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資料
北魏宣武帝
姓名:元恪
廟號:世宗
諡號:宣武皇帝
陵墓:景陵
政權:北魏
在世:483年-515年
在位:499年-515年
年號:景明:500年-504年正月
正始:504年-508年八月
永平:508年八月-512年四月
延昌:512年四月-515年
簡介
元恪,孝文帝在位時被立為太子,孝文帝於公元499年4月病死,他於同月丁已日繼位,第二年改年號為景明。元恪在位期間,北魏經南遷後的幾十年經營,國內趨於安定,經濟繁榮,商業興盛,南遷的皇族由遊牧生活轉化為建築在農民租稅基礎上的錦衣玉食,安逸享樂的定居生活,迅速封建化,並很快腐敗起來,史書記載,元恪好遊獵,嬉戲無度,不親視朝,他又篤信佛教,曾親自講授佛經,在洛陽建造永明寺,有房千餘間,供西域來的三千多僧人居住,促使佛教盛行,境內遍布有1萬3千多座寺院,加重了人民的負擔,社會矛盾尖銳,農民起義頻繁。公元515年正月丁已日,宣武帝病死於洛陽宮中的式乾殿,元恪死後的廟號為世宗,諡號為宣武帝。
歷史功過
1.即位之後的元恪,首先乾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擴建新都洛陽。拒絕鮮卑遺老們雨返故里的建議,鞏固了孝文帝元宏的改革。隨後,元恪趁南朝正處於齊末帝蕭寶卷的昏暴統治下,於公元500年開始南伐。戰事直到公元508年才告結束。此時,北魏已經占領了揚州、荊州、益州等地,北魏的國勢盛極一時
2.元恪在位期間,北魏經南遷後的幾十年經營,國內趨於安定,經濟繁榮,商業興盛,南遷的皇族由遊牧生活轉化為建築在農民租稅基礎上的錦衣玉食,安逸享樂的定居生活,迅速封建化,並很快腐敗起來,史書記載,元恪好遊獵,嬉戲無度,不親視朝,他又篤信佛教,曾親自講授佛經,在洛陽建造永明寺,有房千餘間,供西域來的三千多僧人居住,促使佛教盛行。
3.帶了元恪統治的後半期,外戚高肇專權,朝廷更加腐敗。出身卑微的高肇對皇族親王們滿懷嫉恨,利用外甥皇帝的寵幸,逼殺了北海王元詳。又將諸親王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京兆王元愉不滿,遂起兵謀反,在信都宣布即位,不久被元恪派大兵鎮壓。隨後高肇又誣陷彭城王元勰暗通元愉謀反,元恪於是下旨賜毒酒給元勰,逼他自殺。
4.到了元恪統治末年,人民起義已是此起彼伏,元恪花了大量的精力才將這些起義一一鎮壓。公元515年,元恪因病死去。
人物生平
北魏是鮮卑人建立的國家,宣武帝元恪本來複姓拓跋,因為當年孝文帝過於偏激地傾慕漢族文化,將鮮卑的姓氏全部改成了漢族的單姓。元恪在太和二十三年即位,當時只有十六歲。
元恪開始親政的時候於烈是領軍,很受元恪的信任。皇后于氏出生在高門世家,她的父親是太尉於烈的弟弟於勁。正始二年于氏生下一個兒子,取名叫元昌。
自從元恪即位以後,對尚書令高肇極為信任,將朝政大權委託他處理。所以北朝的政令幾全出自高肇的手中。景明四年,高肇的侄女也被元恪納入後宮封為貴嬪。正始四年的一天夜裡,於皇后忽然得了暴疾去世。宮禁內外都知道是高氏下的毒,但是高氏的陰謀沒有破綻,而且高肇左右了朝政,誰也不敢說出實情。元恪雖然隱約猜到了事情的真相,但此時正寵愛高氏,也不想深入調查,只是將於皇后依禮埋葬在永泰陵,謚為順皇后。
於後的兒子元昌只有二歲,因為是元恪的長子,如果不出什麼意外將來很可能會繼承帝位。這是高氏最不願意看到的。於是過了不到一年,趁元昌得病的時候高氏勾結侍御師王顯不給好好治療,不到兩天元昌就病死了。過了幾個月高氏被冊封為皇后,總算實現了她的夙願。高肇恃勢驕橫,權傾中外,他隨意修改先朝的制度,剝奪大臣的封秩,一時間怨聲載道,朝野都為之側目。
高氏當了皇后沒有多久,宮中又來了一個叫胡充華的嬪妃,她是司徒胡國珍的女兒。胡充華不僅姿色傾城,而且秀外慧中。胡充華寵冠後宮,元恪被她引得晝夜顛倒地在床帷間銷魂。幾天下來胡充華竟然懷了身孕。
