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曹氏家族墓群位於安徽省亳州市魏武大道兩側,主要包括董園漢墓群、曹四孤堆、薛家孤堆、張園孤堆、馬園漢墓群、袁牌坊漢墓群、劉園孤堆、觀音山孤堆、元寶坑孤堆、姜家孤堆等,占地約10平方公里。該墓地是東漢後期費廷侯曹騰(魏武帝曹操祖父)家族墓群,據勘查總數在50~60 座。墓葬多為磚室結構,規格較高,有前室、中室、後室及耳室和偏室。墓內出土有銀縷玉衣、銅縷玉衣、玉枕、玉豬、象牙尺、青瓷罐等珍貴文物。曹氏家族墓群對研究東漢後期的墓葬形制和喪葬習俗具有重要學術價值,這裡發現的800 多塊帶文字的墓磚,對研究東漢時期的書法文字和社會歷史也頗具意義。
記載
由文獻記載可知,亳州城南有曹騰、曹褒、曹嵩、曹燦、曹胤等人的墓群。近年考古發掘證實,亳州城南除有《水經注》記載的曹騰等人墓以外,還有曹鼎、曹鸞、曹勛、曹水、曹憲以及許多不知名的墓。可見曹氏家族,自曹騰發跡後,形成一個龐大的官僚群,其宗族墓地廣大。這個墓葬群位於進賢縣羅溪鎮山東曹家村塔崗嶺以南450米的緩坡山丘南側,地勢北高南低,墓群坐北朝南集中分布,總占地面積約1萬平方米。墓葬群內部分宋元墓被盜掘,石質墓碑大多風化侵蝕殆盡,只有少數碑文還可清晰辨認,如“道光”、“鹹豐”等清代碑文信息。根據曹氏族譜所出現的曹雪芹祖輩姓名、出土的器物以及碑文相關信息,文物專家斷定該墓群應為宋元明清時期,墓葬群的主人有可能就是古典名著《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祖輩。
價值
從已發掘的墓葬可知,曹氏宗祖墓群的形制基本相同,規模都很大,為磚石結構的多室墓,一般均具有前室、中室、後室以及數量不等的耳室或偏室組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石結構的曹騰墓和磚結構的曹嵩墓。整個墓葬群橫跨宋元明清4個朝代達六七百年歷史,根據南昌進賢縣始於南宋編撰的《曹氏族譜》中出現的曹雪芹祖輩曹鼎望、曹首望等人名字,以及出土的器物及碑文信息,可以確定此墓葬群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
曹氏宗族墓群,墓門多為石結構,飾有畫像刻石,墓室牆壁,券頂繪有彩色壁畫。出土有玉剛卯、玉豬、銀縷玉衣、玉枕、象牙石等珍貴文物。墓中出土的800多塊帶文字墓磚,最引人注目。
有隸、篆、草、真、行等書體。文字內容有記曹氏宗組成員或地方官吏姓名,也有一些反映人們對當時社會不滿的詞句,對研究我中國古代書體演變和對外關係具有重要價值。
狀況
現存主要問題保護範圍被侵占,重點保護區面積縮小,墓形不規範,墓室滲水嚴重,展室無內容。
無保護標誌牌及保護設施,孤堆上及四周均蓋滿民房,約30 余間。
該孤堆地處鬧市區,保護範圍被侵占,重點保護區面積小,墓形不規範。
該墓保護範圍被侵占,對墓的安全構成威脅。夏季墓內滲水達1 米多深,墓區基礎設施不完善。
墓冢應該是漢式覆斗形,而不是圓形。緊圍墓冢的矮牆不套用水泥貼瓷磚。沒有保護標誌牌。因城市道路開發原保護範圍被侵占200 平方米。
第六批重點文物-古墓葬
簡介:中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擁有極為豐富的文化遺產。文物是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像力,體現著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和創造力。保護和利用好文物,對於繼承和發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增進民族團結和維護國家統一,增強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