亻革族

亻革族

亻革族(亻念做rén),中國官方稱為“亻革家人”。是位於貴州的少數民族,已被“聯合國保護世界鄉土文化基金會”列為世界18個少數民族文化保護圈之一。

歷史溯源

后羿後裔說

亻革族亻革族

一說

武丁射日天柱山林深如海,祖先一亻革家以捕獵為生。那時的人死了不興埋葬,都是放在高崖上讓鳥獸啄食完為止。武丁三兄弟的祖先死了,但是這三兄弟舍不得將自己的老人餵鳥獸,於是三兄弟發明了弩箭,守在祖先的屍體旁,不許鳥獸來啄吃。只要見鳥獸飛來,他們就射箭,為此他們三兄弟射殺了許多鳥獸。也是從那時起,亻革家人開始用弓箭壽狩獵。
不知從哪年開始,亻革家人學會了耕種田地,可是好景不長,天空上出現了七個太陽,把大地曬得像火一樣燙,人們不敢出山洞,實在要出山洞,只好用頭頂著石板或樹皮。再後來,石板和樹皮、田地都曬裂了,人們難以生存,於是大亻革家聚在一起商量,人們選中武甲和武乙製造弩箭,武丁爬到楊柳和馬桑樹上去射太陽。
先人們花了七七四十九天造得巨弓一張,巨箭一捆,武丁也找來粗藤做弓繩。一切準備好後,武丁爬上楊柳和馬桑樹,但卻站不穩。因為那時的楊柳和馬桑樹都是又高又直,沒法站。武丁急中生智,把巨藤一頭捆在楊柳樹尖,一頭捆在馬桑樹尖,拿樹當弩,等著太陽出來。清晨雲開霧散時,七個太陽排成排從大山後露出瞼來,說時遲那時快,武丁搭上巨箭,射中了前面六個太陽,只剩下第七個滿太陽慌忙躲回山里去了。武丁下得樹來,發現楊柳彎了腰,馬桑低了頭,原來是老天發了怒,罰楊柳樹彎腰和馬桑樹低頭的,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楊柳都是彎著腰,馬桑都是低著頭的。
武丁射下了六個太陽,滿太陽很悲傷,不願再出來。沒有白天,人們的日子又無法過了,於是,請了馬,又請牛,最後請了公雞才把滿太陽請出來。
二說

傳說遠古時候,天上的七個太陽把石板都曬炸了,住在南方樹林中的一群人沒法生活,就召集各部落的首領開會,選中三個高手去射太陽。說好誰射的太陽最多,誰就做大亻革家的首領。並分別獎給帽子、籃子和撮箕。
第二天,三位穿著鎧甲的高手來到預定的地點,一口氣射下了六個太陽,首領忙命令收箭,留得最後一個太陽。當他們一齊去認箭時,紅箭射下了五個太陽,被認定是亻革家射中的,另外一個是兩箭同時射中的,於是,亻革家獎得了太陽帽,漢亻革家和苗亻革家分別得了籃子和撮箕。
過了許多年,各個部落又開始發生爭奪,由於亻革家人口稀少,打不過人亻革家,原來的王位也被別人霸占。亻革家首領說,既然王位都被別人霸占了,留著一個帽子還有什麼用呢?首領便把帽子送給孩子玩。為了紀念射日的豐功偉績,後代人才用銀子打成箭式的簪子,佩到太陽帽上,並流傳下來。

祖先

亻革家人向來就堅定地說自己的祖先是從江西南京來的。從他們現居住的黔東南位於全國的版圖上的方位上看,江西也好,南京(進)也好,都位於貴州的東部。這是其一;其二,東方是太陽升起的地方。作為水稻民族,對太陽的崇拜是自古都有的;其三,如果亻革家先祖果真與上古時期的后羿有著淵源關係,后羿射太陽不就是在東邊的扶桑之地嗎?而亻革家武丁射日的祖先傳說中也有撫桑樹一說。而東部沿海地區也有橫放、首朝東之民俗。除了民族之間文化的流動和傳播,沒有其他解釋,難道只是巧合。

僚族說

1950年,費孝通教授到黃平訪問調查,公正地將反的爪“犭革”改為人字旁的“亻革”字。1952年,他在《新觀察》12期發表文章,十分肯定地稱“亻革兜是一個民族,是少數民族中之少數,是僚族的後代。”過敏濤同志寫的《論古“濮”、“僚”的興衰和亻革兜、仡佬的形成與發展》一文認定:亻革族是古代濮、僚民族的直接後裔,是濮、僚當之無愧的直接繼承者。

革職說

革家自述史雲,其祖先原當差於皇亻革家苑囿,飼養禽獸。皇帝得一金貓,異常喜愛。某日皇帝來看貓,見貓喜與獅嬉,命貓同籠,然貓終為獅齧斃。皇帝大怒,司其事者勻革職差,命往各地另尋金貓。人祖先率亻革家人奔走四方,久而不獲,遂不復尋找,避入深山。後人自稱人,即革去職差之人。後又將革人合為,稱亻革家。

將軍說

革家祖公原居江西省,是一名勇猛大將,因戰功赫赫,獲得皇帝獎賜一身戰袍。六百多年前,他被徵調入黔。為讓後代銘記祖先的榮耀,他讓女兒仿照戰袍製作鎧甲式披肩,並腿纏綁帶的。
苗裔說現在革家人不願意承認。

