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歷史
道教與中華民族同呼吸、共命運,道教的歷史與中國歷史緊密相連。
發端起源
道教教祖老子把“道”作為宇宙本體、萬物規律,是超越時空的神秘存在,以“道”為基點建立道教的神學理論體系;老莊的神秘主義和養生思想所形成的得道成仙思想為道教的核心信仰。注重修煉養生,老子、莊子提出的清靜無為、見素抱樸、坐忘守一等修道方法,被教徒所繼承發揚。
戰國中期的齊國興盛起了尊崇黃帝和老子的黃老道教,西漢前期的統治者推崇無為而治的黃老之學,造就了“文景之治”的盛世。漢武帝後,黃老學說走向民間,與方仙道合流成黃老道,由政治信仰轉變為宗教團體。孔孟的儒家思想被道教所兼容,構成宗教倫理道德的主體;墨家尊天明鬼、兼愛互助和科技方術等思想與內容,被道教涵蓋;《易經》是道士的基本經典,易學理論滲透到神學哲學、符籙丹道和齋醮科儀各方面;先秦道士鄒衍的陰陽五行學說,也為道教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兩漢黃老道教的《太平經》宣揚氣化天地、天人合一、天道承負、樂生好善,以“太平世道”為目標。東漢丹鼎道派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將易學、黃老、火候三者參合,總結髮展了道教的養生煉丹術。
西漢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陝西鹹陽道士茅盈及其弟茅固、茅衷於句曲山採藥煉丹,濟世救民,百姓感其功德,遂改山名為“茅山”,茅氏三兄弟被稱為茅山道教祖師。三茅真君得道於茅山,開道派。早於五斗米道的創立近300年。
漢末軍閥張魯偽稱其祖張陵於東漢順帝年間,在蜀地鶴鳴山自稱老君“授以正法,命為天師”,炮製其祖孫三張立教說以惑眾。實際上是由被張魯殺害的張修建立五斗米道(天師道),,奉《道德經》為基本經典,
修行符籙咒祝、三官手書。後篡教成功的張魯在漢中建立了地方割據的短暫政權。
靈帝時期,黃老道教徒張角在中原地區創立太平道,以《太平經》為主要經典,在疾疫流行時用符水咒說為人治病,發展了幾十萬信徒並建立三十六方來管理。張角在184年領導發動了黃巾起義,遭受統治者的鎮壓而失敗,太平道銷聲匿跡。
發展成熟
魏晉時期,道教分化
為上層士族丹鼎道教和下層民間符水道教。茅山道人葛洪將道教神仙方術和儒家綱常名教相結合,構建了一套長生成仙體系,為上層士族丹鼎道教奠定了理論基礎。老莊玄學盛行,促進了道教理論的發展。
364年,上清祖師楊羲得南嶽夫人魏華存授予《上清大洞真經》等天書玉冊,傳承上清派;同時期,葛巢甫傳承靈寶派,以傳授洞玄靈寶部經而得名。民間仍然傳播著通俗的道教,巴蜀地區五斗米道繼續發展,李特、李雄領導的流民起義得到天師道首領范長生的支持;江南地區流行帛家道、李家道和杜子恭的天師道。
北魏太武帝時期,封建史上第一位被皇帝承認的的天師——寇謙之,稱奉太上老君之命,以去除“三張偽法”(張陵、張衡、張魯)和禮教為原則對北朝道教進行改造,道教成為北魏國教,所以北朝歷代皇帝都得臨壇受道家法籙,老氏之教大行於天下;南朝宋文帝時期,上清派傳人陸修靜吸收儒家、佛教儀式對南天師道進行改造。寇謙之和陸靜修的改革,使道教教規教戒、齋醮儀范基本定型,各種規章制度全面系統。南朝梁時期,茅山大宗師陶弘景繼續充實道教的神仙學說和修煉理論,構建了道教神仙譜系,廣大了茅山上清派,使之成為今後的道門正統。
佛教初來中土時有意和道家(道教)保持一致,而最早依傍道術而流行。佛教主要吸收道家義理與道教方術,而後在北魏僧人曇鸞亦曾從道教真人陶弘景學習“長生術”,唐代佛教禪宗思想的確立,也受到當時皇室推崇道教——老莊思想盛行的社會背景的影響。
南北朝時外來的佛教和本土的道教進行了激烈的交鋒,在北朝表現為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滅佛運動,在南朝只是《夷夏論》、《三破論》等義理爭辯。同時佛道之間也相互交流,借鑑對方的教義理論。
繁榮興盛
隋朝實行佛道並重政策,隋文帝使用道教名詞“開皇”作為開國年號,蘇元朗開啟了內丹學說,隋朝是道教發展的轉折時期。
唐朝尊老子為祖先,奉道教為國教,採取措施大力推崇道教,提高道士地位。唐高祖規定“道大佛小,先老後釋”,唐太宗重申“朕之本系,起自柱下”,蒐集晉魏時期隱流、秘傳的道書,普傳大道。唐高宗尊奉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積極推動道教內部改革,讓道教回想黃老的輝煌時代,剔除天師道巫術迷信色彩。發展道家義理,使道教在偏離道家之後,再次對道家的回歸。如果說寇謙之對道教改革未完成與徹底,那么唐玄宗時期基本已經完成,道教發展到全盛,社會上的崇道之風發展到極致。盛唐高道輩出,孫思邈的《千金方》推動了醫藥學的發展,李淳風的《乙巳占》推動了天文學的發展,成玄英、李榮和王玄覽的重玄學說發展了道教理論建設,茅山派宗師司馬承禎、吳筠、杜光庭的《坐忘論》、《天隱子》、《玄綱論》、《神仙可學論》、《宗玄先生文集》、《道德真經廣聖義》等提出的修煉方法成為內丹學先驅,道教學者對教義、修煉、齋醮及科學技術都做出了巨大貢獻。此時的道派在理論教義和法術科
儀上相互融合,以終南山少陽派(全真道前身)、茅山宗為道教主流。
中晚唐和五代時期,由於戰亂兵禍道教相對低迷,中晚唐的統治者延續尊本崇道政策,五代十國也有帝王信奉道教。其中唐武宗和後周世宗尊道最為突出,同時也採取了廢除佛教的政策。此時一些道教學者為維護道教信仰而不懈努力,上清派杜光庭對老學研究、神仙學說作了總結,修訂完善了齋醮科儀;全真祖師鍾離權和呂洞賓的《鍾呂傳道集》促進了內丹學說的興起;著名高道還有彭曉、譚峭、羅隱和韓國人金可記等。北宋統治者繼承了唐朝崇奉道教的政策,宋太祖和宋太宗為此奠定了基礎。宋真宗和宋徽宗掀起了兩次崇道熱潮,編修道藏,大建宮觀,冊封神仙。北宋時期符籙道法興盛,以高道眾多的茅山宗實力最強盛。內丹學經過全真教的陳摶、張伯端等真人的發揚而流行,陳摶在易學、黃老、內丹三方面都頗有建樹,全真道南宗祖師張伯端的《悟真篇》是修煉術上一部承先啟後的重要經典。
分化合流
12世紀中原地區,不願與金朝統治者合作的漢族士人在山東、河北建立了新道
教:輔極帝君王重陽創立的全真道繼承了鍾呂二人的金丹法脈,並以“三教合一”、“全精、全氣、全神”和“苦己利人”為特點,並逐漸包容合併了蕭抱珍創立的太一道和劉德仁創立的真大道,開啟了道教濃墨重彩的新篇章。南宋統治者對待道教的態度與北宋基本一致,宋理宗積極推廣勸善書《太上感應篇》。張繼先的“正一雷法”,得到北宋亡國之君宋徽宗的寵幸。另外,此時還衍生出了王文卿的神霄派、雷時中的天心派、黃舜申的清微派、寧全真的東華派和何真公的淨明道等新道派。白玉蟾發展了內丹修煉,創立了先命後性、性命雙修的金丹南宗。
元朝前期,全真龍門派祖師丘處機真人以74歲的高齡,自山東崑嵛山西遊35000里,在中亞機遇“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成就了“一言止殺”的歷史性創舉與漢蒙佳話,獲得成吉思汗崇奉而呼之為“神仙”,拜之為國師,掌管天下道教,為全真道的大發展奠定了基礎。
經過尹志平、李志長相
繼掌教,全真道進入鼎盛期,道門興旺,宮觀遍地。元朝統一全國後,全真道南下傳教,並與金丹南宗交流丹道。兩派有著共同的內丹理論淵源,陳致虛提出的“五祖七真”傳承系統得到共識,元惠宗時全真道和金丹南宗正式合併為一。真大道也融入全真道。1277年,蒙古人冊封張陵及其歷代子孫為“天師”,命張宗演“領江南道教事”。茅山宗、太一道、神霄派、清微派、東華派、天心派等符籙道派繼續發展,宣揚“儒道合一”“忠孝淨明”的淨明道也在江西流行。1304年韃子元成宗扶植張與材為“正一教主”,標誌著正一道的正式建立。.
