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唎咧外形和嗩吶桿相似,由若干節大小不同的短竹管套接而成。每節上都開有一個圓形音孔。原始的唎咧僅有5孔,到了20世紀50年代,流行於樂東、昌江和東方一帶的西路唎咧,發展為六節六孔,全長約22厘米,在上端竹管上開有一個隙口,插入麥桿或樹葉等作為簧片,可吹出 8個音;流行於通什、保亭一帶的東路唎咧,則為七節七孔,但最上一孔作為裝飾用。
樣式
唎咧多為吹奏者自製自用,故形式各異,長短、大小不一,有六、七、八、九孔之別;
調子也各異,既有像鋼筆那樣大的小唎咧,也有像低音嗩吶那樣長的大唎咧。
使用的簧片,有的像西洋樂器單簧管的哨片,也有使用嗩吶哨的。
目前,民間常用的唎咧,多為七節六孔。以蘆葦片作簧片,用竹片削薄後綁在竹管的背面。
音色
唎咧的音色類似管子的高音區,明亮而富有特色,富於歌唱性,

宜於表現歡快、熱情的曲調。
吹奏唎咧,方法基本與小嗩吶相同,用氣息控制音準和音色,並吸收了單吐、雙吐、花舌、滑音、斷音、頓音等不同的技巧。
盤點少數民族樂器
我國的民族樂器按照其性能的不同,可分為吹、拉、彈、打四類,本任務是盤點少數民族樂器,歡迎大家一起協作,有些詞條分值高的但是質量不高,不要錯過喔~ |
“八音”民族樂器列表
中國民間音樂文化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歷史中,發展出一系列富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樂器,亦有依照樂器材質而形成的分類,古稱“八音”,分為金、石、絲、竹、匏、土、革、木 | ||
金 | 鍾(編鐘 | 特鍾) | 方響 | 鑼 | 雲鑼 | 銅鼓 | 鐃 | 鈸 | 鈴 | 鐸 | 鉦 | |
石 | 磬(編磬 | 特磬) | |
絲 | 彈撥 | 古琴 | 瑟 | 箏 | 箜篌 | 琵琶 | 三弦 | 阮 | 柳琴 | 月琴 | 秦琴 | 獨弦琴 |
拉弦 | 二胡 | 高胡 | 中胡 | 低胡 | 板胡 | 京胡 | 京二胡 | 馬頭琴 | 馬骨胡 | 牛腿琴 | 大廣弦 | 椰胡 | 墜胡 | 墜琴 | 大筒 | 大筒弦 | 葫蘆琴 | 葫蘆胡 | 土胡 | 角胡 | 三胡 | 四胡 | 擂琴 | 革胡 | 低音革胡 | 拉阮 | 奚琴 | 軋箏 | 胡琴 | |
彈擊 | 揚琴 | 築 | |
竹 | 笛子 | 簫 | 排簫 | 籥 | 篪 | 尺八 | 篳篥 | 管子 | 嗩吶 | 巴烏 | 芒筒 | 唎咧 | 口笛 | 新笛 | 侗笛 | |
匏 | 笙 | 竽 | 蘆笙 | 葫蘆絲 | 葫蘆笙 | |
土 | 塤 | 缶 | |
革 | 鼓 | 大鼓| 板鼓 | 排鼓 | 南堂鼓 | 八角鼓 | 羯鼓 | 鞀 | | |
木 | 木魚 | 柷 | 敔 | 鼓板 | 拍板 | 梆子 | |
其他 | 骨笛 | 口弦 | 木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