革家廖氏遷徙歌《革家祖先從哪裡來》的口傳遷徙路線為:梗面架長—麻哈麻栗—麻哈獨神—兄猛寨弄—卡里將故—常大嘎兄—翁省嘎虧—更我嘎杷。

分布地域

革家約五、六萬人,自稱“哥摩”(革語),革家的分布,主要在黃平、凱里、麻江、關嶺、甕安、福泉、鎮寧、興仁、黔西等地,以重安江兩岸的黃平、凱里最多,黃平縣有2.1萬人,占全國亻革家人口的43.2%。主要居住在重興鄉和附近的重安鎮、黃飄鄉谷隴鎮、崇仁鄉、新州鎮、浪洞鄉的89個村寨,黃平亻革家第一大寨的是楓香寨有700多戶、3700多餘人,第二大寨是塘都寨400多戶、2000餘人。”還有望壩村等。居住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凱里市境內的有近萬人,主要居住在龍場鎮麻塘一帶,麻塘是最典型的寨子之一,有98戶,450人多人。光緒四年(1879),革家人高貴富、羅廷相、羅文海等20人“勒石定章”立碑於龍場泡木寨,刻有“新寨、乾岩、楊家山、老鴉山、華界、洛棉、流水、魚洞、高幫坡、老鷹岩、一碗井、乾田、小泡木、杉木坳、馬坪、看牛坪、下院、江禾”18寨和頭人姓名。

國家認定

亻革族亻革族

1950年10月,奉黨中央、毛主席之命,中央民族慰問團西南分團團長費孝通先生率領慰問團來到貴州慰問各少數民族,其間到爐山(今凱里市)、黃平兩縣進行慰問。在黃平,費先生召開座談會,聽取各民族的意見,也聽取亻革家的意見;同時,他還帶領慰問團團員,深入亻革家作實地調查。費先生在向黨中央、毛主席寫的民族工作報告中,附有亻革家的專題報告(即附屬檔案13:亻革兜族)。這個報告明確認定:“亻革兜是位於黔東的一個民族”。整個報告總計968個字,稱亻革族14處,稱亻革兜族2處。這是一個經過實地調查研究,作出科學認定的報告。還要提到的是,這個報告是經過當時蘇振華、楊勇兩位首長主持的貴州省委討論批准以後才上報的。
1951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務委員會編印的《中國少數民族簡表(補充本)》中,把亻革族(當時寫為亻革兜)列為當時中國已承認的54個少數民族之一,排名第44位,在瑤族之前、仡佬族之後。書中明確記載:“仡兜族,居貴州省黃平、爐山、施秉、福泉等縣,農業經濟,操仡兜語,現有人口3000多人。”(見該書第59頁)
1956年,貴州省民族事務委員會在編印並公開發行的《貴州省少數民族分布地圖》中,明確標明亻革族居住的地域,圖例欄內寫明為亻革族;序列排在仡佬族之後、瑤族之前。這同《中國少數民族簡表(補充本)》的排列順序完全一致。
亻革族民族族稱的逆轉,是1956年開始出現的。1956年6月,黔東南建立民族自治州,在建州召開的第一屆第一次人民代表大會上,亻革族被說成是“沒有承認的民族”。亻革族的人民代表提出了強烈的意見,有的代表拒絕在主席台就座。經請示,貴州省委第一書記、省長、省祝賀團團長周林同志作了明確指示:一是承認現實(是一個民族);二是會後補辦承認手續。以後,由於批判地方民族主義,批判“沒有民族找民族”,補辦承認亻革族手續被壓了下來,成了一個懸而未決的歷史問題。
上世紀的60年代和80年代,國家曾先後兩次對亻革族進行識別調查。1964-1965年,貴州省民族事務委員會組織專門力量,到黃平、凱里兩縣對亻革家進行識別調查。調查中出現兩種不同的看法,即:一種認為亻革家可能是一個單一民族;另一種認為亻革家可能是“苗族的一支”。兩種意見未及研究統一,由於進行“文革”,識別工作被迫中斷。1981-1982年,按照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根據國家民委的指示,在貴州省委、省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和部署下,以黃平縣為重點,凱里等縣配合,再次全面地開展對亻革家的識別調查工作。經過調查,大量確鑿的事實證明:亻革家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老民族,是貴州的一個土著民族。黃平、凱里兩縣的縣委、縣人民政府、縣人大、縣政協“四大班子”經過認真討論,一致認為按照民族構成諸要素,亻革家民族特點突出,完全具備單一民族條件。據此,兩縣人民政府分別具文上報黔東南自治州人民政府、貴州省人民政府,並要求轉報國務院審定批准,承認亻革家為單一民族即亻革族。黃平、凱里兩縣人民政府根據調查作出的科學結論,依法具文呈報上級政府,要求承認亻革家為單一民族,是完全符合法律要求的。但是,由於人為設定障礙,特別是個別人濫用手中的權力,置國家憲法、法律於不顧,採取陰倒搞的作法,先後強制性地把亻革家的族稱改變為所謂“苗族(亻革家)”、“貴州亻革兜人(苗族)”。這是強加在亻革族人民頭上的奇恥大辱,它激起了5萬亻革家人民的強烈民族義憤和堅決抵制。在權力壓制面前,亻革族人民沒有被征服、被壓垮,而是勇敢地站起來,以大無畏的民族精神,頑強地為民族生存命運反覆不斷地奮爭,並在奮爭中朝著光明的道路前進。
歷史總是向真理的方向發展的。在人類跨入21世紀的時候,在亻革家人民的面前初露出一幅民族生存有望的光明前景。2003年8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發出(2003)公(治)118號“批覆”。這個批覆是對貴州省公安廳關於亻革家民族成員居民身份證民族項目填寫問題的請示而發的。批覆稱,經商國家民委同意,對亻革家居民身份證民族項目的填寫,按照“凡已按照少數民族對待的仍按少數民族對待,填寫民族成份時原來怎么填寫仍怎么填寫”的原則,“採取一種過渡辦法,可填寫為‘亻革家人’”。同時明確,過去該部的規定,與本批覆不一致的,可按本批覆修正執行。儘管“亻革家人”這個稱謂還未實現亻革家人民渴求的“亻革族”稱謂,但是它作為一種“過渡”性稱謂,亻革家人民是理解的,也是能夠接受的。特別是“批覆”明確地把“苗族”的稱謂從亻革家人民的頭上“修正”掉,這是公理的伸張、政策的開明,大得民心。
批覆引述了對待識別民族“在填寫民族成份時,原來怎么填寫仍然怎么填寫”的原則。這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聲音,它充分體現了黨在民族工作上,特別是在解決待識別民族族稱問題上堅持我們黨實事求是的原則,以及執行這一原則所採取的新的決策措施。

