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包[民居]

蒙古包[民居]

蒙古包,蒙古族特有民居。其建築方法是用駝繩綁紮固定,成為一固定圓形牆壁。圓頂陶敖直徑為1.5m,上飾美麗花紋。包頂外形均是圓錐體,通常用一層或二層乃至多層毛氈或帆布復蓋,最後用一塊矩形毛氈把陶敖復蓋以過夜或防雨雪。將哈那和烏乃按圓形銜接在一起綁架好,然後搭上毛氈,用毛繩系牢。拆卸時將哈那摺疊成束,又能當牛、馬車的車板。一頂蒙古包只需要兩峰駱駝或一輛雙輪牛車就可以運走,兩三小時就能搭蓋起來。蒙古包的造型、輪廓、比例等在長期的實踐中逐步形成一種規範的形式美,近年來隨著經濟技術的發展,蒙古包的結構、材料等又有新的發展變化。有些地區出現了鋼架結構的蒙古包,包的前後加開了窗,使採光和通風性能更好。室內還增加了床、電視機、收音機等各種現代生活用品。

基本信息

蒙古包簡介

0
蒙古包這一名稱聞名於世的一種建築形式,是亞洲遊牧民族的一大創舉。這一居屋的早期形式可能曾被更早的亞細亞遊牧民族所使用,後來許多遊牧民族或長或短地使用過它或類似於它的住屋。以木桿兒為主要支撐材料的人類早期建築形式,在其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兩大流派:一種是中國鄂倫春人的傳統建築歇仁柱式(在鄂倫春語裡歇仁柱為“木桿屋”之意),即尖頂、用獸皮或樹皮、草葉子做苫蓋。西伯利亞埃文基(鄂溫克)人的拄屋、美洲印第安人的梯比和北歐薩米人的高阿邸或拉屋等均屬這一類型。另一種是蒙古包式的,即穹頂圓壁,主要用毛氈做其復蓋物。

距今兩千餘年前,匈奴人的房屋叫穹廬或氈帳。據《史記·匈奴列傳》記載,早在唐堯虞舜夏商周的時候,匈奴人的先祖就居住 “北地”,穿皮革,披氈裘,住穹廬(氈帳)。經過幾千年,穹廬歷經匈奴以後的回鶻、柔然、突厥、鮮卑、契丹等多個民族傳承、改造,不斷適應它所處的自然環境、生產力發展水平以及社會價值選擇,表現出其強大的生命力,及其自身逐步得到完善,更趨實用、舒適和美觀。內蒙古地區的古老建築,尤其是寺廟建築中山牆飛檐的中原傳統建築樣式、收分牆體的西藏建築樣式,以及二者結合的形式,這些都是蒙古族人在歷史上吸收和使用過的,但它們沒有能夠替代蒙古包成為蒙古族建築形式的主流。

蒙古包的包門開向東南,既可避開西伯利亞的強冷空氣,也沿襲著以日出方向為吉祥的古老傳統。而帳內的中央部位,安放著高約二尺的火爐。火爐的東側放著堆放炊具的碗櫥,火爐上方的帳頂開有一個天窗。火爐西邊鋪著地氈,地氈上擺放矮腿的雕花木桌。包門的兩側懸掛著牧人的馬鞭、弓箭、獵槍以及嚼轡之類的用具。帳內的西側擺放著紅漆彩繪木櫃,木櫃的北角上敬放著佛龕和佛像,佛像前供放著香爐及祭品。

普通的蒙古包,高約十尺至十五尺之間。包的周圍用柳條交叉編成五尺高、七尺長的菱形網眼的內壁,蒙古語把它叫作“哈那”。蒙古包的大小,主要根據主人的經濟狀況和地位而定。普通小包只有四扇“哈那”,適於遊牧,通稱四合包。大包可達十二扇“哈那”。包頂是用七尺左右的木棍,綁在包的頂部交叉架上,成為傘形支架。包頂和側壁都復以羊毛氈。包頂有天窗。包門向南或東南。

包內右側為家中主要成員座位和宿處,左側一般為次要成員座位和宿處(蒙古族住房也以西為大,長者居右)。解放前,信奉喇嘛教的人們,在蒙古包的西側或住房的西間,設定佛龕,供奉佛像。蒙古包的中央設有供飲炊和取暖的火爐,煙筒從包頂的天窗出去(古時沒有火爐和煙筒,一般都是在帳幕中央生火,煙從天窗出去)。蒙古包地上鋪羊毛氈。包門口和火爐旁鋪以牛皮。現代臥榻有的鋪設木床,有的設有矮床。

