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群簡介
年代:周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東陽土墩墓群主要集中分布在江北街道、六石街道、巍山鎮一帶,現有5處保存較好,它們是祥湖石角山石室土墩墓、派園石墎洞山石室土墩墓、石宅銀角山石室土墩墓、派園下馬柴自然村前山土墩墓、古淵頭峋界尖土墩墓。這些墓葬均坐落於小山之巔,作東西向,規模宏大。石角山、派園、銀角山三座石室土墩墓墓室均由巨大的石塊構築而成,選用巨石多為板狀、條狀或方形,有的巨石長及數米,重達數噸,為其他地方石室土墩墓所罕見。現已清楚的墓室平面有“凹”字形、“凸”字形和長條形三種。前山土墩墓2003年配合甬金高速公路建設曾經發掘,是一座長方形淺土坑木槨墓,但甬道部分卻用石塊構築成石室形狀,形制結構相當特殊。墓內出土的隨葬品情況亦相當特殊,不見一般西周春秋土墩墓中常見的印紋硬陶和原始瓷等日常生活用品,而全為玉質製品,除一件玉樽和玉穿外,其餘為大量的微小型的管、珠、條、片等飾件,這是十分罕見的。該墓發掘後作原地保護。峋界尖土墩墓規模巨大,用膏泥封築,保存較好,可能是一座典型的石室土墩墓。
東陽的這些土墩墓不但規模巨大,而且有著幾種不同的墓葬形制結構,既有典型的土墩墓和石室土墩墓,又有幾種不同墓葬形態之間的過渡形式,是我省春秋戰國時期墓葬形制發展變化不可多得的重要實例。
挖掘過程
隨著考古人員對埋藏在山頂的西周古墓群4號坑發掘工作的進程,一段2800年前的從未有史料記載的歷史漸漸掀開了冰山一角。
自2006年6月10日以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東陽市文物辦對西周古墓群的發掘工作一直沒有停止,1號坑、2號坑、3號坑的許多重量級發現,同時也給人們留下了眾多待解之謎。因此,被認為是這一古墓群中地位最高的4號坑的發掘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經過考古人員六天細緻的工作,至7月23日,4號坑的發掘、清理工作基本結束,共出土三具人類骸骨和包括一尊三腳瓷鼎在內的105件珍貴文物。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陳元甫對西周古墓群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他認為,東陽西周古墓群規模大,出土文物數量多(是全省出土文物最多的墓葬之一),其有多具人類骸骨而無任何器物的墓葬形式在我省是首次發現,一次性出土這么多且完整的人體骸骨更是極為罕見。因此,這一古墓群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然而,纏繞在專家們心中的許多疑問仍然沒有得到解答。
據東陽市文物辦介紹,4號坑與1號坑、3號坑一樣都以鵝卵石鋪地,但墓坑要大得多,寬3.2米(比2003年發掘的前山大墓墓坑還寬),長12米。出土器物中有兩個銅環,以及鼎、罐、碗、盤、盂、盅、豆等原始瓷,印紋陶和玉珠、玉管共105件。原始瓷分布各處,有三處地方較集中,特別在東北角不到一平方米的地方就有54件。這些原始瓷製作相當精美,紋飾豐富,釉色鮮麗,其種類比2號坑出土的還要豐富。原始瓷的底部多數都刻有一些符號,但究竟是古人表示數字的記號還是表意的原始文字,一時還難有結論。但在底部有刻畫符號的西周原始瓷,在浙江省還很少發現。
出土器物中最重要的發現是原始三腳瓷鼎。鼎向來是古代王權的象徵,在南方,原始瓷鼎地位與北方的青銅鼎一樣。因此,這隻原始瓷鼎的發現,證明了4號坑的墓主具有極高的身份,很可能是一地之最高統治者。令人困惑的是,在墓坑中部散有一隻鼎的殘片,而其周圍封土無動過痕跡,可斷定在下葬的時候就已殘缺。
陳元甫認為,在西周時期的原始瓷應當是剛發明創造不久,在考古中是不可多得的好東西,甚至可以與中原的青銅器相媲美。東陽的西周古墓群出土這么多原始瓷是一個很重要的現象,說明墓主的身份絕非一般平民,至少是當時的貴族。4號坑有三具骸骨出土,其中一具比較完整,可看出是“仰身直肢葬”,其他幾具較為散亂,鈣化嚴重。這些骨骼都較今人小,可見古代越人身材並不魁梧。東陽西周古墓群發現保存如此完好的古人骨骼實在是一個奇蹟,因為在多雨的江南,又加上紅土酸性重,西周古人骨骸在全省極其罕見。
