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簡介
《阿Q正傳》以辛亥革命前後閉塞落後的農村小鎮未莊為背景,塑造了一個從物質到精神都受到嚴重戕害的農民的典型。阿Q是上無片瓦、下無寸土的赤貧者,他沒有家,住在土谷祠里;也沒有固定的職業,“割麥便割麥,舂米
便舂米,撐船便撐船”。從生活地位看,阿Q受到慘重的剝削,他失掉了土地以及獨立生活的依憑,甚至也失掉了自己的姓。當他有一次喝罷兩杯黃酒,說自己原是趙太爺本家的時候,趙太爺便差地保把他叫了去,給了他一個嘴巴,不許他姓趙。阿Q的現實處境是十分悲慘的,但他在精神上卻“常處優勝”。小說的兩章“優勝記略”,集中地描繪了阿Q這種性格的特點。他常常誇耀過去:“我們先前——比你闊的多啦!你算是什麼東西!”其實他連自己姓什麼也有點茫然;又常常比附將來:“我的兒子會闊的多啦!”其實他連老婆都還沒有;他忌諱自己頭上的癩瘡疤,又認為別人“還不配”;被別人打敗了,心裡想:“我總算被兒子打了,現在的世界真不象樣……”於是他勝利了;當別人要他承認是“人打畜生”時,他就自輕自賤地承認:“打蟲豸,好不好?”但他立刻又想:他是第一個能夠自輕自賤的人,除了“自輕自賤”不算外,剩下的就是“第一個”,“狀元不也是‘第一個’么?”
於是他又勝利了。遇到各種“精神勝利法”都套用不上的時候,他就用力在自己臉上打兩個嘴巴,打完之後,便覺得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別一個,於是他又得勝地滿足了。他有時也去欺侮處於無告地位的人,譬如被假洋鬼子打了之後,就去摩小尼姑的頭皮,以此作為自己的一樁“勳業”,飄飄然陶醉在旁人的賞識和鬨笑中。但是這種偶然的“勳業”仍然不過是精神的勝利,和他的自輕自賤、自譬自解一樣是令人悲痛的行動。阿Q的“精神勝利法”實際上只是一種自我麻醉的手段,使他不能夠正視自己被壓迫的悲慘地位。他的“優勝記略”不過是充滿了血淚和恥辱的奴隸生活的記錄。
作品突出地描繪了阿Q的“精神勝利法”,同時又表現了他的性格里其它許多複雜的因素。阿Q的性格是充滿著矛盾的。魯迅後來曾經說過:阿Q“有農民式的質樸,愚蠢,但也很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註:《且介亭雜文•寄〈戲〉周刊編者信》)。
一方面,他是一個被剝削的勞動很好的農民,質樸,愚蠢,長期以來受到封建主義的影響和毒害,保持著一些合乎“聖經賢傳”的思想,也沒改變小生產者狹隘守舊的特點:他維護“男女之大防”,認為革命便是造反;很鄙薄城裡人,因為他們把“長凳”叫做“條凳”,在煎魚上加切細的蔥絲,凡是不合於未莊生活習慣的,在他看來都是“異端”。
另一方面,阿Q又是一個失掉了土地的破產農民,到處流蕩,被迫做過小偷,沾染了一些游手之徒的狡猾:他並不佩服趙太爺、錢太爺,敢於對假洋鬼子採取“怒目主義”;還覺得未莊的鄉下人很可笑,沒有見過城裡的煎魚,沒有見過殺頭。阿Q性格的某些特徵是中國一般封建農村里普通農民所沒有的。
即瞧不起城裡人,又瞧不起鄉下人;從自尊自大到自輕自賤,又從自輕自賤到自尊自大,這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這樣典型環境裡典型的性格。出現在阿Q身上的“精神勝利法”,一方面是外國資本主義勢力侵入後近代中國農村錯綜複雜的社會矛盾的表現,另一方面也為阿Q本身的具體經歷所決定。魯迅從僱農阿Q的生活道路和個性特點出發,按照自己藝術創造上的習慣——“模特兒不用一個一定的人”(註:《二心集•答北斗雜誌社問》),遵循主體的需要進行了高度的概括。在思想熔鑄的時候,又突出了人物複雜性格中的某一點,使某具有鮮明的精神征,從而塑造了阿Q這樣一個意義深刻而又栩栩如生的典型。
作者簡介