走向世俗
明朝諸帝都對道教採取了尊崇的態度:明太祖推崇城隍和土地,在全國各地建設了成千上萬座城隍廟和土地廟;明成祖自詡
為真武大帝的化身,對全真道士張三豐及其門派極為尊崇;明代宗、明憲宗、明孝宗都任命道士為禮部尚書;明世宗以奉道為首務,寵信道士,熱衷方術,愛好青詞,使道教的興盛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1382年,明太祖設立道錄司總理全國道教,並正式罷黜元朝授予龍虎山張氏子孫為“天師”的稱號,分全真、正一兩種分別管理,標誌著道教由官方正式劃為全真道、正一道兩層次的道教。全真派隱仙張三豐強調“三教歸一”,提出了築基修性、還丹修命的內丹學。
張宇初效仿全真宣揚“三教合一”,申明道統源流、整頓不良道風,竭力將內丹與符籙統為一體,但收效甚微。正一道“嗣漢真人”在民間橫行霸道,魚肉百姓。到了第46代正一真人張元吉,據《明史》記載:“素凶頑,至僭用乘輿器服,擅易制書。奪良家子女,逼取人財物。家置獄,前後殺四十餘人,有一家三人者。事聞,憲宗怒,械元吉至京,會百官廷訊,論處死刑。
明朝道教最大的特點是世俗化和民間化。陸西星、伍守陽發展了內丹學說,使丹道修煉走向民間。羅夢鴻融通佛道創立羅教(無為教),提出“無生老母,真空家鄉”,受其影響的各種民間宗教雨後春筍般出現。民間宗教最初基本上由道教演化而來,道教思想教義、神仙譜系、丹道法術為其吸收。道教對王陽明的心學和明末四大高僧都有很大影響,儒者林兆恩借鑑道教創立了三一教(夏教)。在文藝領域,出現了大量以神仙鬼怪為主題的神魔小說和戲曲劇目。明朝道教的神仙信仰、倫理道德、科儀方術深入了民眾的日常生活,供奉老君、玉帝、真武、三官、文昌、關帝、娘娘、城隍、土地等神仙的宮觀祠廟星羅棋布於城鎮街巷、鄉村田野。
邁向近代
清朝統一全
國後接受了佛教,對道教採取了嚴格的防範和抑制的政策。清初的順治、康熙、雍正從籠絡漢人的角度出發,抑制程度較為寬鬆,雍正是唯一優待道教的皇帝。乾隆宣布藏傳佛教為國教.,將正一教主的品秩由二品降為五品,以後的清朝皇帝對正一派限制不斷加強。鴉片戰爭後,國家落後衰弱,西方思潮入侵,正一道更是江河日下。清朝正一道地位很低,其中婁近垣是唯一能以著述流傳後世者。
全真龍門派方丈大律師王常月祖師,提出了“戒行精嚴”的修道思想,開創“龍門中興”,促進全真道復甦。全真道在闡發內丹學方面最是成績斐然,有閔一得、劉一明、李西月、柳華陽等學者。清朝中後期,呂祖、媽祖、關帝、文昌、財神等各類民間信仰盛行,各種民間宗教也延續了明末的熱潮,義和團、黃天教、紅陽教、混元教等教派層出不窮。中華民國建立後,取消了正一真人封號和財政支持,新文化運動使道教思想受到極大衝擊,1928年國民政府頒布神祠廢存標準又沉重打擊了張天師,正一教衰落得無以復加。解放戰爭勝利前夕,張陵第63代傳人張恩溥遺棄正一祖庭龍虎山,隨蔣潛逃台灣。
民國時期最著名的道教學者是全真龍門派居士陳攖寧,他提出了獨樹一幟的“神仙學”理論,意在促進道教與時俱進。
重獲新生
新中國成立後,在法律和政策上保證了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1957年,中國道教協會在全真龍門派祖庭北京白雲觀成立,道教第一次有了
統一的全國性組織。“文革”時期,道教遭受極大的破壞。1980年中國道教協會重新恢復工作。道教研究得以延續,全真道“傳戒”法統有所恢復,宮觀得到修建,齋醮、慈善活動開展,道教重獲新生。根據2010年零點公司所做的中國人精神生活調查,大約1.73億人自稱信奉道教,其中大約1200萬人是明確的道教徒;還有大約2億多人信奉祖宗神靈,大約1.41億人信奉道教財神,大約2億人信奉海神;大約1.45億人相信風水堪輿,大約3.62億人相信命理相學。根據2011年南嶽國際道教論壇上的介紹,大陸正規的全真住觀道士有近3萬多人,散居道士約6萬多人,登記備案的道教活動場所3萬多座,其中道教宮觀約9000座,還有數不勝數、難以計數的民間信仰祠廟。道教的創立史載黃帝一邊打仗一邊學仙,道教所用的道歷,就是從黃帝紀年開始的。今(公元二零一四年)是道歷4711年。老子著《道德經》,奠定了道教的理論基礎。
廣泛傳播
道教在明朝時期正式傳入台灣。日占時期,道教備受打壓,道觀必須供奉佛像才能保全,很多民眾信奉道教以表明自己的民族立場,因此道教備受打壓,道教宮觀屢遭損毀,必須兼供佛像或民間神祇才能得以保全,這種混雜現象延續至今,且導致台灣出現“佛道一家”的景象。台灣道教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道士分為紅頭司公和烏頭司公,注重齋醮科儀。台灣當局主張民間宗教
公開化,納入道教範疇以便於管理,根據2012年台灣內政部公布的數據,台灣共有15211座登記在案的廟宇,其中道教宮觀占78.3%,約有1.2萬座,台灣的道教(含一貫道和民間信仰)信眾超過1000萬人。
香港道教在明朝開始活躍。1961年成立的道教聯合會,是香港最大的道教組織。香港道教有先天道、全真道、純陽派三大派別,供奉的神靈人氣最旺的是黃大仙、呂祖、媽祖、觀音。香港道教(含民間信仰)信眾超過200萬人。1999年澳門道教協會成立,進入了發展的新時期。道教對少數民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少數民族聚居的西南和中南地區。道教在少數民族採取將道教信仰與本民族信仰相結合的形式。根據民族工作者統計,我國的少數民族信仰道教為主的有壯、瑤、白、苗、彝、羌、黎、土家、布依、納西等二十餘個,信眾超過1000萬人。道教全真派也傳入日韓朝、東南亞、歐美等國,在韓國、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擁有大量的信眾,全真教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道教主流。
玄門經典
道教認為,道經是三清天尊為拯救宇宙眾生,使用自然妙氣書寫的先哲聖典。道經藏於“七寶玄台”,神仙通過乩仙降筆等方式將經書傳授給高道名士,再由他們傳播布道於世間民眾。
道教經典卷帙浩繁,包羅教理教義、教規教戒、修煉法術、齋醮科儀和傳道弘道等各方面內容。
基本經典
四大基本經典 | 老子 《道德經》 | 《黃帝陰符經》 | 《周易參同契》 | 《周易》 |
道教 , 四子真經 | 《南華真經》 | 《通玄真經》 | 《沖虛真經》 | 《洞靈真經》 |
重要經典
早期經典 | 《太平經》 | 《老子想爾注》 | 《上清大洞真經》 | 《正一經》 | 《靈寶經》 |
修煉經典 | 《黃庭經》 | 《心印經》 | 《坐忘論》 | 《悟真篇》 | 《化書》 |
度人經典 | 《度人經》 | 《玉皇經》 | 《太上三元賜福赦罪解厄消災延生保命妙經》 | 《北斗經》 | 《玉樞經》 |
法術經典 | 《黃帝內經》 | 《奇門遁甲》 | 《皇極經世書》 | 《麻衣神相》 | 《果老星宗》 |
宗師著作 | 《文始真經》 | 《抱朴子》 | 《重陽立教十五論》 | 《邱祖全書》 | 《龍門心法》 |
勸善經書 | 《太上感應篇》 | 《關帝覺世真經》 | 《呂祖說三世因果經》 | 《功過格》 | 《陰騭文》 |
相關經典 | 《黃帝四經》 | 《六韜》 | 《鬼谷子》 | 《墨子》 | 《河圖洛書》 |
《淮南子》 | 《孝經》 | 《般若心經》 | 《呂氏春秋》 | ||
早晚功課 | 《清靜經》 | 《護命妙經》 | 《度厄真經》 | 《心印經》 | 《八大神咒》 |
《諸真寶誥》 | 《靈官咒》 | 《邱祖懺文》 | 《土地咒》 | 《祝壽文》 | |
《三皈依》 | |||||
晚壇功課 | 《救苦妙經》 | 《得道真經》 | 《拔罪妙經》 | 《諸真寶誥》 | 《報恩寶誥》 |
《十二願》 | 《結經偈》 |
歷代道藏
道藏是道教經籍的總集,是按照一定的編纂意圖、收集範圍和組織結構,將許多經典編排起來的大型道教叢書。
