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簡介
恭陵(孝敬皇帝陵)位於中國河南省洛陽偃師市緱氏鎮東北2.5公里的滹沱嶺上,南依嵩山,北臨洛河,東南群山環抱,西北崗巒疊起。因是唐高宗太子李弘的陵墓,故稱“太子冢”,洛陽唐陵中規模最大的一座,坐北朝南,平面正方形,靈台封土呈覆斗形,東西長164米,南北寬146米,高22米。 靈台東北50米處,有一錐形土冢,俗稱“娘娘冢”。四周原有神牆護圍,其四角有角樓建築,四面神牆中有神門 。門外土闕尚存。南神門外10米有立獅一對,左右相距54米。其它三面與此同,唯改為坐獅。神道在南神門外正南,寬50米,兩側自北向南,依次排列著翁仲三對、天馬一對、望柱一對,東西相排,左右相對。其中東排第一二翁仲之間,即唐高宗李治親書之(孝敬皇帝睿德記》碑,具有重要的歷史和較高的書法價值。
陵側有唐高宗親自撰書的《孝敬皇帝睿德記》石碑一通,高6.1,寬1.95,厚約0.4,文33行,每行82~89字。陵園東北角50米處,有一方錐形土冢,是哀皇后陵墓,俗稱“娘娘冢”,底邊長寬各40~50米,殘高13米。陵墓周圍有12個小土丘系當年的門闕和角樓,遺址原有神牆圍護,四面神牆的中部各置神門,以喻青龍、白虎、朱雀、玄武。
南神門寬30米,門闕外10米有立獅一對、石人三對,飛馬、華表各一對,其餘三神門外分別為一對座獅。恭陵石刻,規模宏大,氣勢雄偉,雕刻精美,形象生動,達到了以形寫神,形神兼備的境界。堪稱中原唐代陵墓石雕之冠。唐高宗撰寫的《孝敬皇帝睿德記》碑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較高的書法藝術價值。
恭陵1963年被河南省政府公布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國務院列入第五批國家文物保護單位。是我國唐代陵墓群中保存最好的一座,也是中原地區規模最大的一座唐代帝陵。 它是研究唐代陵寢制度、墓儀規制、喪葬習俗的珍貴資料。
歷史考證
恭陵的主人是孝敬皇帝李弘(652-675),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武則天長子。675年暴死。唐高宗將其追謚“孝敬皇帝”,開創了太子死後追謚為皇帝的先例。以皇帝的規格安葬。 不過一般都稱為太子弘。
《唐代帝王陵墓》(有改動):恭陵是初唐“號墓為陵”規制下一處完整的實例。陵園坐北朝南,平面正方形,長寬均為440米。陵園內有大、小二冢,大冢居陵園中部偏西,葬李弘,俗稱太子冢;小冢在大冢東北隅,葬太子妃裴氏即哀皇后,俗稱娘娘冢。兩冢的位置正處於陵園正中。同塋而不同墓。恭陵兩冢都呈長方覆斗形,現存太子冢底部東西長150米,南北寬130米;頂部東西46米,南北50米,殘高22米。
據鑽探可知:太子冢封土經千餘年風雨侵蝕和人為墾植,每邊均被損掉10餘米,原封土底部的長度應在160-180米之間。恭陵陵冢封土堆為高粘度紅褐色生土夯築而成,堅硬密實,雖經千餘年風雨剝蝕,其高度僅損失5米左右(這是按照漢長陵高九丈,唐天子禮依漢長陵故事得來的)。皇后冢距太子冢約50米,現存形狀已很不規整,底部方錐形,長寬均50米,上半部呈圓形,殘高13米。恭陵陵種四周原夯築圍牆,每面圍牆的中部各闢一門,以四神命名。
門外築雙闕,四隅角築角樓。今查圍牆已夷為平地,現存牆基寬僅1米。四隅角樓遺址殘存,高約3-4米,長、寬10餘米,原基部壘砌條石被農民移作它用。門前雙闕以北門保存較好,長23米、寬20米,兩闕相距30米。陵園南神門實測寬度為30米,門闕之外10米處有立獅,左右分列,相距54米。其餘三門情況與此略同,惟改立獅為蹲獅。在南神門內沒有發現建築遺存,門外雙闕之南設有御道,其兩側列置大型石刻。