魯迅(1881~1936),中國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中國現代文學之父。光緒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生於浙江省紹興府會稽縣(今紹興市)東昌坊口。原名周樟壽,字豫山、豫亭、豫才。1881年9月25日誕生。出身於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時代受進化論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
1898年更名為周樹人。1902年去日本留學,原在仙台醫學院學醫,後從事文藝工作,希望用以改變國民精神。1905—1907年,參加革命黨人的活動,發表了《摩羅詩力說》、《文化偏至論》等論文。期間曾回國奉母命結婚,夫人朱安。1909年,與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譯《域外小說集》,介紹外國文學。同年回國,先後在杭州、紹興任教。1918年以“魯迅”為筆名,發表白話小說《狂人日記》。
在此之前,他是一名醫生,因戰亂奮起改行為作家。魯迅生平是一個“愛書如命”的人。1936年10月19日因病逝世於上海。著作收入《魯迅全集》。作品及《魯迅書信集》,並重印魯迅編校的古籍多種。1981年出版了《魯迅全集》(十六卷)。2005年出版了《魯迅全集》(十八卷)。北京、上海、紹興、廣州、廈門等地先後建立了魯迅博物館、紀念館等。魯迅的小說、散文、詩歌、雜文共數十篇(首)被選入中、國小語文課本。小說《祝福》《阿Q正傳》《藥》等先後被改編成電影。魯迅的作品被譯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等5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擁有廣大的讀者。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序
第二章 優勝紀略
第三章 續優勝紀略
第四章 戀愛的悲劇
第五章 生計問題
第六章 從中興到末路
第七章 革命
第八章 不準革命
第九章 大團圓
內容分析
《阿Q正傳》繼承我國小說的民族傳統,用“傳”的形式構成全篇。小說緊緊圍繞阿Q而“傳”,自始至終以阿Q的活動作為惟一線索,展開故事情節,寫出阿Q短暫而可悲的一生。
小說共九章,每三章可構成一個部分。前三章寫阿Q的階級地位、經濟地位,概括勾勒阿Q以“精神勝利法”為中心的性格特徵;中間三章寫阿Q遭遇的壓迫和剝削,進一步刻畫阿Q的性格,表現阿Q的處境,揭示了時代矛盾;後三章寫阿Q在革命到來之後的性格變化和悲慘命運。
第一章,是小說的序言,排列起來交代四個問題:小說的名目、阿Q無姓、無名、無籍貫,寫阿Q的政治地位和他生活的社會環境。交代名目的來源時,從孔子的“名不正則言不順”說起,批判了“正名論”,順便給主張保存“國粹”的遺老遺少們以諷刺。考察阿Q的姓時,通過趙太爺不準他姓趙這一可笑又可悲的情節,突出了阿Q連姓都被剝奪了的屈辱的政治地位,兇殘橫暴的統治者也粉墨登場了。
考察阿Q的名,由“洋字”而涉及“國粹”,又一次幽默地諷刺那些遺老遺少們。考察阿Q的籍貫時,諷刺了胡適的考據癖。序言告訴讀者,他並不為名人作傳,而要給一個不為世人所聞,連姓、名、籍貫都十分模糊的流浪僱農阿Q作傳,表明他對窮人的態度;而順筆諷刺當時的一些文人,則是近現代之交新舊文化交鋒的常見現象。
第二章,追述往事,刻畫阿Q的性格特徵:精神勝利法。描述阿Q的部分生活片斷,突出了他的妄自尊大、自欺欺人。交代阿Q的經濟地位,到處打短工的流浪僱農,是社會中被壓迫、被污辱的最底層的人。接著連續寫他的四個生活片斷。他窮得娶不上老婆,卻自吹“我的兒子會闊得多啦”;在精神上獨不崇奉趙、錢兩家,進過幾回城,又譏笑未莊人的“不見世面”,這些都突出了阿Q妄自尊大的特點;“癩瘡疤”的故事,寫他被欺辱時由打人到怒目而視到自輕自賤;“押牌寶”事件,寫他被欺辱後為取得精神上的勝利而進行自我摧殘。以上便是阿Q精神勝利法的構成部分之一。