一個蒙古包一般只供一夫一妻及其子女居住。新婚夫婦要建新包,有的是新娘父母陪送。家庭經濟條件好的或眷屬多的,一家有幾個蒙古包。但凡有兩個以上蒙古包的家庭,都是長者居最西側的蒙古包。

在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多名民間手工藝人製作了一頂直徑21米、面積346平方米、能容納1000人的傳統蒙古包,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木質結構無柱蒙古包。2004年12月,正藍旗將6頂蒙古包搭建到了地球最南端的南極洲。具有50年歷史的正藍旗蒙古包廠所生產的22個規格的蒙古包,不僅暢銷全國30多個大中城市旅遊景點,而且還出口到韓國、日本、法國、蒙古國、德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

在中國,隨著蒙古族遊牧習俗向定點放牧或舍飼半舍飼轉變,蒙古族人民幾乎完全定居在磚瓦房或樓房裡。只有在那些旅遊區才能見到傳統意義上的蒙古包了。

蒙古包結構

蒙古包主要由架木、苫氈、繩帶三大部分組成。製作不用泥水土坯磚瓦,原料非木即毛。

架木

蒙古包的架木包括套瑙、烏尼、哈那、門檻。

套瑙

蒙古包的套瑙分聯結式和插椽式兩種。要求木質要好,一般用檀木或榆木製作。兩種套瑙的區別在於:聯結式套瑙的橫木是分開的,插椽式套瑙不分。聯結式套瑙有三個圈,外面的圈上有許多伸出的小木條,用來連線烏尼。這種套瑙和烏尼是連在一起的。因為能一分為二,駱駝運起來十分方便。

烏尼

烏尼通譯為椽子,是蒙古包的肩,上聯套瑙,下接哈那。其長短大小粗細要整齊劃一,木質要求一樣,長短由套瑙來決定,其數量,也要隨套瑙改變。這樣蒙古包才能肩齊,能圓。烏尼為細長的木棍,橢圓或圓形。上端要插入或聯結套瑙,頭一定要光滑稍彎曲,否則造出的氈包容易偏斜傾倒。下端有繩扣,以便於哈那頭套在一起。粗細以哈那決定,一般卡在哈那頭的丫性叉子中,上端正好平齊為準。烏尼一般由松木或紅柳木製作的。

哈那

哈那承套瑙、烏尼,定氈包大小,最少有四個,數量多少由套瑙大小決定。哈那有三個神奇的特性:
0
其一,是它的伸縮性。高低大小可以相對調節,不像套瑙、烏尼那樣尺寸固定。一般習慣上說多少個頭、多少個皮釘的哈那,不說幾尺幾寸。皮釘一般有十個皮釘,十一個皮釘等等(指一個哈那)。皮釘越多,哈那豎起來越高,往長拉的可能性越小;皮釘越少,哈那豎起來越低,往長拉的可能性越大。頭一般有十四、十五、十六個不等。增加一個頭,網眼就要增加,同時哈那的寬度就要加大。這一特點,給擴大或縮小蒙古包提供了可能性。作哈那的時候,是把長短粗細相同的柳棍,以等距離互相交叉排列起來,形成許多平行四邊形的小網眼,在交叉點用皮釘(以駝皮最好)釘住。這樣蒙古包可大可小、可高可矮。蒙古包要高建的話,哈那的網眼就窄,包的直徑就小;要矮建的話,哈那的網眼就寬,包的直徑就大。雨季要搭得高一些,風季要搭得低一些。蒙古人四季遊牧,不用為選蒙古包的地基犯愁,這樣的房子是無論如何不能比擬的。由於哈那這一特性,決定了它裝卸、運載、搭蓋都很方便。

其二,是巨大的支撐力。哈那交叉出來的丫形支口,在上面承接烏尼的叫頭,在下面接觸地面的叫腿,兩旁與別的哈那綁口叫口。哈那頭均勻地承受了烏尼傳來的重力以後,通過每一個網眼分散和均攤下來,傳到哈那腿上。這就是為什麼指頭粗的柳棍,能承受二三千斤壓力的奧妙所在了。

其三,是外形美觀。哈那的木頭用紅柳,輕而不折,打眼不裂,受潮不走形,粗細一樣,高矮相等,網眼大小一致。這樣做成的氈包不僅符合力學要求,外形也勻稱美觀。

哈那的彎度要特別注意掌握。一般都有專門的工具,頭要向里彎,面要向外凸出,腿要向里撇,上半不比下半部要挺拔正直一些。這樣才能穩定烏尼,使包形渾圓,便於用三道圍繩箍住。