主要景點
恭陵陵園現存石像生18件和石碑1通。除陵園東、西、北三門外各有石獅1對外,其餘12件均列置在南神門外的神道兩側,東西兩列相距50米。自南而北依次為:
石望柱
石望柱1對,距南神門300米,通高約6.50米,由基座、柱身和蓮花頂三部分構成。基座方形,分上下兩層,下層東西2.14米,南北2.30米,裸露地面高0.9米;上層東西1.58米,南北1.7米,高0.8米。其上雕置覆盆蓮花礎,高0.12米,直徑1.5米。蓮花礎上豎八棱形石柱,高3.75米,徑0.85米,各面向上收剎,素麵無紋。柱頂壓八邊形頂蓋,上置仰蓮托摩尼珠。
天馬
天馬1對,位於石望柱北92米處。唐代陵墓前設定天馬以恭陵為首。天馬高2.4米,置於雙層石座上。下層
長2.65米,寬1.95米,高0.76米;上層長2.21米,寬1.01米,高0.41米;底板長2.1米,寬0.86米,厚0.2米。天馬四肢及垂尾與底板相連,腹下鏤空。通高3.57米。天馬昂首站立,肌豐骨健,頭頂鬃毛豎立,頸側鬃毛斜披,前肢兩側刻捲雲紋羽翼,神秘祥瑞之感躍然天地間。
石人
石人3對,第一對位於天馬北43米處,石人南北之間相距32米。恭陵石人高2.73-3.30米,一貫服飾與鹹陽楊氏順陵的石人大體相同。頭戴平巾幘冠,身穿寬袖袍,內著長裙,外著裲襠,腰束寬頻,足蹬雲頭靴,雙手握劍舉於胸前,挺胸侍立於仰覆蓮花座上,其下為方形基座,長1.5-1.53米,寬1.50-1.56米,高0.56-0.90米,蓮台高0.30-0.44米。從裝束來看,應為中郎將之職。
石立獅
將軍墓前是坐立的石獅子
石人之北為石立獅1對,位於陵園南神門外雙闕南10米處,左右分置,相距54米。兩獅皆面南而立,略呈奔躍之態。東邊雄獅高2.64米,獅頭較大,昂首前視,小耳,犬齒外露,下顎三綹鬚毛,頸後鬃毛捲曲成螺狀,胸肌豐健,前肢略直立,後肢略屈作前驅狀,兩腿間有明顯的性別標誌,長尾向右甩出達於腹部,四肢與石板相連,腹下鏤空。西邊雌獅高2.40米,形體與雄獅基本相同,惟長尾向左甩出,腿際間無性別標誌。石獅基座分兩層,下層長2.76米,寬1.75米,高0.45米;上層長2.22米,寬1.34米,高0.55米;石板長2.01米,寬0.98米,厚0.27米。帝陵四門置石獅始於恭陵。
睿德紀碑
睿德紀碑1通,位於東列南數第一、二石人之間。通高7.23米,碑身高6.03米,寬1.94米,厚0.65米;碑座高1.20米,寬2.70米,厚1.90米。碑額刻飛白書“孝敬皇帝睿德之紀”八字;碑文楷書,自右至左豎排33行,每行82-89字不等,全文2000餘字。由於年代久遠,碑文大部分已漫漶不清。碑文內容在
《全唐文》、《金石萃編》等文獻中錄有大約1700餘字。
石像生
石蠟
現存石像生中,有三對蹲獅,分置陵園東、西、北三門之外,其神態、形狀、大小均基本一致。蹲獅高2.30米,昂首前視,前肢斜撐,頭頸鬃毛捲曲,顎下三綹鬚毛,長尾甩於左腋下,形態雄勁,造型逼真。獅皆蹲踞於三層長方石座上,上層礎座與獅相連,長1.89米,寬1.17米,高0.25米;中層基座長2.07米,寬1.35米,高0.70米;下層基座長2.60米,寬1.75米,高1.0米。在北神門外東側蹲獅左臀部有宋人到此一游的題記。
恭陵石雕
《孝敬皇帝睿德記》石碑一通,高6.1,寬1.95,厚約0.4,文33行,每行82~89字,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較高的書法藝術價值。恭陵石雕規模宏大,氣勢雄偉,雕刻精美,造型生動,達到了以形寫神,形神兼備的境界。