歷代著名的道藏有:唐玄宗時期,搜訪天下道經彙編的《開元道藏》;宋真宗時期,張君房主編的《大宋天宮寶藏》(《雲笈七籤》為其精編版);宋徽宗時期,元妙宗、王道堅主編的《萬壽道藏》;金章宗時期,孫明道主編的《大金玄都寶藏》;元朝初年,全真道士宋德方主持編刻《玄都寶藏》總計七千八百餘卷。這些《道藏》 歷經兵火和元代的焚經,早已不存。留存下來的有明朝時期,永樂至正統年間編修的《正統道藏》,萬曆年間編輯的《萬曆續道藏》。
陸靜修的《三洞經書目錄》為道教經典的編纂創立了三洞、四輔、十二部的體例和原則,三洞即洞真、洞玄、洞神,四輔指太平、太玄、太清、正一,十二類為本文、神符、玉訣、靈圖、譜錄、戒律、威儀、方法、眾術、記傳、讚頌、奏表。道藏是古代的大百科全書,載有哲學、政治、軍事、經濟、教育、文學、歷史、藝術、醫學、化學、天文、地理、數學、技術各方面的豐富的內容。1996至2004年,張繼禹等百位專家學者以明代正、續《道藏》為底本,保持三洞四輔的基本框架,集中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編纂成了49冊的《中華道藏》。
神仙譜系
道教是典型的多神教,神系紛繁複雜,神祇數量極多。“道”無形無象,而又生育天地萬物。道教主要有四大神系:正統道教神系,民間信仰神系,上古神話神系,神魔小說神系(基本無用)。在道教中,“神”指先天自然化生之聖,“仙”指後天修煉得道之人。
人們通常將神、仙二詞合用或混用。正統道教之神稱為“尊神”,民間信仰之神稱為“俗神”,神魔小說中虛構的神仙一般不列在道教供奉範疇之內。
三清
三清是道教的最高神與教主: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總稱為“虛無自然大羅三清三境三寶天尊”。三清三位一體,是“道”的化身。《道德經》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元始天尊象徵“天地未形,萬物未生”的“無極”狀態,靈寶天尊象徵“混沌始判,陰陽初分”的“太極”狀態,道德天尊象徵“沖氣為和,萬物化生”的“沖和”狀態。元始天尊造化天地,為龍漢祖劫玉清教主;靈寶天尊度化萬物,為赤明中劫上清教主;道德天尊教化世人,為開皇末劫太清教主。道德天尊亦稱為“太上老君”,聖人老子是他的第十八個化身。
玉帝
玉皇赦罪天尊是眾神之帝,全稱為“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
道金闕雲宮九穹歷御萬道無為通明大殿昊天金闕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玉帝統御所有仙佛神聖、人龍獸異、妖魔鬼怪,總管三界、四生、六道、十方的一切生老病死、興衰成敗、吉凶禍福。玉帝也是儒教的最高神——昊天上帝,還是中國民間信仰的最高神——天,民間尊稱為上天、蒼天、昊天、皇天、天帝、天公、老天爺等。
四御
四御是輔佐玉帝、代天行化的四位天帝: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南極長生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后土娘娘)。統御萬天的昊天玉皇上帝、統御萬地的后土皇地祇、統御萬類的東極太乙天尊青玄上帝、統御萬雷的西極勾陳上宮天皇大帝、統御萬靈的南極長生大帝、統御萬星的中天北極紫微大帝合稱為六御(六合),代表宇宙廣袤無限的空間。
此外還有東王公、五方五老、三十二天帝等天帝。
諸星曜神
斗姆元君:北斗眾星之母,接引眾生,超離諸苦
四方之神: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
南斗六星君:司命星君,司祿星君,延壽星君,益算星君,度厄星君,上生星君
北斗七星君:貪狼星君,巨門星君,祿存星君,文曲星君,廉貞星君,武曲星君,破軍星君
九曜星君,二十八星宿,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
瓊台女神
王母娘娘:女仙領袖,理宇宙之陰氣,養育天地
碧霞元君:泰山女神,掌管人間善惡,普濟群生
媽祖娘娘:中華海神,保護航運,尊稱天妃天后
九天玄女,百花仙子,送子娘娘,慈航真人,三霄娘娘,驪山老母,紫虛元君,眼光娘娘
文化之神
文昌帝君:掌管功名利祿,護佑文風昌盛;
大魁星君:司職考試功名,庇護獨占鰲頭
;
天樞上相:姜子牙,張良,諸葛亮,魏徵,文天祥,劉基;
中華十聖:酒聖杜康,文聖孔子,史聖司馬遷,醫聖張仲景,武聖關羽,書聖王羲之,草聖張旭,畫聖吳道子,詩聖杜甫,茶聖陸羽;
儒家四聖:至聖孔子,復聖顏回,宗聖曾子,亞聖孟子;
諸子聖人:孫子,墨子,魯班,鄒衍,荀子,韓非子,董仲舒,顏廷利,韓愈,包拯,朱熹,王陽明。
忠武戰神
真武大帝:道教戰神之首,滌盪宇內妖魔,明朝保護神;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雷祖,統領雷部諸將,掌物掌人,司生司殺;
關聖帝君:神武善戰,協天護國,扶正保民,驅邪除惡;
護法四帥:趙玄壇,關帝君,馬靈官,溫元帥;
王靈官:道教第一護法神;二郎神,托塔天王,三壇海會大神;
雷公,電母,風伯,雨師,水神,火神
;
中華名將:伍子胥,項羽,韓信,衛青,霍去病,張飛,冉閔,秦瓊,尉遲恭,岳飛,徐達,戚繼光。
財富之神
正財神趙公明:解釋公平,買賣求財,宜利和合,無不如意;
文財神比干:無偏無私,辦事公道,買賣公平,童叟無欺;
武財神關羽:善於理財,信義俱全,庇佑創業,護航經營;
五路財神:玄壇真君和招寶天尊、納珍天尊、招財使者、利市仙官;
準財神:財帛星君,五顯神,劉海蟾,沈萬三,儒商始祖子貢,道商始祖范蠡
。
吉祥之神
三官大帝:天官賜
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八仙:呂洞賓,何仙姑,張果老,韓湘子,鍾離權,曹國舅,藍采和,鐵拐李;
福祿壽三星,和合二仙,石敢當,喜神,月老,彭祖,麻姑。
醫藥之神
醫神華佗,醫聖張仲景,藥王孫思邈,保生大帝吳夲;
十大神醫:扁鵲,張仲景,華佗,皇甫謐,葛洪,孫思邈,錢乙,朱丹溪,李時珍,葉天士。
行業祖師
各行各業的祖師爺多是道教神仙人物,如金屬業李老君、金融界趙公明、戲曲界李隆基、紡織業黃道婆、豆腐坊劉安等。
守護之神
祖宗神靈:祖先蔭庇子孫後代,敬天法祖慎終追遠;
十二生肖,六十太歲;
灶王,鬥神,床神,廁神,井神。
地方俗神
五嶽大帝,城隍神,土地公,山神,水神,
地方特有俗神:東北五大仙,,蘭州金花仙姑,皖南汪公大帝,鎮江三茅真君,蘇州張吳王,溫州楊府爺,福州臨水夫人,漳州開漳聖王,潮汕三山國王,台灣國姓爺,河南冉閔天王,海南冼夫人,香港黃大仙、南安廣澤尊王、惠澤尊王等。
上古諸神
盤古大帝:開天闢地之祖,創造萬事萬物,元始天尊的化身;
女媧娘娘:大地之母,鍊石補天,捏土造人,上古第一女神;
三皇五帝:軒轅黃帝,伏羲,炎帝,少昊,顓頊;
創世之神:天吳,畢方,據比,豎亥,燭陰;
四方天帝:昊天玉皇大帝,紫微太皇大帝,勾陳天皇大帝,真武盪魔大帝
四大帝王:唐堯,虞舜,大禹,商湯。
高道真人
道祖門下四大真人:南華真人,沖虛真人,通玄真人,洞靈真人;
文始真人關尹子,王禪老祖鬼谷子,
北極真人安期生,純陽真人呂洞賓,
純佑帝君劉海蟾,陳摶老祖扶搖子,
紫陽真人張伯端,輔極帝君王重陽,
長春真人丘處機,顯化真人張三豐。
幽冥鬼神
太乙天尊:東方長樂世界大慈仁者,尋聲救苦,超度幽冥鬼魂;
酆都大帝:幽冥界最高神,主宰酆都地獄,考校群鬼陰魂;
東嶽大帝:統治泰山地獄,注死錄生,掌握人間生死大權;
十殿閻王:秦廣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閻羅王,卞城王,泰山王,都市王,平等王,轉輪王;
鍾馗天師:打鬼驅邪,斬妖除魔,賜福鎮宅。
仙家人物
歷史上,很多人物為道教的發展、傳播做出了巨大貢獻。
史上十大崇道皇帝