氈門

哈那立起來以後,把網眼大小調節好,哈那的高度就是門框的高度。門由框定。因此蒙古包的門不能太高,人得彎著腰進。氈門要吊在外面。

支柱

蒙古包上了八個哈那要頂支柱。蒙古包太大了,重量增加,大風天會使套瑙的一部分彎曲。連線式套瑙多遇這種情況。八---十個哈納的蒙古包要用四根柱子。蒙古包里,都有一個圈圍火撐的木頭框,在其四角打洞,用來插放柱腳。柱子的另一頭,支在套瑙上加綁的木頭上。柱子有圓、方、六面體、八面體等。柱子上的花紋有龍、鳳、水、雲多種圖案。王爺一般才能用龍紋。

裁製

由頂氈、頂棚、圍氈、外罩、氈門、氈門頭、氈牆根、氈幕等組成。

頂氈

頂氈是蒙古包的頂飾,素來被看重。頂氈是正方形的,四角都要綴帶子,它有調節空氣新舊、包中冷暖、光線強弱的作用。頂氈的大小,以正方形對角線的長度決定。裁剪時,以套瑙橫木的中間為起點,向兩邊一乍一乍地來量,四邊要用駝梢毛捻的線繚住,四邊和四角納出各種花紋,或是用馬鬃馬尾繩兩根並住縫在四條邊上,四個角上釘上帶子。

頂棚

頂棚是蒙古包頂上苫蓋烏尼的部分。每半個像個扇形,一般由三到四層氈子組成。裡層叫其布格或其日布格。以套瑙的正中心到哈那頭(半個橫木加烏尼)的距離為半徑,畫出來的氈片為頂棚的襟,以半個橫木畫出來的部分為頂棚的領,把中間相當於套瑙了么大的一個圓挖去,頂棚就剪出來了。剪領的時候,忌諱把烏尼頭露出來。苫氈的製作講究看吉日。裁剪的時候,都分前後兩片,銜接的地方不是正好對齊的,必須錯開來剪。這樣才能防止雨水、風、塵土灌進去。裡層苫氈子在哈那和烏尼腳相交的地方必須要包起來,這樣外面的氈子就不會那么吃緊,同時也使蒙古包的外觀保持不變。

頂棚裁好後,外面一層周邊要鑲邊和壓邊。襟要鑲四指寬、領要鑲三指寬。兩片相接的直線部分也要鑲邊。這樣做,可以把氈邊固定結實,同時看起來也比較美觀。

圍氈

圍繞哈那的那部分氈子叫圍氈。一般的蒙古包有四個圍氈。里外三層,裡層的圍氈叫哈那布其,圍氈呈長方形。

裁縫圍氈的時候,比哈納要高出一乍。圍氈的領部要留抽口,穿帶子。圍氈的兩腿上也有繩子。圍氈外邊露出來的部分要鑲邊和壓條。東北圍氈和東橫木相接的地方用壓條。有壓條的圍氈要壓在沒壓條的圍氈上面。圍氈的襟沒壓條,也不鑲邊。

外罩

外罩用蒙古語叫胡勒圖日格,是頂棚上披苫的部分,它是蒙古包的裝飾品,也是等級的象徵。

裁縫胡勒圖日格的時候 ,其領正好和套瑙的外圈一般大。胡勒圖日格的腿有四個,和烏尼的腿平齊。外罩的襟多綴帶子。它的領和襟都要鑲邊。有雲紋、蓮花、吉祥圖案,刺繡的非常美麗。胡勒圖日格的起源很早,從前一般的人家都有,後來才變成貴族喇嘛的專利。

門,原指氈門,用三、四層氈子納成。長寬用門框的外面來計量。四邊納雙邊,有各種花紋。普通門多白色,藍邊,也有紅邊。上邊吊在門頭上。門頭和頂棚之間的空隙要用一條氈子堵住,有三個舌(凸出的三個氈條),也要鑲邊和納花紋。

帶子

蒙古包的帶子、圍繩、壓繩、捆繩、墜繩的作用是:保持蒙古包的形狀,防止哈那向外炸開,使頂棚、圍氈不致下滑,在風中掀起來。(可以保證其中的人的安全性)總之,對保持蒙古包的穩固堅定和延長壽命都有很大的關係。

圍繩

圍繩是圍捆哈那的繩子,用馬鬃馬尾製成。分內圍繩和外圍繩。把馬鬃馬尾搓成六細股,三股左三股右搓成繩子,再用二、四、六根並排起來縫成扁的。這種圍繩的好處是能吃上勁,不伸縮。內圍繩是蒙古包立架時,在赤裸的哈那外面中部捆圍的一根毛繩。哈那的壓力很大,內圍繩的質量一定要特別結實。內圍繩一旦斷裂或沒有捆緊,哈那就會向外撐出來,套瑙下陷,蒙古包就有倒塌的危險。外圍繩捆在圍氈外面,分上、中、下三根。圍繩的顏色有的搭配得很好,搓出來是花的。外圍繩不僅能防止哈那鼓出來,還能防止圍氈下滑。

