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唐順宗豐陵,位於陝西省富平縣東北20公里的虎頭山上。海拔851米。
李誦簡介
李誦(公元761-806年),唐德宗長子,母王氏。德宗死後繼位,時年45歲,在位一年(公元805年)。病死,葬豐陵。年號永貞。
李誦是德宗的長子,母親為昭德皇后王氏,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出生在長安皇宮中。大曆十四年(公元779年)被封為宣王,建中元年(公元780年)被立為皇太子,一下子就當了二十年的太子,德宗晚年寵信宦官;不信任大臣,一些朝官乘機撥弄是非,排斥異己,許多人不敢說話,李誦敢以太子身份與他們論爭。他對宦官主持的宮市,也敢在德宗面前表示反對意見,因而宦官也十分忌恨他。由於他長期心情不好,在貞元二十年(804年)九月,患了中風病,不僅不能隨意走動,而且連話也不會講了,貞元二十年正月,德宗病逝。宦官們匆忙召集翰林學士鄭綱、衛次公等人到金鑾殿,並說宮裡商議,誰繼承皇位還沒有定下來。許多人目瞪口呆,不知如何是好。
只有衛次公反駁宦官說:“皇太子雖然有病,但他是嫡長子,能夠維繫內外之心。實在不得已,也要立廣陵王。如果別有所想,國家定會禍難不斷。”廣陵王就是李誦的長子李純。隨即鄭細也附和幾句。這樣才保證了李誦對皇位的繼承權。李誦繼位後,寵任宰相韋執宣、翰林學士王叔文、王坯等人,他們由低微的寒士而當上朝中大臣,很想有番作為,一掃宮廷的污濁。永貞元年(805年)八月初三日,俱文珍聯合其他宦官劉光琦、薛文珍等人發動了宮廷政變,脅迫唐順宗把帝位讓給皇太子李純。806年正月,46歲的唐順宗李誦死在鹹寧殿,葬於豐陵。
陵墓介紹
順宗李誦是唐代在位最短的皇帝之一,陵園規模較小。由於歷史的變遷和自然因素的破壞,豐陵陵園內的建築遺蹟已所存無幾。陵園內城四門外原各置石獅1對;朱雀門外原置石人10對、石馬5對、鴕鳥1對、翼馬1對、華表1對;玄武門外原置石馬3對。今已損毀殆盡。惟朱雀門外現存殘華表1件,八稜柱狀,仰覆蓮寶珠頂,通高3。71
米,棱面寬0。38米不等。棱面陰線刻迦陵頻伽、獬豸、鳳、花卉、吹笛童子等;玄武門外現存石獅1座,高1。75米,且大部分埋入地下;仗馬2件;西門外存石獅1對,均殘。陵園內另有清代巡撫畢沅所立“唐順宗豐陵”石碑1通。據當地百姓介紹,“文革”時,豐陵玄宮隧道被掘進10餘米,石刻大部分被損毀。史載陪葬墓一座,為莊憲皇后王氏。
王皇后簡介
王氏(753—816),唐順宗李誦皇后。琅玡臨沂人。父王子顏,封金紫光祿大夫。她十三歲嫁於宣王李誦,大曆十三年(778),王氏生子李純,是為唐憲宗。大曆十四年,李誦晉封為宣王。王氏被立為宣王王孺人。同年五月,德宗李适即位,立李誦為太子,王氏被封為“良娣”。貞元二十一年(804),唐德宗病逝。順宗即位。次年八月,由於“永貞革新”失敗,順宗被迫傳位於太子李純。自稱“太上皇”,王良娣為“太上皇后”。元和元年(806),順宗病逝。唐憲宗迫於宦官壓力將王氏遷出後宮,送到長安城東南興慶宮居住。此後猶豫成疾。元和十一年(816)病逝。根據王氏生前遺願,尊稱其為“順宗莊憲皇后”,與唐順宗葬於豐陵。順宗評價
在唐朝的皇帝中,順宗是特徵頗為鮮明的一位。
第一,位居儲君時間最長。順宗是以長子被立為皇太子,由於父親德宗在位時間長,他做太子的時間長達26年。
第二,在位時間最短。順宗在位期間,沒有以皇帝身份過一個新年。
第三,順宗在如此短暫的帝王生涯中,還做了太上皇。這不僅是唐朝皇帝中,恐怕也是歷史上所有皇帝中進入太上皇角色最快的皇帝了。
第四,“永貞”的年號是在他退位以後才改的。順宗在貞元二十一年(805)八月四日退位為太上皇,儘管繼位的憲宗皇帝是在八月九日才舉行冊禮,但順宗八月五日下誥改貞元年號為永貞時的身份已經是太上皇。
第五,順宗的後宮嬪妃都沒有與皇帝身份相配套的后妃身份。她們史書中的皇后名分都是多年以後追加的諡號。就把她賜給了還在藩邸的順宗,先為孺人,後為太子良娣。她是憲宗的生母。
