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地簡介
張騫墓位於城固縣城西3.5公里的饒家營,是西漢著名的外交家、探險家張賽的陵墓。張騫,西漢時期著名的外交家、探險家,“絲綢之路”的開拓者,其故里在漢中城固縣城南2公里處漢江之濱的博望村。墓地在縣城西2.3公里處饒家營村,現為張騫紀念館,屬陝西省人民政府1956年公布的首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張騫墓座北朝南,南北長35.6米,東西寬20米,高5米,成覆斗形。四周古柏參天,竹影婆娑。墓前一對漢代石虎雕工粗獷,姿態雄偉,格局大方。
墓前豎有石碑三通,正中一通,高182厘米,寬80厘米,上刻隸書“漢博望侯張公騫墓”,是清乾隆時陝西巡撫畢沅所立。左側有碑“漢博望侯墓碑記”,為清光緒時城固知縣胡瀛濤立。右側一碑,上刻“張氏後商”諸名。張騫墓被列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發掘歷史
1987年5 月一9月,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和西安交通大學聯合進行了發掘。
1988年 修起了雄偉壯麗的漢代闕式大門門樓,鋪設了墓園甬道,栽種了名貴花木。
1991年 又修建了氣勢雄偉的三間獻殿,東西牆壁上懸掛有“張騫出使西域圖”和“鑿空圖”。
1993年 7月,又修起了長3公里、寬10米的全縣第一條旅遊專線公路,可由縣城直達紀念館。如今,修葺一新的紀念館花木扶疏、竹影婆娑,景色宜人,頗受遊客青睞。
2006年 05月25日,張騫墓作為漢代古墓葬,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主人介紹
張騫(?一前114),據《漢書·張騫傳》 :“張騫漢中人也”。注引:“騫,漢中城固人也。”《城固縣誌》:“博望侯張騫故里,在縣西南二里。”張騫死後,埋葬在家鄉。
騫封博望侯,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元朔三年(前126)、元狩二年(前121),三次出使西域,歷時近30年,加強了中原和西域少數民族聯繫,促進了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進一步發展了漢朝與中亞各地人民的友好關係。
分布特色
陵園整體以獻殿為中軸,對稱分布。獻殿內置著名書畫家張重光所繪大型壁畫“張騫出使西域圖”、“鑿空圖”。東西配殿為展室,分別推出“張騫生平
偉績”展覽和具有鮮明陝南特色的民間藝術展覽。
闕式大門青磚筒瓦,古樸大方,兩闕相對,飛檐斗拱,再現了兩漢宮闕的建築特色。
墓地結構
墓坐北朝南,平面近“A”形,由斜坡墓道、東、西耳室和主室三部分組成。斜坡墓道位於主室南面正中,長12.5米,僅發掘了5米,墓道平面呈長方形。墓道北段北距主室1米處有東西耳室,耳室平面為長方形,長2米餘,寬1.1米左右,用長方形條磚券砌而成。主室位於墓道北端,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進深4.55米、東西寬1.84米、高3.25米,系用長條磚、楔形磚、子母磚砌築而成。
主室封門原有兩道,最里一道是木質門,發掘時發現有木門坎、框的朽灰痕跡。最外一道是用長條磚橫臥砌成的。由於墓室早年被盜,遺留文物不多,有銅器、鐵器、陶器、玉器、蚌器及建築材料等、陶器有釉陶壺、奩、倉及彩繪罐、球等。銅器有“昭明”銅鏡一枚,大、小五銖錢百餘枚,還有漆器飾件、車馬飾件及兵器等。玉器主要是塞堵死者七竅所用的玉器,鐵器有斧、棺釘等。
墓室壁畫
此墓發現的主要收穫,是在主室內發現了保存較為完好、色彩斑斕的壁畫。壁畫內容可分為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