壓繩

壓繩也叫帶子,分內壓繩和外壓繩。立架木的時候,把赤裸的烏尼橫捆一圈的繩子叫壓繩。內壓繩蒙古包內有四或六根,也用馬鬃馬尾搓成,較細。這些壓繩和烏尼壓繩一樣粗細,防止套瑙下陷或上翹,是蒙古包頂保持原來的形狀。

外壓繩分為普通八條壓繩、網路帶子和外罩帶子三種。普通壓繩比內壓繩要粗,外壓繩用在苫氈的外面。前面四根,後面四根。網路帶子和普通壓繩不同,套在頂棚上,從包四周流蘇一樣垂下來。尤其是頂棚襟邊的製作更為精緻,垂下來縫壓在圍氈上。外罩帶子是有外罩的蒙古包才有的。有外罩的氈包不用其它外壓繩,外罩本身就起了包頂壓繩的作用。外罩與其說是苫氈,不如說成是壓繩更準確。外罩腳上、領上釘的帶子,將頂棚的襟捆壓得更妥貼,大風吹不起來。

捆繩墜繩

捆繩是把相鄰兩片哈納的口綁在一起,使其變成一個整體的細繩,用駱駝膝蓋上的毛和馬鬃馬尾搓成。墜繩是套瑙最高點拉下的繩子。蒙古人對這根帶子分外看重,用公駝和公馬的膝毛或鬃尾搓成。大風起時把墜繩拉緊,可以防止大風灌進來把氈房吹走。

哈雅布琪

哈雅布琪,是圍繞圍氈轉一圈將其底部壓緊進行封閉的部分。春、夏、秋三季主要由芨芨草(枯枝)、小蘆葦、木頭,冬天用氈子做成的。暖季的哈雅布琪是捲成一個圓棒形的,無風天折起來放好,有風時圍上。冬天用的哈雅布琪是用幾層氈子摞起來做的,上面納有花紋。

木桿

蒙古包後面總是立著一根光禿禿的木頭桿子,人們十分敬重它,平常不準外人走近。 據說,漢朝的蘇武出使匈奴,被匈奴王流放在北海邊。他剛到不久,降將李陵便奉命來勸蘇武投降。被蘇武痛罵一頓,還要舉節棒打他,嚇得他慌忙逃走。從此,匈奴王不給蘇武飯吃,蘇武便自己開荒種糧食。不論是放羊打草、種地做活,還是行居坐臥,出使的節棒一時也不離蘇武的身邊,日久天長,節棒上的飄帶和旄球都磨掉了,他還是帶在身邊。當地牧民見了,都非常敬佩他。蘇武被漢朝迎接回國後,當地人民懷念他,便都在蒙古包後邊,立了一根光溜溜的木桿,作為蘇武當年時時留在身邊的節棒的象徵。

物品陳設

-
蒙古包內陳設的根據,主要是繼承了老祖宗敬奉香火、神佛的傳說,同時也跟男女勞動的不同分工有關係。再則這種陳設形成的固定規矩所以能保持不變,還在於蒙古包的形狀幾千年來沒有改變。

蒙古包的空間分三個圓圈,東西的擺布分八個座次。不僅八方都有安放東西的地方,正中還有安排香火(灶火)的地方,因此也可以說有九個座次。但是南面有門,不能放東西,如果不算座次的話,還是八個座次。

香火

有學者認為,香火(灶火)布局在座位正中,跟古代的火崇拜有關。架木復被以後,最先安放灶火(支火撐)。決定蒙古包的核心香火位置在哪一點時,按墜繩垂下來正對的地方,就是支放火撐的中心點。火撐的四條腿,要使兩兩的連線線正與套瑙的縱木平行。火撐外框放置的時候,以火撐為中心,四周的距離要相等,而後安排出門口的地板。火撐古代是青銅的,有三條腿。後來變成生鐵的,成四條腿。三條腿火撐出現以前,支三塊石頭生火。火撐和鍋灶安放的時候,提倡放得端正,或可以向西偏斜,但決不向東南偏斜。這主要是怕福氣沖門(東南)跑掉。鍋蓋的梁要對著套瑙橫木,不能與它交叉。鍋旁放茶壺和火盆。茶壺嘴衝著灶火,不能對著客人。

位置

從正北開始,西北、西、西南方都放男人用的東西,相反的東北、東、東南半邊都放女人用的東西。這種安排,與蒙古人男右女左的座次直接有關係,也與男女分工不同有關。不是封建主義重男輕女的反應。

