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山越國王陵

印山越國王陵

印山越國王陵,位於浙江紹興縣蘭亭鎮木柵村和紹興縣林場交界處,位列1998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浙江省紹興縣蘭亭鎮木柵印山之巔。墓朝東,鑿岩而成,是一座由墓道、墓坑組成的平面呈甲字形的豎穴土(岩)坑木槨墓。墓坑為長方形豎穴,坑口長46米,寬14米,深12.4米,四壁陡峭,不設台階。墓室由加工規整的巨大枋木構築,呈兩面坡狀。木槨長34.8米,寬6.7米,分前、中、後三室。每室之間設有門檻、門梁和木製隔牆。

基本信息

王陵簡介

印山越國王陵印山越國王陵
“北有秦宮,南有印山”——(1998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沉睡地下2500年之久的印山越國王陵重見天日——浙江紹興市紹興縣蘭亭鎮木柵村和紹興縣林場交界處,有一座特殊的小山,東西長約300米,南北寬300米,高約24米,因其平面略似方形,裡面高聳似印,俗稱“印山”,它四周為溝河所圍,系修築土墩時挖土所致。史書記載,古時這一帶森林茂密,系伐木場地,越國被吳國打敗後,越國許多士兵在這裡砍伐木頭進貢給吳國,這些砍伐木頭的人,當時被人稱為“木客”,因而印山在早期也叫“木客山”。有關專家認為,由於越語“木客”與“木柵”發音較近,這就是木柵村名的由來。

景區特點

印山越國王陵印山越國王陵
在這裡木柵村印山上,一座沉睡於地下約2500年(據“碳十四”的科學測定)的“木客大冢”即越國王陵,經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紹興縣文物保護管理所近兩年時間的發掘,現已重見天日。

對構建印山越王陵木槨的巨大方木,有專家斷言,其樹齡都在千年以上。這使人不難想像,兩千多年以前,紹興的土地上曾有過大片鬱鬱蔥蔥的原始森林,同樣在這塊土地上,2500年前的春秋時期,也產生了一位傑出的君王——勾踐,他不但建都紹興,還在吳越爭霸的拉鋸戰中,轟轟烈烈地演繹了滅吳強國,爭霸中原的壯烈一幕。他的臥薪嘗膽,報仇雪恨的故事,成為民族發憤圖強的精神榜樣。

印山王陵其建築規模之大,結構之合理,形制之獨特,氣勢之宏偉,保存之完好,舉世罕見。對它的搶救性發掘,再現了2500多年前燦爛的古越文化。國內文物權威人士認定,印山越國王陵的文物價值完全可以與秦王陵相媲美。故有“北有秦宮,南有印山”之美譽。這八個字充分概括了印山越國王陵極高的文物價值。

據《越絕書》記載,“木客大冢者,勾踐父允常冢也”。木客大冢重見天日,從全國各地趕來的專家們驚呆了。木客大冢離我們已有2500多年的歲月,然而大冢的木質結構保存得如此完好,這實在是一個奇蹟。

整座王陵,穿過寬大的長墓道,沿著木梯下到墓室,只見墓室分前、中、後三室,室與室之間有台階相隔,墓室內均用巨大的長方木構築,每根木枋的四周都塗有油漆。底面用長方木橫向平鋪,在底面兩邊用長方木互相斜撐,形制是三角形木槨,木槨的木頭,直徑80多厘米,頂部壓蓋硬木板,墓室規模巨大,長30多米,底寬近5米,高度4米多。墓穴中室還鋪了一層編織物,中央停放一大型木棺,棺長6.10米,寬1.10米,內高0.40米,採用獨木雕鑿而成,(用整段樹身鏤空分為兩片的木棺)棺內外及墓室內的長方木均用三面髹漆,局部地方至今漆面如鏡,令人嘆為觀止。

越國王陵,不但規模浩大,而且在填築和防腐措施上也十分科學和講究,墓室上首包有約140多層樹皮,20多厘米硬的樹皮外再填築著1米左右厚的木炭層,然後,整個幕坑用大量青膠泥填築。據介紹,墓室坑底還鋪墊著一層1.65米厚的木炭。而墓坑之上,在發掘之前是一個長70米,寬35米,高10米的橢圓形封土墩。正是這些層層“屏障”,才使這座獨木巨棺歷時約2500年基本完整地保留下來。

該墓穴坑深達20多米,一層一層的夯層,夯窩十分明顯,從土頂到墓底,高達30米,這樣的結構,在中國正是首次發現。只有國王和皇帝墓葬時才能使用的隍壕,在木客大冢四周也完好地保存著。印山的四個角上,現在都還有清水環繞。據考古學家們說,像印山這般保持得如此完好的隍壕,實為罕見。

