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傳說
馬頭琴 |
在遼闊的內蒙古草原上,流傳著這樣一個動人的傳說:很早很早以前,在科爾沁草原上有個愛唱歌的牧人,名叫蘇和。他有一匹心愛的小馬,渾身雪白,它的皮毛像緞子一樣光亮,又美麗、又健壯,它嘶鳴起來,聲音像銀鈴一樣清脆悅耳。幾年以後,小馬長成了膘肥體壯的大白馬。在一次賽馬會上,蘇和的白馬奪得錦標後卻被王爺搶去了。白馬日夜思念主人。一天,王爺騎白馬正在親友面前炫耀,不料被馬摔得頭破血流。白馬掙脫了韁繩,卻不幸中了王爺的毒箭,待跑回主人身邊後,終因傷勢過重而死在蒙古包前。蘇和失去心愛的白馬悲痛欲絕,日夜守在白馬的屍體旁不忍離去,幾天幾夜都沒有入睡。這天晚上,蘇和終於迷迷糊糊睡著了,他夢見白馬活了,向他歡蹦亂跳地跑來,嘴裡不住地嘶鳴著,蘇和也呼喚著向白馬跑去,就在這時他驚醒了,舉目遠望,四野茫茫,蒼穹像蒙古包一樣罩蓋下來,草原上,馬群滔滔,羊群像天上的朵朵白雲,但就是不見他心愛的白馬。只有它那動人的嘶鳴還在耳邊迴響,他想捉住這個聲音來寄託對白馬的懷念,想著想著終於醒悟過來。於是,蘇和 就用白馬的腿骨做琴桿、頭骨做琴箱、馬皮蒙琴面,用馬尾搓成琴弦,拿套馬的桿子做弓,並按照白馬的模樣雕刻了一個馬頭,做出了草原上的第一支馬頭琴。拉奏起來,就好像夢中聽到的聲音一樣。蘇和拉起馬頭琴,用哀怨、憤怒的琴聲訴說著蒙古族人民的苦難生活和對王爺、牧主的深仇大恨;用嘹亮、優美的琴聲表達出人民對牲群、草原的熱愛和對新生活的嚮往……從此,馬頭琴便成了蒙古族人民的心聲。夏夜,當人們漫步在草原的牧場上,或是城鎮的街道旁,一縷悠揚而激越的琴聲傳來,感人肺腑,沁人心脾,這便是馬頭琴的樂聲。
歷史概況
早在公元1206年,中外歷史上著名的蒙古族首領、傑出的軍事家成吉思汗(1162年—1227年),統一蒙古地區各部落建立蒙古汗國時,馬頭琴的前身就已在蒙古民族中廣泛流傳了,不過當時稱為胡琴(胡爾)。元代初年,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1254年—1324年)遊歷我國期間,曾於1275年5月到達上都(今內蒙古多倫縣西北),深得元世祖忽必烈寵信,他於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回國時,還把胡琴帶到了歐洲,對西洋拉弦樂器的發展曾起到了較大的促進作用。在余文的《內蒙古歷史概要》中有:“在十二至十三世紀時,樂器及舞蹈藝術已出現了,……有鑼、拍板及祭祀時奏的忽兀兒(胡琴)”。《清史稿》載:“胡琴,刳桐為質,二弦,龍首,方柄。槽橢而下銳,冒以革。槽外設木如簪頭以扣弦,龍首下為山口,鑿空納弦,綰以兩軸,左右各一,以木系馬尾八十一莖軋之。”這裡將馬頭琴的前身胡琴的形制詳盡地記載下來。明、清兩代,這種火不思形式的胡琴在民間廣為流傳,並用於宮廷樂隊中。當年,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打進察哈爾(今張家口一帶),在洗劫燒殺中,竟特意將樂手和幾把胡琴留了下來。早期的馬頭琴,居然在征服者面前有著如此驚人的魔力。
