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管
喉管的構造非常簡單,由哨子,管身和喇叭口三個部分組成。它的哨子取材於蘆葦,哨口比較寬,兩片對合的哨片也比較厚。管身是用長莖竹、烏木、紅木、雜木、塑膠管或者是金屬管等材料製成,其中,以竹製管身的音色最好。喉管的管身上開有七個音孔,管身下端裝有薄銅片製成的喇叭口,起到擴大音量和裝飾的作用。相關條目
喉管的音色和管子相似,它的發音接近管子的低音區,音色淳厚,低沉,略帶鼻音效果,在民族樂隊中經常與中胡或低胡配合使用,以此來加強樂隊的中音和低音聲部。在中國的民族樂隊中,最常用的喉管有g調中音喉管和d調低音喉管兩種。g調中音喉管全長53厘米,內徑為1至1.3厘米,它能發出8個音,音域只有一個八度。和它相比,d調低音喉管管身較長,約為85厘米,內徑為1.4至1.7厘米,d調低音喉管的音域較窄,轉調不方便。二十世紀60年代,中國的樂器製作家研製出了一種加鍵喉管,這種新型喉管的管身上加裝了按鍵,開有18或19個音孔,並且設有一個泛音孔。它不僅可以吹奏出半音階,而且適於轉調。同時,音域也擴展到兩個半八度,從而一躍成為一種獨奏樂器。另外,在聲部配套上,發展成為中音、次中音、低音和倍低音聲部,使音色更加飽滿和豐富。
發展歷史
喉管由管子發展而來,流行於兩廣地區。喉管又稱“竹管”。在管子的基礎上,於管身下端加碗而成的民間樂器。最初為廣東街頭小販所用,20世紀20年代末期,始在廣東音樂和粵劇中套用,後來普通流行於兩廣地區。20世紀50年代初,音樂工作者在喉管的基礎上,將原來的筒音f 往下移低小三度到d,作為中音喉管,移低到A,作為低音喉管,在民族樂隊中用於合奏或為粵劇伴奏。20世紀60年代出現了加鍵喉管。管身上加裝鍵子,開有18或19個音孔,並設有一個泛音孔,解決了超吹(如筒音g,超吹髮d2音),不僅可以奏出半音階,適於轉各種調,而且音域擴展到二個半八度,使喉管一躍而成為獨奏樂器。在聲部配套上,也發展成為中音、次中音、低音和倍低音四種喉管,顯著地豐富了民族樂隊的中音聲部和低音聲部,使之飽滿、豐厚。在音色上,不論演奏鏇律或和聲,都較排笙或低音嗩吶融合、協調。
結構音調
喉管由哨子、管身和喇叭口三部分組成。喉管由哨子、管身和喇叭口三部分組成。哨子用蘆葦製作,兩片相對合成,哨口較寬而哨片較厚。管身用長莖竹、烏木、紅木、雜木、塑膠管或金屬管等材料製成,上面開有7個音孔,
以竹管的音色最佳。管身下端裝有薄銅片製成的喇叭口,以擴大音量和作為裝飾。低音喉管還有一個銅質的曲頸。
定調和音域
喉管常定為G調和D調,G調為中音喉,音域一個八度,D調為低音喉管,音域從A~a。在民族樂隊中,常用的是G調中音喉管和D調低音喉管。G調中音喉管能發出8個音,音域由d~d1隻有一個八度;D調低音喉管,比G調中音喉管低一個純四度,音域從A~a。由於音域窄,又無半音,所以轉調很不方便,演奏者通過對哨子
的控制,可轉些近關係調(原調的上下五度),如需遠關係轉調,則要換用其它調樂器。喉管的發音接近管子的低音區,音色淳厚、低沉,略帶鼻音,在民族樂隊中經常與中胡或低胡結合使用,以加強樂隊中、低音聲部。
喉管是在管子下端加碗而成,流行於兩廣地區。20世紀50年代以來,發展為中音、低音、次中音、倍低音喉管及加鍵喉管等多種。喉管又稱“竹管”。它是在管子的下端加碗而成的民間樂器。最初為廣東街頭小販所用,20世紀20年代末期,在廣東音樂和粵劇中略有套用,後來普通流行於兩廣地區。20世紀50年代初,音樂工作者對喉管進行改革,將原來的筒音f 往下移低小三度到d,作為中音喉管,移低到A,作為低音喉管,在民族樂隊中用於合奏或為粵劇伴奏。後又改革了次中音、倍低音喉管,豐富了民族樂隊的中音聲部和低音聲部,音色飽滿、豐厚。 20世紀60年代出現了加鍵喉管。它是在管身上加裝鍵子,開有18或19個音孔,並設有一個泛音孔,解決了超吹(如筒音g,超吹髮d2音),它不僅可以奏出半音階,適於轉各種調,而且音域擴展到二個半八度,故可用於獨奏。