印紋陶有5件,均分布在中部,形體較大,其中一件完好無損,紋飾多為方格紋、回紋,一件盂像現在的痰盂。此外,還有一串掛飾,上有玉珠、玉管等。 墓葬形制特殊,省內首見。專家們認為,根據出土器物和墓葬特點,1號、2號、3號、4號墓均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墓。在兩座有器物出土的墓葬中,4號墓要早於2號墓。從各墓葬的位置來看,1號坑、3號坑、5號坑(暫名,尚未發掘)成“品”字型,均朝向4號坑。4號坑在1號坑的後面,地勢最高,顯然是各墓葬的中心。金華市文物處副研究館員趙一新告訴記者,重要的大墓都在山頂上,這體現了古人對太陽的崇拜心理,離天越近的人越得到尊敬。趙一新還提出一個細節,幾個坑均坐東朝西,稍稍偏南,這個位置與夏至時太陽升起的方向是一致的。已發掘的1號坑、3號坑都只有骨骸,無任何其他陪葬物品,其中1號坑全是小孩骸骨。不過,到目前為止,仍沒有充分的證據可證明1號坑、3號坑和5號坑是殉葬坑或祭祀坑。
據了解,在東陽北江盆地的丘陵上,這樣的土墩墓還有很多處。在3號墓旁就有一座馬午山土墩墓,封土高達10米,上世紀50年代人們取土造房,封土塌陷還壓死過淵乾一村民金某。在4號墓的東邊300米處,上世紀60年代老百姓修渠道曾挖出過一把青銅劍。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陳元甫認為,從墓葬規模、出土文物、墓內遺蹟等各方面看,東陽西周古墓群都是我省考古界非常重要的發現。其一,其有多具人類骨架而無任何器物的墓葬形式在全省是首次發現,它是當時特殊的葬俗還是祭祀坑的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其二,西周時期的人類骨架以前有零散的出土,但這次四個坑都出土了完整的人體骨架而且每坑都有遷葬現象,這在省內極為罕見,為研究西周時的葬俗、葬制提供了重要依據。
據悉,針對各個墓葬之間的關係、墓中何以有多人等葬俗問題,省考古所準備召開一個專家論證會,同時也將展開對北邊5號墓葬的發掘,希望進一步解開東陽土墩墓群之謎。
趙一新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一直關注東陽的石室土墩墓,這次西周古墓群的發現,進一步印證了他的一個推測———西周晚期開始,東陽境內應當存在一個類似於“諸侯國”的實體。趙一新說,這些年來東陽發現的諸多大型古墓葬,包括六石街道下馬宅村前山春秋大墓等,基本上在以所謂的“吳寧古城”遺址為中心、直徑5~10公里的範圍內。而在古代,城與墓葬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墓葬一般就在城的邊上。東陽這么多高規格大墓的發現,說明當時這座城不是一般的城,而有著類似於“諸侯國”那樣的地位。另外,從東陽歷史來看,也曾出土過車馬飾、編鐘、青銅劍等非同一般的青銅器,尤其是車馬飾,是一種身份的象徵。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古時東陽曾存在這么一座“城”的可能性。
對此看法,陳元甫也表示認可。他認為,墓葬多少與人類活動有很大的關聯。眾多大墓的發現,說明西周時期東陽人類活動多,是相當重要的地方,很可能是區域性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但是,目前還缺少足夠的證據支持這一說法。
到現在為止,與“諸侯國”相關的猜測仍只是猜測,史料上的有關記載是一片空白。但趙一新認為,西周古墓群的發現,對東陽本地文化淵源的探究,甚至對我國早期文化的多樣性和民族大融合都有相當的研究價值。因此,在這方面有很多工作可以做。