神位

西北面放佛桌,上面放佛像和佛龕。佛像有時裝在專門裝佛爺的小盒中。佛龕中主要安放佛像,有時也在裡面或上放經書或召福的香斗、箭等。佛龕前要放香燭、佛燈、供品、香爐。佛龕平時不開,佛爺也不取出來。供奉佛爺或正月的時候,要將佛爺請出來,在懷前舉燈敬香,供奉食品。扯起一條或幾條哈達,從烏尼上吊住,上面懸掛彩帶流蘇之物。本來,黃 教的佛像應供奉在正北方。因為蒙古族一直以西北為尊,古代的神物一直供奉在西北。黃 教進來以後,便在西北供奉起佛爺來。

男人用品擺放位

蒙古包的西半邊,是男人用品擺放的位置。新包讚詞中"打開西面箱子看到:獵物、紙筆、書帳、征戰用品、摔跤服都有"就可以證明。套馬桿上的套索也吊在同樣的地方,凡是馬鞍具,都怕人從上面跨越。套索凡人踐踏過的地方都不能放,這也說明蒙古人對馬的熱愛。蒙古包內刀或槍都要掛在西哈那上,刀尖或槍口沖門,這也是古代習慣的延續。

馬鞍具擺放位

蒙古包西南優酪乳缸的前後,哈那的頭上掛著狍角或丫形木頭做的鉤子。上面掛著馬籠頭、嚼子、馬絆、鞭子、刷子等物。掛時嚼子、扯手等要盤好,對著香火,好像準備拿走似的。嚼子的口鐵不能碰著門檻,掛在優酪乳缸的北面或放在馬鞍上。放馬鞍的時候,要順著牆根立起來,使前鞍鞽朝上,騎座朝著佛爺。如果嚼子、馬絆、鞭子分不開,籠頭、嚼子要掛在前鞍鞽上,順著左首的韂鼻向著香火放好,鞭子也掛在前鞍鞽上,順著右手的韂垂下去。馬絆要掛在有首捎繩的活扣上。

西南面正好門後面不放東西,在靠後可以放優酪乳缸之類。本來搗奶子是婦女的活,怎么放在西邊䲁原來在蒙古人的歷史上,擠馬奶和做優酪乳(也算馬奶酒)是男人們的事。魯布魯克的遊記(十三世紀)里就清楚地記述了這一點。

被桌擺放位

在佛桌和東北方放的箱子中間(北面),放著獅子八腿被桌。兒子要成家的時候一定要給做一張這種桌子。這種桌子,鋪著專門製作的栽絨毯子,上繡三種樣子的雙滾邊花紋,兩頭分別橫放一個枕頭,中間是新郎新娘的衣服被褥。新郎的枕頭放在被桌的頭部,新娘的枕頭放在被桌的尾部。枕頭向著香火,其面用四方的木頭製作,用蟒緞蒙皮,庫錦飾花(幾層),四角用銀子鑲出來。新郎的枕頭自家準備,新娘的枕頭從娘家帶來。

被桌上放衣服的時候,袍子的領口一定要朝著佛爺。袍子的胸部放在上首,男人的衣服放在上層,女人的衣服放在下層。一向疊垛衣服的時候,如放在北面,領口朝西,如放在西面,領口朝北,不能朝門,因為死人的衣服才這樣放。

女人用品擺放位

緊挨被桌的東北方,是放女人的箱子(腳箱)的地方,一共一對,是從娘家用駱駝運來的,裡面有女子的四季衣服、首飾、化妝品等用具。

食物奶食擺放位

氈包的東牆是放碗架的地方。碗架分好幾層,可以放許多東西,各有各的地方:碗盞、鍋灶、勺子、茶、奶等。放置也有規矩:肉食、奶食、水等不能混放,尤其是奶食和肉食不能放在一起。因為奶里混進葷腥容易發霉,對做優酪乳不利。此外,也跟蒙古人崇尚白色有關。奶、茶要放在上面,水桶放在地上或碗架的南頭。

盤碗中間最尊貴的是條盤(盛放羊背的),放在東邊最尊貴的上首(靠北)。蒙古人家有三個福圈:家、院,野外共三個。家中的就是條盤。條盤放在東橫木靠前,碗架上面或掛在哈那頭上。除了主人外別人不能動它。一切口朝上的器皿一定要口朝上放置,不能倒扣。但是鍋、筐、籮頭三樣東西,在外面可以扣過放置。家中最尊貴的是奶桶,不能亂扔亂放。這是因為先白後紅的飲食習慣造成的。勺子、鏟子、笊籬之類也不能倒扣,柄向著香火朝上放置。如果掛起來放置的話,面朝著香火。錐子、斧子放在碗架的下層。這兩種東西是搗磚茶用的,時么時候也不能離開。另外茶是飲品之尊,所以搗茶的工具也不能亂放。