皇帝 名諱 | 主要事跡 |
秦始皇 , 嬴政 | 畢生致力於派遣, 方士 , 東海 , 尋仙 ,五次大規模東巡求取長生仙藥 |
漢武帝 , 劉徹 | 封禪五嶽,大量重用神仙方士,效法秦始皇大搞祀神求仙活動 |
唐太宗 , 李世民 | 實行道家無為治國政策,晚年熱衷長生, 方術 , 喜好 , 服食 , 丹藥 |
唐高宗 , 李治 | 尊大 , 聖祖 ,老子為“太上, 玄元皇帝 ,”,並尊奉, 《道德經》 ,為上經 |
唐玄宗李隆基 | 掀起老君崇拜熱潮, 規定 , 玄學 ,道舉制度, 編纂 , 《開元道藏》 |
宋真宗 , 趙恆 | 尊奉趙公明為聖祖, 熱衷 , 天書 , 祥瑞 ,冊封東嶽大帝, 碧霞元君 |
宋徽宗 , 趙佶 | 自號“, 道君皇帝 ,”,加封玉皇大帝,首開冊封關公,媽祖之先河 |
宋理宗 , 趙昀 | 崇奉 , 三山符籙 ,積極推廣, 勸善書 , 《太上感應篇》 |
明成祖 , 朱棣 | 自詡為玄天真武大帝化身,推崇張三豐,建設宮觀大興, 武當山 |
明世宗 , 朱厚熜 | 以奉道為首務,寵信道徒方士,熱愛齋醮乩仙,迷戀丹, 藥方 ,術 |
先秦人物
伏羲 | 女媧 | 炎帝 | 黃帝 | 堯帝 | 舜帝 |
大禹 | 伊尹 | 周文王 | 姜子牙 | 周穆王 | 老子 |
孔子 | 王子喬 | 文子 | 關尹子 | 庚桑楚 | 范蠡 |
鬼谷子 | 墨子 | 孫武 | 列子 | 扁鵲 | 莊子 |
孟子 | 環淵 | 田駢 | 慎到 | 宋妍 | 尹文 |
鄒衍 | 荀子 | 安期生 | 呂不韋 | 魯班 | 李明 |
秦漢人物
河上公 | 徐福 | 黃石公 | 張良 | 陸賈 | 劉安 |
東方朔 | 董仲舒 | 李, 少君 | 司馬遷 | 茅盈 | 茅固 |
茅衷 | 嚴遵 | 揚雄 | 陰長生 | 王方平 | 張修 |
張道陵 | 于吉 | 左慈 | 華佗 | 魏伯陽 | 張角 |
張魯 | 葛玄 | 許遜 | 魏華存 | 帛和 | 李八百 |
隋唐五代人物
王遠知 | 蘇元朗 | 岐暉 | 孫思邈 | 袁天罡 | 李淳風 |
魏徵 | 傅仁均 | 成玄英 | 李榮 | 王玄 ,覽 | 張果老 |
李白 | 潘師正 | 葉法善 | 尹文操 | 司馬承禎 | 賀知章 |
張萬福 | 李含光 | 吳筠 | 薛幽棲 | 李筌 | 趙歸真 |
杜光庭 | 崔希范 | 彭曉 | 譚峭 | 羅隱 | 閭丘方遠 |
聶師道 | 鍾離權 | 呂洞賓 | 韓湘子 | 施肩吾 | 何仙姑 |
陳靖姑 | 劉海蟾 | 金可記 | 鐵拐李 | 曹國舅 | 藍采和 |
宋元人物
陳摶 | 蘇澄隱 | 劉若拙 | 林默娘 | 張君房 | 張正 隨 | 張伯端 |
石泰 | 劉永年 | 張無夢 | 陳景元 | 劉混康 | 賈善翔 | 饒洞天 |
張繼先 | 林靈素 | 張虛白 | 王文卿 | 薩守堅 | 寧全真 | 吳夲 |
王重陽 | 劉德仁 | 蕭抱珍 | 薛道光 | 陳楠 | 馬鈺 | 譚處端 |
劉處玄 | 丘處機 | 王處一 | 郝大通 | 孫不二 | 趙道堅 | 尹志平 |
張可大 | 雷時中 | 黃舜申 | 莫月鼎 | 杜道堅 | 李道純 | 林靈真 |
張宗演 | 張留孫 | 劉玉 | 吳全節 | 張雨 | 陳致虛 | 趙宜真 |
明清人物
張三豐 | 張正常 | 冷謙 | 張中 | 周顛 | 劉淵然 |
張宇初 | 朱權 | 邵以正 | 羅夢鴻 | 邵元節 | 陶仲文 |
張永緒 | 張國祥 | 陸西星 | 卓晚春 | 伍守陽 | 朱耷 |
王常月 | 張清夜 | 婁近垣 | 劉一明 | 閔一得 | 傅金銓 |
李西月 | 柳華陽 |
現代人物
陳攖寧 | 阿炳 | 易心瑩 | 岳崇岱 | 李理山 | 張恩溥 | 李約瑟 |
黎遇航 | 傅圓天 | 閔智亭 | 江至霖 | 王嗣林 | 謝宗信 | 任法玖 |
吳誠真 | 王全林 | 葉至明 | 黃信陽 | 陳蓮笙 | 許信友 | 任宗權 |
仙道文化
道教的常念聖號是:福生無量天尊。
主要派別
根據法術原理,道教可以分
為上層丹鼎派和下等符籙派,即全真道和正一道,這也是各種道派經過上千年的分化合流的結果。
全真道亦稱為全真教、全真派,是由王重陽於北宋末年建立的鐘呂丹鼎道派。全真道建立了傳戒和叢林制度,要求道士出家住觀修行,不鼓勵娶妻,不茹葷飲酒;其教以三教圓通、識心見性、獨全其真為宗旨;
其修煉要旨是清靜無為,去情去欲,修心煉性,養氣煉丹,以含恥忍辱為內修真功,以傳道濟世度人為外修真行,功行兩全,證聖成真,謂之“全真”。經邱處機的推動而壯大了全真道,現為世界道教主流宗派,有龍門派、華山派、清靜派、三豐派、老華山派(陳氏堪輿派)、金丹南宗等支派。
正一道正式形成於元朝大德八年(1304)韃子冊封張與材為‘正一教主’,以扶乩巫蠱等迷信活動為主要謀生手段。正一道士中相當一部分有家室,不住宮觀,吃葷飲酒,不守戒規。此外還有許多民間道教派別,如福建三一教、香港先天道、台灣一貫道、韓國天道教、越南高台教、東南亞德教等。
中國道教協會
是全國道教徒聯合的愛國宗教團體和教務組織。其宗旨是興
辦道教事業,傳揚道教文化,發揮道教在構建和諧社會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道教協會總部位於全真龍門派祖庭北京白雲觀,中國內地省、自治區一級的道教協會有27個,市、縣道教協會300多個。港澳台地區和一些海外國家也建立了很多道教組織。
1912年,北京成立了以全真派為主的“中央道教會”,此為道教界籌劃建立近代式教會組織的開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7年全國道教界成立了仍以全真道為主流的中國道教協會,此後各地又陸續成立了地方性道教組織。
玄門弟子
道教弟子大致可以分為信士、居士、道士、法師四類,民間道教人士還有方士、術士、隱士等。信士是指沒有經歷正式的宗教認定儀式的信仰者;居士是指皈依道、經、師三寶並受持全真五戒而獲得皈依證的正式弟子;道士是指經受全真冠巾和獲得道士證的神職人員;法師是指修習科儀奧秘並在齋醮法事中擔當領導角色的全真高戒位和撥過職的道士。
齋醮科儀
在宮觀中,人們常常看到道士們身著道袍、手持法器、演奏仙樂、吟唱
道曲,在壇場翩翩起舞,這就是齋醮科儀,亦稱為道場、法事、科教。“齋”指齋戒潔淨,“醮”指祭祀祈禱,齋醮即供齋醮神,以求福免災,其法為清心潔身、築壇設供,書表章以禱神靈。齋醮是包羅方技術數、禮儀舞蹈、道具法器、書法繪畫、道教服飾和道教音樂的綜合藝術,具有很強的觀賞性。齋醮科儀分為陽事和陰事,即清礁和幽醮。清醮有祈福謝恩、卻病延壽、祝國迎祥、祈晴禱雨、解厄禳災、祝壽慶賀等太平醮之類的法事。幽醮有攝召亡魂、沐浴度橋、破獄破湖、鍊度施食等濟幽度亡之類的法事。另外,宮觀道眾每逢朔望之日、重要節日、祖師聖誕,都要舉行祝壽、慶賀等典禮,這些常行的儀規統屬齋醮科儀。在道教官觀內,人們常常可以看到道士們身著金絲銀線的道袍,手持各異的法器,吟唱著古老的曲調,在壇場裡翩翩起舞,猶如演出一場折子戲,這就是道教的齋醮科儀。俗稱“道場”,謂之“依科演教”,簡稱“科教”,也就是法事。
叩拜禮儀
道教禮儀源自《周禮》,涉及宗教活動、日常生活各方
面,包含叩拜、供養、誦經、戒律、服飾等內容。信眾對常人行拱手禮或作揖禮,而對神仙、真人則行叩拜禮,以示特別尊敬。道教叩拜方式分為一禮三叩、三禮三叩、三禮九叩三種,其基礎是拱手禮和作揖禮。拱手禮亦稱為抱拳禮,分為兩種:一種是儒家禮儀,兩手相抱,舉於胸前,立而不俯;另一種是左手抱右手,負陰抱陽、蘊含五行,內掐子午訣,外呈太極圖。作揖禮動作為:一面躬身,一面抱拳,自下而上,向人行禮。
宗教節日
