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日本占據台灣時,曾因本區風光秀麗,條件優越,被定為日本人移民區。當地高山族居民不堪迫害,於1930年10月27日乘日本人集中舉行運動會之際,由莫那魯道(即摩那·羅達奧,《台灣通志》大事記作莫那甫道)父子等領導武裝起義。事發後,日本軍警以大炮、飛機、毒氣殘酷屠殺。事件結束後,該社1200多高山族居民大半犧牲,霧社一帶幾成廢墟。此即震撼世界的霧社事件。台灣光復後,在起義地點建立死難者烈士墳場及紀念碑。素有“櫻都”之稱,每年1月紅櫻花競放,為旅遊勝地。
因北鄰中部橫貫公路及南鄰濁水溪上源萬大水庫等工程先後完成,霧社及其附近(自人止關至春陽村、廬山溫泉等地)已成為台灣山地著名遊覽區。省第14號公路自彰化市經草屯、埔里至霧社83.7公里;自霧社東北至大禹嶺合歡埡口41.6公里。
紀念碑
莫那魯道抗日紀念碑於霧社街道南邊,園內老樹成蔭,綠野怡人,若非深入了解其歷史背景,實在是很難把現在的幽景和當時那些烈士們壯烈奮戰的景象連線在一塊。初入園內,在門口處即可瞧見以白色大理石築成的牌樓,上頭刻著碧血英風四字,入內直望,佇立在石階前的石凋像即為當時的抗日首領莫拉魯道,從他那望著遠方堅毅的眼神中,彷佛看到了當時其英勇奮戰的精神,猶如在眼前一般地令人景仰。石像後頭即為莫拉魯道墓,四周牆上則刻畫著原住民們奮戰抗日的經過及故事,也提醒著後人們別忘了先烈們的犧牲跟奉獻。
再往右瞧可以看見另外一座紀念凋像,仔細一看,石像上的人物有婦孺小孩,甚至是家犬都一起奮勇地護衛家園,令人為之動容。儘管人事境遷,舊景不再,卻在這邊看見了先烈們英勇壯烈的精神如同石像般地佇立長存,守候著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