第七,兒子數量多。順宗有27個兒子(《舊唐書·順宗諸子傳》說他有23子,此據《新唐書》),
第八,順宗在位期間,為後世留下了一次說不盡的革新運動。歷史上稱為“二王八司馬”事件,後來也有人稱之為“永貞革新”。
第九,在所有的唐朝皇帝中,只有他留下了完整的《順宗實錄》。該書共5卷,作者是一代文豪、號稱文起八代之衰的大文學家韓愈。
第十,初次所加諡號字數最多:至德大聖大安孝皇帝。太宗初次加的諡號為“文皇帝”,是一字謚,高祖初次加諡號為“大武皇帝”,是二字謚。後來的唐朝皇帝初次加諡號時,經常是四字謚,再後又多五字謚,唐朝末年還有懿宗的諡號“睿文昭聖恭惠孝皇帝”,是七字。初次加謚就有七字,順宗是第一位
順宗在生活的每一環節中,無論是接受了祖父代宗皇帝的才人成為自己的妃子,還是把自己的親生兒子送給父親作兒子;無論是身為皇太子時的深藏不露,還是登基後的革除時弊;無論是面對父皇對舒王李誼的偏心,還是兒子對自己的進逼;無論是宦官強求他選立儲君,還是逼他退位;無論是位居九五,還是成為太上皇,他都是隨遇而安,幾乎看不出他曾有過怎樣的爭強好勝。因此,能夠面對現實,能夠勇於面對政治現實,才真正是順宗一生中最明顯也是最擅長的一面。
順宗事跡
順宗在父親德宗即位的當年,即大曆十四年(779)十二月詔立為皇太子,到了第二年即建中元年(780)正月備禮冊立。
在做太子的26年中,他親身經歷了藩鎮叛亂的混亂和烽火,也耳聞目睹了朝廷大臣的傾軋與攻訐,在政治上逐漸走上了成熟。史書上對他的評價是:“慈孝寬大,仁而善斷。”他對各種技藝學術很是上心,對於佛教經典也有涉獵,寫得一手好字,尤其擅長隸書。在建中四年(783)的“涇師之變”隨皇帝出逃避亂時,順宗執劍殿後,在40多天的奉天保衛戰中,面對朱泚叛軍的進逼,他常身先禁旅,取得了奉天保衛戰的勝利,確保了出逃的德宗的安全。
從順宗位居儲君26年間的所作所為看,他的政治態度是謹慎的。韓愈評價他“居儲位二十年(這裡是指其大概,並非實指),“二王”為中心的東宮政治小集團。王伾和王叔文成為集團的核心,在其周圍,還有一批年富力強的擁有共同政治理想和政治目標的成員。
多年儲君生活的壓抑,使順宗的心理極端憂郁,貞元二十年(804)九月,順宗突然中風,貞元二十一年(805)病情的惡化。德宗病重之際,直到德宗彌留之際,他們父子也沒有能夠見上一面。
唐朝君主陵墓
君主 | 陵墓 | 地點 |
唐獻祖 | 建初陵 | 河北省隆堯縣魏家莊 |
唐懿祖 | 啟運陵 | 河北省隆堯縣魏家莊 |
唐太祖 | 永康陵 | 陝西省鹹陽市三原縣 |
唐世祖 | 興寧陵 | 陝西省鹹陽市渭城區 |
唐高祖 | 獻陵[唐] | 陝西省三原縣徐木鄉永合村 |
唐太宗 | 昭陵 | 陝西省醴泉縣九嵕山 |
唐高宗 | 乾陵 | 陝西省乾縣梁山 |
唐義宗 | 恭陵 | 河南省偃師市緱氏鎮 |
唐中宗 | 定陵[唐] | 陝西省富平縣龍泉山 |
唐睿宗 | 橋陵 | 陝西省蒲城縣 |
唐讓帝 | 惠陵[唐] | 陝西省蒲城縣三合村 |
唐玄宗 | 泰陵[唐] | 陝西省蒲城縣金粟山 |
唐奉天帝 | 齊陵 | 陝西省臨潼新豐 |
唐肅宗 | 建陵[唐] | 陝西省醴泉縣武將山 |
唐承天帝 | 順陵 | |
唐代宗 | 元陵 | 陝西省富平縣檀山 |
唐德宗 | 崇陵 | 陝西省涇陽縣嵯峨山 |
唐順宗 | 豐陵 | 陝西省富平縣 |
唐憲宗 | 景陵[唐] | 陝西省蒲城縣金熾山 |
唐穆宗 | 光陵 | 陝西省蒲城縣 |
唐敬宗 | 莊陵 | 陝西省三原縣 |
唐文宗 | 章陵 | 陝西省蒲城縣天乳山 |
唐武宗 | 端陵 | 陝西省三原縣騰張村 |
唐宣宗 | 貞陵 | 陝西省涇陽仲山 |
唐懿宗 | 簡陵 | 陝西省富平縣紫金山 |
唐僖宗 | 靖陵 | 陝西省乾縣雞子堆 |
唐昭宗 | 溫陵 | 河南省偃師市 |
唐景宗 | 和陵 | 山東省荷澤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