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每逢周末或是假期就玩“失蹤”,既不開手機也不接電話,更不看電視,不上網聊天,不上街購物,不應酬……除了吃飯睡覺,其餘什麼也不想,什麼也不做,類似這樣的一群人,人們叫他們周末、假期“失蹤族”。
而許多厭倦了工作日緊鑼密鼓、分身乏術狀態的都市上班族,在周末的時候更希望換一種生活模式,接觸不一樣的人,做不一樣的事情,於是周末“失蹤族”由此漸多。
“失蹤”其實只是一種態度,畢竟現代生活緊張,要完全拋開工作休假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過個瀟灑充實的周末是可以實現的。他們抱著‘玩失蹤’的調皮態度,去尋找被遺忘的角落,去感受不一樣的生活。人力資源專家提醒:“失蹤族”的出現,是一種對工作不負責任的病態表現。
原因分析
隨著工作壓力的不斷增大,職場中不少人開始用“失蹤”的方式減壓。每到周末和法定節假日,失蹤族都不接電話,不是在家陪家人,就是開心地約幾個好友去書吧看書,或外出遊玩。工作中的人際交往,不得不喝的酒,不得不打的電話,不得不強裝的笑臉……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在這個時候不理不睬,徹底放鬆。
每次玩“失蹤”過後,失蹤族工作起來都感覺更有激情,不僅頭腦更清醒,思維也更活躍,就像重新充過電一樣。當然,玩“失蹤”的前提條件,也不是絕對的失蹤,而是只有家裡人知道他們在哪兒。
專家建議
“失蹤族”以這種方式減壓,從另一個方面體現出他們對工作不負責任的態度。減壓有很多種方式,玩“失蹤”未免過於極端,一旦耽誤了工作,誰能負得起責任?相信哪個公司的領導都不會認同這種減壓方式。真想少些應酬多些自由空間,也不是不可以,至少得讓領導及家裡人找得到吧。比如可以提供一個平時很少用的手機號碼等等。
心理諮詢師伍建華介紹說,因工作壓力太大而暫時“失蹤”一段時間,確實有助於心態調整,但如果長期以此方式逃避現實,就要注意了,因為這很可能是一種不切實際、不負責任的病態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