清乾隆年間(1736年—1795年),在胡琴原型的基礎上,出現了長琴桿插入倒梯形琴箱、雙面蒙皮、馬尾弦和馬尾弓的蒙古族拉弦樂器朝爾。又經過一百餘年的流傳和實踐,到了20世紀初的民國初年,蒙古族人民才把朝爾的頭飾改為馬頭、琴箱變為上窄下寬的正梯形。至此,朝爾完成了發展的使命,馬頭琴則開始了新的歷史征程。當代中國著名馬頭琴演奏家齊·寶力高,1979年2月23日在《內蒙古日報》(蒙文版)發表的《馬頭琴的起源與發展》一文中寫道 :“把龍頭改制成馬頭,大致是俄國十月革命前後,即蒙古人民共和國革命勝利前後。喜歡駿馬的我們蒙古民族拋棄了龍頭換上馬頭雕裝,充分體現和完全符合我們蒙古族人民的思想感情。由此,現在國內外都統一稱之馬頭琴。”
2006年5月蒙古族馬頭琴音樂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結構特點
馬頭琴由共鳴箱、琴頭、琴桿、弦軸、琴馬、琴弦和琴弓等部分組成,共鳴箱呈正梯形,也有極個別的做成六方形或八方形,琴箱框板多使用色木、榆木、花梨木、紅木或桑木等硬雜木製成,上下兩框板的中央開有裝入琴桿的通孔,左右側板上分別開有出音孔,琴箱正背兩面蒙以馬皮、牛皮或羊皮,皮面上彩繪民族圖案為飾,也有正面蒙皮、背面蒙以薄木板的。琴頭、琴桿多用一整塊色木、花梨木、紅木或松木製作。琴頭呈方柱形,頂端向前彎曲,造型為雕刻精細的馬頭,既有奔馬的馬頭,也有立馬的馬頭,有的是在琴桿上端直接雕出,也有的是雕好以後粘上去的。弦槽後開,多有槽蓋,兩側橫置兩個弦軸(左右各一)。弦軸又稱把子,採用黃楊木或琴桿木料製作,軸桿為圓錐體,軸柄呈圓錐形、八方形、瓜棱形或扁耳形,圓錐形 軸柄外表刻有直條瓣紋,便於擰轉,有的軸頂為圓球形。琴桿為半圓形柱狀體,前平後圓,正面為按弦指板,上端設有山口,下端裝入琴箱上下框板的通孔中。皮面中央置木製橋形琴馬。張兩條馬尾弦,兩弦分別用40根(裡弦)和60根(外弦)左右長馬尾合成,兩端用細絲弦結住,上端纏於弦軸,下端繫於琴底的尾柱上。琴弓用藤條或木料製作弓桿,兩端拴以馬尾為弓毛。傳統的馬頭琴,多為馬頭琴手就地取材、自製自用,故用料和規格尺寸很不一致。通常分為大、小兩種,分別適用於室外或室內演奏。大者,琴體全長100厘米~120厘米,琴箱長26厘米~30厘米、下寬22厘米~28厘米,宜室外演奏使用;小者,琴體全長70厘米左右,琴箱長20厘米、下寬 18厘米左右,宜室內演奏使用。馬頭琴是屬於指板類型的拉弦樂器,不設千斤,從山口到琴馬的一段琴弦為有效弦長。它最突出的特點是,琴箱的面、背兩面都蒙皮膜,這和一般拉弦樂器只正面(筒前口)蒙皮、背面(筒後口)設音窗或呈開口式是不同的。用馬尾弓摩擦馬尾弦,發出的聲音甘美、渾厚、悠揚、動聽,這在中外拉弦樂器中都是極為獨特的。國樂器博物館中,珍藏有馬頭琴多件。其中有一支來自東蒙民間的馬頭琴,系用當地所產的松木製作,琴箱正梯形,箱長29厘米、上寬23厘米、下寬26厘米、厚9厘米,正、背兩面蒙以馬皮,背麵皮面中央開有一個金錢眼狀出音孔,孔徑7.8厘米。琴頭琴桿用一根柴木製成,全長108厘米。琴頭長方柱形體,頂端雕以馬頭為飾,弦槽後開,槽長10厘米、寬1.5厘米,兩側各置一個弦軸。