民俗生活

生產生活

革家是水稻民族,水稻耕作與其他民族相差不大。
革家的工藝,主要有蠟染刺繡、織花、銀器、石器、樂器和竹器編織。蠟染革家蠟染歷史悠久,以圖案均勻、疏密相間、花紋別致、風格獨特著稱於世。曾在日本美國墨西哥加拿大等地展出,1988年9月和11月,革家蠟染製品在北京又分別榮獲“首屆長城民俗民間藝術節”榮譽獎和“全國鄉鎮企業商品出口展銷”銀杯獎。同年12月,革家的蠟染文物在美國舊金山展出,深受讚譽。
一、刺繡革家刺繡多用於蠟染服飾作配,針法有平繡、盤繡、插花繡、挑繡等。紋樣有幾何紋樣的蝴蝶魚鳥,刺繡花卉等,多以紅色為主。
二、蠟染蠟染是一種古老的民間印染工藝,古稱“蠟纈”,與“絞纈”、“夾纈”一起構成了我國古代染纈工藝的三種基本類型。
黃平的亻革家人,繼承和發揚了傳統的蠟染工藝,並使其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頭巾、圍腰、窗簾、衣服、裙子、旅行包、傘套、枕巾、飯籃蓋帕、床單、包袱、書包、桌布等都以蠟染做裝飾,就連背孩子的背帶也是染得精巧細緻的蠟染。黃平亻革家蠟染的圖紋組合,主要以線條、幾何圖形、民族信仰、圖騰為主,更多的則是日常生活中接觸的花、鳥、蟲、魚、獸,還有就是神話或民間傳說。

銀飾銀飾是革家民間藝人加工製作而成。銀匠藝人多在塘都、楓香兩寨。銀飾工藝複雜,以板項圈為例,項身雕刻有三龍搶寶和四魚四鳥。項身下中央吊有一塊圓銀盤,盤內有臥龍戲水,盤下垂吊九把各不相同的刀、劍、戟、矛。兩側還分別垂吊四十八串各不相像的獅、虎、魚、鳥、蝴蝶、喇叭、響鈴。銀飾中的紋樣則多與蠟染紋樣相仿。銀器革家銀器為革家傳統工藝,多是婦女服飾中的裝飾品。分未頭飾、頸飾、手飾的部分,頭飾:有髮簪、銀摸額、耳環。頸飾:有戒子項圈、空心項圈、大螺螄項圈、板項圈和銀盤鏈。手飾:有板圈、螺螄圈蒜葉圈、龍頭圈、蠶圖、毛蟲圈、蚯蚓圈、空心圈等。
革家樂器有蘆笙、木鼓、嗩吶等,工藝十分講究。
革家竹器編織手工藝品,有曬席、睡席、魚簍、提藍、籮筐等。重安是重興鄉的望壩、鬼沖、芭茅沖(瓦角)等材盛產革家竹器,久負盛名,有“竹編之鄉”美稱。鐵器革家有從事打鐵的工匠,加工斧頭、鐮刀、薅刀、柴刀、鋤頭、釘耙、菜刀、家庭織補機等等。
木工革家有許多人從事石器加工,能加工石碑、石桌、石凳、石擂、水碾、石磨等。能架設石拱橋。木工能建造美觀的木房等。

