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簡介
白雲山有濃厚的文化沉澱,最早可追溯到山北黃婆洞的新石器時代史前文化的遺址。秦末高士鄭安期隱居在白雲山採藥濟世,並在白雲山“成仙而去”。南梁時景泰禪師來此建寺,是白雲山最早的寺廟,還留下“景泰僧歸”一景,是羊城舊八景之一。
唐宋以後,陸續有杜審言、李群玉、蘇軾、韓愈等文人登山吟詩,他們的詩文寓情於物,成為嶺南寶貴的歷史精神財富。
明清的羊城八景中,白雲山占其三:“蒲澗濂泉、景泰僧歸、白雲晚望”。清末時有白雲寺、雙溪寺、能仁寺、彌勒寺等古寺及白山仙館、明珠、百花冢等名勝古蹟。
中國近現代革命的抗法、甲午戰爭等人物也曾在此留下足跡。
1938年10月,日軍侵入,廣州淪陷,白雲山的文物古蹟與山崗樹木,全遭破壞。
到解放時,只剩下“天南第一峰”牌坊和部分寺院的斷壁殘垣。
解放後,廣州市政府組織民眾,廣植林木,修築了10個水庫,開闢公路溝通南北,修建山北、山頂公園及山莊、雙溪旅舍,重現了白雲山萬木蔥蘢、生機勃勃的園林景觀。
解放後,由國立中山大學林業系管轄。1958年,經廣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廣州市白雲山建設管理處(對內稱管理室),隸屬廣州市園林局管轄。
1958年後開闢山頂公園和北山公園,建亭台樓榭,還建造了山莊旅社、雙溪別墅、松濤別院等賓館。開發了黃婆洞水庫、明珠樓水庫、大金鐘水庫、麓湖公園、廣州碑林、雲台花園、鳴泉居度假村等遊覽風景區。
經過歷屆廣州市政府的建設,專門成立了白雲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
在社會主義建設初期,老一輩革命家朱德、董必武、郭沫若等曾留下題詞,周恩來總理、陳毅副總理等曾在當時被譽為“南國釣魚台”的白雲山山莊旅舍進行過國事活動。
60年代和80年代,白雲山分別以“白雲松濤”和“雲山錦秀”勝景兩度被評為“羊城新八景”之一。
1986年2月建成長1672米的登山纜車。
1989年10月在山頂鳴春谷建中國最大的天然鳥籠,面積1.25萬平方米。
1992年,廣州市政府投資,新建了廣州碑林,於1994年對外開放。
1996年1月22日經廣州市機構編制委員會批准成立廣州市白雲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歸口市市政管理局、市園林局管理。
2001年廣州市市直機關機構改革中,廣州市機構編制委員會再次明確,廣州市白雲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為市副局級事業單位,由市市政園林局管理,負責白雲山風景名勝區的管理和行政執法工作。管理局機關內設辦公室、山林綠化處、規劃建設處、旅遊業務處、計畫財務處、保衛處、武裝部(合署辦公)、政治處(紀委辦公室、監察室與其合署辦公)等7個職能處室。
1996年5月,廣州市規劃局組織編制《廣州市白雲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於2006年2月通過廣東省人民政府審查,2009年10月獲得國務院審批。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白雲山位於廣州市的東北部,地理位置為東經113°17′,北緯23°11′。地形略呈斜長方形,呈東北西南走向,東西寬約4公里,南北長約7公里。山體相當寬闊,由30多座山峰組成,為廣東最高峰九連山的支脈。
全境面積為28平方公里,其中屬特別保護範圍的面積為20.98平方公里。《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廣州市白雲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2009-2025)》中,白雲山風景名勝區規劃麓湖、飛鵝嶺、三台嶺、鳴春谷、柯子嶺、摩星嶺、明珠樓及荷依嶺等八個景區。
地形地貌廣州白雲山為九連山脈向西南延伸的支脈,屬嶺南丘陵地形,地勢中間高,由東北向西南傾斜,最高點摩星嶺海拔382米。白雲山溝谷縱橫·坡度陡峭,相對深度多在100米左右。
氣候特徵
白雲山地處中國南方,屬於南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溫暖濕潤,雨熱同期。年降水量1689.3-1876.5mm,雨季4-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85%以上。
自然資源
白雲山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植被種類相當豐富,擁有植物876種,其中有5種國家保護的珍稀瀕危植物:鵝掌揪、土治香、降香黃檀、油杉、大葉竹柏等。野生的657種植物中,許多種類具有潛在的經濟價值,如用材樹種86種,藥用植物343種,野生觀賞植物97種。
白雲山的綠化覆蓋率已達95%以上,白雲山共有綠化面積4.2萬畝,每天可吸收2800噸二氧化碳,放出2100噸氧氣,可供近300萬人正常呼吸之用,被稱為廣州的“市肺”。白雲山空氣品質已達國家一級標準,噪聲質量達國家0類標準,地表水質也達到國際規定。一些山澗水、泉水甚至可以直接飲用。
品牌建設
1999年,被評為“廣東省首批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2000年被評為“全國風景名勝區先進單位”和國家首批AAAA級旅遊區。
