和農具,甚至被製成火器,在戰爭中使用。

文玩

文玩顧名思義就是在手中把玩,文玩葫蘆即適合在手中把玩的葫蘆。文玩葫蘆越小越好,8厘米以下稱為手捻葫蘆,玩的就是小巧玲瓏。一般手捻葫蘆高度在4-6厘米,精品手捻葫蘆為3-5厘米。文玩葫蘆的好處頗多。手捻葫蘆是手把件的一種,可以活動手指和手掌上的神經、肌肉,起到按摩穴位、健身養生的功效。手捻葫蘆為植物的果實,其自然造型之美吸引著很多朋友。

文玩葫蘆另一個吸引人的地方是它背後的寓意。隨著時間的推移,手裡的葫蘆會變得潤滑、光亮。手捻葫蘆的古典美,讓人賞心悅目,愛不釋手。手裡托著一枚天然藝術品般的文玩葫蘆,會讓很多人眼饞,那是時間和心情的保養結晶。養生則養心,心情好自然身體好。手捻葫蘆則是一個最好的載體。

風水

風水認為葫蘆可以避邪,因此在房屋前後種植葫蘆。

有關影片

《葫蘆兄弟》

葫蘆兄弟葫蘆兄弟

分集劇情:

第1集 神峰奇遇

一位老爺爺在山上採藥,無意中進入了一個山洞,在洞中他救下一隻穿山甲。穿山甲告訴老爺爺自己不小心穿破葫蘆山,放走了蛇蠍二妖。穿山甲幫助老爺爺取出了能降妖服魔的寶葫蘆籽。

第2集 七色葫蘆

老爺爺種下葫蘆籽,有靈性的葫蘆籽長得飛快,不久藤上便結出了七個色彩不同的葫蘆。蛇蠍二妖得知後,決定除掉葫蘆藤。夜晚,老爺爺沒有聽從葫蘆們的勸告,出屋相救,不幸被妖怪擒走。

第3集 誤入泥潭

大力娃迫不及待地出來,去妖洞救老爺爺。大力娃力大如牛,而且能變大變小,闖入妖洞如入無人之境。蛇精眼看抵擋不過,就施下毒計,將大力娃騙入泥潭。大力娃有力無處使,被妖精擒住。

第4集 夢窟迷境

第二個葫蘆娃降生了,他用千里眼和順風耳先探明了妖洞的情況,趕去救大哥和老爺爺。蛇精知道他耳聰目明、機敏過人,使毒計誘他進入迷鏡宮。在迷鏡宮,千里眼娃被幻象所迷惑,被妖怪殘忍的刺瞎了雙眼、刺聾了雙耳。

第5集 絕路逢生

穿山甲帶老爺爺和千里眼娃順利逃出了妖洞,卻在洞門外驚動了看門蝙蝠。穿山甲犧牲自己,去引開蝙蝠的注意。就在老爺爺將被蝙蝠抓住的緊急關頭,還未出世的鋼筋鐵骨娃趕來相救。

第6集 鋼筋鐵骨

鋼筋鐵骨娃與蠍子精一陣惡鬥,蠍子精落荒而逃。堅固的石門擋不住葫蘆娃的鋼筋鐵骨,妖洞裡,他一闖到底,撞碎了蛇精的寶貝。蛇精拔出一把“剛柔陰陽劍”,以柔克剛,死死的纏住了葫蘆娃。

第7集 水火奇功

水娃和火娃雙雙出世,他倆的水火奇功對老爺爺的生活幫助很大。蛇蠍二妖為煉七星丹,從深潭底下取出了煉丹寶爐。不料,爐內的火種迅速點燃山頭,將二妖困住。善良的水、火二娃不明就裡地救了二妖,還被騙進了妖洞。

第8集 酒酣心冰

水、火二娃被騙入洞後,二妖用美酒佳肴款待、以歌舞表演助興。見二娃喜歡喝酒,蛇精暗地裡用如意寶貝調出毒酒。火娃喝下後連心都被凍住了,水娃更是醉得不省人事。

第9集 幽谷彩蓮

蛇蠍二妖又來攻擊葫蘆藤,他們將老爺爺扔下了山崖,又將千里眼娃和剩下的兩個葫蘆帶回了妖洞。老爺爺被山鷹救下,被帶到了葫蘆山。葫蘆山的山神將七色蓮花交給了老爺爺,並告訴他只有再加上這個蓮花,葫蘆娃才能同心協力、鏟妖除魔。

第10集 捕風捉影

隱身娃隻身進入妖洞,眼見兄弟們一個個束手被擒,焦急萬分,他靈機一動,叫橙娃用千里眼找到妖怪的如意寶貝,用妙計偷來,然後用隱身法進入蛇蠍的洞穴,把兩個妖精戲弄得狼狽不堪。