民族服飾

服飾是民族文化生活的組成部分之一,就革家服飾而言,據史書查考,早在行泰兩漢,就有“椎髻斑衣”的陳述了,而今革家婦女頭頂綰的椎脊形狀髮髻(高十二厘米,直徑五厘米)和上身穿的蠟花衣,可與“椎髻斑衣”互為印證。到三國、唐、明、清、民國歷代,史籍累計不鮮。清代段榮勵的道光《清平縣治》卷五就有“兜……婦人髻高,纏以花帶……。女子帶花帽帽邊貫以珠纓,前面相交後拖一幅,女子上帽下裹,均帶海巴,頭巾對角方巾為之……衣塊裙腳皆繡花……。”愛必達的道光《黔南識略》卷十二亦云:“兜……婦女綰髻,束花布一條,兩端披與肩齊,衣蓋膝,刺繡於胸袖間,昔稱佩刀挾弩之風……。”而在清乾隆《鎮遠府志》襲傳紳纂本皆有類似記載。這些記載,較完整地展現了革家衣冠的形狀特徵。千百年來,革家婦女衣冠服飾幾無多大變化。在形制上長期保持穩定,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固然與適應自然環境、勞動生活離不開,而民族的風尚和民族心理素質則是更為重要的因素。
革家衣冠服飾,分便裝和成裝兩種,盛裝是用用手工精巧製成的蠟花繡花衣。包括紅纓珠帽、髮髻、花冠帕、蠟花衣、貫首衣、圍裙片、圍腰片、百褶裙、紅綁腿、襪子、“高釘刺衲幫”鞋等;便裝則輕便、樸素、大方、實用美觀,不論田間勞動生產或者山野採集,肩挑都十分方便。
革家女性的衣冠,要認紅纓珠帽、花冠帕貫首衣(又名盾牌或背牌)、蠟花衣、圍腰圍裙片(布)和百褶裙,都貫穿著蠟染(蠟花)花紋圖案。紅纓珠帽、衣裙與紅綁腿,俱有刺繡花紋尤以朱紅色為其明顯特徵。蠟花呈白,刺繡顯紅,紅白相映,這些就是家衣冠的最大特點,也是芋空這個穩定民族共同體有別於其他少數民族的不同之處,是獨樹一幟,別具一格,載入歷代青史,美名流傳。
亻革家銀飾,主要分頭飾、頸飾、手飾三類、耳柱、戒指項、空心項、螺螄項、板項、手項、響鈴項、螺螄鐲、蒜葉鐲、蠶鐲、毛蟲鐲等種類,銀飾款式固定,圖案也比較統一。主要以星辰、太陽、龍、鳳、蟲、魚及部分植物圖樣與蠟染圖紋組合。圖案或有金屬硬模列印,或以手工雕刻,物像造型誇張生動。銀抹額,為一條薄銀片,上印凸形太陽、星晨等圖,佩戴時,彎成弓形,與髮簪相配,形似弓箭。抹額上的太陽紋,與漢代日光銅鏡上的圖案如出一轍。戒指項,為仿戒指造型頸飾。板項,形如一輪仰掛的彎月,中間大,兩頭小。板項中心雕火球,兩旁刻雙龍、四鳳、四魚,正中下端吊一銀盤,上飾盤龍,兩旁懸掛獅、虎、刀、矛、響鈴、嗩吶等物。女子戴在頸上,與頭上銀飾日、月輝映。亻革家銀飾,主要分頭飾、頸飾、手飾三類、耳柱、戒指項、空心項、螺螄項、板項、手項、響鈴項、螺螄鐲、蒜葉鐲、蠶鐲、毛蟲鐲等種類,銀飾款式固定,圖案也比較統一。主要以星辰、太陽、龍、鳳、蟲、魚及部分植物圖樣與蠟染圖紋組合。圖案或有金屬硬模列印,或以手工雕刻,物像造型誇張生動。銀抹額,為一條薄銀片,上印凸形太陽、星晨等圖,佩戴時,彎成弓形,與髮簪相配,形似弓箭。抹額上的太陽紋,與漢代日光銅鏡上的圖案如出一轍。戒指項,為仿戒指造型頸飾。板項,形如一輪仰掛的彎月,中間大,兩頭小。板項中心雕火球,兩旁刻雙龍、四鳳、四魚,正中下端吊一銀盤,上飾盤龍,兩旁懸掛獅、虎、刀、矛、響鈴、嗩吶等物。女子戴在頸上,與頭上銀飾日、月輝映。
亻革家佩戴銀飾,有嚴格的年齡之分。女童一般只帶飾有菩薩片的童帽。六七歲至生育以前,無論亻革家境貧富,均須佩髮簪、抹額和戒指項。子女長至七八歲,母親方卸戒指項。為祖母方去抹額,為曾祖母始卸髮簪。亻革家婦女按年齡佩戴銀飾的風俗,與古代生殖崇拜有關。在原始時代,弓箭是男女交合的象徵。弓箭造型的頭飾,是屬於少女和有生育能力的母親的。當了祖母,不再生育,就不必再佩抹額(弓)。成了曾祖母,已無性慾,故去髮簪(箭)。生殖崇拜的遺俗,在亻革家祭祖時至今尚有體現,如以前身女陰擬物預測是否興旺。這種習俗,也是亻革家銀飾藝術長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飲食習俗

革家人生活以大米為主食,喜吃糯米、輔食小米玉米等。客人在飲食方面的招待十分殷勤,以誠相侍,講究禮節,吃飯時候,請長輩客人到席上中間座,長老的主人交叉在兩側相陪。客家(漢族)說“家禮信多”,實不虛傳。“勸飯”和“包肉”是他(她)們的傳統習俗,很有民族特色和濃厚的鄉氣息,是家人形成的穩定性的共同體特點,值得探討。
(1)“勸飯”吃飯之前,請客入席就座,主人擺設酒杯斟酒,同時添上一碗飯存放席上,第一碗飯和第一杯酒交與長輩主人供奉阻先.主人用一雙筷子挾住葷菜之類的熟食品蓋在飯面中間,將筷子插入飯中直立。主人念念有詞或默默祈禱祖先,請祖先先飲先嘗,並用一隻倒頭的筷子蘸酒彈幾滴在桌面上,或畫個“X”;或彈幾滴在地面,以示對相先的懷念。然後,對客人說:“對不起大家,來的高高興興,可惜沒有什麼招待,就這樣,請大家吃飽飯”的客套話;客人也以“我們是空手來,操勞主人家了”敬答。喝酒的客人,同樣拿起筷子,將一隻倒頭蘸酒,先彈幾滴之後再喝;吃飯的就在桌子上端飯。接著主人拈菜敬客人,一人拈一筷……。隨後,按客人的吃完先後,繼續挾菜相敬。對長輩或尊貴的客人,以雞、鴨相待的,要以心肝用刀切成片塊,每人一片以待;以雞頭、鴨頭先敬客人,表示主人的深情厚意,如果客人婉言謝辭,主人過意不去,對此,客人就用筷子挾(接)或伸手用手板心接,主人謝絕,一定要客人張嘴,不許放在豌內或席上,這更是待客人的篤厚敬意。吃飯時候,不論場合、規模大小,都後講究“勸飯”、“勸飯”是主人家的姑囡或兒媳,窺視客人碗中的飯將要吃盡時,說聲“公公、太太、叔伯或哥弟,幫你添飯”,雙手去接客人的碗添飯;有的另拿一個乾淨空碗,在飯具里添滿一碗飯,趁客人不防備的時候,吃不飽飯,要盛情招待—勸飯,使客人快吃完飯,又給蓋上一碗、兩碗、三碗……,緊隨著拈肥肉、倒菜湯在飯中,立馬用乾淨筷子將飯菜攪拌均勻;有時兩三個人聚搶客人的碗添飯,對年輕人逃跑的還直追合圍,其意要客人吃盡吃飽,直至客人吃不去飯才算盡了情誼。
飯畢,碗內有意識地留下幾粒飯在碗中,就把碗放桌子上,以示長食有餘。而右手仍握緊筷子,站起來拈菜的一端對準左板心,先向桌席上長者吃飯的人逐一呼喚“公公或叔伯,得罪你們!”等語,喊到哪裡,左手板心遮住的筷子一端也同時移到哪裡。而正在吃飯的人點頭應聲“樂座”或“慢請”,表示回敬。吃畢飯的客人才把筷子放在桌上;有些主人按排有人接過碗筷(待洗刷)。談笑風生,洋溢著熱烈的氣氖。
(2)“包肉”革家婦女走親訪友,不論什麼喜事和場合人小,吃飯時除“勸飯”待客外,“包肉”帶回家很有民族風味。舉行宴會,賓主歡聚一堂,作陪的女主人,從筵席中端起盛肉片,一片一片的分與賓、主座位前的桌面上,每人一小堆(坨)。分好後,吃飯便是蔬菜之類和菜湯了。飯畢,女主人備好包穀殼葉或大菜葉將分在桌面上的肉片包紮好,按人名下一人—包作為禮品帶回家中與兒孫分享。這種“包肉”的民族傳統習俗,是祖太或母親對兒孫寵愛的心情體現。它提示這種習俗是原始社會母系氏族時期獵取野獸和生活資料集中消費的產物,是母權制鼎盛時期的遺蹟。它反映母性在人類生存和發展過程中作過偉大的貢獻,也反映今人依賴古人,子女依賴父母的社會意識,是對偶婚階段私有制的萌芽,在母系社會裡,婦女在經濟生活中占主要的地位。而“勸飯”習俗,表明在原始社會母權制下,實行共同勞動、共同消費的社會產品,是母系氏族的遺痕象徵,在一定的社會環境和一定的條件下,久而久之,形成人們共同體的習慣,就自然顯出這個民族特點,因而沿襲成規,成了人們交往情誼中的美德和禮俗。