演奏方法
包吹法的練習和運用一、包吹法簡介:
(一)關於發音
包吹法不僅是一種喉管演奏技巧,而是一種全新的吹奏方法。顧名思義,包吹法,就是把喉管的吹孔完全用雙唇包起來吹奏,它是一種自有喉管和類似喉管這類吹孔樂器以來,從未有過的,全新的吹奏方法。
包吹法雖然是用上下雙唇把身子的吹孔包起來吹(形似吹巴烏狀),但它的發音不是通過簧片振動,也不像喉音那樣用喉頭或口腔振動發音,而是在雙唇包住吹孔的唇內側(外邊看不到)形成風門,氣息通過風門時衝擊唇內側的唇沿產生振動,進而振動笛體使之發出音來。道理上近似吹銅管樂器,但不同的是,笛子只有吹孔而沒有號嘴,沒有像號嘴那樣的東西擋住雙唇,也不需要像吹號那樣大的,強硬的口風和氣流。包吹法的風門形成是領先丹田的控制與兩腮的緊收(雙唇不能緊收,要自然放鬆)風門的大小、緊松、和口風的軟、硬、緩、急,決定著音的準確和音色的優劣。 (“用包吹法吹出的音呼效果近似巴烏和喉管。音量大、音質渾厚、低沉,如控制弱一些就與巴烏的音色十分相似。”——摘自《中國笛網》之笛子論文“論全新的喉管技巧”)包吹法可以採用笛膜和不採用笛膜兩種方法來演奏,不用笛膜(或將膜貼緊)發出的音圓潤,但振動的共鳴略差,用笛膜吹奏發音透明,秀麗,清脆,此兩種音色可以選擇使用。
包吹法在喉管上所發出的音,比原來笛子上的音高一個大二度,就是說比笛子高一個調。用第三孔作D的喉管來吹奏,吹出的實際音高為E(第三孔變成了E)。所以,在實際使用中,包吹法應以第二孔為基調(第二孔作“1”)筒音為“低音6”。如用D調笛(全按為低音5)吹奏某一首樂曲,當吹奏要變為用包吹法時,變就要以第二孔作“1”(全按為低音6)的指法來吹奏,其音就與用哨吹法所用的第三孔作“1”的調一樣高。由於氣流的大小和口風的軟硬緩急不同,對音高的影響很大(最大幅度可達一個大二度至小三度),所以用包吹法也可以用和哨吹法同樣的指孔吹奏出同樣的音高,如第三孔的D音,用包吹法也可吹成D音,但這樣吹出來的音不夠圓潤,不夠豐滿,不夠明亮。因此我們經過反覆的比較,不斷探索,最後選定了高一個全音的吹奏方法,效果就比較理想了。
(二)關於指法
包吹法的指法和哨吹法的指法一樣,但是由於它的發音比喉管高一個大二度,所以必須轉調(變指法)吹奏。而這幾個調(指法)在哨吹法中卻很用的很少。所以演奏較為困難。如:小工調(全按為低音5)哨吹轉為包吹就成了第二孔作“1”(全按為低音6)的指法吹。正宮調的哨吹(全按為低音2)轉包吹法後,卻成了六字調(全按作為低音3)的指法。以此類推即可。
(三)關於使用
包吹法掌握好了,在實際工作中用途十分廣泛,可以代替巴烏進行吹奏,把膜帖松一點,或氣息猛一點,音色又很近似喉管和西洋單簧管的中低音色,把喉管發展成多種功能,多種用途,豐富了表現能力。
包吹法的運用有兩個方面,一是單獨使用,另一方面是與哨吹法交換使用。因為能交換吹奏,能在一支喉管上吹奏絕然不同的兩種音色效果,正是運用包吹法的最大成功。它獨有的特色使人耳目一新。在獨奏中廣泛運用各種交換吹奏手法使演奏在高、低、快慢、長短、強弱變化中又增添了一種絕妙的音色對比,能出人意外,能引人入勝,收到極好的效果。
二、包吹法的用笛
