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元詡是宣武帝元恪唯一沒有夭折的兒子。曾有傳言說元恪的前皇后于氏及其所生皇子都被高皇后謀害,元恪雖半信半疑,但為了給元氏皇朝留下血脈,所以還是格外小心,這才讓元詡長大成人。但元詡的生母在元詡即位後,開始擅權亂政,直接導致北魏土崩瓦解。
公元528年,已經19歲的元詡對胡太后的專權非常不滿,於是法密詔命爾朱榮率兵前來幫忙。不了密詔被查出,胡太后看後大怒,於是毒殺了自己的親生兒子元詡。
事跡年表
515年,北魏延昌四年,八月,殺大臣裴植等。免高陽王雍太傅官,解除事權。
516年,太后造永寧寺,又增築伊闕石窟。
523年,六鎮起義始此。
526年,朔州民鮮于阿胡起義,破平城。魏財政困難,預征六年租調稅。
528年,帝召爾朱榮兵,以威脅太后。太后毒殺之。立幼主釗,年三歲。
人物事跡
元詡成年後親政,胡太后怕自己荒淫的醜事被他知道,便刺殺了元詡的親信數人,其餘的親信也都被貶出都城,從此母子不和,公允520年,元詡藉口胡太后與孝文帝次子,清河王元懌淫亂,便召集了胡太后的妹夫元義,宦官劉騰,發動政變,殺死元懌,將胡太后囚禁在北宮,可是,公元526年,胡太后再次臨朝,處死元義,戮屍劉騰,並肆無忌憚的糾集黨羽,大殺異己,危及元詡,公元528年正月,元詡差人秘密送詔書給大將爾朱榮,命他帶兵入都除去胡太后的心腹鄭儼,徐紇,剷平胡太后的勢力,爾朱榮原是山西秀容縣的一個部落酋長,靠8千騎兵鎮壓了葛榮起義軍而發家,他見北魏朝政昏暗,正企圖取而代之,因此在接到詔書後,就立刻率軍進逼洛陽。
胡太后見爾朱榮專為打擊自己而來,就採納鄭儼,徐紇建議,用毒酒毒殺了元詡。
元詡死後的廟號為肅宗,諡號為孝明帝。
相關傳說
北魏孝明帝元詡是著名的魏孝文帝之孫。他的死比較離奇。
傳說孝明帝元詡正光二年(公元521年)夏季六月的一天傍晚,臨近黃昏時分,在洛陽北面首陽山中有一條七色彩虹從天上落下來,停于山間溪流之中,有個叫楊萬的人看見彩虹變成了楚楚動人的妙齡少女。楊萬覺得很奇異,就上去問詢,少女就象沒聽見問話,一直呆呆地站在那裡。楊萬心裡感到有點害怕,就趕快跑到附近蒲津渡口的軍營,向守將宇文顯報告了自己的所見所聞。宇文顯趕快帶人把她帶入軍營詳細詢問,並趕緊將這件事向上司報告。
後來,孝明帝元詡聽說了,他傳旨將這個彩虹少女召人皇宮中。孝明帝一看少女,眼睛就直了。他發現這個女子容貌美麗,姿態萬千,超過皇宮中所有的嬪妃美人。孝明帝問她的來朧去脈。見人間天子開口問她,她才回答說:“我是天上的仙女,暫時降臨到人間,想看一下洛陽的繁華。”
魏明帝是一個好色之徒,他聽說眼前這風華絕代的少女是天上仙女,就對女子說:“京都繁華之地要屬皇宮,仙女何不留在皇帝身邊長期伴駕。朕一定封你為貴妃。”說完就傳令將仙女送人寢宮,想要仙女侍寢伴駕。仙女看到孝明帝這樣色膽包天,惱羞成怒。漢明帝一看仙女不願就範,就下令宮女們將她抱住,強行送住寢宮。被逼無奈的仙女突然發出鐘磬一樣奇異美妙的聲音,化成了一道七色彩虹,沖天而去。
此後不久,魏孝明帝就突然駕崩去世了。京城的人們紛紛傳說,這是天仙將色膽包天的皇帝魂勾跑了。
中國歷代皇帝之北朝皇帝
王朝 | 廟號 | 諡號 | 姓名 | 年號 | 統治時間 |