居住民俗

亻革家喜聚居於壑谷和高山之腰,房屋多為三間式木瓦房,村寨居住多則幾百戶,少則幾十戶,革家民居多呈木瓦結構,有四周牆壁象用鍋底灰塗抹的院落,家家戶戶都貼著紅春聯如“田野縱橫千嶂里,煙火人家半山中。”有的人家也有兩層小樓,庭院甚寬。正房以廳堂為中心,這是家人平日吃飯、休息和待客的地方。廳堂東側是臥室,右側是小客廳,設有火塘,為冬天烤火取暖和吃飯、待客的場所。廚房很寬,鍋灶甚大。從前村民用一根根竹澗從後山引來泉水注入水缸,免了挑水之勞,如今已用上清純的自來水了。樓上一般是倉庫和姑娘的閨房,乾爽清淨,便於她們會友。樓下是放置農具的雜物間和牛圈。農家愛牛,牛圈和廳堂大門門框都插著驅邪祈安的菖蒲。廳堂,正牆貼著“天地君親師”神位,下面還設有土地神牌位,與各地農耕民族的信仰習俗相似。奇異的是,在“天地君親師”牌位右上方,掛著一副小弓箭。弓用桃枝彎成,弦是棉線,5支竹箭張掛在弓弦上。它們都用紅綠棉線纏繞,顯得五彩奪目。

社會民俗

1、社會關係民俗革家在歷經千百年的生產、生活實踐中,積累了一套完整的自我組織體系,建立了嚴密的陰、陽兩系家族社會管理結構。
在革民的意識里,人類社會生活是由陰、陽兩系組成的。社會裡的人是有靈魂的。活在世上的人,他和他的靈魂生活在陽的方面,死去的人,生命不在人間了,他的靈魂則已轉到陰間方面生活去了。為了使人們能在陰、陽兩個層面過著正常的生活,要相應地建立一套組織管理系統來加以管理。這就是陰、陽兩系產生的思想基礎。
陰系組織,是以陰族長為總領組成的。陰系主要成員的產生,採用蛋卜方式,由祖宗神明裁定。陰系組織由陰族長、蘆笙師、查盎、常典等成員組成。陰族長要由威望高、通曉族史、家族人等擁護的人擔任。陰系組織的任務,是擔負組織領導家族陰事事務管理,主要有:
一、組織領導大、小祭活動;二、傳授家族史;三、傳授家族蘆笙詞曲;四、陰系其它事務。
在陰族長的總領下,陰系成員分工執事,各司其職,有條不紊地管理陰系各項事務,確保家族歷史世代相傳,特別是對於死去的前人能在陰間各有歸宿,以求得他們保佑後代子孫發達,家族興旺,社會安寧。
陰系組織的基層結構,按“查計查甲”即五個支系、五個房系來建立。同陰系組織相併立,建立的是陽系組織。陽系組織以陽族長為總領組成。陽系組織的人員由家族大、小房長及相關人士組成。陽系成員產生的方式,是通過召開家族有代表作人物參加的會議,民主協商推舉決定。陽族長要由輩份高,壽延高,威望高,通曉家族事理,具有組織管理能力的人士擔任。陽系的任務是擔負管理家族的現實生活事務,主要是: 一、管理經營公有財產;二、制訂推行族規族法;三、調解社會家庭糾紛;四、應對外事突變、保衛社會安全;五、家族其它日常事務。
在陽族長的總領下,陽系成員明確分工,各司其職,共同對家族事務盡職守責。在清代以前,陽系組織實際上擔負管理家族生產、生活和保衛社會安全的兩種職能。比如,在清代以前,楓香寨廖氏家族建立有“革團”的民間軍事組織,團首由陽族長兼任,它的任務是平時維持家族社會安全,戰時應對外部入侵。說明陽系組織在管理家族事務中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陰、陽兩系組織,在楓香寨廖氏家族事務中,具有獨革立的支配領導地位,權威性是很高的。在組織關係上,陰、陽兩系是平行的,各自獨立行事;但重大事務即有分工,又有合作,不是截然分開,互不聯繫。比如家族的大祭祖,要由陰、陽兩系共同商議決策,共同組織領導,協調一致,全程實施,使大祭祖一舉成功。正因為陰、陽兩系在職能上各司其職,大事密切協作,小事各負其責,從組織上保證了家族事務健康有序地進行,並有利推進家族社會生產生活的正常運轉。
革家作為一個弱小民族,從不向困難和挫折屈服,歷經數千年的歲月滄桑,始終頑強的保持著自己獨特的民族特性和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實屬罕見。而在這其中獨特的陰、陽兩系組織不能不說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人生禮儀

