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西林壁

題西林壁

《題西林壁》是蘇軾游觀廬山後的總結,它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並借景說理,從中揭示一種生活哲理來啟發讀者的思考和領悟。這首絕句的長處不在於形象或感情,而在於富有理趣。這是一首哲理詩,但詩人不是抽象地發議論,而是緊緊扣住游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藉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耐人尋味。這首詩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語言卻異常淺顯。深入淺出,這正是蘇軾的一種語言特色。蘇軾寫詩,全無雕琢習氣。詩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種質樸無華、條暢流利的語言表現一種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這意境又是不時閃爍著熒熒的哲理之光。從這首詩來看,語言的表述是簡明的,而其內涵卻是豐富的。

基本信息

作者介紹

題西林壁題西林壁
蘇軾(1037~1101)宋朝人,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諡號文忠,享年64歲。南宋高宗朝,贈太師,追諡號“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漢族,是父親蘇洵的第五個兒子,是北宋著名文學家畫家散文家詩人詞人嘉祐二年(1057)與弟轍同登進士。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熙寧二年(1069),父喪守制期滿還朝,為判官告院。與王安石政見不合,反對推行新法,自請外任,出為杭州通判。遷知密州(今山東諸城),移知徐州。元豐二年(1079),罹“烏台詩案”,責授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簽書公文。哲宗立,高太后臨朝,被復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東蓬萊);4個月後,遷為禮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遷中書舍人,又遷翰林學士知制誥,知禮部貢舉。元祐四年(1089)出知杭州,後改知潁州,知揚州、定州。元祐八年(1093)哲宗親政,被遠貶惠州(今廣東惠陽),再貶儋州(今海南儋縣)。徽宗即位,遇赦北歸,建中靖國元年(1101)卒於常州(今屬江蘇),年六十五,葬於汝州郟城縣(今河南郟縣)。他與他的父親蘇洵(1009~1066)、弟弟蘇轍(1039~1112)皆以文學名世,世稱“三蘇”;與漢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齊名。三蘇”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等。在政治上屬舊黨。豪放派詞人。蘇軾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曾鞏,蘇洵,蘇軾,蘇轍)宋詞豪放派創始人,也作婉約詩詞。

詩詞正文

版本一

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版本二

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看山總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題西林壁題西林壁
⑴題西林壁:寫在西林寺的牆壁上。西林寺在廬山西麓。題:書寫,題寫。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廬山。⑵橫看:從正面看。廬山總是南北走向,橫看就是從東面西面看.
⑶側:側面。
⑷各不同:各不相同。
⑸不識:不能認識,辨別。
⑹真面目:指廬山真實的景色,形狀。
⑺緣:因為;由於。
⑻此山:這座山,指廬山。

作品譯文

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創作背景

蘇軾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時經過九江,與友人參寥同游廬山的西林寺時的作品。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於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游

詩歌簡析

文學賞析

《題西林壁》《題西林壁》
此詩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並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蘇軾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時經過九江,遊覽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於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游詩。《題西林壁》是游觀廬山後的總結,它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並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游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遊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

後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游山的體會。為什麼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游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啟迪我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

這是一首哲理詩,但詩人不是抽象地發議論,而是緊緊扣住游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藉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耐人尋味。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首小詩激起人們無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題西林壁》不單單是詩人歌詠廬山的奇景偉觀,同時也是蘇軾以哲人的眼光從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認識。由於這種認識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觀規律的,所以詩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給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啟人心智。因此,這首小詩格外來得含蓄蘊藉,思致渺遠,使人百讀不厭。
如果說宋以前的詩歌傳統是以言志、言情為特點的話,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蘇軾,則出現了以言理為特色的新詩風。這種詩風是宋人在唐詩之後另闢的一條蹊徑,用蘇軾的話來說,便是“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形成這類詩的特點是:語淺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於淡泊。《題西林壁》就是這樣的一首好詩。

後世影響

題西林壁題西林壁
這首詩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語言卻異常淺顯。深入淺出,這正是蘇軾的一種語言特色。蘇軾寫詩,全無雕琢習氣。詩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種質樸無華、條暢流利的語言表現一種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這意境又是不時閃爍著熒熒的哲理之光。從這首詩來看,語言的表述是簡明的,而其內涵卻是豐富的。也就是說,詩語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邏輯性的高度統一。

詩人在四句詩中,概括地描繪了廬山的形象的特徵,同時又準確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領的道理。鮮明的感性與明晰的理性交織一起,互為因果,詩的形象因此升華為理性王國里的典型,這就是人們為什麼千百次的把後兩句當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名家點評

毛谷風:此詩反映“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哲理。(《宋人七絕選》,書目文獻出版社,1987年版)
徐中玉:此詩說明“局中人常常看不清事物的全貌和真相,就是由於受到認識條件限制的緣故。”(《蘇東坡文集導讀》,巴蜀書社,1987年版)
鄭孟彤:此詩得出一個一般性的結論,“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意思。”(《中國詩歌發展史略》,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游國恩等:此詩的“理”是“局外人有時會比局中人更容易看到事物的真相。”(《中國文學史》,人民文學出版社,1964年版)

代表作品

題西林壁題西林壁
1.《水調歌頭》2.《赤壁賦》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4.《念奴嬌·赤壁懷古》5.《定風波》6.《江城子·密州出獵》7.《飲湖上初晴後雨》8.《浣溪沙》9.《臨江仙》10.《題西林壁》11.《記承天寺夜遊》12.《石鐘山記》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