包吹法適用於任何調的喉管。只要是依靠吹孔奏發音的喉管及西洋長笛,都能適用包吹法,不過用中音笛(如D、E調)和低音笛子,(如大C調、B調、A調等),效果尤佳。在梆笛了使用包吹法,發音高昂、粗壯、有力但音色燥,而且吹時較費勁,不如在中低音喉管上那樣自如,音色音質那樣柔麗動聽。傳統的六孔笛子,用包吹法可奏出一個八度的音,如果在傳統笛子的上、下(第六孔之上、第一孔之下的適當處)各增開一個音孔,音域就可達到十度音。隨著喉管不斷改革,包吹法的音域將還會擴展。
世界樂器
所謂的樂器又稱為器樂,是指演奏音樂用的器具,也是聲樂的相對語。樂器的源起可追溯到遠古之前,起初只是當作信號之用,當時並不是為了聆聽音樂而製造的,經過了幾千年的演進,人們開始講求樂器的材質、音色、技巧,才演變到現今我們所看到的樂器。 |
中國民族樂器
樂器類別 | 樂器名稱 |
吹奏樂器 | 木葉| 紙片| 竹膜管(侗族) | 田螺笛(壯族) | 招軍(漢族) | 吐良(景頗族) | 斯布斯額(哈薩克族) | 口笛(漢族) | 樹皮拉管(苗族) | 竹號(怒族) | 簫(漢族) | 尺八 | 鼻簫(高山族) | 笛(漢族) | 排笛(漢族) | 侗笛(侗族) | 竹筒哨(漢族) | 排簫(漢族) | 多(克木人) | 篪(漢族) | 塤(漢族) | 貝(藏族) | 展尖(苗族) | 姊妹簫(苗族) | 冬冬奎(土家族) | 蓽達(黎族) | 口利咧(黎族) | 嗩吶(漢族) | 管(漢族) | 雙管(漢族) | 喉管(漢族) | 芒筒(苗族) | 笙(漢族) | 蘆笙(苗| 瑤| 侗族) | 確索(哈尼族) | 巴烏(哈尼族) | 口哨(鄂倫春族) |
彈撥樂器 | 金屬口弦(苗族、柯爾克孜族) | 竹製口弦(彝族) | 樂弓(高山族) | 琵琶(漢族) | 阮(漢族) | 月琴(漢族) | 秦琴(漢族) | 柳琴(漢族) | 三弦(漢族) | 熱瓦甫(維吾爾族) | 冬不拉(哈薩克族) | 扎木聶(藏族) | 箏(漢族) | 古琴(漢族) | 伽耶琴(朝鮮族) | 豎箜篌| 雁柱箜篌 |
拉奏樂器 | 梆子(漢族) | 杵(高山族) | 叮咚(黎族) | 梨花片(漢族) | 臘敢(傣族) | 編磬(漢族) | 木鼓(佤族) | 切克(基諾族) | 鈸(漢族) | 鑼(漢族) | 雲鑼(漢族) | 十面鑼(漢族) |星(漢族) | 碰鐘 | 鍾(漢族) | 編鐘(漢族) | 連廂棍(漢族) | 喚頭(漢族) | 驚閨(漢族) | 板(漢族) | 木魚(漢族) | 吾攵(漢族) | 法鈴(藏族) | 腰鈴(滿族) | 花盆鼓(漢族) | 銅鼓(壯| 仡佬| 布依| 侗| 水| 苗| 瑤族) | 象腳鼓(傣族) | 納格拉鼓(維吾爾族) | 漁鼓(漢族) | 塞吐(基諾族) | 京堂鼓(漢族) | 腰鼓(漢族) | 長鼓(朝鮮族) |達卜(維吾爾族) | 太平鼓(滿族) | 額(藏族) | 撥浪鼓(漢族) | 揚琴(漢族) | 竹筒琴(瑤族) | 蹈到(克木人) | 薩巴依(維吾爾族) |
打擊樂器 | 樂鋸(俄羅斯族) | 拉線口弦(藏族) | 二胡(漢族) | 高胡(漢族) |京胡(漢族) | 三胡(漢族) | 四胡(漢族) | 板胡(漢族) | 墜琴(漢族) | 墜胡(漢族) | 奚琴(漢族) |椰胡(漢族) | 擂琴(漢族) | 二弦(漢族) | 大筒(漢族) | 馬頭琴(蒙古族) | 馬骨胡(壯族) | 艾捷克(維吾爾族) | 薩它爾(維吾爾族) | 牛腿琴(侗族) | 獨弦琴(佤族) | 雅箏(朝鮮族) | 軋箏(漢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