北魏從道武帝拓跋開始立下兩條制度:一是立皇后必令皇后的候選人親手鑄造一個金人,鑄成的就預示著吉利,可以當皇后,鑄造不成的就不能立;二是立子殺母,兒子被立為皇位的繼承人,母親必須被立即殺掉,可能仿效漢武帝殺鉤弋夫人的故事。胡充華懷孕後與她親近的宮女都勸她趕快服藥墮胎,胡充華沒有聽從。她在夜裡焚香對天發誓說:“只要生下一個男兒,就使我灰飛煙滅也在所不辭!”十月後分娩竟真的生下一個男嬰,取名為元詡。元恪怕高氏嫉妒再害死兒子,特意另外選擇乳母嚴密看護起來,不僅高皇后不能過問,就是胡充華也不允許探撫。
元詡三歲的時候被立為太子。這次冊立皇儲,元恪變易了舊制度,不讓胡充華自盡。高皇后與高肇一場希望落空,心裡十分不服,反覆勸元恪要遵從國家制度。元恪不僅不聽他們的,反而進封胡充華為貴嬪。從此延續了一百餘年的野蠻習俗遂告廢止。
高肇在朝廷為所欲為、任意濫殺引起了元恪的反感,但是天不假人,延昌四年,元恪得了重病,三天以後醫藥無效去世。太子元詡連夜即位,胡充華指使元詡尊皇后高氏為皇太后,這樣輕輕巧巧就架空了她的權力,胡充華被尊為皇太妃。
子女
子
1.元昌
2.元詡,北魏孝明帝
女
1.太原公主
2.建德公主
3.陽平公主
其他政權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權年號
永元(499年正月-501年三月):南朝齊齊東昏侯蕭寶卷的年號
建義(500年二月—三月):雍道晞的年號
中興(501年三月-502年三月):南朝齊齊和帝蕭寶融的年號
天監(502年四月-519年十二月):南朝梁梁武帝蕭衍的年號
太安(492年-505年):柔然政權候其伏代庫者可汗郁久閭那蓋年號
承平:高昌政權曲嘉年號
中國歷代皇帝之北朝皇帝
王朝 | 廟號 | 諡號 | 姓名 | 年號 | 統治時間 |
---|---|---|---|---|---|
北魏 | 太祖 (初謚烈祖) | 道武皇帝 | 拓跋圭 | 登國 皇始 天興 天賜 | 386年—409年 |
太宗 | 明元皇帝 | 拓跋嗣 | 永興 神瑞 泰常 | 409年—423年 | |
世祖 | 太武皇帝 | 拓跋燾 | 始光 神麚 延和 太延 太平真君 正平 | 424年—452年 | |
— | 南安隱王 | 拓跋余 | 承平 | 452年 | |
高宗 | 文成皇帝 | 拓跋濬 | 興安 興光 太安 和平 | 452年—465年 | |
顯祖 | 獻文皇帝 | 拓跋弘 | 天安 皇興 | 466年—471年 | |
高祖 | 孝文皇帝 | 元宏 | 延興 承明 太和 | 471年—499年 | |
世宗 | 宣武皇帝 | 元恪 | 景明 正始 永平 延昌 | 500年—515年 | |
肅宗 | 孝明皇帝 | 元詡 | 熙平 神龜 正光 孝昌 武泰 | 516年—528年 | |
— | — | 元釗 | 建義 | 528年 | |
敬宗 | 孝莊皇帝 (初謚武懷皇帝) | 元子攸 | 建義 永安 | 528年—530年 | |
— | 長廣王 | 元曄 | 建明 | 530年—531年 | |
— | 節閔皇帝 | 元恭 | 普泰 | 531年—532年 | |
— | 安定王 | 元朗 | 中興 | 531年—532年 | |
— | 孝武皇帝 (出皇帝) | 元修 | 太昌 永興 永熙 | 532年—534年 | |
東魏 | — | 孝靜皇帝 | 元善見 | 天平 元象 興和 武定 | 534年—550年 |
北齊 | 顯祖 (初謚高祖) | 文宣皇帝 | 高洋 | 天保 | 550年—559年 |
— | 濟南閔悼王 | 高殷 | 乾明 | 559年—560年 | |
— | 孝昭皇帝 | 高演 | 皇健 | 560年—561年 | |
世祖 | 武成皇帝 | 高湛 | 大寧 河清 | 561年—565年 | |
— | — | 高緯 | 天統 武平 隆化 | 565年—577年 | |
— | — | 高延宗 | 德昌 | 576年 | |
— | — | 高恆 | 承光 | 577年 | |
西魏 | — | 文皇帝 | 元寶炬 | 大統 | 535年—551年 |