---|---|---|---|---|---|
北魏 | 太祖 (初謚烈祖) | 道武皇帝 | 拓跋圭 | 登國 皇始 天興 天賜 | 386年—409年 |
太宗 | 明元皇帝 | 拓跋嗣 | 永興 神瑞 泰常 | 409年—423年 | |
世祖 | 太武皇帝 | 拓跋燾 | 始光 神麚 延和 太延 太平真君 正平 | 424年—452年 | |
— | 南安隱王 | 拓跋余 | 承平 | 452年 | |
高宗 | 文成皇帝 | 拓跋濬 | 興安 興光 太安 和平 | 452年—465年 | |
顯祖 | 獻文皇帝 | 拓跋弘 | 天安 皇興 | 466年—471年 | |
高祖 | 孝文皇帝 | 元宏 | 延興 承明 太和 | 471年—499年 | |
世宗 | 宣武皇帝 | 元恪 | 景明 正始 永平 延昌 | 500年—515年 | |
肅宗 | 孝明皇帝 | 元詡 | 熙平 神龜 正光 孝昌 武泰 | 516年—528年 | |
— | — | 元釗 | 建義 | 528年 | |
敬宗 | 孝莊皇帝 (初謚武懷皇帝) | 元子攸 | 建義 永安 | 528年—530年 | |
— | 長廣王 | 元曄 | 建明 | 530年—531年 | |
— | 節閔皇帝 | 元恭 | 普泰 | 531年—532年 | |
— | 安定王 | 元朗 | 中興 | 531年—532年 | |
— | 孝武皇帝 (出皇帝) | 元修 | 太昌 永興 永熙 | 532年—534年 | |
東魏 | — | 孝靜皇帝 | 元善見 | 天平 元象 興和 武定 | 534年—550年 |
北齊 | 顯祖 (初謚高祖) | 文宣皇帝 | 高洋 | 天保 | 550年—559年 |
— | 濟南閔悼王 | 高殷 | 乾明 | 559年—560年 | |
— | 孝昭皇帝 | 高演 | 皇健 | 560年—561年 | |
世祖 | 武成皇帝 | 高湛 | 大寧 河清 | 561年—565年 | |
— | — | 高緯 | 天統 武平 隆化 | 565年—577年 | |
— | — | 高延宗 | 德昌 | 576年 | |
— | — | 高恆 | 承光 | 577年 | |
西魏 | — | 文皇帝 | 元寶炬 | 大統 | 535年—551年 |
— | 廢帝 | 元欽 | — | 551年—554年 | |
— | 恭皇帝 | 拓跋廓 | — | 554年—556年 | |
北周 | — | 孝閔皇帝 | 宇文覺 | — | 557年 |
世宗 | 明皇帝 | 宇文毓 | 武成 | 557年—560年 | |
高祖 | 武皇帝 | 宇文邕 | 保定 天和 建德 宣政 | 561年—578年 | |
— | 宣皇帝 | 宇文贇 | 大成 | 579年 | |
— | 靜皇帝 | 宇文衍 | 大象 大定 | 579年—581年 |
南北朝君主陵墓
君主 | 陵墓 | 地點 |
宋孝穆帝—劉翹 | 興寧陵 | 江蘇省丹陽丹徒區 |
宋武帝—劉裕 | 初寧陵 | 江蘇省南京市麒麟門外 |
宋少帝—劉義符 | 江蘇省南京市 | |
宋文帝—劉義隆 | 長寧陵 | 江蘇省江寧蔣山 |
