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
追星,在當今社會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追星族”這個名詞越來越普遍,尤其是青少年,他們似乎是“追星”的 易感人群:在因某個明星而尖叫的人群中,我們看到的更多的往往是那些稚氣未脫的學生們的臉。這種現象實在是不能不使人擔憂——當然全盤否定未免過於偏激,但追星的害處也同樣是有目共睹的。
這裡有一個問題,“追星族”到底追哪些星,這些星到底值不值得追?縱觀當今社會,我們不禁得感嘆:現在的星實在是多啊——體育明星、演藝明星甚至包括作家,各類名人數不勝數,而每一個“名人”又往往擁有相當數量的fans的數量。這實在是有些令人擔憂,當然喜歡一個人並沒有錯,但各位“追星族”是否想過這些星真的那么值得追嗎?其實這種例子並不難舉,君不見現在有那么多的演藝明星被“炒”得如有特異功能,引得各路fans紛紛觀望,結果這個所謂的“新星”除了有一張漂亮的臉蛋、較美的身材外,其它別無長處,雖然如此,fans們還是會為其“外在美”所動,為其瘋狂——這種事早已屢見不鮮,現在演藝圈還流行“演而優則唱”,不少五音不全的影視明星憑著“名人效應”專輯的銷量竟然相當樂觀!須知這樣的受害者不是別人,而是“一心向星”的fans們,那些明星又不會把他們數錢時樂不可支的表情展示給你們看,也許他們進入演藝圈的要根本原因不是為了奉獻,而是為了索取——這的確是一個賺錢的行當,不是嗎?有時,fans一心信任、全心崇拜的偶像不一定都有職業道德,表面都陽光燦爛的明星中,總會有一部分不夠格的!
現在再來說說“追星族”們。其實追星也挺累的——某個歌星開演唱會,fans們總會提早幾個小時甚至大半天到場,為的只是儘早見到他們的偶像,實在是精神可貴!演唱會上呢?尖叫聲一直從開場到散場,震耳欲聾,大有蓋過歌手的歌聲之勢,恐怕一場演唱會下來,fans們的嗓子沒有個把星期是恢復不了的,而且有的fans還會突然衝上台去,擺個pose留下紀念,甚至還會“抑制不住”kiss一個,實在是太過熱情了,而且仔細觀察不難發現,追星族中往往有許多盲目追星的。這一類追星為了自己的偶像,往往會“竭盡所能”,為了見一面可以一路窮追不捨——曾經有一篇報導就寫過,一些fans為了追韓國女星金喜善而一路乘飛機、上火車、坐汽車,為的只是一睹金喜善的真容!而且有些“追星族”一提及到自己喜愛的明星,就會興奮起來,滔滔不絕,有說不完的話,崇拜、激動之情溢於言表,一口氣能把一個明星的一切剖析地透透徹徹。甚至有的追星族為了偶像自殺的事也時有所聞,對於這種情況,我們這些泛泛之輩能做的,我想就只是望洋興嘆、自愧弗如了。但試想,作為“追星族”的主力軍的學生朋友們如果追星追到這種程度,難道還能說對他們的主要任務——學習會不造成影響嗎?事實是:不但有影響,而且更多的是負面影響,在此,我們不得不呼籲:追星不該全盤否定,適當在喜歡某個明星反而應該肯定,但現在我們面臨的卻是一個嚴重的問題:盲目追星已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現象,它帶來的負面影響實在不容忽視!喜歡“一顆星”並沒有錯,但凡事都應該有個限度!
一個明星,如果他(她)僅僅是靠臉蛋、身材來博得fans們的歡心,本身的能力和外表之間更突出的只是外表,那么試問他(她)有什麼值得我們去崇拜?