奶缸水桶擺放位

氈包東南上放的東西,比起其他地方來說,能夠隨著季節作相應的變化。春天除放水、牛糞以外,把剛生的牛犢在這裡拴一兩個月。夏秋要增加優酪乳缸,要蓋泥灶支鍋生火做奶皮子。冬天放水缸、牛糞、多出的火撐子。

門檻的東邊不遠,什麼時候都放著狗食桶。東南近火撐的地方,放著牛糞箱子。不能從箱子上跨越,不能垂腿坐在上面。牛糞是生火的。無論從崇拜火來考慮,還是從尊重祖宗的香火考慮,進出時都要把袍子撩起來,不要讓袍邊掃著牛糞箱子。火剪子之類的東西碰到腳下,也要拿開,不能從上面跨越。

辛門

門口鋪木板,不放東西,只供人們出入。

演變發展

蒙古包的形成經過一個漫長的歷史階段:猿人住天然山洞,古人改造利用現成山洞居住。到了今人時代,才會自己製造“洞室”,在地面挖一個地洞,沿洞壁用木頭、石頭之類謅甃起來,甃得快齊至洞沿,再在洞中栽一排木桿,與木石牆平齊,上面搭一些橫木封頂,就成了洞室--烏爾斡。洞頂要留一口子,靠口子斜支一根粗木通到洞底,上面刻一些簡單的壕作為梯子,供人出入用。同時兼有走煙出氣採光通風等多種功能,後來就發展為蒙古包的門和天窗。

隨著原始人類由採集向狩獵過渡,活動範圍越來越大,同時也把一部分食草動物逐漸馴成家畜,出現了畜牧業的雛形。這要求一種便於遷徙的居室,於是窩棚之類的建築應運而生。窩棚再向前一步,支架變成哈那,並跟前面提到的洞頂結合在一起,便有了蒙古包的雛形。

歷史沿革

-
遼闊的草原是蒙古族縱馬征戰和自由放牧的大舞台,最適合遊牧民族的居舍就是蒙古包。蒙古包,這是遊牧民族特有的文化模式伴隨著蒙古民族走過了漫長的年代。

古人製造洞室,沿洞壁用木頭石頭砌到洞沿,上面搭一些橫木封頂就成了洞室。洞頂要留一口子,供人出入及走煙、出氣、採光、通風之用。後來發展成蒙古包的門和天窗。那時稱這種洞室為烏爾斡,"烏爾"原意為"挖"的意思,現代蒙古語中已經專指蒙古包天窗上的頂氈,引伸為"家"、" 戶"等意。在狩獵採集時代,蒙古族住在窩棚里,這種圓形拱頂的隱蔽窩以活樹為支柱,用樺樹皮復蓋,製做簡單,便於遺棄。隨著原始人類由採集向狩獵過渡,活動範圍越來越大,同時也把一部分食草動物逐漸馴養成家畜,出現了原始的畜牧業。時代的發展要求一種便於遷徒的居室,於是窩棚之類的建築應運而生。在狩獵時代向遊牧時代過渡時,其居住由窩棚過渡到帳篷,帳篷用樹木做支架上蓋毛皮。進入畜牧社會,支架變成哈納,同上面提到的洞頂變成天窗結合在一起,便有了蒙古包的雛形。也出現了毛氈帳,其形似天幕,用羊毛毪復蓋。據《呼倫貝爾概要》載:"呼倫貝爾之普通蒙人,每限於遊牧,依水草而居,轉徙無常,概以穹廬為棲止。此種天幕生涯,可蔽風雪,可防虎狼。"‘穹廬’滿洲語曰‘蒙古博’,俗讀‘博’為‘包’。”宋末元初遼人趙良嗣詩曰:“朔風吹雪下雞山,燭暗穹廬夜色寒”,所詠的就是蒙古包。

古代的翰兒朵。此系古代蒙古貴族所用的蒙古包。亦做"窩裹陀",又稱"宮帳"。這種蒙古包與普通蒙古包相比較有三個特點:

其一,容積很大。普通蒙古包高約十三、四尺,寬五、六尺。古時的翰兒朵則高大得多。據魯不魯乞記敘:"他們把這些帳幕做得如此之大,以至有時可達三十英尺寬。因為我有一次量一輛車在地上留下的兩道輪跡之間的寬度,為二十英尺。當帳幕放在車上時,它在兩邊伸出車輪之外至少各有五英尺。我曾經數過,有一輛車用二十二匹牛拉一座帳幕……"這種用二十二條犍牛所拉的巨型蒙古包是一種極富表現力的創造。