擺解轟

亻革家有一大特點,就是一個人從生到死,從頭到腳,其習俗都與射太陽或崇拜太陽有關。亻革家人生頭胎孩子,不論是男是女,都要開壇喝揭壇酒,亻革語稱“擺解轟”。其內容就是進屋的客人與主人家的家長一起唱古歌,唱完後再用竹筒喝揭壇酒。古歌的內容就是起源歌。其中唱的主要是武丁射日,祖先打虎和從江西朱氏巷遷來等。這種新生兒的唱古慶賀儀式如同西方國家的新生兒洗禮儀式一般隆重和莊嚴。
在亻革家,“擺解轟”比任何習俗節日都隆重熱鬧,為全家庭、全宗族乃至全寨人共同高興而慶賀的大事。在舉行“擺解轟”中,首先是趕來慶賀的娘家親戚朋友將雞、肉和衣物、背帶當面送給婆家親家,並同慶賀,唱一些吉利的歌。還要在進門前表演“四馬送子”等習俗,即用稻草扎的4匹馬(兩公兩母),由婦女們騎著吹著哨兒嬉鬧。其表演的動作很原始,也很“野”。當每一位客人都吸了酒之後,主家和客人便擺開了陣勢,蘆笙起鳴,賓主們且歌且舞,通宵達旦,夜以繼日,樂此不疲。

婚俗

婚姻革家婚姻為一夫一妻制。舊時婚姻形式由父母包辦,包括幼年訂婚和指腹為婚。嚴禁同姓婚或異姓同宗通婚。革家婚姻歷史經歷三個階段。明代前,實行胞氏族內婚,即在兩個氏族內互相通婚,清朝改變了革胞族婚。實行與外氏族同輩婚。即不是同輩人和不相當於同輩人不能通婚。這種制度限制了婚姻的締結,使許多青年男女找不到對象,有的到三四十歲還未婚配。清乾隆年間,望壩當時的團首領廖公礅也剛召集十八寨首領雲集重興的“蓋耶德”集會商議,一致同意廢除“外氏族同輩婚”制,結果宰七條水牯飲血為盟。自此,實行異姓異宗婚配製,即:非同輩,只要年齡相當可以配婚。但其婚配製度為“包辦婚姻”,仍然約束青年男女的自由。即在嬰兒出世時有父母包辦訂婚,成人後婚娶。解放後,這種婚配製雖有沿襲,但男女一房不願意,也可退婚。包辦婚姻已逐步為自由婚姻代替。自由婚姻通過“布龍”活動或“踩親”等方式使男女增進了了解和感情,最後締結婚姻。

踩青會

每年農曆正月初一的春節到十五的元宵節以及二月初二,望壩村和附近革寨要輪流舉辦“踩青會” 跳踩青舞的頭一天,寨上的耆宿蘆笙師,站在蘆笙場,首先吹笙步舞開道後,隨著寨上的年輕人紛至沓來入場吹笙、跳踩青舞;結束的最後一天下午,同樣也要寨上的頭人長者吹笙步舞收場。“踩青會”——青年男女公開歡娛擇偶的傳踩青會,開始,老人先進入蘆笙場,跳起表現先民狩獵、農耕和立寨歷史的蘆笙舞。接著,小伙子手捧蘆笙從東面入場,邊吹邊跳。手持花帕的姑娘則合著蘆笙曲節奏,在場內輕搖緩舞。他們目光四顧流盼,彼此都在尋找自己中意的人。當樂曲節奏變快,漸至高潮時,如果小伙子看上哪個姑娘,他便邊吹蘆笙,邊靠近她,並用腳尖輕踩她的腳尖。這時若姑娘也相中他,則用手輕捶他的後背,乘勢拉著他的衣袖,到山前坡後去互訴衷情。這種“踩疼阿妹的腳啊,打疼阿哥的心”的求愛方式,人稱“踩姑娘”。
“青(親)”是以雙男女或雙男四女各為一組。男的吹著一支同音小巧玲瓏的小號蘆笙在蘆笙場(坪)上,自東順南向西方向鏇轉成一個圓圈,雙腳也同時伴隨蘆笙節奏步舞;女青年手挽手下在男青年的背後伴隨笙聲鏇轉、起舞。時間不限,越久益佳,直至男青年停歇吹笙才罷休。“踩青”每組青年男女,都按從東順南向西徘徊鏇轉,但鏇轉的圓圈視其專場面積而定,直徑一般在一米七八左右,成套的場面,吹笙多達十六七組或二十多個組。在跳踩青舞時,男青年看中了如意的正在秘書背後的俊秀女青年。為表鍾情,用腳尖趁女方不防時往後輕輕地踩在心愛的女青年的腳(鞋)背上,如此,輾轉返轍,女青年如情投意合,則將右手輕輕地朝著男的背胛一扛,以示回敬,正恰如清毛貴銘的《西垣遺詩》中就在“蠟花錦袖搖鐵鈴,月場蘆笙側耳聽;蘆笙作情語,鈴兒心事最玲瓏”的生動寫照。同時,店在四周圍觀民眾。一些人大聲疾呼起鬨:“只準打(男)背,不準踩(女)腳;只準打背,不準踩腳,不許亂踩、亂捶……登時,圍觀的人群蜂湧而至,重重合圍,擠得水泄不通。而跳踩青舞放置的圓圈越來越縮小,既便於踩腳,圍觀的人群不時哄然大笑……。
踩青的由來此俗源起從前革寨為一位孤女婚配的故事。孤女名叫鳳凰,她勤勞聰慧,紡紗、織布、蠟染、刺繡樣樣在行。一次,她穿上自己蠟染、刺繡的衣裙,和姐妹一道來到蘆笙場。小伙子一見她美如仙女,都圍著她吹笙,向她求愛按照革家規矩,父母去世的姑娘,其婚姻大事由族長或寨老代為做主。於是小伙子紛紛請求寨老成全自己婚事。面對這么多求愛者,應允誰呢?寨老們一合計,決定讓姑娘自己挑選:凡向鳳凰姑娘求愛者,須在跳蘆笙舞中巧妙地踩住姑娘的腳尖,而鳳凰姑娘看中了誰,便用手捶他的肩背,寨老便為他倆訂婚。按照這一規定,鳳凰姑娘挑上了稱心如意的丈夫。此後,這種尊重青年意願的“踩腳求親”的擇偶方式便沿襲下來了。