弦軸色木製,呈八方形錐狀體,軸長12.8厘米,軸頂圓球形。琴桿呈半圓形柱狀體,前平後圓,正面為按弦指板,上端雕有龍面裝飾,下端插入琴箱通孔中。皮面中央置木製橋形琴馬。張兩束黑色馬尾弦,兩弦由龍面鼻孔中穿出,繫於琴底尾柱上。琴弓的弓桿木製,兩端拴以一束黑色馬尾為弓毛,弓長76厘米。此琴製作精細,琴箱四框外表雕刻出民族圖案花紋,通體髹以深棕色漆,馬頭、軸頂塗黑色漆,琴頭和琴箱正背兩面油漆彩繪雲頭、花卉和富有民族風格的圖案紋飾,古色古香,雅致大方。此琴原為我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程硯秋先生藏品。已被載入大型畫冊《中國樂器圖鑑》中。在這個博物館裡,還珍藏有兩件蒙古國製作的馬頭琴,其中一支共鳴箱呈正梯形,箱框用四塊硬木板拼粘而成,兩側板上開有音窗,琴箱長33厘米、上寬22厘米、下寬31厘米、厚10厘米,正面蒙以馬皮,背面蒙以薄木板。琴頭、琴桿用一塊松木製作,全長108厘米。上端雕刻向前彎曲的馬頭,弦槽後開,兩側各置一軸。弦軸雲杉制,軸長18厘米,軸柄扁而長,形如馬耳。琴桿為半圓形柱狀體,前平後圓,正面為按弦指板,上端設有弦孔通向弦槽,下端裝入琴箱中。皮面中央置木製橋形琴馬,馬長6厘米、高3.2厘米、底寬1厘米。張兩束黑色馬尾弦,兩弦由弦孔中穿出,下繫於琴底尾柱上。琴弓為木製弓桿,兩端系一束黑色馬尾而成。琴頭、琴面髹以淡綠色漆,琴桿、弦軸為橙黃色漆,通體彩繪富有蒙古民族風格的雲頭、花卉和圖案紋飾。此琴為50年代初蒙古人民共和國音樂代表團訪華時送給我國人民的禮物,它是中蒙兩國人民友好往來和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已被載入《中國樂器圖鑑 》大型畫冊中。
演奏方法
演奏馬頭琴時,通常採取坐姿,將琴箱夾於兩腿中間,琴桿偏向左側。左手虎口稍張開,拇指微扶琴桿,在低把位上,用食指、中指的指甲頂弦、無名指按弦、小指指尖頂弦,小指在演奏中非常重要,它常從外弦下面伸進去頂裡弦;在高把位上,由於音位距離很小,各指都以指尖按弦。右手執弓時,以虎口夾住弓柄,食指、中指放在弓桿上,無名指和小指控制弓毛。運弓中,弓毛和琴弦要保持直角狀態。馬頭琴的定弦有多種,因較細的琴弦張在裡弦,較粗的弦張在外弦,所以常以反四度關係定弦為a、e,有時也以正四度關係定弦為A、d,正五度關係定弦為d、a,用於伴奏時音域僅一個八度。拉奏方法也與其它拉弦樂器不同,琴弓的弓毛不夾在里、外弦之間,而是在兩弦外面擦奏,所以它具有獨特的音色,柔和、渾厚而深沉,拉奏起來,特別洪闊、低沉而豪放,富有草原風味。右手弓法有長弓、半弓、短弓、跳弓、連弓、連跳弓、頓弓、打弓、擊弓、碎弓和抖弓等,左手指法有彈音、挑音、顫音、打音、滑音、雙音、撥弦、揉弦和泛音等技巧,許多裝飾音都是由小指奏出的。馬頭琴的演奏特點是以指甲從弦側觸弦發音,所以音色清晰、明亮,宜於奏出豐富的泛音,具有鮮明的藝術風格。在遼闊的內蒙古自治區和蒙古族聚居的省、區,人們喜愛馬頭琴,除作為獨奏樂器外,常用於說唱(蒙語說書)、民歌和舞蹈伴奏或與四胡等樂器合奏。傳統的馬頭琴音量較小,只適於在蒙古包和室內演奏;經過改革以後,馬頭琴的藝術造型更加完美,音量和音域得到顯著擴大,已完全適於在舞台或室外演奏,它不僅能夠拉奏,還可撥弦彈奏,已成為出色的獨奏樂器。還經常參加民族樂隊演奏,並成為內蒙古烏蘭牧騎(文藝宣傳隊)的主要樂器,最擅長演奏柔和細膩的抒情曲調,特別適宜演奏悠長遼闊的旋律和為長調民歌伴奏。