有專家指出,根據有關史料,古代越國與中原相距甚遠,不管在血緣上還是在文化上都缺少聯繫,相傳越國的始祖是夏代少康的庶子無餘,姒姓。當時,華夏諸國皆認為“楚越之地風俗不類中原”,長期以來,都說越國都城在會稽,其實指的並不一定就是現在的紹興。著名的越王勾踐的國都就在現在的諸暨。他穿的服裝、說的語言,都被中原諸侯視為異端。公元前494年,他被吳王夫差打敗後,才逃到現在的紹興一帶,重整旗鼓。公元前473年,勾踐滅吳後,又把國都從諸暨遷到了琅琊(今山東諸城),後為楚國所滅。而東陽已發現的大型古墓群離現在的諸暨很近,時間也要在勾踐之前。從這些墓巨大而獨特的形制和規格極高的隨葬文物來看,當時,東陽一帶很可能就是古越國的都城區域或近郊,是越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的核心地帶。 由於缺少可靠的文字記載,越國世系,異說頗多。如今這些大墓的發現,對研究古越國的歷史和文化提供了極為珍貴的實物資料。
特色景點
神奇的石廓洞
東陽市六石鎮的一個小村莊石塔頭村北面約300米處有一座平地突起的小山叫“石角山”,金甬高速公路正好從山巔通過。這山巔上有一座巨大的土墩石室,就是清代道光《東陽縣誌》所記載的充滿神秘色彩的石廓洞。石廓洞由甬道和石室組成,除了甬道和石室的交接處有兩塊經過人工略微加工的石頭做成門狀外,其餘都是巨大的毛石疊築。石室原高約6米,“文革”時被炸掉了一部分,現殘高約3米。現存的巨石,一般高約2.8米,寬約1米,厚約0.9米左右。最大的一塊巨石高約8米。整個石室長約18米,寬約8米。如此巨大的石構建築,在古代似乎是人力所不能及的。於是人們就以為這是神仙所為,把它稱為神仙洞,在石室中塑起神像,點上香燭,進行頂禮膜拜。現代也有一些專家學者前來考察,有的把它稱作是一種“巨石”文化,考古界一般將它歸於土墩石室墓,至於巨石的來歷和構建,仍是一個難以解答的謎。巨石的石質都是玄武岩,是火沉岩的一種,而附近的山石都是水沉岩。
據介紹,在六石鎮,在東陽江流域,這種類似於石廓洞形式的古代遺存不止石廓洞一處,在道光《東陽縣誌》上記載的還有八仙石和塘西附近的一處遺蹟。已公布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祥湖支石墓,東陽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淵頭來龍山遺址等也都屬於這一類。從已經清理的東陽六石土墩墓中出土的原始瓷和魚網墜以及各地採集到的許多印紋硬陶、原始瓷殘片的標本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從高領圜底的器物向平底器物的演變,其紋飾從雲雷紋、席紋走向刺點紋、“S”形陽紋、一直到鏇紋、“米”字紋等等,這些古代的遺物都以它特有的信息和語言告訴人們,它們所存在的時代是商代晚期一直到春秋戰國時期,其間延續約1000年左右。石廓洞的封土中曾經出土過帶鏇紋的原始瓷器物殘片,這說明石廓洞形成於春秋戰國時期。根據我們金華地區的情況,土墩石室遺存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是平地將地攤平,或用柴火將地燒過,或是在地上鋪上鵝卵石,然後在上面擺上死者遺體,再放上一些隨葬品,最後用土蓋上,堆成土墩。二是如石廓洞這種形式,先用毛石壘成石室,在石室裡面放置遺體和隨葬品,然後堆土壘成土墩。如石廓洞這么大的規模,用如此巨石,壘得如此精美,在浙江省範圍之內是絕無僅有,全國也屬罕見。三是先壘成土墩,然後在土墩上用巨石疊成石棚狀,即在兩塊巨石上放一塊簡單的蓋石,如祥湖村附近的支石墓。這一類既與杭嘉湖一帶的石室土墩有相似的地方,又和溫州瑞安的石棚以及山東半島、遼東半島、朝鮮、日本、印度乃至地中海沿岸的此類石棚似乎也有聯繫。對此,考古專家們也頗費猜測。
封口石與標石之謎
在石廓洞原本有一塊高約8米的巨石立在東面封口處,在祥湖支石墓的東面封口處也有一塊巨石立著,露出地面部分高約2米,在八仙石曾經也有這么一塊巨石,近年才被推倒弄亂。如今,只有祥湖支石墓東面封口處的那塊巨石,經歷了多少風雨,多少滄桑,幾千年紋絲不動———這給研究提供了方便。
只要人們對石室進行仔細地觀察,馬上就會發現,無論是石廓洞,還是祥湖支石墓和八仙石,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這些石室都是東西向的,那一塊特殊的封口石也都立在東邊。這一塊封口石的特殊性有兩點:一是比西邊的封口石要大,西邊封口石的上端一定不會超過上面的蓋石。而這一塊特殊的封口石則高出蓋石1米餘,顯得鶴立雞群,十分醒目,任何人一看就會覺得它決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封口石,而是有特殊意義的標誌石。