根據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偶像崇拜是青春期的心理特徵之一,是青春期心理需要的反映。就人生髮展階段的規律來說,這種現象不值得大驚小怪。辯證地看,追星對青少年來說,有其積極的一面,因為追星是青少年的一種社會學習,他們通過對明星的觀察、模仿,掌握了許多關於社會、人生方面的知識,開闊視野,活躍了思維,特別是品行高尚的明顯。可以成為青少年的好榜樣。
但是,少數“追星族”對心中的偶像盲目崇拜,狂熱模仿到發瘋、發燒、發昏的地步,則會產生不良後果,對其個人和社會都有—定的危害。有的“追星族”把偶像作為自己的精神依託,整日神情恍惚,生活在一種幻想世界中,導致心理失去平衡;有的“追星族”在公共場合圍追堵截明星,以求得明星簽名,或拚命擁擠狂呼,從而導致公共秩序混亂,造成人傷物毀。“追星族”們一味追星迷星,以此尋求歡樂和精神寄託,轉移或降低了學習興趣,上課精神不集中,回家頭一件事就是聽唱片看電視,不認真學習和完成作業,學習成績不斷下降,甚至出現厭學、棄學,導致學業的荒廢。有些學生過分崇拜明星而患了追星“夢幻症”。她們都是國中在校生,對港台明星崇拜得入了迷,業餘時間一門心思聽港台歌曲,吃飯走路也戴著耳機,常聽到深夜。看書、作業和其他主體活動都棄之不顧。不久她們滿腦子只裝著歌星的影子,幻想能與歌星結婚,經常失眠、自煩、頭痛、身體不適,心理失去了平衡。 青少年追星有心理的、社會的還有文化形態方面的原因。單就心理原因而言,青少年的青春期是一個充滿幻夢與好奇的“多夢季節”。這個時期,他們很需要在自己心中樹立起一些理想的榜樣,並作為偶像崇拜,以求得精神依託。
一旦發現學生有了追星的行為,教師和家長不必過於擔憂,也不必橫加干涉。教師和家長要做的事情,一是了解,二是引導,了解是指教師和家長要了解學生對哪些明星感興趣,對這類明星的哪些方面感興趣,是他的技藝、舉止行為,還是著裝打扮、生活作風。經過全面了解,才能掌握學生別底追的什麼星,追明星的什麼。引導是指教師和家長在了解學生的追星興趣及各方面情況下,採取必要的措施。青少年畢竟年少,缺乏社會經驗,對是非曲直的分辨能力、控制能力都還在逐步形成之中,這時候他們最需要給予正確的引導。
如何引導?一是引導學生學習明星的好素質、 高技巧,這也是青少年佩服和迷戀他們的主要內容。至於明星們的著裝打扮、生活作風等都屬個人愛好,並不值得別人去模仿。每個人都應有自己獨持的風格。二是要引導學生把注意力放在明星們成功的原因上。他們之所以成為明星,是其不懈努力、積極進取的結果。青少年最需要學習的就是這種進取精神。三是要學生學習明星的好品質,而個是良莠不分,連明星的缺點也學,當今社會難保任何明星都是品行高尚、文明禮貌者,有些明星甚至還是品行低劣者明星中,逃稅者有之,吸毒者有之,口出穢言、罵人、打人者有之。自以為是、傲視百姓者亦有之。這就需要教師和家長幫助青年提高分辨是非能力,讓學生學到對自身健康成長有利的東西,而不受明星消極品質的影響。四是要引導青少年有廣泛的興趣,使他們不以追星為唯一興趣,而浪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事實上,在我們的生活中,明星遠不止影視歌星和體育明星,還有眾多的科學之星、政治之星、思想之星、技術之星……他們給我們人類帶來的是更大的幸福和財富,更值得去學習。五是因勢利導培養青少年一兩種具體的興趣愛好,如音樂、舞蹈、體育項目、航模、收藏、製作等等,這樣,既可使青少年追星的興趣適當降溫。也可使他們把精力和時間順利地轉移到健康有益的興趣上來。
不要盲目的追星!
原因
成人們對學生的追星現象頗為不解,甚至反感。但追星族們對此卻振振有辭,樂此不疲。這其實與學生所處的這個年齡階段的心理特點有關:
(1)慕拜心理。學生們所追的星,男的大多英俊瀟灑、風流倜儻,扮演的也多是些義膽沖天、俠骨柔腸的錚錚鐵漢;女的則羞花閉月、沉魚落雁,扮演的也多是些嬌媚可人、善良溫柔的亭亭玉女;球星也都英姿勃勃、氣質逼人,在賽場上更有翻雲覆雨、左右全局之勢。這些難免讓正處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們羨慕、迷戀、崇拜甚至瘋狂。
(2)從眾心理。在學生中,追星現象很普遍,勢力也很大,以致本來沒多大心情追星的同學,為了不被看做“落伍”,不被視為“異端”,也自覺不自覺地入了流。
(3)時尚心理。“追星”,在不少學生看來,就是件時髦的事,至於有沒有道理、有沒有價值,何必管它那么多?只要有“星”可“追”就足夠了。
技巧
把握分寸
通過上述分析,應該能明白,追星對中學生或一些年輕人來說是一種正常的心理需求和行為表現,但要把握好分寸:
1.不盲目追星。你所崇拜的應該是真正值得你崇拜的,該不是徒有其表,更應該有高尚的人品和超凡的氣度;該不僅僅吸引你的目光,更應該能震撼你的心靈。
2.不瘋狂追星。不要花太多時間在追星上。因為,學習是最主要的。想想看:一個沒有文化的人,明星會喜歡你嗎?