第三章,接第一章的情節,繼續寫阿Q的精神勝利法。阿Q被趙太爺打了之後,反而因此“得意了許多年”,原因就在於中國人從來如此,他們景仰強暴,視人壓迫人為當然。作者入木三分地表現了當時人們的這種十分可悲的變態的奴性。這一章寫了三個生活片斷。竟然敗在王胡手下,遭到“平生第一件的屈辱”;挨了假洋鬼子的“哭喪棒”,遭到“平生第二件的屈辱”;調戲小尼姑,為自己的屈辱報仇。三個片斷,刻畫了阿Q畏強凌弱的性格;阿Q與王胡比醜,說明他無聊到了極點;憎惡假洋鬼子,則表現他排斥異端;“趕緊抽緊筋骨”等待挨打,顯出十足的奴性;調戲尼姑,更表現阿Q對女性態度上的骯髒靈魂。
第四章,寫阿Q拙劣的求愛經過和遭到的可悲結果,繼續表現阿Q的地位和處境。作者在敘述中把阿Q的永遠得意歸究於“中國精神文明冠於全球”,指明了他的思想是受了封建文化、思想的影響而產生的,這是阿Q嚴格遵循“男女之大防”和排斥異端的思想根源。而強調阿Q的“樣樣合於聖經賢傳”,以及他要找女人是惟恐“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都說明阿Q全身浸潤了封建思想的毒素,滿腦子都是封建思想道德。
而他去擰女人大腿,說“誅心話”“擲一塊小石頭”,留心想“引誘野男人的女人”,又說明他前面的思想是虛
第五章,寫阿Q走投無路,揭示麻木的國民“吃人”的本相,再寫阿Q的畏強凌弱。“戀愛”既成“悲劇”,阿Q接下來遇到了“生計問題”。這一章寫了三個生活片斷。阿Q感到“世上有些古怪”,做工被老主顧拒之門外而意識到生路被斷絕。然而他並沒有意識到斷他生路的是趙太爺之流,而誤以為是比他更弱小的小D“謀了他的飯碗去”,便發生了“龍虎鬥”。這既表現了阿Q的畏強凌弱的性格,又說明阿Q的不覺悟已經到了令人不可思議的地步。無路可走的阿Q去靜修庵偷蘿蔔,是情節的必然發展。他視小尼姑如草芥,對老尼姑耍無賴,亦是他畏強凌弱無賴霸道的表現。自己的不爭氣不覺悟,統治階級的迫害,必然使他走上行竊之路。
第六章,寫阿Q由走投無路到短暫的“中興”,再被趙太爺逼到無路可走的經過。阿Q從城裡回到未莊後,受到人們的“敬畏”,不過因為他在城裡給白舉人家裡幫過忙,手裡有現錢,有些便宜貨,還知道城裡一些見聞。因此,掌柜、酒客、路人都對阿Q“刮目相待”,王胡等人對阿Q也“肅然”,婦女對有劣跡的阿Q也不再躲避,而是主動趕著要買他的東西。這一切深刻揭示了國民趨炎附勢的本性。然而,當阿Q的底細被披露出來後,人們又由對他的“敬而遠之”到“斯亦不足畏也矣”,更說明了世態的炎涼,人們的愚昧無知。不由得使人發問,這樣的國民,不改造行嗎?阿Q的又一次走投無路成為必然。
第七章,寫辛亥革命到來時各階層對革命的態度,突出了阿Q的革命要求。在阿Q再一次被逼上末路時,辛亥革命的暴風雨來了。城裡的“舉人老爺”視革命如洪水猛獸,他要逃難了。未莊的“一群鳥男女”驚恐萬狀,誤傳革命軍是為崇禎報仇的軍隊。阿Q則最具有代表性,由於他的思想深處的保守心理,使他對一切新生事物都持懷疑和否定的態度,所以起先對革命“深惡而痛絕之”;但他又從自己的處境和感受出發,感到“革命也好罷”,產生了“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黨”的要求,因此他高喊“造反了,造反了”,表達了他革命的願望。
但他所理解的革命實質是什麼呢?“要什麼就是什麼,歡喜誰就是誰”。這樣的革命怎么能夠成功?小說以形象的描寫,從一個側面反映辛亥革命失敗的根源。再看阿Q的對立面,趙太爺父子在革命到來時嚇得六神無主,低聲下氣地把一向不放在眼裡的阿Q叫成“老Q”,這時候的趙太爺和阿Q儼然換了一個位置。還是年輕一輩詭計多,趙秀才竟和假洋鬼子相約革命,革掉了靜修庵里的一塊龍牌,還順手抄走了一個宣德爐。這就是當時非常普遍的混跡於革命中的假革命現象。第八章,寫辛亥革命引起的未莊的變化,進一步刻畫阿Q的性格。革命像一陣風一掃而過,並沒有到達未莊,人心日見安定。政權落到投機鑽營者手中。變化最大的不過是掀起了盤辮的風潮。趙秀才、假洋鬼子成了戴“銀桃子”的革命黨,未莊的政權仍在這些從前的壓迫者手中。阿Q要投革命黨,結果誤投假洋鬼子門下不成,被“哭喪棒”趕出門。他被剝奪了革命的權利。同時寫趙家遭搶,這就預示著阿Q的悲劇命運就要到來。