其二,古代貴族用的翰兒朵富麗堂皇。《黑韃事略》徐霍注云:"霆至草地時,立金帳,其制則是草地中大氈帳,上下用氈為衣,中間用柳編為窗眼透明,用千餘條線曳住,閾與柱皆以金裹,故名。" 《蒙古秘史》云:"王汗毫不介意地立起了金撒帳。"撒帳即細毛布,此處為細毛布做成的金碧輝煌的鉅帳。這種經過裝飾以後的宮帳也叫"金殿"。

其三,宮帳的造型與蒙古包略有區別。宮帳的架子,是在哈勒嘎斯上插入烏尼並豎起哈那製成的。外形像人的脖子一樣。魯不魯乞稱蒙哥汗的宮殿為"有頸髮屋"。據《水晶鑒》記載:"有天宮之帳曰宮帳"。宮帳上面呈葫蘆形,葫蘆象徵福祿禎祥;下面呈桃兒形,桃兒形模仿天宮。現在成吉思汗陵寢地還保存有這種宮帳的造型。宮帳金頂輝煌,蒙古包用黃緞子復蓋,其上還綴有藏綠色流蘇的頂蓋,極為富麗,表現了蒙古民族特有的建築藝術。

蒙古包,是蒙古民族傳統的住所。

蒙古包度假

如果說兩周前下雨是春雨,經歷了兩場春雨的蒙古就立即進入了盛夏,氣溫一下串到30度以上。

天氣晴朗,風兒也較大,我們一行決定去蒙古包遊玩並小住。原計畫8:30齣發,但因蒙古人的沒有時間觀念,一直到9點多才出發,計畫之中的蒙古包度假遊玩開始了。

我們乘坐的中巴很快駛出了城區,沿途楊樹花絮漫天飛舞,感覺像是5月的北京城。我們來到蒙古唯一的高速公路,沿途視野開闊,綠意蔥蘢,風兒透過玻璃窗的縫隙吹向我們,陽光射入車內,讓我們眼花繚亂,不得不關上窗戶。

司機拜鮑開車特別瘋狂,我們被搖晃地混混欲睡,行車約二十分鐘,他將汽車停在路邊,說要等等大巴,同時我們可以出來走走。我們在一個敖包旁邊繞了兩圈,填了石塊,然後去蒙古包小店轉了一圈。這時天空飛機雷鳴,我們出來看到一架滑翔小飛機正低空飛行,感覺就在不遠處一個山頂上空200米。

大巴很快追了過來,我們再次坐上中巴,繼續前進,跟在大巴後面,灰塵淹沒了我們的視線。拜鮑一腳油門,我們再次超越了大巴,來到了風景如畫的草原,紫色的花兒一蓬蓬盛開著,據說是蒙古的國花,生民力非常旺盛,常年在草原上生長著,卻沒有動物啃食它,尊貴的讓人羨慕。

-
中巴駛入一個蒙古包旅遊區,蒙古包沿著山腳整齊排列著,我們停車下車,微風拂面,寒意猶在。

我們選擇了8號蒙古包,這是一個很小的蒙古包,包內有兩張床,一個小桌子,一個爐子和一個鞋塔衣架。

蒙古包看起來外形雖小,但包內使用面積卻挺大。室內空氣流通,天窗採光很好,室內很涼快,但驕陽下包內有一股皮革味兒,這讓我們有些難受。

我們將行李放下,然後來到山坡上。有一個木質的露台,上面是擺放著桌椅,吃了些水果,麵包和香腸,早餐就算過去了。

露台後面就是山嵐,在我的提議下,我們四個人決定爬山。這兒的山並不高,但卻很陡峭,山上散亂地長著松樹和灌木。我們選擇一個充滿灌木的山坡向上爬,一會兒就來到半山腰,但已經是汗流浹背,有個小伙子已經累得不行,他第一個放棄了,然後就站在半山腰給我們照相。我們繼續前進,但身邊的山坡更加陡峭,身邊的樹枝橫七豎八地堆積著,踩在上面總感覺是懸的,一不小心就會下滑。有些樹兒有碗口粗,但因腐朽,只要稍用力就會倒下,我甚至都不敢扶靠這些樹兒,只是盡力俯身向上爬,拽著一些活著的小樹攀登。在一個山坡上,我發現了不少野,甚至有長的很高的野蔥。這些野蔥我曾買過,當時還懷疑是家養的,吃起來味道確實很好,所以特地用手拔出,根莖是一個碩大的果果,顯得很豐腴,與我上次買的幾乎一樣。這時我收好相機單肩背著,繼續攀登著,眼看山頂就在眼前,但我來到一個更陡峭的山坡,這時我的同伴從另一側想我喊話,說山頂上不去了,離山的頂峰至多只有20米,而我也遇到同樣的境地,這時我回頭看看山下,蒙古包變得很小,而我剛剛爬的山坡顯得格外陡峭。