為墓室頂部及後壁上部,上部主要是表示天空,墓室頂部有兩個同心圓圈,兩圓圈之間的空間中,繪有二十八宿星辰及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圖像。星辰大多數是白色,外邊有黑色輪廓線,僅一顆星為紅色。星與星之間用直線聯繫,各自成組。另外,每組星又同時配一人物、動物或飛禽,用以說明各星的名稱和意義。在星辰圈中,墓室頂部南邊繪太陽(金烏),北邊繪月亮(蟾蜍、玉兔)。整個墓頂部繪滿了雲氣,雲氣間填繪著很多隻各具姿態的仙鶴,後壁上部是一幅導引圖。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是在墓室四壁下部,下部主要是表示山川的。是在雲氣間填繪很多虎、鹿、天鵝、山雞、鶴等走獸飛禽。壁畫用色豐富,計有朱紅、石青、石綠、青藍、白、黑等色。經分析全是礦物質顏料。繪法主要是採用先平塗、後勾勒的“沒骨”繪畫技法。顏料配製方面是採用飄浮、研磨、取頭青、二青等的傳統國畫做法。
交通線路
可從西安或者是漢中簡乘坐客運車輛前往城固縣,然後再乘坐2路公車即可到達。
張騫文化
漢武帝時期,為聯合大月氏以夾攻匈奴,遂募使使大月氏,張騫以郎官應募。
建元三年 (前138),張騫率眾一百餘人向西域進發,西行途中,為匈奴人俘虜,拘禁十年之久,為匈奴人做苦工,牧羊、放馬等。後乘機逃脫,西行數十日到達大宛。但那時大月氏已不願東返與匈奴作戰。張騫只好東返歸國。歸途中又為匈奴俘虜,被禁一年多。後因匈奴內部發生了內亂,張騫乘機逃出。元朔三年(前126),張騫回到長安。漢武帝封他為太中大夫,張騫使大月氏的往返途中,將西域的山川地理,風土民情記了下來,使漢朝廷第一次了解到西域的真實情況,司馬遷把他此行稱為“鑿空”。
元朔六年 (前123),張騫以校尉之職隨衛青出擊匈奴。由於他熟悉匈奴地形,具有豐富的沙漠行軍經驗,引導漢軍在沙漠中找到了水草,使這次戰爭取得了勝利,以功被封為“博望侯”。元狩二年(前121),張騫與李廣俱出右北平抗擊匈奴,因錯過行軍日期,被奪了“博望侯” 爵位。
元狩四年 (前119),匈奴被漢軍打敗,張騫受命為中郎將,率將士300人,帶牛羊萬頭,幣帛,第二次出使西域,以聯絡烏孫,共抗匈奴。元鼎二年(前115)偕同烏孫使者返抵長安。公元前114年,張騫因病去世。隨後,被張騫派到大宛、康居、大夏、大月氏、安息等國的副使,也陸續偕同各國使者來到長安。從此,漢王朝與西域各國建立了長期的友好交往關係。幾年後,漢嫁江都王建女細君於烏孫,漢、烏聯姻終於實現了。
張騫的兩次出使西域,是漢朝同西域 36 國建立了友好的關係,開闢了中西通商道路 ——“絲綢之路” 。這條通道,使中原和西域人民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日益興盛起來。西漢王朝的統治由此擴展到了西域一代。張騫就是這條“絲綢之路”的開闢者。如今,張茜已成為我國外交史的光輝一頁“絲綢之路”“張騫”也成為一門學說成為研究的課題。
張騫墓在今城固縣西博望鄉,是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墓前豎有石碑三通,正中一通大書“漢博望侯張公騫墓”,系清朝乾隆年間陝西巡撫畢沅書立,城固人民以張騫而自豪。張騫的歷史名牌效應正在現今的政治、經濟、文化中起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第六批重點文物-古墓葬
簡介:中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擁有極為豐富的文化遺產。文物是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像力,體現著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和創造力。保護和利用好文物,對於繼承和發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增進民族團結和維護國家統一,增強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