木客大冢雖然曾經被盜,部分木構件受到些損壞,但整體保存完好,局部髹漆仍烏黑髮亮。大墓里出土文物40多件,如:玉器、玉劍、石器漆器青銅器,其中有挖岩石的青銅工具、夯土木質工具,(從這兩件工具看,在當時生產力十分低下的條件下,建造這樣規模的陵墓,起碼得花十幾年時間)等,件件都是無價之寶。特別是長6米多,直徑1米多的獨木棺,為整根樹木刻出,亦如獨木之舟,可謂寶中之寶。清理墓室時僅發現上述遺物40餘件,而越王允常的遺體和隨葬品究竟是被歷次盜墓者洗劫一空,還是另有原因,令人遐想不已。據傳獨木棺是春秋戰國時較多使用的葬具。但像木客大冢中這么大的獨木棺,卻曾未聽說過。

專家們認為,其實整個大墓就是一件極其珍貴、極具價值的文物,它不僅是古越2500年歷史的見證,也是中華民族智慧的一個結晶!

地理位置

位於紹興市區西南12公里,距離書法聖地蘭亭約1公里的印山,因其平面略呈方型,立面高聳似印,俗稱印山,王陵距今約有2500年時間,其規模之大,結構之殊,建設之講究,舉世罕見,國家文物局領導曾以“北有秦宮,南有印山”對其價值作了高度評價。

結構特徵

印山越國王陵印山越國王陵
印山越國王陵結構獨特,規模宏大,世所罕見,與《越絕書》所載“木客大冢”相吻合。它進一步證明了紹興在越國歷史發展,越文化研究中的主體地位,它充分反映了越國文化的絢麗燦爛。印山大墓的發掘已在全國引起了轟動,其獨特的結構和形狀在全國是絕無僅有的,作為一處千載難逢的旅遊資源,將在對其充分保護進行合理規劃基礎上建立越國王陵區和越文化博物館,將印山建成一個國際知名的旅遊區。

第六批重點文物-古墓葬

簡介:中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擁有極為豐富的文化遺產。文物是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像力,體現著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和創造力。保護和利用好文物,對於繼承和發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增進民族團結和維護國家統一,增強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阿日夏特石人墓
艾比甫·艾潔木麻扎
四川華鎣南宋安丙家族墓地
八塔台墓群
寶山、罕蘇木墓群
北齊高氏墓群
北寨墓群
浡泥國王墓
蔡倫墓和祠
曹氏家族墓群
查木欽墓群
察吾乎古墓群
成都古蜀船棺合葬墓
後周皇陵
黃傘崖墓群
輝發河上游石棚墓
吉堆吐蕃墓群
紀曉嵐墓
江口崖墓
交樂墓群
金陵
南漢二陵
歐陽修墓
普哈丁墓
焉不拉克古墓群
洋海墓群
葉爾羌汗國王陵
葉茂台遼墓
怡賢親王墓
張應瑞家族墓地
張柔墓
嘴子前墓群
崔芬墓
崔家河墓群
刀背山墓地
東陽土墩墓群
范仲淹墓
方山永固陵
馮素弗墓
乾溝子墓群
高氏家族墓地
恭陵
古城堡墓群
關陵
果園—新城墓群
哈密回王墓
韓匡嗣家族墓地
韓氏家族墓地
韓愈墓
漢濟北王墓
漢魯王墓
漢中山王墓
鴻山墓群
仙水岩崖墓群
象山王氏家族墓地
蕭氏家族墓
蕭王莊墓群
邢國墓地
徐州墓群
許慎墓
趙王陵
昭君墓
張騫墓
浙南石棚墓群
景泰陵
九連墩墓群
雷台漢墓
李白墓
李家山古墓群
李誡墓
利瑪竇和外國傳教士墓地
涼山大石墓群
烈山墓地
臨安吳越國王陵
隆堯唐祖陵
樓蘭墓群
瀘縣宋墓
逯家莊壁畫墓
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墓
馬村磚雕墓
馬茂莊墓群
邙山陵墓群
孟知祥墓
明楚王墓
明魯王墓
明秦王墓
明肅王墓
印山越國王陵
應國墓地
營盤村墓群
于謙墓
袁崇煥墓和祠
袁台子墓
扎滾魯克古墓群
扎賚諾爾墓群
切木爾切克石人及石棺墓群
秦東陵
青山墓群
清栗毓美墓
瑞峰崖墓群
三海子墓葬及鹿石
沙梁坡漢墓群
山普拉古墓
什貼墓群
石城山崖墓群
石寨山古墓群
梳妝樓元墓
速檀·歪思汗麻扎
所藥村壁畫墓
塔梁子崖墓群
唐代帝陵
藤橋墓群
吐爾基山遼墓
完顏希尹家族墓地
皖南土墩墓群
汪氏家族墓地
王家峰墓群
五堡墓群
武夷山崖墓群
西漢帝陵
析木城石棚
洗硯池墓群
朱然家族墓地
朱軾墓
朱熹墓
朱載堉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