演奏名家
蒙古族有許多傑出的馬頭琴演奏家,他們在繼承、發展馬頭琴藝術上做出了寶貴的貢獻,較著名的就有色拉西、巴拉乾和桑都仍等。色拉西是深受蒙古族人民熱愛的藝術大師,是科爾沁草原馬頭琴流派的傑出代表。他祖父和父親都是演奏馬頭琴的好手,母親又是歌唱能手,從小接受音樂洗禮和薰陶,九歲學琴,十歲就能獨立演奏一般民歌,十九歲拜有名的馬頭琴手仁欽為師,勤學苦練,技藝精進,形成自 己的獨特演奏風格。色拉西把畢生的精力都用在鑽研琴藝上,直到六十一歲才結婚。舊社會,他背著馬頭琴在草原上流浪,歷盡千辛萬苦,奏出人民的心聲;新社會,他演奏的是絢麗多彩的頌歌,有些樂曲還錄了音、灌製成唱片。桑都仍是色拉西的得意門生,他嚴格地繼承了老師的技藝,吸取傳統演奏法的優點,創立了一套新型的演奏技法。左手中指的運用為快速演奏提供了方便條件,不僅能演奏傳統樂曲,更擅於演奏現代樂曲。他還在馬頭琴的改革上做出卓越貢獻。當代馬頭琴演奏家有齊·寶力高、達日瑪和巴依爾等。桑都仍的學生齊·寶力高,演奏風格熱情奔放,雄渾沉實,是內蒙古新一代馬頭琴學派的傑出代表。1988年組建了馬頭琴樂團,培養出許多青年馬頭琴演奏人才。
名曲
馬頭琴的優秀曲目很多,傳統的琴曲風格多樣,富於草原特色,曲調委婉,多是描繪自然風光或對馬的歌唱。如《朱色烈》、《涼爽的杭蓋》、《四季》、《蒙古小調》、《鄂爾多斯的春天》、《清涼的泉水》、《走馬》和《馬的步伐》等。《朱色烈》是根據同名民歌改編的,“朱色烈” 是山峰的名字,樂曲用它來比喻男女愛情的堅貞。《涼爽的杭蓋》是描寫水草豐美的山林和牧場的夏日風光。《四季》是根據同名民歌改編的,曲調悠揚流暢,描繪了錫林郭勒大草原一年四季自然景色的變化和牧民對家鄉的熱愛。讚頌新時代、新生活的優秀創編樂曲,有達日瑪的《草原新歌》、《新春》,齊·寶力高的《草原讚歌》、《草原連著北京》、《萬馬奔騰》、《敘事曲》、《在鄂爾多斯草原》、《蒙古胡琴贊》和辛滬光的馬頭琴協奏曲《草原音詩》等。《草原新歌》取材於錫盟、呼盟民歌,是一曲草原和牧民的讚歌。《草原連著北京》表現了蒙古族人民身在草原、心向北京的熾熱豪情。《萬馬奔騰》描繪了內蒙古千里草原的壯闊建設圖景。有人曾經說過:對於草原的描述,一首馬頭琴曲的旋律,遠比畫家的色彩和詩人的語言更加傳神。
鑑別方法
1.馬頭琴的木料:馬頭琴的木料是色木(楓木,也叫五角楓),不管是再好的馬頭琴,她的主要木料是色木。但色木分很多種,常用的馬頭琴木料有四種:南方普通色木,南方花色木,東北普通色木及東北花色木。
南方色木(普通色木和花色木)因成長速度快而木質軟,但白淨。用它做的琴外觀比較白(沒有著色的部分)但音質不是很理想,高檔馬頭琴不選用南方料。
北方色木(普通色木和花色木),一般生長時間為幾百年(直徑45CM以上,有的達到80CM)在嚴寒漫長的歲月中形成了堅硬的木質,但惡劣氣候使年輪或顏色有了不一致的特點。用它做的馬頭琴音色悠遠渾厚,尤其東北花色木做的馬頭琴外觀漂亮,音色純真,為馬頭琴之珍品。