翁仲均立於仰覆蓮座之上,彌足珍貴,堪稱中原唐代陵墓石雕之冠,為唐石刻藝術瑰寶。恭陵是中原地區保存較好的帝陵,是研究唐代陵寢制度、墓儀規制、喪葬習俗的珍貴資料。
交通信息
坐洛陽到鞏義的長途車、在顧縣下車,下車後有許多包車能送人到唐恭陵。進大門向北即是神道,神道兩側設石象生,由南往北依次是華表一對、飛馬一對、翁仲三對、立獅一對,東側第一、二翁仲之間有一6米多的高大石碑。後方為太子李弘和太子妃的墳冢。
猝死之謎
李弘是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武則天之長子。公元675年,李弘隨高宗、武則天游幸東都時暴卒,年僅24歲,後被高宗追謚為“孝敬皇帝”,葬於恭陵。有人說李弘是被武則天毒殺的,也有人說他是因病去世的。李弘是個什麼樣的人,他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李弘於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生於唐長安城感業寺,也有人認為是武則天二度入宮後懷孕生下的。李弘的名字大有來歷。隋末唐初,在道教民眾中有“老君當治”、“李弘當出”的讖語,說太上老君將轉世為人主,化名李弘來拯救眾生。武則天把頭胎兒子取名為李弘,無疑對這個孩子寄託甚厚。
永徽六年(655年)十一月,經過兵不血刃的宮廷鬥爭,武則天終於被立為皇后。接下來要處理的問題是立太子。皇后之子乃為嫡子,按照禮法中“有嫡立嫡,無嫡才可立長”的原則,年僅4歲的李弘被冊封為太子。李弘自小仁孝謙謹,聰明好學,處事果斷。李弘曾經向當時的名儒郭瑜學習儒經。有一次,在讀到《春秋左氏傳》中的楚世子商臣弒君的故事時,李弘不禁掩書嘆曰:“這種事做臣子的都不忍聽聞,而儒經是聖人拿來訓示後人的,為什麼要記載這種事?”郭瑜答:“孔子作春秋是為了褒貶善惡,用以勸世或告誡,因此記下商臣的惡行,讓後人都知道有這樣的事。”李弘說:“不是說這種事不能流傳,而是我不忍知道,讓我改讀別的書吧。”郭瑜說:“殿下資質敏睿,既然不忍聞聽這些凶事,臣聽說要安定上位、治理人民,莫過於精通於禮。不懂禮則無以事天地之神、辨君臣之位,所以先王重視此道。孔子也說:不學禮,無以立。那么請殿下就改讀禮記吧。”李弘接受了這個提議,開始刻苦攻讀《禮記》。
高宗和武則天在李弘少小時即讓他參與朝政,他曾多次受命監國。由於李弘為人忠厚,處事謙虛忍讓,而且頗具政治才幹,高宗和大臣對他都很滿意。從顯慶元年(公元656年)起,高宗的頭痛病日益加重,這給武則天提供了參與政務的更大空間。據史書載,高宗非常信任武則天的政治判斷力,大小事情都交武則天處理。
有現代學者研究認為,李弘死於肺結核。《舊唐書》持的是“病死說”,理由也很充分:高宗李治為太子之死撰寫了悼念文字,其中說太子“自琰圭在手,沉瘵嬰身”,意思是李弘剛當太子就得了肺癆(即肺結核),身體一直很差。高宗想等太子身體稍好時傳位於他,不料太子一聽,心理壓力陡然增大,竟病情加重而死。
陪葬情況
《新唐書》記載:“之一:蕭妃女義陽、宣城公主幽掖庭,幾四十不嫁,太子弘言於帝,後怒,鴆殺弘;之二:四月辛巳,天后殺周王顯妃趙氏……巳亥天后殺皇太子,五月戊申,追號皇太子為孝敬皇帝……八月庚寅,葬孝敬皇帝於恭陵。”李弘雖死於非命,喪事卻極其隆重,“制度盡用天子禮”,唯有厚葬不足以減輕高宗的悲痛、武則天的愧疚。民間傳說,由於殉葬的珠寶太多太好,唯恐被盜,所以,派軍隊將士從洛河取沙堆成一座山嶺(當時陵墓要比現 在高許多),表面再用泥封固,若有盜墓者必被流沙活埋。所以,從考古意義上說,恭陵和乾陵一樣,至今完好無損。倒是太子妃墓於1998年2月被盜,所幸此案已破,追回的精美文物尤其是一批藍釉陶器極為珍貴罕見。
文物盜竊