各洞神仙聖誕、得道之日,皆為道教節日。道教節日既傳承上古華夏民俗,又與中國傳統節日密切聯繫。主要節日有:三清節:冬至日元始天尊聖誕,夏至日靈寶天尊聖誕,二月十五道德天尊聖誕。三元節:正月十五上元節(元宵節),七月十五中元節(鬼節),十月十五下元節。五臘節:正月初一天臘之辰(春節),五月初五地臘之辰(端午節),七月初七道德臘之辰(七夕節),十月初一民歲臘之辰,十二月初八王侯臘之辰。諸神聖誕:正月初九玉皇大帝聖誕,二月初三文昌帝君聖誕,二月初六日全真道始祖東華帝君聖誕,二月十九慈航真人(觀音)聖誕,三月廿八東嶽大帝聖誕,三月初三王母娘娘聖誕、真武大帝聖誕、軒轅黃帝聖誕,三月十五玄壇財神聖誕,三月廿三媽祖娘娘聖誕,四月十四純陽祖師聖誕,四月十八碧霞元君聖誕,六月廿四關聖帝君聖誕,九月初九斗姆元君聖誕、重陽祖師聖誕(重陽節),十一月十一太乙天尊聖誕。其他節日:正月初五接財神,祭祀祖先清明節,六月十九觀音成道,八月十五嫦娥奔月(中秋節),臘月二十三祭灶節(小年)。
道教服飾
冠服:道士平時穿戴的冠裳和免簪帔以及在齋醮儀式中穿著衣帔的總稱。早期道教對於冠服之規定甚為簡單,從南朝劉宋陸修靜起,道士的冠服制度趨向嚴格,冠服區別愈加明顯。據南北朝《洞玄靈寶三洞奉道科戒營私》卷五,對各類道士的冠服作了明確規定。書稱:“服以象德儀形,道士女冠,威儀之先參佩經法,各須具備如本法,不得叨謬。違奪算三千六百。”唐道士張萬福《三洞法服科戒文》中的道士冠服分類已趨簡化,按法派分為六類。
道教稱謂
在歷史上,隨著各朝代文化的影響,道士修行程度和教理造詣,以及擔任的教職,配以相關的稱謂,擇要簡述如下:方丈:對道教十方叢林最高領導者稱謂,亦可稱“住持”。方丈是受過三壇大戒,接過律師傳“法”,戒行精嚴,德高望重,受全體道眾擁戴而選的道士。監院:亦稱“當家”、“住持”。由常住道眾公選,為道教叢林中總管內外一切事務者。當監院大任者,必須才全智足,通道明德,仁義謙恭,寬宏大量,弱己衛眾,柔和善良,明罪福因果,功行俱備。知客:負責接待參訪及迎送賓客,《三乘集要》記載:“知客應答高明言語,接待十方賓朋,須以深知事務,通達人情,乃可任也。高功:指那些德高望重,精於齋醮科儀,善於踏罡步斗,溝通神人,代神宣教,祈福消災,拔度幽魂,主持齋醮法會的道士,是經師的首領。道人:最初與方士同義,最早出現於《漢書·京房傳》。道教創立後,道人一詞曾專指道士。南北朝時代,則以道人專指沙門,而區別於道士。唐朝以後,又以道人泛指有道術之人,或指道士。道長:是當今教外人士對出家道士的尊稱,而不是職稱。法師:精通經戒、主持齋儀,度人入道,堪為眾范的道士,叫法師。精通道法,能養生教化,為人師表者叫法師。鍊師:起初多指修習上清法者,後泛稱修煉丹法達到很高深境界的道士。祖師、宗師:各道派的創始人曰祖師;各派傳道的首領稱之為宗師。真人: 通常尊稱那些體道大法,道行高深,羽化登仙的道士。黃冠:早期道教徒崇尚黃色,故世人根據道士衣冠顏色,稱道士為黃冠。羽客:亦稱“羽士”、“羽人”。以鳥羽比喻仙人可飛升上天,引申為神仙方士,進而專指道士。後世道士多取以自號。先生:道士的尊稱或諡號、賜號。居士:信奉道教的俗家信眾。
道教不僅明文規定了各種修持戒律,也在祀神、修真、拜師、齋醮、參訪、飲食等方面形成了獨特的宗教禁忌。
四不吃:道教徒不吃四種肉食——牛肉、烏魚、鴻雁、狗肉,因為牛、烏魚、鴻雁、狗分別代表忠、孝、節、義。
道不言壽:道教重生惡死,忌諱詢問年齡,所以問老道長高壽是不禮貌的行為。
戊不朝真:道教逢陰曆天干為“戊”之日(戊子、戊戌、戊午、戊寅、戊申、戊辰),不燒香、不誦經、不朝拜,不建齋設醮。
仙山道觀
神仙境界
道教的神仙境界主要分為六種,三十六天、神山仙島、洞天福地是神仙的居所,名山大川、幽冥地府、人間宮觀是仙境的延伸。
三十六天:從上到下依次為無極大羅天、三清天、四梵天、無色界四天、色界十八天和欲界六天。神山仙島:主要有崑崙山、蓬萊三神山、大小方諸山和十洲三島。
洞天福地:洞天,指山中有洞室通達天界,貫通諸山;福地,指得福之地,居住於此能夠受福度世、修成地仙。洞天福地分為十大洞天、三十六洞天和七十二福地。十大洞天:小有清虛天、大有空明天、太玄總真天、三玄極真天、寶仙九室天、上玉清平山、朱明耀真天、金壇華陽天、左神幽虛天、成德隱玄天;三十六洞天:第一霍林洞天、第二蓬玄洞天、第三朱陵洞天、第四仙林洞天、第五玄關洞天、第六司馬洞天、第七虛陵洞天、第八洞靈真天、第九山赤水洞天、第十會極亢洞天、第十一玄德洞天、第十二天寶洞天、第十三生上洞天、第十四天司洞天、第十五玄真洞天、第十六真化洞天、第十七太樂洞天、第十八大玉洞天、第十九耀寶洞天、第二十寶玄洞天、第二十一秀樂洞天、第二十二玉寶洞天、第二十三陽觀洞天、第二十四太元洞天、第二十五華妙洞天、第二十六金庭洞天、第二十七丹霞洞天、第二十八仙都洞天、第二十青田洞天、第三十朱日洞天、第三十一太生洞天、第三十二良常洞天、第三十三紫玄洞天、第三十四天蓋洞天、第三十五白馬洞天、第三十六金華洞天;七十二福地:地肺山、蓋竹山、仙山、東仙源、西仙源、南田山、玉溜山、青嶼山、郁木洞、丹霞山、君山、大若岩、焦源、靈墟、沃洲、天姥嶺、若耶溪、金庭山、清遠山、安山、馬嶺山、鵝羊山、洞真墟、青玉壇、光天壇、洞靈源、洞宮山、陶山、皇井、爛柯山、勒溪、龍虎山、靈山、泉源、金精山、閣皂山、始豐山、逍遙山、東白源、缽池山、論山、毛公壇、雞籠山、桐柏山、平都山、綠蘿山、虎溪山、彰龍山、抱福山、大面山、元晨山、馬蹄山、德山、高溪藍水山、藍水、玉峰、天柱山、商谷山、張公洞、司馬梅山、長在山、中條山、湖魚澄洞、綿竹山、瀘水、甘山、漢山、雲山、廬山、東海山。
幽冥地府:幽冥地府是鬼的世界,需要神仙監管,所以地獄是特殊的仙境。幽冥地府主要包括酆都地獄、泰山地獄和十王殿。
發源之地
甘肅崆峒山,周至樓觀台,江蘇茅山,大邑鶴鳴山。
道家名山
名山大川吸取天地靈氣,是修煉的絕佳場所。符籙三山:江蘇茅山,湖北武當山,江西閣皂山;
四大名山:四川青城山,湖北武當山,安徽齊雲山,江西龍虎山;
中華五嶽: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
東北名山:黑龍江松峰山,遼寧千山,遼寧鐵剎山;
華北名山:北京聖蓮山,北京妙峰山,北京丫髻山,山西綿山,山西北武當山,河北張果老山,河北古武當山;
西北名山:陝西終南山,陝西白雲山,甘肅崆峒山,新疆天山,青海崑崙山;
華東名山:蘇州穹窿山,杭州玉皇山,山東嶗山,山東崑嵛山,江西廬山,上饒三清山,安徽黃山,安徽天柱山,淮南八公山,台州天台山,紹興會稽山,溫州雁盪山,福建武夷山,泉州清源山;
中南名山:河南王屋山,洛陽老君山,南陽五朵山,襄陽真武山,鹹寧九宮山,長陽中武當山,英山南武當山,湖南五雷山,廣東羅浮山,南海西樵山,海南文筆峰;
西南名山:新津老君山,宜賓真武山,大理巍寶山,騰衝雲峰山。
著名宮觀
人間的宮觀是神仙的象徵性住所,是向神靈祈禱的地方,道教活動場所主要稱謂有宮、觀、廟,還有院、殿、祠、堂、壇、館、庵、閣、洞、府等稱謂。
道派祖庭:
北京白雲觀、芮城永樂宮、戶縣重陽宮——全真道三大祖庭;
句容茅山道院——上清派祖庭;
龍虎山大上清宮——正一道祖庭;
閣皂山大萬壽崇真宮——靈寶派祖庭 天台山桐柏宮——全真南宗祖庭;
樂山紫霞宮——金丹西派祖庭 西山萬壽宮——淨明道祖庭 子午峪金仙觀——韓國道教祖庭。
神仙祖廟:
鹿邑太清宮、渦陽天靜宮——太上老君祖廟;
天山天池西王母祖廟——王母娘娘祖廟;
萬榮后土祠——后土娘娘祖廟;
仙都黃帝祠宇——軒轅黃帝行宮;
武當山太和宮——真武大帝祖廟;
梓潼七曲山大廟——文昌帝君祖廟;
解州關帝廟——關聖帝君祖廟;
泰山碧霞祠——碧霞元君祖廟;
泰山岱廟——東嶽大帝祖廟;
湄洲媽祖祖廟——天后娘娘祖廟;
金華黃大仙祖宮——黃大仙祖廟;
白礁慈濟宮——保生大帝祖廟;
增城何仙姑家廟——何仙姑祖廟;
華北名觀:北京東嶽廟,金融街呂祖宮,天津天后宮,唐山玉清觀,曲陽北嶽廟,鹿泉十方院,承德魁星樓,恆山北嶽廟,綿山大羅宮,北武當山道觀,呼和浩特太清宮,武安媧皇宮。
東北名觀:瀋陽太清宮,千山無量觀,吉林玄帝觀,松峰山海雲觀。
西北名觀:
周至樓觀台,西安八仙宮,西安都城隍廟,華山玉泉院,華陰西嶽廟,寶雞金台觀,佳縣白雲觀,留壩張良廟,紫陽真人宮,蘭州白雲觀,天水太昊宮,天水玉泉觀,崆峒山太和宮,西寧土樓觀。