花色木(也叫虎皮紋色木)是做樂器的高檔木料,尤其東北花色木是做馬頭琴的最好木料,用它做的馬頭琴表面有立體感,極為高貴。但他對音質沒有直接影響。
所以木料角度首選是東北色木,再就是南方色木,現在市場因色木(樂器專用料)的漲價,出現了很多花木或其他木料做的馬頭琴,這種琴從用料角度說不算正規的馬頭琴。
2、馬頭琴的工藝:馬頭琴不是誰都能做的,她有著蒙古族的獨特風格,所以蒙古人做的馬頭琴才是正宗的馬頭琴,現在旅遊點或一些場所出現有著類似玉雕形狀馬頭的馬頭琴,雖然外觀是馬頭,但絕對不是真正馬頭琴的外觀。工藝精細度也有很大差異。尤其網上銷售的馬頭琴沒有高清晰大圖片效果的馬頭琴絕對不能買。
3、不能買經銷的,必須了解做琴師的情況,產量和信譽度。經銷中間必有利(尤其是網上),越便宜越不能買,真正馬頭琴的材料和工藝不會太低廉。
4、馬頭琴的指板通常是紅木或烏木做的,烏木的檔次較高,用其他木料做的均屬非正規。面板為桐木或白松(魚鱗松)。
5、共鳴箱的背板,一些廠家為了盈利把馬頭琴共鳴箱的背板用膠合板代替或整個共鳴箱洋膠合板做,鑑別這種琴的辦法是從面板孔看共鳴箱的裡面結構。膠合板做的共鳴箱背板裡面有貼層,很容易識別。
製作大師
張純華1922年生於山西定襄,祖上為官宦人家,到父親時家道衰落,充任鄉間教師張純華大師,母亦識文斷字。幼年時母、父、祖母先後去世,9歲入村國民國小讀書,兩年後因家庭窮困輟學。1936年,為了謀生,沿著前人走西口的道路,經過半個多月的長途跋涉,投奔在綏遠平市官錢局任職的伯父,伯父與當地有名的“德余泉”商號大掌柜蘭銀余是相與(摯友),遂介紹他到德余泉學徒,伺候大掌柜,吃住在蘭家大院。1947年,德余泉老店員蘇全與他在津合資另開字號,經營兩年歇業。1949年夏,他回到歸綏(今呼和浩特市),經常給教會、一些樂器班子修風琴等民間樂器。1952年,在舊城大什字街租一處二層樓鋪面,創辦歸綏第一家樂器店“和聲文藝工業社”,組織了一些工人從事修理配製和經銷各種樂器,生產少量板胡、四胡等產品。服務範圍,東至大同,西至包頭。此後,經1954年公私合營、1956年合作化以後,他始終與樂器打交道,尤其與蒙古族弦鳴樂器馬頭琴的研製結下不解之緣,情有獨鍾。
1950年,內蒙古文工團進京參加建國一周年活動演出。10月3日,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等中央領導在中南海懷仁堂觀看各省區藝術團體表演,其中內蒙古民間藝人協會主任色拉西演奏一首《朱色烈》樂曲(由民歌改編,喻愛情像朱色烈山峰永恆),當時是坐在舞台上的一張桌子上面進行演奏,聲音又有別於一般樂器。毛澤東於是問旁邊的烏蘭夫:這是什麼樂器?聲音很好聽,就是音量有些低。為什麼要坐在桌子上演奏?烏蘭夫回答:這個樂器叫潮爾,也叫馬頭琴,一般是在蒙古包或室內演奏,如在舞台上演出,沒有桌子幫助擴音,前面的人能聽到,後面的人就聽不到了。毛澤東說:能不能改進一下,走進音樂大堂。