2001年通過了ISO質量、環境雙認證。
2002年5月,白雲山風景名勝區被國務院審定為“國家重點(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2005年被評為首批“創建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工作先進單位”。
2005年、2006年連續兩年被建設部評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綜合整治先進單位”。
2006年被評為廣州市文明單位標兵。
2006年底開展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工作,白雲山管理局在硬體、軟體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
2007年被評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綜合整治優秀單位”。
2011年1月21日,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廣州市白雲山風景名勝區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這是廣州市區唯一一家國家5A級旅遊景區。3月18日,白雲山管理局在雲台花園掛牌儀式。同時,國家旅遊局確定的“全國首批旅遊標準化試點單位”中,白雲山也成為廣東省唯一一家。
主要景區
綜述白雲山已建設成為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旅遊景區。白雲山風景區從南至北共有7個遊覽區,依次是:麓湖景區、三台嶺景區、鳴春谷景區、摩星嶺景區、明珠樓景區、飛鵝嶺景區及荷依嶺景區,區內有三個全國之最的景點,分別是:全國最大的園林式花園——雲台花園;全國最大的天然式鳥籠——鳴春谷;全國最大的主題式雕塑專類公園——雕塑公園。
麓湖景區
麓湖遊覽區是白雲山風景區南端的第一個遊覽區。麓湖公園建於1958年,位於白雲山南麓,麓邊有湖、曲橋、亭廊、寺廟古剎,故名麓湖公園。占地面積3.7平方公里。是廣州市內最大的開放式、多功能公園。
三台嶺景區
雲台花園是一個高格調,以欣賞四季珍貴花木造景為主的全國最大的園林式花園。它坐落白雲山三台嶺內,占地12萬平方米,是以世界著名花園——加拿大的布查特花園為藍本,由廣州園林建築設計院設計,廣州市政府投資五千多萬,於1993年籌建,1995年9月28日建成開放。花園內有新穎雅致的景點14處。
鳴春谷景區
鳴春谷遊覽區內有蒲谷、能仁寺、毛利人運動文化村、天南第一峰、白雲晚望、白雲曉望、鳴春谷、滴水岩、翠微古道等景點,由於景點集中,交通便利,四通八達,是客流量最大的一個遊覽區。
摩星嶺景區
摩星嶺原名碧雲峰,位於白雲山蘇家祠與龍虎崗之間,是白雲山最高峰,海拔382米,是白雲山三十多座山峰之首,從棲霞嶺可達摩星嶺門樓。宋、明以前,沒有“摩星嶺”之名,只有第一山之稱,康熙修《廣東志》繪白雲山圖在卷首稱此山峰為“摩星嶺”,名曰“天南第一峰”,從此得名摩星嶺。
“廣州碑林”總面積16000平方米,擺置了碑刻近三百塊,收集了部分歷代名士、現代詩人、書法家歌頌嶺南風光、歌頌羊城、歌頌白雲山的詩詞、書法佳作,以室內置碑、室外立碑、摩崖碑刻等形式融匯於園林與自然勝景之中,顯示著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分為三個景區,摩岩石刻區、南雅堂、仙黑軒三大景區。
明珠樓景區
明珠樓遊覽區位於白雲山西北部,占地約8平方公里,西至白雲山西門,東至盪胸亭,南至休閒帶,北至梅花園一帶。全區草坪面積10萬平方米,喬灌木62萬棵,綠化覆蓋率達到95%以上。
景區內主要景點有白雲松濤、松濤別院、桃花澗、梅花谷、明珠樓、水月閣、黃婆洞休閒茶廊、回歸林等。
荷依嶺景區
荷依嶺遊覽區又名雲溪生態公園,是目前廣州市最大的免費開放式公園。公園建成於2001年9月,於10月1日國慶節正式對外開放。雲溪公園由果香園、疊水園、觀荷園三大部分組成,占地面積28公頃,其中綠化面積多達25.8公頃,占了總面積的92%,充分體現了公園“綠色、生態、環保”的主題。
飛鵝嶺景區
雕塑公園:廣州雕塑公園坐落在白雲山飛鵝嶺西側,占地面積為46萬平方米,是廣州市人民政府於1996年為隆重慶祝廣州建城2210年建造的一個主題公園。公園是按照雕塑與園林、觀賞與教育、藝術與歷史相結合的原則而進行規劃建設。
廣州雕塑公園是廣州市唯一以雕塑為主題的公園,主要作品有:華夏柱、雕塑大廣場、古城輝煌、抗非典紀念標誌、南州風采、平衡小廣場、雕塑展覽館、廣州風情街、森林浴、雲溪、山石溪澗、大草坪等,待會兒大家在參觀的過程中都可以逐一看到。
旅遊信息
公交
至白雲山西門站:廣州36路公交線路、廣州38路公交線路、廣州76路、廣州76A公交線路、廣州76A快線公交線路、廣州127短線公交線路、廣州127路公交線路、廣州223路公交線路、廣州245路公交線路、廣州265路公交線路、廣州891路公交線路、廣州旅遊3線公交線路、廣州夜9路公交線路、廣州夜52路公交線路。
門票
山南門崗5元;雲台花園10元;星海園3元;
索道票價:上行25元,下行20元;
雙程:40元。滑道20元。
註:身高1.1米以下的兒童免票,1.1米至1.4米的兒童實行半票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