華東名觀:泰山王母池,嶗山太清宮,崑嵛山神清觀,煙臺蓬萊閣,上海城隍廟,上海白雲觀,浦東欽賜仰殿,蘇州玄妙觀,穹窿山上真觀,周莊澄虛道院,無錫三山道院,鎮江潤州道院,金壇乾元觀,常州白龍觀,揚州瓊花觀,豐縣天師觀,杭州抱朴道院,玉皇山福星觀,烏鎮修真觀,會稽山禹廟,新昌重陽宮,慈城清道觀,天台山紫陽宮,雁盪山仙姑洞,合肥城隍廟,塗山禹王宮,齊雲山太素宮,南昌萬壽宮,廬山仙人洞,龍虎山大上清宮,三清山三清宮,葛仙山葛仙祠。
中南名觀:
嵩山中嶽廟,鹿邑明道宮,淮陽太昊陵,南陽臥龍崗武侯祠,開封延慶觀,武漢長春觀,武當山紫霄宮,九宮山瑞慶宮,衡山南嶽大廟,張家界紫霞觀,廣州三元宮,廣州純陽觀,廣州黃大仙祠,花都圓玄道觀,佛山祖廟,南海慶雲洞,羅浮山沖虛古觀,文筆峰玉蟾宮。
西南名觀:
重慶老君洞,成都青羊宮,鶴鳴山道觀,都江堰二王廟,青城山天師洞,青城山建福宮,三台雲台觀,貴陽仙人洞,昆明太和宮,巍寶山土主廟,騰衝雲峰山道觀。
港台名觀:
台北指南宮,台北行天宮,鹿港天后宮,高雄道德院,香港黃大仙祠,蓬瀛仙館,澳門媽祖閣廟。
海外名觀:
新加坡順天宮,馬來西亞柔佛古廟,越南河內真武觀,日本橫濱天后宮,美國紐約天后宮,加拿大多倫多蓬萊閣,西班牙巴塞隆納清淨宮,澳大利亞紐省青松觀。
道教養生
養神之道
道教和道家雖然並不相同,但道教始終以道家尤其是老莊哲學的宇宙觀、人生觀和方法論作為其養生學的理論墓礎、方術來源和實踐規範。道家宣揚清靜無為、靜觀玄覽、含德抱一、虛心坐忘,追求內心的安寧,主張“道法白然”。道教繼承這種離俗超凡的精神,發展並實踐為出世的養神之道,以“清靜無為,離境高坐”為其主要特徵。
養神之道的上限極難確定。早在《老子》、《莊子》和中醫典籍《黃帝內經》中,就已提出“專氣致柔”的養神之道。《老子》中“虛其心,實其腹”、“致虛極,守靜篤”、“專氣致柔能嬰兒乎”等論述,原始道典《太平經》中詳盡地論述了守一、潛心n}養的方法,認為養神乃一切養生的烤礎和前提。東晉葛洪《抱朴子內篇》中提倡“守其一”之道,主張欲長生不死須恬偷澹泊、滌除嗜欲,必須靜寂無為,忘其形骸。魏晉時在上層社會中頗具影響的上清派,創建了較為系統的存思“丹田”之道。南北朝時的著名文學理論家劉把在《滅惑論》中將“清靜無為”列為道教養生的最上乘等。但最為系統地論述道教養神之道的代表作,還要首推唐代著名道士司馬承禎據《莊子·大宗師》中記載的顏回“坐忘觀”而撰寫的《坐忘論》一書。
《坐忘論》認為,養神之道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由此提出“安心坐忘之法”的七階論:(1)“信敬”。“夫信者,道之根;敬者,德之蒂”。“根深則道可長,蒂固則德可茂”。強調欲養生則須心誠德正。(2)“斷緣”。此即要求“去物慾,簡塵事”,與一切有為俗事相隔絕,除去對物質利益的追求。(3)“收心”。物慾之起,皆因我之知覺、感覺及思維意識的存在,欲長生則必“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老子》)。(4)“簡事”。一切身外之物,皆“情慾之餘好,非益生之良藥”,唐代著名道士兼醫學家孫思邀認為“多欲則志昏。”故事養生者須簡斷事物,欲心不起,“必清必靜,無動汝形,無搖汝精,乃可以長生。”(《莊子·在餚》)(5)“真觀”。收心簡事之後,“日損有為,體靜心閒,方能觀見真理”。(6)“泰定”。收心之後,還要虛心安心。心不納外事,也不分心於外界,即“心無所定,而無所不定”,則致“心不著物,又得不動”的靜定,即能“生慧”、“自明”。(7)“得道”。至此達到處物而不染、處動而不散、本心不起、離乎萬境的道教養神之道的最佳境界。司馬承禎在另一本著作《天隱子》中又將修煉的具體方法分為“齋戒”、“安處”、“存想”、“坐忘”、“神解”五個過程。《坐忘論》的“七階”和《天隱子》中的“五漸”,使清靜無為的養心之道趨於完美和系統,成為後世道教徒養生的共同遵經。如稍後的著名道士吳藥撰《守神》篇專論此道。金代王重陽創立的全真教以明心見性、清心寡欲、“澄心定義,抱元守一”為內修的“真功”。王重陽的弟子丘處機在渴見成吉思汗時所謂“有衛生之道而無長生之藥”的衛生之道,主要就是清心寡欲,固守精神”的養神之道。
養氣之道
道教的養氣之道,即所謂“氣”的修煉,六朝隋唐的《服氣經》、《延陵君修養大略》等道書中,專指“服氣”一類的養生術。
道教的氣、有三種不同的含義,或者說是包括三個部分,均來自於祖國醫學中的精氣學說。一指呼吸自然界的空氣,稱為“清氣”。二指先天父母雄精時的元氣,稱為“先天之精氣”。三指通過飲食物質所生的能維持人體生命的活動的“水谷之精氣”,或稱“後天氣”、“後天之精氣”。道教徒認為人的活力之源在於體內之氣,故強調保持和充實體內元氣,希圖通過養氣之道而達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養氣之道中最基本、最貢要的是服氣法,是由上清派在“行悉”功的基礎上結合導引、按摩而成。道教認為,“人身一小天地”、“天人感應”、“天人合一”,吸入天地間四時之正氣、日月星辰之精氣,即可延年益壽。服氣之道的孕育過程相當久遠,在《莊子·刻意》中就記載彭祖因“吹峋呼吸、吐故納新”而“壽至八百”。馬王堆出土的“卻穀食氣”篇有專文論述服氣。服氣是在意念指導下的吐故納新,吐故為口吐濁氣,納新為納清氣。納新有服六戌氣法、服三五七九氣法等功法。吐故氣,漢以前有吹、峋、呼三種墓本方法。吹是吹出涼氣;響是呵氣;呼是呼出體內濁氣。漢代以後發展為吹、呼、呵、噓、灑六種方法。南北朝時道士兼醫藥學家陶弘景所著《養性延命錄·服氣療病論》立此“六字氣訣”日:“欲為長息吐氣之法時,寒可吹,溫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熱,呼以去風,啼以去煩,呵以下氣,噓以散滯,灑以解極。”並與五臟結合起來以治病,“心臟病者,體有冷熱,吹呼二氣出之;肺臟病者,胸隔脹滿,噓氣出之;脾勝病者,體上游風習習,身癢胸悶,嗡氣出之;肝臟病者,眼疼愁憂不樂,呵氣出之。”
服氣之道要求氣息均應輕緩而深長,符合《莊子·大宗師》提出的“其息深深”之度。服氣之始,先行導引、按摩、叩齒、咽津;服氣過程分為調氣、淘氣、咽氣、散氣、委氣、閉氣等諸節(《幻真先生服內元氣訣》);服氣之時,“當以生氣之時,勿以死氣之時”(《抱朴子·釋滯篇》);服氣之交頗氣,“善用氣者,噓水,水為之遞流數步;噓火,火為之滅,噓虎狼,虎狼伏而不得虧起;噓蛇地,蛇地蟠而不能去。”(抱朴子·釋滯篇》)服氣之道,乃道教徒常修大功,月成大果者均善此道。服氣法鍛鍊人體內、外環境間氣,而道翻更注重人體自身氣的養生,由此而提出“去氣”、“胎息”之道。行氣乃服氣之繼續,是氣體進入人體後的修煉。當外氣進入人體後,在主觀意念的誘導下,循“小周天”、“大擂天”運行,作用於五臟六腑、四肢百骸,可趕疏經通絡、活血行氣之功,並可以此治療疾病。《養性延命錄》中即專列《服氣療病》篇以論行氣治病之道。胎息法是道教養氣之道的最佳境界,《莊子.大宗師》要求以踵呼吸,《抱朴子·釋滯篇》則主張鼻無出入之氣,“以鴻毛蓋鼻口之上,吐氣而鴻毛不動為候也”。因此功“能不以鼻口噓吸,如人在胞胎之中”,故命名日“胎息”。道書中有關資料頗多,如《服氣經》、《服氣精義經》、《尹真人服元氣法》、《張果先生服氣法》、《墨子閉氣行氣法》、《赤松子服氣法》、《太息經注》、《太上養生胎息氣經》、《高上玉皇胎息經》等。有關功法更是不可勝數。
養精之道
道教主要通過“房中術”進行養精。房中術,又稱“黃赤之道”、“男女合氣”之術,起源於戰國方士,在馬王堆出土的《養生方》中即存有關房中術“七損八益”的論述(閉、泄、渦、勾、煩、絕、費為七損冶氣,致沫、智時、畜氣、和沫、積氣、寺贏、定煩為八益,認為能去七損而用八益者,可令“狀不衰”)。最早的文獻記載見於《漢書·藝文志》:
“容成陰道二十六卷,務成子陰道三十六卷,堯舜陰道二十三卷,湯盤庚陰道二十卷,天堯雜子陰道二十五卷,天一陰道二十四卷,黃帝三王養陰方二十卷,__三家內房有子方十七卷,右房中家百八十六卷。房中者,情性之極,至道之際,是以聖王制外樂以禁內,而為之節文。《傳》日:‘先王之作樂,所以節百事也,。樂而有節,和平壽考,及迷者弗顧以生疾而隕性命”。
