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德陵,位於北京昌平 天壽山陵區潭峪嶺西麓,是明朝 第十五位皇帝熹宗朱由校 和皇后張氏 的合葬陵寢。德陵是明代建設的最後一座帝陵,始建於天啟 七年(公元1627年)九月。崇禎 元年(公元1628年)三月玄宮建成,五年(公元1632年)地面建築完工。熹宗朱由校,光宗 長子,萬曆 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十一月十四日生。泰昌 元年(公元1620年)九月六日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天啟。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八月二十二日去世,享年23歲。謚“達天闡道敦孝篤友章文襄武靖穆莊勤悊皇帝”。崇禎元年(公元1628年)三月八日葬德陵。
皇后張氏,熹宗原配。河南 祥符人,太康伯張國紀 之女。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四月被冊立為皇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白成 農民軍入城時自縊 。南明弘光朝為她上尊謚“孝哀皇后”。順治 元年(公元1644年),清王朝將她葬入德陵。
修建歷史
明熹宗在位七年,並沒有為自己籌建陵寢。崇禎皇帝即位後才開始著手為熹宗建陵,由於當時朝廷面臨著嚴重的經濟、政治危機,因此根本拿不出一大筆錢來修築皇陵。
崇禎皇帝只得帶頭捐款,后妃,大臣們也都與捐助,德陵工程才得以繼續,但整個德陵的規模還是不大,而且工程質量低劣。德陵與諸陵不同的是,明樓內的龜趺圖案不是採用雲龍圖案,而是採用了道教的“八寶”、“八吉祥”的圖案,這也算明陵中的一個特例。
德陵是明代建設的最後一座帝陵,始建於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九月。崇禎元年(公元1628年)三月玄宮建成,五年(公元1632年)地面建築完工。
德陵沿革
崇禎九年(1536年)五月,清太宗皇太極派遣武英郡王阿濟格、饒余貝勒阿巴泰率領八旗勁旅向明朝大舉進犯。他們分兵三路,很快打到了北京北面的延慶州。在那一帶,他們先後七次打敗明朝軍隊。七月七日,又從陵區北面的灰嶺、賢莊、錐石等口進至昌平,昌平城很快被攻破。總兵官巢丕昌投降,戶部主事王桂、提督太監王希忠等被清兵殺死。緊接著,清兵焚毀了德陵。
同年,清兵北撤,崇禎帝下令對德陵重新修葺。竣工時間文獻沒有明確記載。修葺的質量,按《帝陵圖說》所記德陵的情況,是比較低劣的。該書記載,到了清朝康熙年間,德陵的祾恩門,檁椽幾乎就要折斷,祾恩殿,“不崇高,不堅緻,湫隘狹小,效獻陵而過之”。
到了乾隆年間,德陵的建築已是殘破不堪。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清廷曾對德陵進行修繕,但卻只修葺了中軸線上的明樓、欞星門、三座門、祾恩殿和祾恩門等建築,其他建築並未修葺。
德陵的祾恩門、祾恩殿兩座建築在修繕時,因原建築毀壞較嚴重,所以進行了重建。從遺存的柱礎石分布情況看,重建時都縮小了尺度。
民國九年(1920年)二月十一日,乾隆時改建的祾恩門被當地村民燒毀,祾恩殿亦在爾後的戰亂中被拆毀。
構造
其建築由神道、陵宮及陵宮外附屬建築三部分組成。神道上建有五空石橋一座。近陵處建神功聖德碑亭一座,亭內豎碑,螭首龜趺,無字。土襯石上四角有魚、鱉、蝦、蟹四水族。
陵宮總體布局呈前方後圓形狀,占地約3.1萬平方米。前面方院共有兩進。第一進院落以祾恩門為陵門,單檐歇山頂,面闊三間。院內建有祾恩殿及左、右配殿各五間。神帛爐兩座。第二進院落,前設三座門。
內建兩柱牌樓門及石供案。案上擺放石質香爐一,燭台、花瓶各二。方院之後為圓形寶城,在寶城入口處建有方形城台,城台之上建重檐歇山式明樓。樓內樹聖號碑,上刻“大明”“熹宗皇帝之陵”。
其碑趺所飾圖案與諸陵不同。其他各陵聖號碑碑趺一般以雲龍圖案為主,而德陵碑趺則上枋雕飾二龍戲珠,下枋雕飾佛、道兩家吉祥寶物。其中有三套環、寶珠、犀角、珊瑚、方勝、祥雲等“八寶”圖案,還有法螺、法 輪、寶傘、白蓋、蓮花、寶瓶、金魚、盤長等“八吉祥”圖案。
明樓後寶城內滿填黃土,中央夯築上小下大的圓柱形體為寶頂,底部直徑約27米。冢前攔土牆與寶城牆等高,並與寶城城台及兩側牆體圍成一個平面近於“月牙”形狀的院落——啞巴院,院內有隨牆式琉璃照壁。陵宮外還有一些附屬建築,如宰牲亭、神廚、祠祭署、神宮監、朝房、果園、榛廠、神馬房等。
現狀
神道五空石橋,橋身完固,橋面鋪設石條。2002年-2005年修繕時對橋洞進行了加固。橋欄桿也全部恢復補齊。
陵宮建築中,寶城在2002年-2005年修繕之前,城牆外牆皮僅有小部分保存,其餘全部倒塌。城垛也大部倒塌無存;宇牆僅局部保存,修繕時全部壘砌完整。
明樓在2002年-2005年修繕時重瓦了屋面,補齊了斗拱等木構件。樓內石券頂、石碑及整個台基亦基本完好。
寶城寶頂及城內封土狀況,2002年-2005年修繕時用藍機磚將裂縫封嚴。寶城前方院的牆體,修繕時也全部揭瓦,更換了殘壞瓦件。陵園的排水系統也得到了疏通。
清乾隆五十年縮建的祾恩殿。2002年-2005年修繕時,對牆體進行了防水處理。
神宮監監牆在各陵中保存最好。西側牆基之下護坡用石及城磚壘砌,最高處約達6米,十分堅固。
明朝君主陵墓
君主 | 陵墓 | 地點 |
明德祖 | 祖陵 | 江蘇省盱眙 |
明懿祖 | 祖陵 | 江蘇省盱眙 |
明熙祖 | 祖陵 | 江蘇省盱眙 |
明仁祖 | 皇陵 | 安徽省鳳陽 |
明太祖 | 孝陵[明] | 江蘇省南京市鐘山 |
明惠帝 | 江蘇省南京市紫金山 | |
明成祖 | 長陵[明] | 北京市昌平天壽山 |
明仁宗 | 獻陵[明] | 北京市昌平天壽山 |
明宣宗 | 景陵[明] | 北京市昌平天壽山 |
明英宗 | 裕陵[明] | 北京市昌平天壽山 |
明景帝 | 景泰陵 | 北京市昌平天壽山 |
明憲宗 | 茂陵 | 北京市昌平天壽山 |
明孝宗 | 泰陵[明] | 北京市昌平天壽山 |
明武宗 | 康陵[明] | 北京市昌平天壽山 |
明睿宗 | 顯陵[明] | 北京市昌平天壽山 |
明世宗 | 永陵[明] | 北京市昌平天壽山 |
明穆宗 | 昭陵 | 北京市昌平天壽山 |
明神宗 | 定陵[明] | 北京市昌平天壽山 |
明光宗 | 慶陵[明] | 北京市昌平天壽山 |
明熹宗 | 德陵[明] | 北京市昌平天壽山 |
明思宗 | 思陵[明] | 北京市昌平天壽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