但是,只要從整個形式上去看,就可以找到解密的鑰匙。無論是石廓洞,還是祥湖支石墓,它們都建築在黃土丘陵的山巔上。從其規模和形制上看,決不會是普通平民的墓葬,而應該是貴族或部落酋長的墓。站在山頂上觀看四周的原野,一方面使人有一種居高臨下的氣勢,另一方面也會使人覺得自己離天更近了。在商周時期,商王和周王都自稱為天子,這裡既有對天的崇拜,也有一種王者的自矜,在古人的觀念里,王是人與天的橋樑。當時,這一帶尚屬蠻荒之地,部落酋長也就是當地之王。他們把墓修建在黃土丘陵的山巔上就意味著與天相通。再看那特殊意義的標誌石,其形狀很像“圭”。而“圭”在商周時期是與天和太陽有密切關係的東西。如果,有興趣在夏至日這一天的早晨到祥湖支石墓去觀察一下,就會發現那“圭”形標石所指的方向正好是太陽升起的地方。
最新發現的特大型土墩古墓的搶救性發掘正在進行。隨著金甬高速公路的開工建設,有關的考古調查和搶救性發掘迅速展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專家學者們又陸續在公路沿線發現了一批土墩古墓。羊年春節剛過,省考古所副所長陳元甫先生就親率考古隊進入了高速公路建設工地。他們先是在義烏靠近東陽的地方進行了發掘,取得了不少重要的資料,接著便揮師北上,對東陽六石的石廓洞進行了仔細的發掘清理工作。4月16日,又開始對石廓洞以北不遠的下馬宅村前山之巔的古墓展開了大規模的發掘。專家告訴我們,這是一個最新發現的特大型土墩墓,堪稱全省之最了。我們在發掘現場看到,古墓占地面積約有上千平方米,整個山頂幾乎全是該墓的封土。
歷史文化
2003年和2005年陸續發掘的東陽土墩墓群,被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陽又一次進入國內外眾目關注的光圈。史前遺留的東陽土墩墓群之所以引起轟動,在於它深厚和鮮有特色的文化信息,它保存著幾千年前的歷史痕跡,提供給現代人豐富多彩的遐思。有關東陽土墩墓群的文化信息可以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建築和工藝美術方面的文化信息;第二部分是東陽地方遠古歷史文化信息。
建築和工藝美術方面的文化信息
石砌甬道和墓道的建築文化特色。2003年春夏之交在六石發掘的“前山土墩墓”,其甬道和墓道全用石塊壘砌,南北兩壁底層都先用一排較大的石塊側立,接著再壘疊較小的塊石,兩壁往上逐漸內收,橫斷面呈“八”字形,石壁外側堆疊大量石塊形成護石坡。兩壁之上有長條石蓋頂,底部則全部用具有平整板面的塊石鋪面,塊石形狀雖不規範,但鋪設得甚為平整。墓道上不蓋頂,底不鋪石,為自然的紅沙岩地面。甬道和墓道之間有門檻,兩側有門框,位置對應。
建築學一般都以垂直柱或垂直壁作為承載重力支撐。前山土墩墓的石砌甬道和墓道牆壁都向內傾斜,傾斜度約在20-27゜之間,甬道的上方壓著幾塊長條石,發掘後看到,牆體幾千年來沒走形,可見傾斜牆壁的承載力勝過垂直牆壁的承載力。
建築史中看到,人類原始的棚頂,從平木撂架到人字形頂架,發展到斜截面承載力的力學研究,形成工程力學中一項重要的基礎理論。建造前山土墩墓的先民土著,似乎已經獲得“斜力”的承載力經驗,做出先進的示範。
其先進的示範動作還有:前山土墩墓甬道和墓道之間,設計門檻、門框的建築結構,一方面體現土墩墓築造的隆重,另一方面顯露當年先民土著建築技術的精湛水平。
門框結構更是一種藝術,這種在今天不值一聊的舉動,在幾千年前,卻是一個創造:門檻兩端頂住兩側門框石,門框石分別高出內側甬道底面和外側墓道岩石地面,兩側門框均在一塊長條石上再接疊一塊短條石,整體結構顯得嚴謹、統一。
出土玉器的加工技術堪稱一絕。前山土墩墓出土文物只有玉器,除了一隻玉樽,其他3000餘件都是飾物,如瑪瑙水晶珠、瑪瑙環、月牙形飾、拱形條飾、菱角形飾、花牙拱形條飾、玉劍首、玉劍格等等,同形玉器又有大小。色澤有藍、藍綠、黃綠紫金、棕紅、醬紅、血紅、黃白、灰白、青白、玉白等,就玉器而論無足輕重,但是在出土物中,有大量的綠松石與瑪瑙塊石,以及一些尚未加工完成的半成品,有鑽了孔的毛坯石,有磨礪面光的料石。