第九章,寫阿Q被當作替死鬼被捕、被審和被處決。趙家遭搶使未莊人和阿Q都很“快意”,這體現了人們對統治者的不滿情緒。阿Q就是作為搶劫嫌疑犯而被捕的。誰告了他的狀呢?就是戴“銀桃子”的自稱革命黨的趙秀才。壓迫阿Q的是趙秀才之流,不準阿Q革命的是趙秀才,最後捕他、審他、處決他的還是這個戴著“銀桃子”的“革命黨”人。阿Q要求革命而不可得,革命後反而被槍斃,他成了革命的犧牲品。
可悲的是,他到死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被槍斃,而且還在死前表演了他最後的精神勝利法:“過了二十年又是一個……”這一章里,還提到城裡依然如故,掌權的還是原班人馬,舉人還在追究陳年老租,依然遊街示眾,依然看客如雲,只是審問的跪改為站,處決的砍頭改為槍斃。小說顯示,辛亥革命後的中國社會,仍然是一團漆黑;辛亥革命後的中國人,依然是那樣麻木。
寫作背景
鴉片戰爭以後,中國內憂外患,政治腐敗,民眾愚昧,中華民族面臨滅亡的危險。而以孫中山為首的少數有志之士,披荊斬棘,浴血奮戰,試圖挽救危亡的中國。這就是近現代之交轟轟烈烈的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1912年1月1日,南京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延續幾千年的封建帝制結束了,中國似
乎出現了希望的曙光。可是,由於領導這次革命的中國資產階級沒有動員和組織廣大農民一起參加革命,壯大革命隊伍,反而對要求革命的農民採取排斥和壓制的態度;他們也沒有徹底打擊和鎮壓封建勢力,反而採取了妥協、寬容和姑息態度。所以,革命遭到失敗。例如,在武漢,曾任清廷21混成協協統,多次破壞湖南革命黨人活動,又親手殺害過起義士兵的黎元洪,卻當上了革命後湖北省軍政府的大都督;在紹興,曾在徐錫麟案件中直接籌劃殺害秋瑾的章介眉,也當上了革命後紹興軍政府的“治安科長”。當時,在“鹹與維新”的幌子下,封建軍閥、官吏個個狡詐善變,他們通過各種途徑紛紛鑽進革命陣營,一旦得勢,便回過頭來屠殺革命黨。在這種形勢下,帝國主義得以與封建勢力勾結,一起向新生的資產階級政權進行反撲。1912年4月,孫中山被迫辭去大總統的職務,而代表地主買辦階級的袁世凱得以竊取政權。辛亥革命流產了。
辛亥革命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但它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偉大任務。資產階級把有強烈革命要求的農民拒之門外,而與封建勢力妥協,這就不可能解決中國人民尤其是占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問題。因此,廣大農民在革命之後,仍處於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殘酷剝削和壓迫之下,承受著政治上的壓迫,經濟上的剝削和精神上的奴役。他們仍然“想做奴隸而不得”。
封建統治者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向來採取暴力鎮壓和精神奴役的政策。就後者說,是利用封建禮教、封建迷信和愚民政策。在阿Q身上,我們可以看出封建精神奴役的“業績”和被奴役者嚴重的精神“內傷”。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的中國歷史,是受帝國主義侵略和掠奪的屈辱史,封建統治階級在這種特殊的歷史下形成一種變態的心理,一方面對帝國主義者奴顏婢膝,表現出一副奴才相;
另一方面對自己統治下的臣民又擺出主子的架子,進行瘋狂的鎮壓,兇狠的盤剝。魯迅不止一次地對這種畸形變