我看看右側便是一個大岩石,旁邊是個灌木林,但卻需要經過一個陡坡才能到達到達很深的夾溝,然後可以翻越到另外一個相對緩和的山坡。我別無選擇,只能迎著灌木林挪過去,但眼前的灌木上都是刺兒,我小心翼翼地往下探,最終還是腳一滑摔進溝底,手和胳膊多處被劃傷,鞋子裡面全是沙石。

這算是探索應該付出的代價了,好在沒有大礙,還有灌木的保護,我沒有繼續下滑帶來更大風險。

我從一個狹小的岩石縫隙里穿過,來到另一側山坡。沿著山坡緩慢向下,在一個灌木叢里,我再次發現了三顆野蔥,這便成為我中餐的調料。

我們從這個山坡上下山了,山坡下正好有同事在踢著足球,我們就在旁邊加油助威,仿佛是在為世界盃加油,我們也在樹陰下好好休息一會兒。

石鍋羊肉還沒有好,這是蒙古人開始扳手腕比賽,一個個興奮不已。我拿著相機來到露台陰涼處躲避烈日。一側的石鍋正飄著香味,我們迫不及待地等待著,而此時我的肚子也咕咕直叫。一個小鳥飛到我身邊,它試探著靠近我們,張望著,不一會兒再次飛向遠方。

石鍋羊肉用鐵桶盛好,放到我們面前,大家爭相選擇,我挑了兩塊並加上一個土豆,啃著我採摘的野蔥吃起來格外美味,很有勞動收穫的感覺。蒙古人再次勸酒開始了,我舉起手中的Tiger啤酒,他們卻堅持讓我喝白酒,我只好再次喝了一小杯,我是個不勝白酒的人,加上我已經喝了兩瓶啤酒,搞的我頭都暈了。

蒙古人勸酒越來越猛,還沒到第二隻羊肉上來,我就匆匆吃完了我的羊肉,再次吃了些西瓜離開露台,中餐就此結束。

同事老孫邀我去山上走走,我是特別喜歡爬山的人,於是再次與他走向另一側的小山。走過一個大岩石縫隙,前面就是一個峭壁,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幾十米深的峽谷,峽谷下面灌木叢生,無法穿越,我們就在大樹下坐下休息聊天。天空中的半月已經清晰可見,此時只是下午3點左右。

我們右側不遠處,一個金髮老外與他的女友正在曬太陽,悠閒自得。6月開始,蒙古進入了旅遊黃金時間,我們也經常看到騎著馬兒的旅行團在馬路邊遊逛。

下午7點,我們來到蒙古包的西餐廳,面對烤雞排,而我們都沒有了胃口,只好匆匆吃完西餐,再次來到草原上,這時有同事拿起了弓箭來到一個山坡上。在距離靶子30米左右紛紛彎弓射擊,我們卻沒有人能夠射中那個巨大的牛皮靶子。很難想像蒙古古人當年是怎樣把此弓箭練就一身精準的技術的,還能夠集中奔跑中的動物,不得不佩服古人。

臨近傍晚,山間風兒吹得我們直打顫,於是我們準備返回賓館,蒙古人和5箇中方同事的還在蒙古包住一個晚上。

中國各地特色民居

由於中國疆域遼闊,民族眾多,歷史悠久,各地的地理氣候條件和生活方式不盡相同,因此,中國的民居建築樣式和風格在世界建築史上也較為鮮見。中國民居是各地居民自己設計建造的具有一定代表性、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家住宅。在中國的民居中,最具特點的民居有北京四合院、西北黃土高原的窯洞、安徽的古民居、福建和廣東等地的客家土樓、蒙古的蒙古包等。

盤點中國各地各族民居

中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不同氣候,不同地域和不同的民族創造了屬於自己的溫暖的家。

民居建築

中國各地的居住建築,又稱民居。居住建築是最基本的建築類型,出現最早,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由於中國各地區的自然環境和人文情況不同,各地民居也顯現出多樣化的面貌。本期任務讓我們來走進全國各地富有特色的民居。

盤點內蒙古民俗

內蒙古有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賽馬、摔跤、射箭被稱為蒙古族的“男兒三藝”,每年七月中下旬舉辦的那達慕草原旅遊節,集中展示蒙古民族歌舞、體育、競技、服飾、飲食各方面的燦爛文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