第11集 巧奪如意

隱身娃偷吃了蛇妖的“如意”寶貝,救出了五位兄長,又去救七弟,但七弟紫娃已被蛇蠍二妖所迷惑,不認六娃這個哥哥,六娃無法,只能含淚離去。

第12集 妖迷心竅

紫娃被妖精的毒汁妖霧薰陶成聽話的乖孩子,他出世後已經不認得爺爺和六個哥哥了,還用紫葫蘆射出一道道閃光,把兄弟們的心擊碎,讓他們自相殘殺,最後還被吸進了紫葫蘆。老爺爺悲痛欲絕。

第13集 七子連心

七個葫蘆娃全部被蛇妖關進煉丹爐,準備煉成“七星丹”,老爺爺拿出山神給予的“七色蓮花”,使七個葫蘆娃團結一心,將妖精全部消滅。

《葫蘆小金剛》

葫蘆兄弟化作七色山峰,鎖住了蛇蠍二妖,青蛇精為了替姐夫報仇,屢施毒計欲害葫蘆兄弟,七兄弟闖過了重重險關,消滅了黑風怪,燒死了蜘蛛精,並直搗青蛇洞。

《寶葫蘆的秘密》

講述一個小男孩的一段奇幻經歷。葫蘆廬在天津、河北、山東、甘肅擁有4個葫蘆種植基地,產品出口美國、、歐洲及東南亞等10餘個國家,種植純天然綠色環保葫蘆160餘個品種,純手工加工范制,在國內獨創了16種製作工藝,研發品種50餘類,其中葫蘆西式擺件,西式掛件,葫蘆燈,葫蘆表,葫蘆飾品,葫蘆器皿等1000餘個產品為國內獨家生產,2萬種中外吉祥圖案使客戶盡情選擇,一條龍服務理念,使種植製作葫蘆成本最低,註冊的國內首枚葫蘆商標“葫蘆廬”,讓您買著放心,擺著順心,玩著開心。同時常年批發各種白葫蘆(60餘個品種),葫蘆種子(160餘個品種),各種葫蘆製作工具,包括國內最先進的電子調溫葫蘆烙畫筆(帶20種筆頭)、專業電動刻刀(帶100頭)、做舊染料、彩繪顏料、工藝圖譜(包括吉祥、龍鳳、飛天、紋飾、器皿、動物、人物、植物、神像、書法、篆刻、祥雲、臉譜、建築、國畫、錢形紋、異域圖案、古典框線、剪紙、瓷器等16個種類),葫蘆種植資料、葫蘆製作工藝等書籍(配有電子版)。

栽培技術

種植方法

葫蘆葫蘆
浸種55度水15分鐘,然後30度水24小時.溫水上放七天(不接觸)尖端裂開就栽種。然後栽種到土裡,苗出到3分之2時轉到18度。

選茬整地

1、選地 

選茬最好選擇排水良好、土質肥沃的平川及二窪地;有灌溉條件的崗地可以。以玉米、小麥、大豆茬為好,忌白瓜、西瓜等瓜類重迎茬,上茬使用封閉除草劑的地塊都不能種植甜葫蘆。

2、整地 

早春頂漿打壠,及時鎮壓保墒。種植壟為長口壟,壟寬90—130cm,中間7—8條空壠也要打壠有利於滅草。

室內催芽

1、浸種 

品種選用,日本青皮葫蘆,用40℃溫水浸種12—24小時,撈出後用紗布包好甩乾,並嗑開浸好的甜葫蘆種子。

2、催芽 

用木槽或普通的盆子,墊一層消毒的鋸末或沙子、再墊上一層紗布,將浸好的種子均勻地放在紗布上,上面蓋上擰乾的新毛巾,蓋上蓋簾,蒙上棉被催芽,每天用新刷帚撣水2次。撣水不要過多,防止種皮內有積水。催芽溫度一般在25—28℃,不能低於25℃,最高不超過32℃。

3、要求 

每天撿出已出芽的種子(拱嘴露白),放在另外的盆里,放在室內陰涼的地方,控制芽的生長,等待播種。

苗床播種

1、苗床準備 

苗床底墊8—10cm馬糞或碎草,上面鋪一層土,踩實、踩平。同時用70%敵可松可濕性粉劑消毒,每平方米0.3—0.6g,同時扣棚。待播完種子後,在苗床上再扣小棚。

2、營養土準備 

選擇沒有使用過普施特、豆磺隆等除草劑的土壤,並篩好,與篩好的腐熟農家肥按7:3比例混拌。

3、裝袋播種 

將營養土裝入10×15cm的塑膠袋中,並在塑膠袋底1/3處放入20—30粒二銨作底肥,裝滿蹲實,並將營養袋底角剪開或者在底部扎孔徑為8—10mm的眼2—4個以便透水。將營養袋整齊擺放在苗床上(間隙1cm),並澆足水,表土乾後,待播種,播種時間為4月5—10日進行。用木棒在營養袋中間扎3—4cm深的眼,將催好的芽的種子,芽眼朝下放好,復完土後進行1次澆水。