領袖的囑託,也是對民族音樂的希冀。烏蘭夫隨後讓秘書在京城尋訪修理製作樂器的廠店技師,幾經試製,都不理想。1952年,有人建議在馬頭琴的故鄉想辦法吧,於是內蒙古文化局成立了專門研製馬頭琴小組,遍訪能人,自然找到了張純華。
最初,潮爾音箱的蒙皮傳統用料為羊、馬、牛、蟒等皮,北方氣候乾燥,一般不影響發音,但氣候潮濕時發音沉悶且跑調。上世紀50年代初,色拉西到廣州演出,儘管事先準備了理髮吹風機,在後台烘
烤好鼓面蒙皮再上場,仍然大大影響了發揮水準。其後,張純華試用牛馬驢騾及野獸動物各種皮,變換多種做工技藝,雖然取得全國首家成功改革製成的複音筒四
胡,並將低音的四胡形制統一的成績,但對提高馬頭琴聲音並不十分明顯。這樣,以後在製作傳統蟒皮馬頭琴、旅遊小馬頭琴時,用料開始由皮改木,試用楊柳松楸
楓等多種木料,採用多項加工技術,終以楓木作共鳴箱,取代了定音皮面。又採用魚鱗松、梧桐木作腹板,音孔由側板改在腹板正面,弓桿由普通樹枝改為彈力大韌性好的木料製作,琴軸改為機械軸,琴桿由直桿改為帶有彎度,琴弓由二索馬尾改為金屬弦再到尼龍絲弦,琴桿頂部統一為馬頭造型。
齊.寶力高(左)張純華(右)經中國音協和北京樂協專家、馬頭琴演奏家鑑定,1962年基本定型,1983年試製生產烏木主體馬頭琴、木面中音馬頭琴,音域從原有兩個8度變為三個8度,不僅可以演奏二胡、小提琴的雙音和弦傳統曲目,還能演奏創作曲中的6、5、4、3度等雙音和弦,音量音域大為提高和拓寬,馬頭琴改革有了根本性突破。其聲音柔和、渾厚、明亮、力度強,音質純淨、清晰,音色悠揚動聽,保留了傳統馬頭琴的特色。可以滿足各種不同場合的演出,並可獨奏、合奏、伴奏、重奏、協奏,與交響樂團同台演出。馬頭琴改革大獲成功,讓馬頭琴走向殿堂,走向世界。
張純華老人是中國樂器學會會員、中國樂器改革製作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馬頭琴協會理事、中國北京樂器協會特邀會員,內蒙古政協第五屆委員,被內蒙古民間文藝協會授予“研究製作馬頭琴大師”稱號。
2009年3月,桑都仍的弟子、中外著名的馬頭琴演奏家齊·寶力高在內蒙古衛視節目上動情地說:張純華老人是漢族,用大半生心血研製蒙古族人民喜愛的馬頭琴,痴心不改,一直為馬頭琴走向世界作貢獻。當人們演奏馬頭琴的時候,不要忘了有這么一位製作大師。白蘇古郎白蘇古郎出生在美麗富饒的呼倫貝爾大草原,在他的記憶深處,耳旁常常響起的是父親拉著自製的民族樂器,自編自唱自伴奏的歌聲。在父親的薰陶下,從小他就對蒙古音樂藝術情有獨鍾,憑著這份執著的追求,2001年春,18歲的他毅然告別故鄉,獨自一人踏上漂泊他鄉拜師學藝的征途。
古郎為了學習,特意在呼和浩特市某馬頭琴廠打工,他下定決心努力鑽研馬頭琴製作工藝,求學之路很苦也很累,但他都默默承受下來,用他的話說是不混出人樣來決不回故鄉!功夫不負苦心人,2005年冬,他學有所成,選擇了來到馬頭琴之鄉——吉林前郭爾羅斯製作馬頭琴,從事了他所熱愛而又讓他值得驕傲的事業,有幸能用自己這雙勤勞的雙手,來弘揚本民族文化。
懂行的人都知道,要做好一個品質優良的馬頭琴,製作所經過的程式非常複雜,要經過幾十道工序,工藝要求也很精細,需
要全身心的投入,來不得半點疏忽大意,完成所有的工序靠的就是一雙手。傳統的馬頭琴只有馬頭,沒有其它雕刻,古郎製作的馬頭琴有所不同,經過他不斷創新,