房中者古所謂陰道者也,其中一部分是講攝精固氣,節慾保真、房中禁忌、正當交接方法的性衛生知識,開了世界性衛生知識之先河。它主張人們注意房事健身之道,平時宜節制性慾,否則為害非淺,甚則把縱慾比作“利刃”、“鴻毒”如有不慎,易招殺身之禍。基於上述觀點,戰國方士創立“房中術”,作為養生方法之一。《太平經》詳盡介紹了正當交合的性衛生知識,以取類比象的方法形象地說明了受孕的條件、方法、過程以及不孕不育的病因,以寶精為養生之要,並討論了存思符篆、八卦還精治病之法。天師道創始人張陵將房中術列為道教徒修煉方法之一。《老子想爾注》中說“積精成神,神成仙壽”,《河上公老子注》也以“固守其精”為養生之要。《抱朴子》也說“或以補救損傷,或以攻治重病,或以采陰益陽,或以增年延壽,其大要,在於還精補腦之一事耳”(《釋滯篇》)。如果不懂房中要術,“雖服名藥,亦不得長生”,因而,“求志不死者,宜勤行求之”(《釋滯篇》),“或但知服草藥,而不知還年之要術,則終無久生之理也”(《極言篇》)。“凡服藥千種,三牲之養,而不知房中之術,亦無所益也”(《微旨篇》)。並載有與房中書《玄女經》、《素女經》同名的書籍。
房中術在正統的儒家和出世的佛教看來是淫穢之術。與房中術有關的《素女經》、《玉房秘訣》中,大量存有類似性愛文字的說明。因此,北魏時寇謙之在新成立的天師道中即將房中術排斥在養生方法之外。但作為節慾的養生思想,仍為人們常持的長壽之道。
養形之道
道教的養形之道相當廣泛,仁要包括導引、按摩、拳術、體育和行蹺等,共.扣尤以引為最重要。按摩,即《內經》之所謂“按蹺”者也,是運用祖國醫學中的經絡學說,借鑑祖國醫學中的按摩推拿,用按壓、叩擊、揉摩、捏推、提滾等手法作用於人休尤其是經絡循行部位,“中人用以養神調氣之正道”,“引血氣之流通也,”作為養生之按摩分為白我按摩和他人按摩兩種。導引為保持內氣不衰之法:其特點是在意念的指導下,將肢體運動、呼吸運動、自我按摩密切結合起來,使四肢百骸做各種屈伸俯仰轉體運動,使肢體“導氣令和,引體為柔”(李頤語),以疏通經絡、活血化痰、理氣止痛、養筋健骨、除勞祛煩,從而能“內練精氣神,外練筋骨皮”。
從1974年初長沙馬王堆西漢墓地出土的醫學資料中,即有“導引圖”,繪有導引姿勢圖40餘種。《黃帝內經》中總結當時行之有效的五種治療措施中就包括“導引按蹺”。可見養形之道的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莊子·刻意》中有“熊經鳥申”兩種方法。被傅勤家稱為“繼承道家之極致”的《淮南子·精神訓》中又增有“鬼浴猿蹊,鶴視虎顧”四種。漢末方士華佗據《呂氏春秋》季春紀所說的“流水不腐,戶樞不蠢”理論和《淮南子》中的“六禽戲”,結合自己平日的觀察和實踐,制定了祖國醫學史上頗為有名的“五禽戲”,一日虎,二日鹿,三日熊,四日猿,五日鳥,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當導引”。其弟子吳晉“施行之,年九十餘,耳目聰明,齒牙完堅”(《後漢書·方術列傳》)。《抱朴子》中又有龍導、虎引、燕飛、龜咽、蛇屈、兔驚、猿據、天俯、地伸等動作記載。陶弘景《養性延命錄·導引按摩》部分,介紹不少成套的動功,如狼踞、鶴視左右、頓踵、叉手、伸足、慰眼、按目、引耳、發舉、摩面、乾浴、托頭仰手、挽弓等,陶還編有《導引養生圖》一卷,“圖分三十六勢,如鴻鶴徘徊,鴛鴦敢羽之類,各繪像於其上”(晃公武《群齋讀書志》)。隋朝巢元方等所輯醫1}《諸病源候論》中列有導引治療法260餘條。孫思邀《攝生枕中方》、馬承禎《服氣精義論》中多及導引、按摩等養形之道。《雲笈七籤》集道教養形之精華而盛行於世,編有《太清導引養生經》、《王子喬導引法》、《雲簽導引法》等導引專書。隋唐以至近代所出的以柔為主的鍛鍊方法,如八段錦、八卦拳、易筋經、太極拳、慢行百步法、大成拳、武當劍等,均祖道教養形之道。道教武術在武林中獨樹一枝,佛有少林,道有武當,宋代武當派祖師張三豐以內家拳和武當劍顯名一於世。
養形之道與養神之道是中國傳統養生學中的兩類主要內容,兩者是辨證統一的道教養形之道比較恰當地處理了兩者的辨證關係。養形之始,須先養神蓄精以做準備;養神之中,須做出一定的姿勢和動作。養形功中,要求精神集中、專一,達到一種“動中有靜,靜中有動,亦動亦靜,動靜結合”的境界。意念、呼吸、形體運動三者的高度統一,是道教養形之道的一大特色。
養食之道
道教的養食之道包括食氣辟穀功、外丹和鼓漱功等。
道教認為,人的精神受肉體支配,而肉體則由食物作保證。為保持精神純潔,須少食人間煙火,“止絕臭穢,體糧清腸”(《抱朴子》)。於是便繼承了秦漢方士創建的在當時十分盛行的食氣辟穀功,以少飲少食甚則不飲不食免遭食物對胃腸的栽傷。《莊子》中所謂神人“不食五穀,吸鳳飲露”,乃辟穀的典範和先驅,馬王堆出土的有可能是戰國時代流傳下來的古佚書“卻穀食氣”篇,亦即“食氣辟穀功”。辟穀是不吃穀物,而非不吃食物。練功者在服氣的基礎之上,由一日三餐減至二餐、一餐,適應一個階段後,漸至飲水服氣為主。同時,服食一些輔助食物,如石葦、白朮、山藥,黃精、巨勝、雲芬、花生、大棗、板栗、核桃等。這些食物在祖國醫學中多作藥用,為補益氣血之佳品,歷代本草著作中多有收錄,如“卻芥食氣”篇中有“卻谷者食石節”的記載。《太平經》已始提侶此功的鍛鍊,《抱朴子》中論述更加洋盡。《抱朴子·雜應篇》日:“其服術及餌黃精,又禹餘糧丸,日再服,三日,令人多氣力,堪負擔遠行,身輕不極。”“以甘草、防風、覓實之屬許十種搗為散,先服三寸匕,乃吞石子大如雀卵十二枚,足辟百日,輒更服散,氣力顏色如故也”等。漢武帝賞識的第一個方士李少君,曾會過安期生神仙,安期生授他食用大如瓜之棗。他應見漢武帝時,開口便講“灶帝辟穀卻老方”,說黃帝成仙便因於此。晉時王質在石室山中的石室巧遇仙人,仙人“以物如棗核與質,令咽其汁”,不知不覺已過了數百年(《歷世真仙體道通鑑》)。據有人不完全統計,散見於道書中的辟穀方劑約百十種,皆為食療食養之良方,仍套用於臨床尤其是家庭醫學中,確有不可估及之良效,已為廣大慢性病患者接受和喜歡。
辟穀食氣功盛行於唐晉之際,為道教徒個人所恃。後為道、儒、釋、醫、民間和武術六大家所繼承,而尤以道教練功者最多,所臻功效亦最佳在《新唐書》、《舊唐書》、《道藏》等書籍中,記載了許多辟穀派。但自道教叢林興起後,則鮮有復蹈者。辟穀時服用輔助食物實際上屬於道教的服餌功,另一重要部分即是外丹,亦即人們常說的煉丹術。煉丹術首創於西漢方士。最早的煉丹術專著是魏伯陽著的《周易參同契》,借中國傳統文化最古老的典籍《周易》艾象論述煉丹修仙的方法,被後世奉為“丹經王”魏晉時此術甚盛,甚則封建士大夫階層亦竟相服用當時著名的“五石散”。《抱朴子·內篇》中列“金石”、“仙藥”和“黃白”三卷。唐代時由於皇族與老子的聯宗,煉丹術更臻於高峰,孫思邀既是傑出的醫藥學家,又是赫赫有名的煉丹大師。它如陳少微及其著作《大洞煉真寶經修伏靈砂妙訣》、《大洞煉真寶經九還金丹妙訣》,張果及其著作《丹砂經》等,對後世的煉丹藥物和煉丹方術都有很大影響。南宋以後,全真道皆主內丹,外丹術便逐漸衰落下來。鼓漱功是進十口必做的基本功,隋唐以後盛行於世。它包括叩齒、攪亂鼓漱和咽唾幾個連續過程。《千金方》日:“每晨起,以一捻鹽納口中,以溫水含楷齒,及叩齒百遍,為之不絕,不過五口,齒即牢密。”清代馬齊《陸地仙經》亦說:“睡醒時即叩齒三十六遍,永無蟲牙之患。”實際上,叩齒功不僅在晨起時做,午餐、晚餐後都應做一次,姿勢站、坐、臥均可,每次約叩48次,此即叩齒階段,有堅齒益精之效。叩後用舌沿牙齒的外上、外下、里上、里下依次輕輕轉攪九圈,此階段為攪舌。將攪舌所分泌的唾液在口中漱九次,清洗口腔內部,即為鼓漱階段。然後將口水分九次慢慢咽下,此即咽唾階段。此法《後漢書·玉真傳》中稱為“胎食之方”。孫思邀《千金方》還說:“人當朝口服食玉泉,琢齒,使人丁壯,有顏色,去油而堅齒,玉泉者,口中唾也。朝旦未起,早漱津令滿門,乃吞之,琢齒二七遍,如此者乃名日練精。”《李真人長生一十六字妙訣》方:“一吸便提,氣口歸臍。一提便咽,水火相見”。“久久行之,卻病延年。”這就是養生學中頗為有名的“十六錠金功”,後世《尹真人客陽殿問答編》中收載並詳加闡述鼓漱咽律功得到古代醫家和養生家的首肯並加以實踐。明代名醫王蔡、龔廷賢,清代名醫程國彭等均認為是養生之良方。明代高濃所著《養生八箋》中詳盡地介紹了鼓漱功的過程後指出其功效日:“久行之,則五臟之邪火不炎,四肢之氣血流暢。諸疾不生,永除後患,老而不衰。”並認為以漱津塗面可以使人美容:rc征口靜坐閉目,凝神存養,神氣沖瞻,自內達外,以兩手搓熱,拂面七次,仍以漱津塗面,搓拂數次。行之半月,則皮膚光潤,容悅澤,大過尋常矣。”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此功確能保護牙齒,清潔口腔,殺菌清毒,促進唾液的分泌,加強消化功能,保護咀咬肌的正常功能。故此法被普遍作為牙齒保健功、口腔醫療保健流傳後世,仍有人以此養生保健。