3.善於從自己所崇拜的偶像身上吸取積極的人生經驗。
4、在追星的同時,也要關心身邊的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因為他們為你付出了那么多。
5.擺正自己與明星的關係,明星有他的工作,需要有人支持,但支持並不是你的工作,你還有你的生活。
6、總之,不要在追星中失去你自己,因為你最終只能成為你自己。
追星實例
楊麗娟
迷戀對象:劉德華 痴情程度★★★★
楊麗娟,女,甘肅省蘭州市人,從16歲開始痴迷劉德華,看遍了劉德華所有的影片,唱遍了劉德華所有的歌曲,此後輟學開始瘋狂追星。楊麗娟的父母勸阻無效後,籌資供女兒多次赴港及赴京。此次,楊麗娟一家三口借了1.1萬元,於2007年3月19日來到香港。25日,在香港觀塘“華仔天地”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楊麗娟參加了劉德華參與的一場聚會,得以同偶像合影留念。當夜他們在一個24小時營業的快餐店內落腳。26日凌晨,楊麗娟和母親一覺醒來後發現父親楊勤冀不見了,只留下一封遺書。隨後香港警方在尖沙咀附近海域打撈到楊勤冀的屍體。
楊勤冀在遺書中稱,女兒參加歌迷聚會見到了偶像,但劉德華對女兒“和許多人一樣”,沒有與她單獨會面及給予簽名,“這不公平”。楊勤冀的遺願是:“你應該見楊麗娟,為她簽個名,救救她,除了你,她已隔絕了這個世界,只有你,才是她心靈的呼喚。”後來,楊麗娟因德華無回應而跳海自殺,父親的做法值得嗎?
孔燕松
迷戀對象:金牌四大才子其一 痴情程度★★★
孔燕松就讀體育相關科系,還專攻田徑4百公尺,兩腿卻沒有出現任何“蘿蔔”。憑著超長美腿,孔燕松在“貓撲網”的美腿大賽中,獲得大批網友的支持,順利拿下第一名。孔燕松之所以這樣大膽地在網上選美,是因為希望在網上能夠展示自己天生的美麗,從而得到心儀的男士的注意,他透露自己非常喜歡金牌四大才子中的一個人,希望能夠嫁給他。
山東二哥
迷戀對象:徐靜蕾痴情程度★★★
2006年11月初,經常在網上大秀肌肉的性感猛男“山東二哥”,口出狂言要向徐靜蕾“求愛”,徐靜蕾對其的回應是“自娛自樂”。但看來“山東二哥”並未善罷甘休,他在自己的部落格上貼了一封情書:《致我的清純女神(山東二哥給徐靜蕾的正式求愛信)》。文中稱:“這是二哥生平第一次給喜歡的女孩子寫情書,寫了改,改了再寫,依舊覺得不滿意,我對徐靜蕾的喜歡是無法用文字描述的。給喜歡的女孩兒寫情書難,寫好了想親手交給她難上加難。無奈之下,繼續隔空示愛,並祈禱真愛和好運降臨我身邊。”《傷城》上映伊始,便沾足了徐才女的光。非徐才女不娶的山東二哥以及他的那幫光棍兄弟們蜂擁而上,在電視、廣播、網路、部落格等各種渠道發表了給徐才女的求愛信,山東二哥這個“肌肉男”更是對徐靜蕾在片中的表現醋意大發,在網路和媒體上炒得沸沸揚揚。於是《傷城》的宣傳有了,票房保證了,劉偉強中了,投資方笑了,山東二哥出名了,皆大歡喜。
當今社會的新族類
你知道“洞穴族”、“飛魚族”、“草莓族”是指哪一類人嗎?這可不是某個民族的簡稱,是一個對當下社會,對某一類人的別稱。本任務讓我們一起去了解身邊的新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