斷腳坡

距離望壩五華里遠的東面,有一個家寨叫曜寨,曜寨純系大姓王氏宗族,古時,蘆笙坪(聲)參加觀看的人,扶老攜幼,人山人海,。哥嫩米聽本寨的女友說踩青很熱鬧於是就和幾個女友相約決定去。收拾打扮到了蘆笙坪(場),哥嫩米的美貌吸引了在場的所有觀眾。到跳“踩青舞”的時候,哥嫩米和她的婦女被曜寨的女友們請去參與踩青。當時有個財主崽嫉妒哥嫩米,乘機借踩青為名,當場用腳狠狠地朝她的腳桿上使勁一踢,哥嫩米頓時暈侄晨地,鮮血直流,染紅了綁腿和腳……腳桿被踢斷了,哥嫩米被背回到家,立即接骨餼醫治,遠近名醫都來去脈獻藥,但由於當時就職醫條件差,醫治不力,病情趨於惡化,哥嫩米與世長眠了。
哥嫩米與世長辭後,家裡根據她生前遺言,把她安葬在望壩蘆笙坡腳,讓她在九霄雲上瞭望著對面坡曜寨的蘆笙坪,望著每年正月中旬人們來這裡踩青…後來,人們為了懷念哥嫩米,就把那蘆笙坪跳踩青的山坡中作“斷腳坡”了。

喪葬

革家喪葬習俗,受漢族影響,但保持革家一些特點和遺風。革家成人死亡,有兒孫者,臨終時,須由兒孫扶其於鋪有木板、竹蓆的地鋪斷氣,忌斷氣於床上。死於床上,被視為無子孫送終。人死後,即派人到親友家報喪。皆有有男青年擔任,兩人一組,由近及遠。每到一家,有飯須吃飯,無飯須喝一口水才趕路。整容須用楓香樹葉燒水給死者洗身。先洗身下,在洗面、洗頭、理髮。死者須作新衣。男著長衫,女著盛裝。先穿褲後著衣,再穿鞋,再圍帕等。死者已逾五十者,多戴白蠟花和紅花刺繡布做成的花冠帕子、婿則送衣和白布墊單。長子、長婿所送衣、單稍長,按主賓、大小的排列順序給死者穿墊。死屍停放於堂屋中央上方,首東足西,死者未婚,則停放於堂屋右側,足向大門。於死者胸前放一塊“歸宗牌”,“歸宗牌”長一尺許,方形,用紅、綠、黑三色於青布上繡成。圖案為“亞”字套“十”字。歸宗牌又稱之為盾,以抵檔神刀鬼箭。其牌之上放一碗飯一雙筷,飯內雞、蛋、肉俱全。死者面蓋一疊“錢紙”,撐紅紙傘遮面,點一盞菜油燈照明。焚香點燭奠基。凡12歲以上的死者,均請“開路師”為死者開路。開路由三人進行,開路師以一大公雞為死者“引路”。迷信之說,為死者指去陰間之路。“開路”前,須為死者砍一根“歸宗竹”,意為魂歸還祖,掩埋死者時,下端埋於死者墓穴頭部,入地約三分之二。開路時,孝男恭跪於死者身旁,開路師掛長刀一把,一手提“引路雞”,一手拿“歸宗牌”,口念“開路詞”,迷信謂之指引死者歸宗還祖。喪家宰殺牲畜迷信說法伴死者帶走餵養。弔喪者所送狗羊,由“開路師”念咒祭後,牽到寨鄰親友家宰食,將五臟頭等祭祀死者。死者一般急葬三天,有的擇吉安埋。出殯之日,房族各家和奔喪送葬者帶飯菜三碗,由“開路”念咒交死者,送死者祖宗各一碗。事畢,“開路師”給生人退魂,又以卜掛方式“詢問”死者,從孝男女中選一“特定送喪人”,一經認選後,眾人揮淚送別。出殯時,一人點火把領先,以示為死者照明;一人撒飯,給窮神餓鬼吃,使之讓路;一人插路標,為死者引路;依次為開路師、背包袱者、孝子者、抬喪者。特定送喪者陪送死者出殯,死者出殯後,由年齡較大,“命好”的中老年婦女清掃房屋。革家襲古之習,凡有子女而亡者,死時牙未脫落的,須敲掉二顆門牙方能安葬,故稱“鑿齒之民”。革家多抬屍於墓井如殮,入殮時以傘遮屍面,其腱,處清棺、整容等過程外,另放幾分銀錢於死者手心,謂之“買水錢”。蓋棺後,孝男按大小順序,從棺腳爬至棺頭,哭叫死者三聲,以示永訣。由“開路師”為死者“開門”。孝男大小順序依次排列,各培土三撮,可先回家,由親友掩埋完畢。死者安葬之第二日,孝男及親友按“開始師”擇定的時辰,以一隻雞於墓前宰殺,再未死者稍整墳墓。以120天維守孝期。孝期,喪家不能走訪親友,不參加娛樂活動。滿孝日,由孝子和親友呼喚死者之魂走親友作客,來迴路均由“特定送喪者”或長子先行,天晴下雨均撐傘,一直往前走,遇人不說話,先到舅家,次走長婿家,吃一餐即回。鬼師、開路師一類人亡故,均為未其“開天門”。即於大門屋頂開一洞,用紅、白、黑三色棉線捏成一線,一頭為死者右手牽拿,一頭掛於“天門”上。以一白雞敬神,使死者之魂由“天門”上天。革家非正常死亡者、死於異鄉者,家人須宰殺一羊敬神,為其“清洗”後,方可停屍於屋。