態心理作出精妙的概括:“遇見強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這些話來粉飾,聊以自慰。所以中國人倘有權利,看見別人奈何他不得,或者有‘多數’作他護符的時候,多是兇殘橫恣,宛然一個暴君,做事並不中庸。”(《華蓋集·通訊》)他們對帝國主義侵略本已到了割地賠款喪權辱國的地步,但偏要自稱“天朝”,沉醉在“東方的精神文明”中,鼓吹中國文明“為全球所仰望”。
已經到了死亡的邊緣,卻追求精神上的勝利。這一思想深深毒害著處於下層的勞動人民。我們從《阿Q正傳》中就可以看出,阿Q和趙太爺,在某種程度上,其實都是一類貨色,假如阿Q得勢,將是個趙太爺,假如趙太爺失勢,則又會是活脫脫一個阿Q。從更遠的思想根源來說,歷代封建統治階級思想陳陳相因,封建禮教、封建道德規範一代代從精神上麻醉和毒害勞動人民。這種麻醉和毒害造成了阿Q的愚昧落後和麻木不仁。
統治者的“精神勝利法”和對人民進行的封建麻醉教育,正是造成勞動人民不覺醒的精神狀態的麻醉劑。這種麻醉劑只能使勞動人民忘卻壓迫和屈辱,無反抗,無鬥志,永遠處在被壓迫、被剝削、受毒害的狀態中,成為封建統治者的奴才和順民。
魯迅以思想家的冷靜和深邃思考,以文學家的敏感和專注,觀察、分析著所經歷所思考的一切,感受著時代的脈搏,逐步認識自己所經歷的革命、所處的社會和所接觸的人們的精神狀態。這便是《阿Q正傳》基本的寫作背景。
寫作意圖
魯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說來》中說:“自然,做起小說來,總不免自己有些主見的。例如,說到‘為什麼’做小說罷,我仍抱著十多年前的‘啟蒙主義’,以為必須是‘為人生’。而且要改良這人生。……所以我的取材,多 采自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他又在《〈吶喊〉自序》中說:“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他在談到《阿Q正傳》的成因時,說他要“寫出一個現代的我們國人的魂靈來”,又說:“我雖然竭力想摸索人們的靈魂,但時時總自憾有些隔膜。在將來,圍在高牆裡面的一切人眾,該會自己覺醒,走出,都來開口的罷,而現在還少見,所以我也只依了自己的覺察,孤寂地姑且將這些寫出,作為在我的眼裡所經過的中國的人生。”
根據魯迅做小說的目的、治療國民弱點的論述和《阿Q正傳》的成因等言論,我們可以概括《阿Q正傳》的創作意圖:著眼於啟蒙,寫出中國人的人生,主要是廣大受剝削壓迫的勞動人民的苦難、悲慘而又愚昧落後的人生,希望改良這悲慘的人生,喚醒沉睡的民眾。作者在這篇小說中,為療救這樣病態的社會、病態的國民而發出痛苦的吶喊。
藝術特色
《阿Q正傳》最突出的藝術特色,是用喜劇的外套,包裝一個悲劇性的故事。阿Q的一生是悲劇性的,他的下場令人同情,令人感嘆,但這一切又是通過阿Q日常生活中富有喜劇性的事件表現出來的。所以讀《阿Q正傳》時,人們往往被阿Q可笑的言行逗得忍俊不禁,可是掩卷沉思,又不免悲從中來,為阿Q的不幸遭遇而唏噓嘆息,也對殘
暴的統治者切齒痛罵。悲劇因素與喜劇因素在小說里相互交織、融合,構成這篇小說最大的藝術特色。主張“為人生”而藝術的魯迅曾經給悲劇和喜劇下過定義。他說:“悲劇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阿Q的被壓迫者的地位和他身上具有的勤勞吃苦的勞動人民的優點,以及他要求改變現狀的願望,無疑是“有價值的東西”,他一生備受剝削,人格屢遭污辱,最後又慘死於冤案,這樣的命運遭際更加令人同情,他的死令人痛心。但同時他身上確實又存在許多“無價值的”東西,尤其是他的精神勝利法,他的欺軟怕硬,他的狡猾無賴等等,在小說里顯然遭到作者的否定和批判。小說正是在悲劇性和喜劇性相互映襯下展開了藝術描寫,使作品讀起來更加令人感到心酸,使那悲劇性的東西更加令人深思。