馬頭琴的馬頭下還刻上一個龍頭,中國有句老話,龍馬精神就體如今古郎的馬頭琴上。他製作的馬頭琴聲音純正渾厚,能夠賦予它民族的靈魂,曾得到過齊峰、容中爾甲,賽音吉雅等歌唱家的高度讚賞,遠銷各地,常常是供不應求。
雖然在事業上取得了成績,但他深知這才只是剛剛起步,今後要走的路還很長,他的目標是通過不斷充實自身文化素養和提高技藝,更加完善馬頭琴製作工藝,打響自己的品牌,在探索藝術的道路上不斷開創事業,留下自己奮鬥的足跡。
古郎為人善良淳樸,有著草原兒女堅韌、熱情、豪爽的性格,同他結交的朋友很多,他也希望通過宣傳,能夠結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切磋技藝,將民族藝術發揚光大。
音樂作品
顯示方式:專輯列表|專輯詳情專輯專輯名稱發行時間語言試聽專輯詳情追憶2013-01-22馬頭琴單曲歌曲名稱(歌曲說明)發行時間線上試聽萬馬奔騰(作曲:齊寶力高編曲:斯琴巴圖)2011-01-22追憶(作曲:斯琴巴圖)2011-01-22遼闊(作曲:朝魯門吳小博的)2011-01-22遠古征程(作曲:朝魯門)2011-01-22鬥牛(世界名曲改編:斯琴巴圖)2011-01-22電影劇情
編輯孤兒蘇和在草原上撿回一匹白馬,並和它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蘇和贏得賽馬大會冠軍後,白馬被王爺搶走。白馬逃走,被王爺射死。傷心的蘇和用白馬做成馬頭琴,從此憂傷悠揚的琴聲傳遍大草原。盤點少數民族樂器
我國的民族樂器按照其性能的不同,可分為吹、拉、彈、打四類,本任務是盤點少數民族樂器,歡迎大家一起協作,有些詞條分值高的但是質量不高,不要錯過喔~ |
“八音”民族樂器列表
中國民間音樂文化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歷史中,發展出一系列富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樂器,亦有依照樂器材質而形成的分類,古稱“八音”,分為金、石、絲、竹、匏、土、革、木 | ||
金 | 鍾(編鐘 | 特鍾) | 方響 | 鑼 | 雲鑼 | 銅鼓 | 鐃 | 鈸 | 鈴 | 鐸 | 鉦 | |
石 | 磬(編磬 | 特磬) | |
絲 | 彈撥 | 古琴 | 瑟 | 箏 | 箜篌 | 琵琶 | 三弦 | 阮 | 柳琴 | 月琴 | 秦琴 | 獨弦琴 |
拉弦 | 二胡 | 高胡 | 中胡 | 低胡 | 板胡 | 京胡 | 京二胡 | 馬頭琴 | 馬骨胡 | 牛腿琴 | 大廣弦 | 椰胡 | 墜胡 | 墜琴 | 大筒 | 大筒弦 | 葫蘆琴 | 葫蘆胡 | 土胡 | 角胡 | 三胡 | 四胡 | 擂琴 | 革胡 | 低音革胡 | 拉阮 | 奚琴 | 軋箏 | 胡琴 | |
彈擊 | 揚琴 | 築 | |
竹 | 笛子 | 簫 | 排簫 | 籥 | 篪 | 尺八 | 篳篥 | 管子 | 嗩吶 | 巴烏 | 芒筒 | 唎咧 | 口笛 | 新笛 | 侗笛 | |