信仰

一、把弓箭視為香火
在亻革家,除了羅家沒有神龕用亻革家話說,是沒有香火),紅白弓箭是直接掛在堂屋正門對面的正壁上外,其餘各家各戶的堂屋裡都置有一個神龕。然而神龕上祭祀了的除了祖先的牌位,就是神龕右一角掛著一副用竹條做成的小巧玲瓏的紅白弓箭。

弓和箭在亻革家羅姓家族,是“香火”的象徵。亻革家除了羅姓從歷史上就沒有神龕以外,其餘廖姓、楊姓、王姓、高姓家家堂屋裡都有神龕。所謂神龕,就是在堂屋裡面對大門的正前壁上安一個祖先台位,上面有天地君師、歷代祖師的牌位或字俸。神龕右上方掛著一個用竹條做成的一尺多長的紅白紙糊成的弓箭,在羅家,沒有神龕,但在光光的神龕方位上同樣也掛著用竹條做成的小弓箭。亻革家的弓箭是不能隨便掛上堂屋正壁上的,必須在大年初一接龍時,做了祭祀後才能將“香火”迎進門,掛在壁上。
據亻革家羅姓家人說,由於羅家歷史上就沒有神龕,所以把祖先傳承下來崇拜弓箭的習俗沿續下來,並把弓箭視為祖宗,在接完龍後敬奉在神龕的位置上,以為這樣羅姓的香火就得以傳承下去。我們在旺壩村羅家追根溯源時,問及為什麼只把弓箭當作羅姓家族的香火,而不用其他東西或物質來代替時,51歲的羅洪文也答不出來,只憨厚地笑了。
二、祖鼓祖鼓

在亻革家視為祖公靈魂棲居之地。亻革家人認為所有歷代的祖祖輩輩的先祖靈魂都住在這木鼓裡,所以把祖鼓視為亻革家民族部落的命根子。在亻革家,祭祖就是祭祖鼓。
亻革家圖騰崇拜祖鼓,是用一棵完整的樟木樹根部做成,掏空樹心,按尺寸做成鼓身。我們在黃平縣旺望村看關鼓儀式時,見鼓內裝了一兩二碎銀、蠟花、5線谷穗、5線麥穗、5粒玉米,還有五色線和一本年終未日為三十的曆書及廖姓父子連名的家譜等,選擇一個黃道吉日,選一頭本地的黃牛,黃牛要壯實、皮有彈性,無病,無雜毛。做了祭祀之後,便把黃牛殺了,剝下皮,製革後,再把木鼓兩頭蒙上。一個祖鼓便算做成了。祖鼓很有講究,鼓的兩頭都有固定的神位。面朝東方向太陽的一面被視為祖公,另一面,則視為祖婆。不可亂置。
祖鼓的數量設定,一般是一個村寨的一姓做一個,也有大祭之時,幾個鄉或村的同一姓氏到這個姓氏最大的村寨去同祭一個祖鼓。做成的祖鼓要懸掛在堂屋進門左邊壁上事先鑿好的鼓洞中,並作為祖先的牌位。置放祖鼓的人家,每天兩頓進行祭禮,每餐要兩碗米飯、菜和兩碗米酒。一年四季365天從不間斷。每一氏族的人們,都得敬奉,態度虔誠,不得觸犯。有違者,必須強拉過鼓,即從鼓下走過,以示懲罰。有嚴重違犯者,還會被開除鼓籍,即不許再姓這個姓,或不許再生活在這個寨子裡。祭祖鼓有專門的公田,祭祀時婦女不參加,由部分男人扮婦女。亻革家部落內部組織分工明確,管祭祀、為人祈禱的稱陰族長,管社會分工、家庭派丁的稱陽族長。每個族系都有一班子人。而且分工細緻。看風水、記族譜歷史、吹蘆笙的都各負其責並有專職稱呼。如吹蘆笙的稱大學匠、二學匠、三學匠,大學匠相當於教授職稱,很受人尊重。亻革家這一完整的組織體系,在國內實為鮮見。
三、哥蒙“哈沖”(哈戎)
哥蒙“哈沖”在黃平縣重興鄉楓香寨舉行。以楓香寨廖姓家族為主組織和主祭,屆時全國各地的亻革家人,亻革家居住區域,村寨都來聚會,參與“哈沖”盛會,規模達數萬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