— | 廢帝 | 元欽 | — | 551年—554年 | |
— | 恭皇帝 | 拓跋廓 | — | 554年—556年 | |
北周 | — | 孝閔皇帝 | 宇文覺 | — | 557年 |
世宗 | 明皇帝 | 宇文毓 | 武成 | 557年—560年 | |
高祖 | 武皇帝 | 宇文邕 | 保定 天和 建德 宣政 | 561年—578年 | |
— | 宣皇帝 | 宇文贇 | 大成 | 579年 | |
— | 靜皇帝 | 宇文衍 | 大象 大定 | 579年—581年 |
南北朝君主陵墓
君主 | 陵墓 | 地點 |
宋孝穆帝—劉翹 | 興寧陵 | 江蘇省丹陽丹徒區 |
宋武帝—劉裕 | 初寧陵 | 江蘇省南京市麒麟門外 |
宋少帝—劉義符 | 江蘇省南京市 | |
宋文帝—劉義隆 | 長寧陵 | 江蘇省江寧蔣山 |
宋孝武帝—劉駿 | 景寧陵 | 江蘇省江寧岩山 |
宋前廢帝—劉子業 | 江蘇省江寧龍山 | |
宋明帝—劉彧 | 高寧陵 | 江蘇省江寧幕府山 |
宋後廢帝—劉昱 | 蒼梧王墓 | 江蘇省江寧壇西 |
宋順帝—劉準[南宋皇帝] | 遂寧陵 | 江蘇省江寧 |
齊宣帝—蕭承之 | 萬安陵 | 江蘇省丹陽胡橋鄉 |
齊高帝—蕭道成 | 泰安陵 | 江蘇省丹陽胡橋鄉 |
齊武帝—蕭賾 | 景安陵 | 江蘇省丹陽建山鄉 |
齊文帝—蕭長懋 | 崇安陵 | 江蘇省江寧金牛山 |
鬱林王—蕭昭業 | 鬱林王墓 | 江蘇省丹陽 |
海陵王—蕭昭文 | 海陵王墓 | 江蘇省丹陽 |
齊景帝—蕭道生 | 修安陵 | 江蘇省丹陽胡橋鄉 |
齊明帝—蕭鸞 | 興安陵 | 江蘇省丹陽荊林鄉 |
東昏侯—蕭寶卷 | 東昏侯墓 | 江蘇省丹陽 |
齊和帝—蕭寶融 | 恭安陵 | 江蘇省南京黃山 |
梁文帝—蕭順之 | 建陵[南梁] | 江蘇省丹陽荊林鄉 |
梁武帝—蕭衍 | 修陵 | 江蘇省丹陽荊林鄉 |
梁簡文帝—蕭綱 | 莊陵 | 江蘇省丹陽蕭梁河 |
梁昭明帝—蕭統 | 安陵 | 江蘇省南京市 |
梁元帝—蕭繹 | 江蘇省江寧 | |
梁宣帝—蕭察 | 平陵 | 湖北省江陵紀山 |
梁孝明帝—蕭巋 | 顯陵[西梁] | 湖北省江陵紀山 |
陳景帝—陳文贊 | 瑞陵 | |
陳武帝—陳霸先 | 萬安陵 | 江蘇省江寧上坊鎮 |
陳文帝—陳蒨 | 永寧陵 | 江蘇省南京市甘家巷 |
陳廢帝—陳伯宗 | 臨海王墓 | |
陳宣帝—陳頊 | 顯寧陵 | 江蘇省南京市西善橋 |
陳後主—陳叔寶 | 河南省洛陽市邙山 |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金陵 | 內蒙古托克托縣 |
魏明元帝—拓跋嗣 | 金陵 | 內蒙古托克托縣 |
魏太武帝—拓跋燾 | 金陵 | 內蒙古托克托縣 |
魏文成帝—拓跋浚 | 金陵 | 內蒙古托克托縣 |
魏獻文帝—拓跋弘 | 金陵 | 內蒙古托克托縣 |
魏孝文帝—元宏 | 長陵[北魏] | 河南省孟津邙山 |
魏宣武帝—元恪 | 景陵[北魏] | 河南省洛陽市邙山 |
魏孝明帝—元詡 | 定陵[北魏] | 河南省登封嵩山 |
魏孝莊帝—元子攸 | 靜陵 | 河南省洛陽市邙山 |
安定王—元朗 | 河南省安陽野馬崗 | |
魏孝武帝—元修 | 雲陵 | 陝西省富平 |
魏孝靜帝—元善見 | 河南省安陽漳水 | |
魏文帝—元寶炬 | 永陵[西魏] | 陝西省富平 |
齊神武帝—高歡 | 義平陵 | 河南省臨漳漳水 |
齊文襄帝—高澄 | 武寧陵 | 河南省臨漳南鼓山 |
齊孝昭帝—高洋 | 文靖陵 | |
齊武成帝—高演 | 永平陵 | |
齊後主—高湛 | 陝西省安康 | |
周文帝—高緯 | 成陵 | 陝西省富平宮裡鄉 |
周閔帝—宇文泰 | 靜陵 | 陝西省富平 |
周閔帝—宇文覺 | 昭陵 | |
周武帝—宇文邕 | 孝陵[北周] | 陝西省鹹陽底張鎮 |
周宣帝—宇文贇 | 定陵[北周] | |
周靜帝—宇文闡 | 恭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