河南是文物之鄉,地上地下文物古蹟眾多,素有天然博物館之稱。這一切都是祖先為我們留下的寶貴財富,本應屬於國家,可是這些非常有價值的文物古蹟卻引起了某些不法之徒的私慾,他們只圖個人私利,不惜出賣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98年,河南偃師公安局勝利破獲一起特大文物盜竊案--唐恭陵文物盜竊案,並查處了一個盜竊、買賣文物一條龍的罪犯團伙。唐恭陵,武則天長子弘的陵地,此次失竊的是弘的一個妃子的墓地。98年春節前後,當地的一個農民發現墓地被炸開,古墓失竊。偃師公安局迅速組織偵破,發現這是一個早有預謀的專業盜竊團伙乾的。此後,20多天案件便大獲全勝,並挖出了在深圳、澳門的文物盜竊團成員。本片將跟蹤案件的發生經過,以紀實的手法報導偃師公安局在破獲這起案件中所付出辛苦和努力,表現了人民警察為保衛人民的安全、國家的財產不受侵犯與犯罪分子英勇鬥爭的大無畏精神。
出土文物
藍釉雙耳壺
清新的純藍釉瓷器 唐三彩是一種彩釉陶器,黃綠藍三色,自然調渲流淌,互相浸潤,色彩斑斕,晶瑩剔透,使人觀之賞心悅目。但除三彩器外,僅施黃、綠、白、藍、紅、淡青和黑等單色釉者,也清新自然,頗具特色。七十年代在鞏義市發現的唐三彩窯址中,就出土少量的單色釉陶器,這種純藍釉陶器在唐代較為少見,恭陵出土的這件純藍釉雙耳壺可能就是鞏義三彩窯之單色釉產品。
唐代流行的雙龍耳壺 雙龍耳壺是時代特徵較為明顯的一種器物,主要流行於唐代,其前身可能是源自三國以來一直流行的雞首壺。此類雙龍耳壺發現不多,主要集中在西安和洛陽兩個唐王朝時期最為繁盛的京畿之地。
藍釉不勻,有露胎現象 此壺1998年出土於河南省偃師市緱氏鄉唐代恭陵哀皇后墓中。盤口,細長頸,溜肩,肩部有兩個細長彎曲狀龍柄,龍嘴銜盤口,鼓腹,下腹急收,小平底。藍釉,不勻,有露胎現象。
第六批重點文物-古墓葬
簡介:中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擁有極為豐富的文化遺產。文物是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像力,體現著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和創造力。保護和利用好文物,對於繼承和發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增進民族團結和維護國家統一,增強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
金朝君主陵墓
君主 | 陵墓 | 地點 |
金始祖—函普 | 光陵 | 北京市房山縣 |
金德帝—烏魯 | 熙陵 | 北京市房山縣 |
金安帝—完顏跋海 | 建陵[金] | 北京市房山縣 |
金獻祖—綏可 | 輝陵 | 北京市房山縣 |
金昭祖—完顏石魯 | 安陵 | 北京市房山縣 |
金景祖—烏骨迺 | 定陵[金] | 北京市房山縣 |
金世祖—劾里缽 | 永陵[金] | 北京市房山縣 |
金肅宗—完顏頗刺淑 | 泰陵[金] | 北京市房山縣 |
金穆宗—完顏盈歌 | 獻陵[金] | 北京市房山縣 |
金康宗—烏雅束 | 喬陵 | 北京市房山縣 |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 | 睿陵[金] | 北京市房山縣 |
金太宗—完顏晟 | 恭陵 | 北京市房山縣 |
金徽宗—完顏宗峻 | 興陵 | |
金熙宗—金熙宗 | 思陵[金] | 北京市房山縣 |
海陵王—完顏亮 | 北京市房山縣 | |
金睿宗—完顏宗堯 | 景陵[金] | 北京市房山縣 |
金世宗—金世宗 | 興陵 | 北京市房山縣 |