宋孝武帝—劉駿 | 景寧陵 | 江蘇省江寧岩山 |
宋前廢帝—劉子業 | 江蘇省江寧龍山 | |
宋明帝—劉彧 | 高寧陵 | 江蘇省江寧幕府山 |
宋後廢帝—劉昱 | 蒼梧王墓 | 江蘇省江寧壇西 |
宋順帝—劉準[南宋皇帝] | 遂寧陵 | 江蘇省江寧 |
齊宣帝—蕭承之 | 萬安陵 | 江蘇省丹陽胡橋鄉 |
齊高帝—蕭道成 | 泰安陵 | 江蘇省丹陽胡橋鄉 |
齊武帝—蕭賾 | 景安陵 | 江蘇省丹陽建山鄉 |
齊文帝—蕭長懋 | 崇安陵 | 江蘇省江寧金牛山 |
鬱林王—蕭昭業 | 鬱林王墓 | 江蘇省丹陽 |
海陵王—蕭昭文 | 海陵王墓 | 江蘇省丹陽 |
齊景帝—蕭道生 | 修安陵 | 江蘇省丹陽胡橋鄉 |
齊明帝—蕭鸞 | 興安陵 | 江蘇省丹陽荊林鄉 |
東昏侯—蕭寶卷 | 東昏侯墓 | 江蘇省丹陽 |
齊和帝—蕭寶融 | 恭安陵 | 江蘇省南京黃山 |
梁文帝—蕭順之 | 建陵[南梁] | 江蘇省丹陽荊林鄉 |
梁武帝—蕭衍 | 修陵 | 江蘇省丹陽荊林鄉 |
梁簡文帝—蕭綱 | 莊陵 | 江蘇省丹陽蕭梁河 |
梁昭明帝—蕭統 | 安陵 | 江蘇省南京市 |
梁元帝—蕭繹 | 江蘇省江寧 | |
梁宣帝—蕭察 | 平陵 | 湖北省江陵紀山 |
梁孝明帝—蕭巋 | 顯陵[西梁] | 湖北省江陵紀山 |
陳景帝—陳文贊 | 瑞陵 | |
陳武帝—陳霸先 | 萬安陵 | 江蘇省江寧上坊鎮 |
陳文帝—陳蒨 | 永寧陵 | 江蘇省南京市甘家巷 |
陳廢帝—陳伯宗 | 臨海王墓 | |
陳宣帝—陳頊 | 顯寧陵 | 江蘇省南京市西善橋 |
陳後主—陳叔寶 | 河南省洛陽市邙山 |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金陵 | 內蒙古托克托縣 |
魏明元帝—拓跋嗣 | 金陵 | 內蒙古托克托縣 |
魏太武帝—拓跋燾 | 金陵 | 內蒙古托克托縣 |
魏文成帝—拓跋浚 | 金陵 | 內蒙古托克托縣 |
魏獻文帝—拓跋弘 | 金陵 | 內蒙古托克托縣 |
魏孝文帝—元宏 | 長陵[北魏] | 河南省孟津邙山 |
魏宣武帝—元恪 | 景陵[北魏] | 河南省洛陽市邙山 |
魏孝明帝—元詡 | 定陵[北魏] | 河南省登封嵩山 |
魏孝莊帝—元子攸 | 靜陵 | 河南省洛陽市邙山 |
安定王—元朗 | 河南省安陽野馬崗 | |
魏孝武帝—元修 | 雲陵 | 陝西省富平 |
魏孝靜帝—元善見 | 河南省安陽漳水 | |
魏文帝—元寶炬 | 永陵[西魏] | 陝西省富平 |
齊神武帝—高歡 | 義平陵 | 河南省臨漳漳水 |
齊文襄帝—高澄 | 武寧陵 | 河南省臨漳南鼓山 |
齊孝昭帝—高洋 | 文靖陵 | |
齊武成帝—高演 | 永平陵 | |
齊後主—高湛 | 陝西省安康 | |
周文帝—高緯 | 成陵 | 陝西省富平宮裡鄉 |
周閔帝—宇文泰 | 靜陵 | 陝西省富平 |
周閔帝—宇文覺 | 昭陵 | |
周武帝—宇文邕 | 孝陵[北周] | 陝西省鹹陽底張鎮 |
周宣帝—宇文贇 | 定陵[北周] | |
周靜帝—宇文闡 | 恭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