田間管理

1、人工鋤草,及時防治病、蟲害。

2、結合追肥耮平空壟並鋪草,在主蔓長到50cm左右時,最好結合灌水,每株追施尿素100—250克,追肥不要距主根太近,防止燒根。不要將尿素散落於葉面上,防止燒葉,並耮平空壟防止草荒,然後對空壟進行鋪草,每平方米用稻草或麥秸1kg左右。

3、順蔓、掐尖、打杈、人工授粉

(1)順蔓每株留兩個主蔓,兩條主蔓均橫在空壓縮上。可培1次定向土,使瓜秧向順風方向傾斜,避免翻秧。

(2)掐尖一級分杈,長到3片葉時,開始掐尖,看住並掐掉二、三級分杈,主蔓掐尖在8月以後。

(3)人工授粉,一般甜葫蘆上午和雨天不開花,所以每天上午打杈、掐尖,下午16時開始授粉,過了處署(8月23日)就可停止授粉,一般兩條主蔓結瓜6—8個。

(4)田間留車道,原則在道兩側各有2條瓜壠,以便於澆水和收瓜。

採收加工

1、採收時間 

8月上旬開始逐漸採收,當第1茬瓜長到15—18斤左右(用指甲掐有聲音即可採收),原則頭一天採收,第2天先削掉瓜皮,再削瓜條,雨天不要削瓜條。

2、搭架晾曬瓜條熏瓜及包裝

(1)晾曬木架規格每公頃需建架高2.2米,寬3米,長18—20米,兩排架。木桿用塑膜纏上,防止粘瓜條。

(2)晾曬瓜條 

晾曬場地一般選擇在地里為最佳,因為大地里沒有灰塵,在自己家院內或者門前大道上,灰塵很多,但是必須用塑膠布罩上,防止灰塵落上。晾曬標準用手握一下不粘手為宜。

(3)熏房材料 

用木桿搭架,四周必須用塑膠布罩上,四周底角(邊)用濕土壓好踩實,防止硫磺汽味散發出去。每公頃需建熏房規格:長12米,寬3米,高2.5米。

(4)熏瓜 

一般是上午削瓜條,下午進房,第二天出房再進行晾曬,轉動木桿,防止瓜粘木桿,八分乾開始理條,一頭齊,分長短扎把在進房熏條。扎把在頭上扎和中間扎兩種,一般都在頭上一端扎。把扎得不要過緊,一般熏條時間,為2個晚間,24小時左右。每公頃用硫磺200公斤左右,每房用硫磺以水條為準,一般3000斤瓜條,每次用2—3斤左右,用硫磺多少與天氣有關,晴天則少,陰天則多。

(5)包裝要求 

扎小把直徑為3cm出房後用塑膠袋裝好,防止硫磺味散發出去。(每個包裝重50公斤)。

(6)產品質量標準瓜條長1.8—2.2米,寬2.5cm,厚3mm。

質量要求:無老化條、油條、皮條、髒條、蛇皮條、筋條瓜不超過20%,水分在20%左右。 

(7)等級要求 

60—90cm為三等條、1—1.7m為二等條、1.8—2.2m為一等條。

鑑別

該品粉末淡黃棕色。種皮表皮細胞類多角形或不規則形,壁薄,垂周壁平直或彎曲,外被角質層。種皮厚壁細胞多成片存在,細胞較大,壁較厚,黃棕色,多角形或不規則形,直徑約50μm,長約100μm,木化,紋孔圓形或長圓形,孔溝明顯。石細胞淡黃色,較小,壁甚厚,呈長方形或類圓形,有的少數分枝,壁波狀彎曲。星狀細胞碎片較多,不規則形,分枝成星狀,界限不甚明顯,具數個分枝或突起,壁彎曲,木化,胞腔不規則。種皮下皮細胞類長方形,扁平,垂周壁稍厚。子葉細胞充滿糊粉粒,直徑2~15μm,並含脂肪油滴和脂類物質,用水合氯醛透化,脂類物質成片脫落,可見糊粉粒溶化後的痕跡。內胚乳細胞類多角形,充滿油滴和糊粉粒,直徑2μm以下。假種皮碎片細胞類。長方形,排列成鑲嵌狀,壁薄,微彎或平直。纖毛眾多,長短不一,長約100μm,平直或稍波狀彎曲。

葫蘆科·南瓜族植物

南瓜族(Trib. CUCURBITEAE Ser.)分4亞族,中國有3亞族:葫蘆亞族、南瓜亞族、栝樓亞族。雄蕊通常3,分離或至少花絲分離,花葯通常1枚1室,其餘2室,藥室2-3(至多)回折曲或鏇轉,極稀直;果實通常不開裂;種子常水平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