金顯宗—完顏允恭 | 裕陵[金] | |
金章宗—金章宗 | 道陵 | 北京市房山縣 |
衛紹王—完顏永濟 | 北京市房山縣 | |
金宣宗—完顏珣 | 德陵[金] | 北京市房山縣 |
南北朝君主陵墓
君主 | 陵墓 | 地點 |
宋孝穆帝—劉翹 | 興寧陵 | 江蘇省丹陽丹徒區 |
宋武帝—劉裕 | 初寧陵 | 江蘇省南京市麒麟門外 |
宋少帝—劉義符 | 江蘇省南京市 | |
宋文帝—劉義隆 | 長寧陵 | 江蘇省江寧蔣山 |
宋孝武帝—劉駿 | 景寧陵 | 江蘇省江寧岩山 |
宋前廢帝—劉子業 | 江蘇省江寧龍山 | |
宋明帝—劉彧 | 高寧陵 | 江蘇省江寧幕府山 |
宋後廢帝—劉昱 | 蒼梧王墓 | 江蘇省江寧壇西 |
宋順帝—劉準[南宋皇帝] | 遂寧陵 | 江蘇省江寧 |
齊宣帝—蕭承之 | 萬安陵 | 江蘇省丹陽胡橋鄉 |
齊高帝—蕭道成 | 泰安陵 | 江蘇省丹陽胡橋鄉 |
齊武帝—蕭賾 | 景安陵 | 江蘇省丹陽建山鄉 |
齊文帝—蕭長懋 | 崇安陵 | 江蘇省江寧金牛山 |
鬱林王—蕭昭業 | 鬱林王墓 | 江蘇省丹陽 |
海陵王—蕭昭文 | 海陵王墓 | 江蘇省丹陽 |
齊景帝—蕭道生 | 修安陵 | 江蘇省丹陽胡橋鄉 |
齊明帝—蕭鸞 | 興安陵 | 江蘇省丹陽荊林鄉 |
東昏侯—蕭寶卷 | 東昏侯墓 | 江蘇省丹陽 |
齊和帝—蕭寶融 | 恭安陵 | 江蘇省南京黃山 |
梁文帝—蕭順之 | 建陵[南梁] | 江蘇省丹陽荊林鄉 |
梁武帝—蕭衍 | 修陵 | 江蘇省丹陽荊林鄉 |
梁簡文帝—蕭綱 | 莊陵 | 江蘇省丹陽蕭梁河 |
梁昭明帝—蕭統 | 安陵 | 江蘇省南京市 |
梁元帝—蕭繹 | 江蘇省江寧 | |
梁宣帝—蕭察 | 平陵 | 湖北省江陵紀山 |
梁孝明帝—蕭巋 | 顯陵[西梁] | 湖北省江陵紀山 |
陳景帝—陳文贊 | 瑞陵 | |
陳武帝—陳霸先 | 萬安陵 | 江蘇省江寧上坊鎮 |
陳文帝—陳蒨 | 永寧陵 | 江蘇省南京市甘家巷 |
陳廢帝—陳伯宗 | 臨海王墓 | |
陳宣帝—陳頊 | 顯寧陵 | 江蘇省南京市西善橋 |
陳後主—陳叔寶 | 河南省洛陽市邙山 |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金陵 | 內蒙古托克托縣 |
魏明元帝—拓跋嗣 | 金陵 | 內蒙古托克托縣 |
魏太武帝—拓跋燾 | 金陵 | 內蒙古托克托縣 |
魏文成帝—拓跋浚 | 金陵 | 內蒙古托克托縣 |
魏獻文帝—拓跋弘 | 金陵 | 內蒙古托克托縣 |
魏孝文帝—元宏 | 長陵[北魏] | 河南省孟津邙山 |
魏宣武帝—元恪 | 景陵[北魏] | 河南省洛陽市邙山 |
魏孝明帝—元詡 | 定陵[北魏] | 河南省登封嵩山 |
魏孝莊帝—元子攸 | 靜陵 | 河南省洛陽市邙山 |
安定王—元朗 | 河南省安陽野馬崗 | |
魏孝武帝—元修 | 雲陵 | 陝西省富平 |
魏孝靜帝—元善見 | 河南省安陽漳水 | |
魏文帝—元寶炬 | 永陵[西魏] | 陝西省富平 |
齊神武帝—高歡 | 義平陵 | 河南省臨漳漳水 |
齊文襄帝—高澄 | 武寧陵 | 河南省臨漳南鼓山 |
齊孝昭帝—高洋 | 文靖陵 | |
齊武成帝—高演 | 永平陵 | |
齊後主—高湛 | 陝西省安康 | |
周文帝—高緯 | 成陵 | 陝西省富平宮裡鄉 |
周閔帝—宇文泰 | 靜陵 | 陝西省富平 |
周閔帝—宇文覺 | 昭陵 | |
周武帝—宇文邕 | 孝陵[北周] | 陝西省鹹陽底張鎮 |
周宣帝—宇文贇 | 定陵[北周] | |
周靜帝—宇文闡 | 恭陵 |
洛陽市著名旅遊景點