匏 | 笙 | 竽 | 蘆笙 | 葫蘆絲 | 葫蘆笙 | |
土 | 塤 | 缶 | |
革 | 鼓 | 大鼓| 板鼓 | 排鼓 | 南堂鼓 | 八角鼓 | 羯鼓 | 鞀 | | |
木 | 木魚 | 柷 | 敔 | 鼓板 | 拍板 | 梆子 | |
其他 | 骨笛 | 口弦 | 木葉 |
中國民族樂器
樂器類別 | 樂器名稱 |
吹奏樂器 | 木葉| 紙片| 竹膜管(侗族) | 田螺笛(壯族) | 招軍(漢族) | 吐良(景頗族) | 斯布斯額(哈薩克族) | 口笛(漢族) | 樹皮拉管(苗族) | 竹號(怒族) | 簫(漢族) | 尺八 | 鼻簫(高山族) | 笛(漢族) | 排笛(漢族) | 侗笛(侗族) | 竹筒哨(漢族) | 排簫(漢族) | 多(克木人) | 篪(漢族) | 塤(漢族) | 貝(藏族) | 展尖(苗族) | 姊妹簫(苗族) | 冬冬奎(土家族) | 蓽達(黎族) | 口利咧(黎族) | 嗩吶(漢族) | 管(漢族) | 雙管(漢族) | 喉管(漢族) | 芒筒(苗族) | 笙(漢族) | 蘆笙(苗| 瑤| 侗族) | 確索(哈尼族) | 巴烏(哈尼族) | 口哨(鄂倫春族) |
彈撥樂器 | 金屬口弦(苗族、柯爾克孜族) | 竹製口弦(彝族) | 樂弓(高山族) | 琵琶(漢族) | 阮(漢族) | 月琴(漢族) | 秦琴(漢族) | 柳琴(漢族) | 三弦(漢族) | 熱瓦甫(維吾爾族) | 冬不拉(哈薩克族) | 扎木聶(藏族) | 箏(漢族) | 古琴(漢族) | 伽耶琴(朝鮮族) | 豎箜篌| 雁柱箜篌 |
拉奏樂器 | 梆子(漢族) | 杵(高山族) | 叮咚(黎族) | 梨花片(漢族) | 臘敢(傣族) | 編磬(漢族) | 木鼓(佤族) | 切克(基諾族) | 鈸(漢族) | 鑼(漢族) | 雲鑼(漢族) | 十面鑼(漢族) |星(漢族) | 碰鐘 | 鍾(漢族) | 編鐘(漢族) | 連廂棍(漢族) | 喚頭(漢族) | 驚閨(漢族) | 板(漢族) | 木魚(漢族) | 吾攵(漢族) | 法鈴(藏族) | 腰鈴(滿族) | 花盆鼓(漢族) | 銅鼓(壯| 仡佬| 布依| 侗| 水| 苗| 瑤族) | 象腳鼓(傣族) | 納格拉鼓(維吾爾族) | 漁鼓(漢族) | 塞吐(基諾族) | 京堂鼓(漢族) | 腰鼓(漢族) | 長鼓(朝鮮族) |達卜(維吾爾族) | 太平鼓(滿族) | 額(藏族) | 撥浪鼓(漢族) | 揚琴(漢族) | 竹筒琴(瑤族) | 蹈到(克木人) | 薩巴依(維吾爾族) |
打擊樂器 | 樂鋸(俄羅斯族) | 拉線口弦(藏族) | 二胡(漢族) | 高胡(漢族) |京胡(漢族) | 三胡(漢族) | 四胡(漢族) | 板胡(漢族) | 墜琴(漢族) | 墜胡(漢族) | 奚琴(漢族) |椰胡(漢族) | 擂琴(漢族) | 二弦(漢族) | 大筒(漢族) | 馬頭琴(蒙古族) | 馬骨胡(壯族) | 艾捷克(維吾爾族) | 薩它爾(維吾爾族) | 牛腿琴(侗族) | 獨弦琴(佤族) | 雅箏(朝鮮族) | 軋箏(漢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