再說那隻玉樽,其一側近底邊緣,有一條明顯是殘缺或破損後用另一塊玉料修復粘合上去的。玉樽的上部有嵌入式的雙耳,也是用粘接的方法加以固定位置的。同樣的粘接方法也用在一種體形較小的扁方形飾上,而且有不少“管”和“珠”,呈現兩半部分貼上合成,這樣的製作比鑽孔省力,並且成功率高。
粘接用的膏可能是松脂之類,當時的先民土著對大自然的原料採集和利用能力已經達到一定的高度。
而從細小飾物的圓孔中看到,先民土著的加工方法和技術也已是相當的高超。這些小圓孔雖然是在半成品中就已經鑽好,而半成品也是很細小的,手工鑽孔的技術難度可想而知。
從玉石塊料、半成品和成品中可以看到,當時玉器製作的程式和方法,如瑪瑙水晶的菱角形飾是先鑽孔,再切割成型,打磨光滑;綠松石是先鑽孔切口,打磨成型,再切割分件;大量微細扁平的玉質和綠松石質的環,是利用先加工好的圓管,一片片切割而成;而實心圓條形瑪瑙料兩端所呈現的高低不平的斷裂痕跡,則表明當時對其取用是先採取敲砸的方法,然後再切割打磨。
中國傳統的歷史文化記載,從甲骨文字發現和研究開始;系統的史籍記載,現在能看到是春秋戰國時期及以後形成的諸子百家著述的典籍文獻。這些典籍文獻大多出現在中原及中原附近。當時,中原視四邊為夷蠻,是落後、荒無人煙的地方。
東陽地處浙江,查地緣資料,浙江歷史文化中心在浙北,東陽屬偏遠地區;查人文資料,東陽建縣在公元195年,其居民姓氏有根有源,都來自中原北方。
東陽土墩墓群的發掘,告訴我們一個信號:這不是一個偶然,而是一個“群”,在遠古時候,比公元195年起碼要早千年之前,東陽地方就是先民土著群居的區域。
2005年夏,從巍山白坦到歌山王村光村之間,考古發掘了五座土墩墓,明顯發現:有兩座墓葬既有人骨,又有陪葬器物,出土文物有原始青瓷器、印紋硬陶器、玉器和少量青銅器,品種豐富,形式多樣;有兩座墓葬沒有見到陪葬器物,僅有骨架,而且在人骨上可見多處灼傷的痕跡;更有一座墓葬上下兩處墓穴,上層兩個墓坑,分別發現人骨,無遺物;下層有人骨殘留,有陪葬遺物。
根據考古專家分析,那些無出土文物、只有人骨的墓葬極可能是祭祀坑,或陪葬性質的墓葬,有出土文物的墓葬屬奴隸主或貴族的,東陽土墩墓群是奴隸社會的歷史文化遺存。
東陽地方有大量古地名和傳說與大禹有關。地名傳留:會稽山延伸東陽境內,主峰東白山,附近有大禹嶺;胡村附近有大禹尖;佐村、宅口之間有石禹佛;西營附近有九州嶺;鳳山至郭宅有禹嶺;南江有王停岩(黃藤岩)、牛耕嶺;雅坑有防風岩;橫店有禹山(八面山);大陽附近有金雞壠;黃田畈也有大禹尖。
傳說故事:1987年印刷出版的《中國民間文學集成浙江省東陽縣故事卷》收錄了有關大禹治水的神話故事:《大禹治水》、《禹化龍》、《禹王八面》、《禹耕田》、《望禹》、《禹殺防風氏》、《王鯀治水》等等。
歷來有一種說法,東陽有關大禹的地名和傳說都是中原移民攜帶過來的。筆者覺得有待進一步探討。因為歷史學家顧頡剛在《古史辨》中提出:“禹是南方神話中的人物”,“這個神話的中心點在會稽(越)”。歷史學家衛聚賢在1936年發現和研究良渚文化時,提出一個驚動史學界的新論:中國文化起源在東南東陽地形在海拔40 米以上,當浙北平原為海域時,地處會稽山和金衢盆地交接的東陽是先民土著生存的優選地域。
近幾年,東陽附近縣市考古發現成果纍纍,浦山“上山文化”、嵊州“小黃山遺址”、仙居“上湯遺址”以及東陽土墩墓群等,都證明浙中丘陵地帶是舊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過渡的重要區域。
第六批重點文物-古墓葬
簡介:中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擁有極為豐富的文化遺產。文物是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像力,體現著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和創造力。保護和利用好文物,對於繼承和發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增進民族團結和維護國家統一,增強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