這篇作品悲劇和喜劇交織融合有兩種表現。一是作品的前面大部分章節喜劇性較強,集中表現在“優勝紀略”“續優勝紀略”和“戀愛的悲劇”三章中;而後面兩章的悲劇色彩越來越濃,喜劇色彩越來越淡,尤其到了“大團圓”這一章,讀者幾乎笑不出來了。這是作者寫作過程中表層的由喜到悲。另一種表現形式是喜劇情節中包含著悲劇的因素,比如,趙太爺不準阿Q姓趙打他嘴巴的情節,表面看起來是一個喜劇性十足的場面,但骨子里卻是悲劇性的,說明阿Q地位之低下無以復加;又如阿Q被趙太爺剝奪了生活來源之後,阿Q去靜修庵覓食的情節,表面看起來似乎是個喜劇,跳進菜園時可笑的動作和表情,被老尼姑發現時的無賴相,以及被狗追趕後的落魄相,都令人捧腹大笑,但笑的背後卻是令人鼻酸的阿Q的可憐。小說中這樣的情節比比皆是。
現實意義
《阿Q正傳》是魯迅的代表作之一,它既是中國文學園地的傑作,也是世界文學園地的傑作。魯迅塑造的阿Q這一藝術形象,在中國早已是婦孺皆知,在世界也是公認的典型形象。
魯迅在《阿Q正傳》中,正是通過阿Q這一藝術形象,生動地表現了當時許多國民畸形的心態,無情地鞭撻了他們種種惡劣的品性。阿Q是一個深受封建階級壓迫和剝削的赤貧、地地道道的農村無產者。他上無片瓦,下無寸土,被統治者剝奪得一無所有,連姓名、籍貫都很渺茫。
他沒有家,住在土谷祠里;也沒有固定的職業,靠打零工維持生活,別人叫割麥便割麥,叫舂米便舂米,叫撐船便撐船。命運是夠悲慘的。但令人痛心的是,他對來自統治者的欺壓竟麻木健忘,以自欺來自慰。他在現實中一次又一次地失敗,可在精神上卻一次又一次地“勝利”。他因為說他也姓趙,被趙太爺叫去打了嘴巴。可挨打之後,他想的是:“現在的世界太不成話,兒子打老子……”他想到趙太爺這么一個威風八面的人物現在竟成了他的兒子,便得意起來。
一方面在現實中處處碰壁,飽嘗辛酸,一方面又在幻想中自欺自慰,自傲自足,這就是阿Q的“精神勝利法”。一個人身處奴隸地位,卻這樣心安意得,那他怎么會起來抗爭?怎么會去改變自己的奴隸地位?魯迅正是從阿Q實際的失敗受辱和虛妄的勝利自傲這兩個方面來描寫他的性格的。在這裡,悲慘和得意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現實和幻想形成了尖銳的對立。阿Q越是獲得精神勝利,我們越是感到悲哀,阿Q越是洋洋自得,我們越是感到痛心。“精神勝利法”已成為阿Q性格的代名詞,但“精神勝利法”並不是阿Q性格的全部內涵,阿Q還有其他種種惡劣的品性。
阿Q所處的時代已經一不去不復返了,中國社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中國人民的精神面貌已是今非昔比了。讀讀《阿Q正傳》,我們會越發感到我們是生活在美好幸福的時代。但我們仍應注意克服自身的缺點、弱點,仍應注意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努力創造更加美好幸福的未來。
電影
中國彩色寬銀幕故事片。上海電影製片廠1981年為紀念魯迅誕辰一百周年攝製。陳白塵根據魯迅著名同名小說改編。導演,岑范;攝影,陳震祥;主要演員,嚴順開、李緯、楊寶河等。故事描寫辛亥革命前後未莊的僱工阿 Q的悲慘遭遇。
這部影片基本上體現了原著的精神。它以“哀其不幸”為主,“怒其不爭”為輔,通過阿Q典型形像的塑造,不僅反映了地主對農民的壓迫,揭示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而且突出地揭露和批判了“國民的劣根性”精神勝利法。
影片還採取“寧可笨拙,不使油滑”的指導思想,追求嚴肅而深沉的風格,既表現阿Q行為的可笑,又表現他質樸的品性,把劇情的喜劇性與人物命運的悲劇色彩統一起來,達到笑中含淚,淚中有笑的效果,不給人以滑稽之感。飾演阿Q的嚴順開對人物的分寸掌握恰當,避免了油滑的表演。
影片還增加了大量的細節,用於刻畫人物、揭示主題。如在獄中阿Q挨打後躺在地上,獄卒吆喝“開飯了”,他騰地坐起,一笑:“嘿,這兒比土谷祠好!”嚴順開先後獲1982年瑞士舉行的第2屆韋維國際喜劇電影節和1983年第6屆電影百花獎的最佳男演員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