內丹之道
唐末以後,道教養生諸派漸歸內丹一途。內丹之說,始1:隋代蘇玄郎,但由於為外丹和服氣等所掩蓋。起初,只是在胎息的基礎上稍加意念引導而已,尚末顯現出較其它養生方法的優越性。經過數百年的實踐活動,外丹、服氣和符篆均不能實現道教所追求的長生成仙的目的,於是大批有名望的道七轉向演習這種早已有一定基礎的內丹之術。內丹之道有相當高深和系統的理論落礎,它幾乎吸收了中國古代所有人體科學的學說和其它學說組織其理論體系。內丹之道從傳統的“人身一小天地”的天人合一的宇宙整體觀念出發,以取類比象的方法為說理方式,外究天地萬物生成之源及其外顯現象,比附於人體變幻莫測的生命現象,把人體比作一個外丹術中的鼎爐,以機體精氣神生命三寶為內煉的藥材,循行一定的經絡即所謂的“大周天”和“小周天”,經過一定的逆天地—生命生成之序的步驟煉精氣神返本歸原,與天地融為一體,精氣神凝聚而成“類如雞子”形的“聖胎”。聖胎又稱丹珠或金丹,一旦丹成,則突破凡與聖、生與死、仙與俗之間的界限,此所謂“結金丹,九轉後,自有神通”,即可“赴蟠桃,永續長生,達到夭無圓缺、人無生死、無飢無餓、無染無污、無欲無色、來去縱橫如意,“壽活千歲,童顏不老年”的理想境界。五代時人陳轉老祖著《無極圖》、《步旨玄篇》系統闡述金丹大道。《無極圖》共分五圈,完整地闡述了內丹修煉的全部過程,即得竅、煉己、和合、得藥,脫胎五個階段,築基、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復元無極四段功夫,被後世奉為“真長生之秘訣”。宋元以來,內丹術大為盛行。張伯端被奉為南派祖師,王(重陽)被尊為北派祖師,到清代又出現了所謂陸潛虛的東派和李涵虛的西派。北宋以後形成的北宗主張性命雙修,認為“性命和合,同為一體”,“性命要兩投”、“性命是陰陽”等,把兼修性命作為“結丹出神”的條件。南宗祖師張伯端則集內丹養生理論之大成,著《悟真篇》,講求修煉內丹的方法及其妙用,“蓋天仙除余丹大道,則余無他術”(《悟真篇注釋》)。內丹之道,未達道教所期望成仙之目的,但確能祛疾輕身乃至延齡至百歲,起到養生長壽的作用。實際上,內丹是養神、養氣、養精等養生法的高度統一,集中了其它養生方法的優點,是道教養生之道的址上乘功夫。前面提及的胎息功,後來便發展成為內丹術之一。
符籙之道
明清以來,史學家們把道教簡捷地分為煉養和符篆兩大派。前面所述的養神、養氣、養形、養食和內丹等,均屬煉養派的養生之道。而作為與煉養派相提並論的符篆派,主要包括占卜、符篆、齋蘸祈鑲、念咒等方術,是道教養生學中更神秘更富有道教特色的養生部分,魏晉時有龍虎山、閣皂山、茅山分傳的天師、靈寶、上清之宗經篆,即所謂“三山符籙”,明以後統由正一派把持。
符原指帝王下達旨意的憑證,後來方士亦為天神有符,稱為神符。神符之說,《後漢書,費長房傳》中已有記載,用來“醫療眾病,鞭答百鬼,及驅使社公”。《太平經》104 -107卷中所載“複方”,是所存的道教最早的符字,用符篆為人治病。道書中說老子授張陵符圖七卷,故五斗米道以之祛邪延年。魏晉南北朝時信行及造作符圖之風益盛,《抱朴子》中載有神符數十種。《道藏》中收有神符專書多種。符按其不同的目的可分為多種,延年益壽、治病祛邪是其中的兩大部分。
籙有戒錄和記錄天神的名冊兩種,和符一樣,均是依照天神所援信符,按篆中諸神所定職責,令其神去執行。其中有一部分即是用以驅除影響生命之邪的。禁咒是天神的語言,亦稱神咒、神祝。《太平經》中宣揚對患者念神咒,便可召神為之除疾。《抱朴子。至理篇》日:“吳越有禁法之法,甚為明驗。”念咒法有多種,如掐訣念咒法、請神念咒法、叩齒法、禹步法等,均為驅除惡鬼而護身之法。
上述諸法,合稱“祝由”,均源白古之巫祝,而後為道教繼承,共中有一部分專為養生之道而設。祝由治病養生之神效,古今往來都有直接的證據。有一部分符篆訣法與人體經絡系統有關,部分咒語的心理暗示作用也很明顯,有的同時運用部分藥物以達祛病延年之功。更重要的是,人與自然或人與元氣之間是否存有某些可以互通信息的密碼呢?可以肯定,道教符篆之道確有增壽延年的作用,其原理尚待於獻身此道的有志者作出堅持不懈的努力。
道教主張生道相守,生道合一,故采披、造作了許多修煉養生的方術,形成了以博大精深的理論體系和包羅萬象的方法方術而流行卜世的道教養生學。遒教養生學是中國傳統養生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吐故納新、除欲淨慮為要旨。道教傳統的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化虛、煉虛合道之說,具有極高的科學和實用價值,為中國古代人民健康長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由於它披有迷信、宗教的神秘外衣,故往往不能為廣大人民民眾尤其是上層知識界所接受。應該本著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的原則,為建設社會主義的衛生保健事業而服務。
相關新聞
2013年兩岸三地道教宮觀聯誼活動在台北舉行
2013年11月19日上午,2013年兩岸三地道教宮觀聯誼祈福法會暨捐贈儀式在台北指南宮凌霄寶殿舉行。北京白雲觀管委會主任李信軍、台北指南宮主任委員高忠信、香港蓬瀛仙館理事長洪少陵共同主持了捐贈活動。台北市副市長丁庭宇受市長郝龍斌委託出席捐贈儀式。中國道教協會教育培訓部副主任趙寶玲及有關人員出席活動。
丁庭宇在致辭中對兩岸三地道教宮觀的愛心善舉表示感謝。他說,三地宮觀的功德就是神仙品德的具體展現,其福澤必長伴身家,照耀世界。
高忠信致辭說,兩岸三地道教宮觀在“和諧共生,尊道貴德”道教精神指引下,成功開展了多年慈善活動。祈禱中華民族風調雨順、經濟發展、繁榮昌盛。
李信軍致辭指出,兩岸三地兄弟宮觀本著“欲修仙道,先修人道”的精神,多年來共同開展公益事業,彰顯了道教“廣結善緣,濟世利人”的優良傳統。相信未來在三地宮觀的帶頭推動下,道教將更好的為公益事業做出貢獻,也將護佑道教香火鼎盛、國泰民安。
洪少陵致辭表示,公益捐贈活動體現了道教和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相信一定會促進道教文化的發揚和傳承。
隨後,捐贈儀式開始,兩岸三地宮觀代表李信軍、高忠信、洪少陵向受贈單位台北市消防局、台北市交通局分別贈送救護車一輛、康復巴士兩輛。
下午,聯誼座談會在指南宮舉行。三地宮觀代表就聯誼會成果與未來展望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討。大家認為,聯誼活動自2008年開展以來,每年舉辦一次,已成為兩岸三地道教宮觀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平台。大家建議,未來聯誼活動除了開展慈善捐贈以外,也可以進行道教文化方面的展示交流,為弘揚中華文化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