概況 | 洛陽市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馳名中外的歷史文化名城,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稱。 |
景點 | 八關都邑 | 白居易故居 | 白馬寺 | 白園 | 白雲觀 | 白雲山 | 抱犢寨 | 北齊平等寺造像碑 | 藏梅寺 | 瀍河 | 程顥程頤墓 | 都城博物館 | 杜甫墓 | 杜康仙莊 | 二里頭遺址 | 范仲淹墓 | 風穴寺 | 福昌閣 | 高龍中嶽廟 | 古墓博物館 | 古唐寺 | 谷水 | 關林 | 觀音寺 | 廣化寺 | 漢光武陵 | 漢魏故城 | 花果山 | 皇覺寺 | 雞冠洞 | 澗河 | 金谷春晴 | 老君山 | 靈山寺 | 靈台遺址 | 龍門山色 | 呂祖庵 | 洛河 | 洛浦秋風 | 邙山 | 邙山晚眺 | 民俗博物館 | 平泉朝游 | 千唐志齋 | 青要山 | 山陝會館 | 上清宮 | 升仙太子碑 | 石窟寺 | 水泉石窟 | 天津曉月 | 萬安山 | 王城公園 | 王鐸書法館 | 西晉辟雍碑 | 西沃石窟 | 西周鑄銅作坊遺址 | 伊河 | 伊闕山 | 周山 | 龍峪灣國家森林公園 | 玄奘故里 | 賓陽洞 | 大萬伍佛洞 | 奉先寺 | 古陽洞 | 看經寺 | 蓮花洞 | 龍門二十品 | 潛溪寺 | 萬佛洞 | 藥方洞 | 伊闕佛龕之碑 | 龍門石窟 | 少林寺 | 龍馬負圖寺 | 王鐸故居 | 西遊宮 | 玄奘紀念館 | 漢光武帝陵 | 黃河小浪底 | 孟津黃河濕地 | 耀店寨 | 八路軍駐洛辦事處 | 洛陽博物館 | 伏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恭陵 | 邙山陵墓群 | 偃師商城博物館 | 孟津黃河灘自然保護區 | 萬山湖風景區 | 重渡溝自然風景區 | 鼎室山風景區 | 香山寺 | 擬山園貼 | 顏真卿墓 | 寨溝風景區 | 龍池曼國家自然保護區 | 周王城天子駕六博物館 | 通天峽 |
唐朝君主陵墓
君主 | 陵墓 | 地點 |
唐獻祖 | 建初陵 | 河北省隆堯縣魏家莊 |
唐懿祖 | 啟運陵 | 河北省隆堯縣魏家莊 |
唐太祖 | 永康陵 | 陝西省鹹陽市三原縣 |
唐世祖 | 興寧陵 | 陝西省鹹陽市渭城區 |
唐高祖 | 獻陵[唐] | 陝西省三原縣徐木鄉永合村 |
唐太宗 | 昭陵 | 陝西省醴泉縣九嵕山 |
唐高宗 | 乾陵 | 陝西省乾縣梁山 |
唐義宗 | 恭陵 | 河南省偃師市緱氏鎮 |
唐中宗 | 定陵[唐] | 陝西省富平縣龍泉山 |
唐睿宗 | 橋陵 | 陝西省蒲城縣 |
唐讓帝 | 惠陵[唐] | 陝西省蒲城縣三合村 |
唐玄宗 | 泰陵[唐] | 陝西省蒲城縣金粟山 |
唐奉天帝 | 齊陵 | 陝西省臨潼新豐 |
唐肅宗 | 建陵[唐] | 陝西省醴泉縣武將山 |
唐承天帝 | 順陵 | |
唐代宗 | 元陵 | 陝西省富平縣檀山 |
唐德宗 | 崇陵 | 陝西省涇陽縣嵯峨山 |
唐順宗 | 豐陵 | 陝西省富平縣 |
唐憲宗 | 景陵[唐] | 陝西省蒲城縣金熾山 |
唐穆宗 | 光陵 | 陝西省蒲城縣 |
唐敬宗 | 莊陵 | 陝西省三原縣 |
唐文宗 | 章陵 | 陝西省蒲城縣天乳山 |
唐武宗 | 端陵 | 陝西省三原縣騰張村 |
唐宣宗 | 貞陵 | 陝西省涇陽仲山 |
唐懿宗 | 簡陵 | 陝西省富平縣紫金山 |
唐僖宗 | 靖陵 | 陝西省乾縣雞子堆 |
唐昭宗 | 溫陵 | 河南省偃師市 |
唐景宗 | 和陵 | 山東省荷澤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