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樹幹向棕櫚,高5-6米(原產地高可達30米)。葉2行排列於莖 頂,像一把大摺扇,葉片長圓形,似蕉葉,長達2米,寬達65厘米。花序腋生,花序軸每邊有佛焰苞5-6枚,佛焰苞長25-35厘米,寬5-8厘米,內有花5-12朵,排成蠍尾狀聚傘花序;萼片披針形,長約20厘米,寬12毫米,革質;花瓣與萼片相似,惟中央1枚稍較狹小;雄蕊線形,長15-16厘米,花葯長為花絲的2倍;子房扁壓,長4-5厘米,花柱約與花被等長,柱頭紡錘狀。蒴果開裂為3瓣;種子腎形,長10-12厘米,寬7-8毫米;被碧藍色、撕裂狀假種皮。
旅人蕉各葉的生命現像極為神奇有趣,通常每一成乾長有20-22片大葉,兩端的葉片因葉柄彎折角度較大,不利於持續的誕生和養分之輸送補充。故葉片之凋萎是自左右兩側之部位開始,先是枯萎下垂一段時間後再告斷折,因此歲齡較長的旅人蕉,於其高直之莖頂兩側常可見到殘留的已斷折葉柄基部,被栽育於庭園者則是以人工鋸除,以求平整美觀。而其生長情形,則是自莖頂正中處長出新葉,再於株乾逐漸抽高時慢慢朝往兩側舒展,約2~3年後原本位於莖頂中央的新葉,便會輾轉到最兩邊之位置而行將斷折入土。在旅人蕉木質化之莖幹甫露出土表時,約莫有10~12片的葉片,待莖部朝上增高而至成株時則會長有超過20片之葉片。直至整株旅人蕉的生命末期,莖幹將不再長高,新葉也不再生出,並從兩邊的葉片開始逐漸朝向中央依序斷折,最後再終止全株之生命。
分布範圍
旅人蕉原產非洲馬達加斯加島,現各熱帶地區有栽培, 中國見於廣東、海南、上海、北京、台灣。
生長習性
生長習性喜溫暖、向陽環境,適生溫度為15~30℃,要求在夜間溫度不能低於8℃。比較喜光,適合在高溫多濕的氣候環境中生長。
繁殖方法
主要用分株繁殖。在中國南方,早春或花後將母株旁生的子株用刀從基部切開,然後小心分開根莖,每株帶3個芽,直接盆栽或地栽都可以。
栽培技術
土壤
旅人蕉喜歡有機物豐富而且排水良好的土壤,用一般園土加入粗砂及基肥後種植即可。所處位置忌積水,並且泥土要夠深厚,讓旅人蕉根部能深入抓緊泥土,去對抗風吹。另外,由於旅人蕉根部吸水能力強,在它們附近最好不要種其他植物,否則可能會被旅人蕉搶去水分而生長不良。如果種植超過一株旅人蕉,兩株之間要相距最少五米,並注意葉片以同一方向排列,效果才會美觀。
溫度
它們喜歡全日照至半日照(每天四至八小時日照),溫暖潮濕的環境。生長最適溫度為23至33℃;不耐寒,在溫帶地區露天種植會無法越冬。
水肥
需要中等澆水量,當泥土表面乾燥便要澆水,每次澆水都要澆透水,但根部害怕長時間水淹,所以選用土壤必須排水良好。
在春至秋季的生長期間,每月施氮肥一次。
病蟲防治
病害
常發生葉斑病危害。防治措施:發病初期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灑。
蟲害
蟲害有介殼蟲。防治措施:發生時可用25%噻嗪酮乳油1000倍液噴殺。
主要價值
貯水
旅人蕉葉柄內藏有許多清水,可解遊人之渴。旅人蕉葉鞘內可以貯存雨水。下雨時。巨大的葉片承接的雨水順著葉柄流入葉柄槽內。而下部寬大、排列緊密的葉柄嚴絲無縫。使得雨水只進不出,滴水不漏,再加上葉柄自身光滑的表皮和包被一層蠟質皮粉。不僅能有效地防止水分蒸發。還能提高自身的抗旱能力。 用小刀在葉柄底部劃開一個小口子,貯存的清水立刻奔涌而出。旅人蕉的葉柄能儲存好幾斤水,開的小口子會自動閉合,一天后又可為旅行者提供飲水。
觀賞
旅人蕉株型飄逸別致,可作為大型庭園觀賞植物用於庭院綠化,地栽孤植、叢植或列植均可,另外旅人蕉還在北方地區可室內盆栽觀賞。
旅人蕉葉碩大奇異,姿態優美,熱帶的觀光景區以裝飾飯店亭廊貨林園,風情別具,頗具熱帶風光,其裝飾效果極佳,也是適宜在公園、或校園栽植、造景觀賞的植物。例如新加坡最富盛名的萊佛士大飯店即於大門入口處的兩側園區,栽種有數十株甚為高大的旅人蕉,幾乎已是該座飯店的象徵景物之一,少數緯度較高的北方地區則盆栽置於室內以防受寒。旅人蕉的莖部氣味,容易招致蚊子聚附,故宜做好蚊蟲防治措施,常保清潔衛生。
物種現狀
旅人蕉“社會角色轉換”帶來的新問題,恐怕是人們始料所為及。據一些行家稱,旅人蕉的品種在不斷改良,但改良的方向不是增強其原有的頑強生命力,而是使其更加具有觀賞的價值。因此,人工的澆水施肥,使它得到更多的滋養,長勢也更加喜人。但是,它的根子再也不需要深扎,葉片再也不需要儲存大量水分。加倍的呵護與嬌養,看起來使它更加鮮嫩,但卻減少了抗禦風雨和病害的能力,枯萎倒塌的現象不時發生。結果,品種的改良實際上成為一種機制的退化,生命力的縮減。這些行家擔心,人們出於喜愛和仰慕而精心栽培旅人蕉,實際上是在加速其變異和退化,以至最後可能導致物種的毀滅。
植物文化
傳說
地處熱帶的非洲沙漠,非常乾燥,可是也有天然的飲水站,這個飲水站不是清泉,而是一種植物,叫做旅人蕉。
據說很久以前,在非洲內陸有一隻駱駝商隊,在乾旱炎熱的沙漠中行走了幾天幾夜,迷失了方向,乾糧吃完了,水也喝盡了,正當他們奄奄一息、坐以待斃的時候,突然發現了沙漠中的旅人蕉。他們想折些葉片餵駱駝,誰想到在葉片折斷處流出大量的清水,於是他們得救了。慶幸之餘,就此以為這種植物足旅行者的救護神故稱之為“旅人蕉”,亦有人形象地稱之為“水樹”。
傳說還有一支阿拉伯商人的隊伍,他們也是用駱駝載著貨物,行進在沙漠中,途中貯藏的水已喝盡了,但仍沒有走出沙漠。後來發生的跟上述非洲內陸那支隊伍情況類似,也是旅人蕉救了他們。
國樹
旅人蕉的老家在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島上。馬達加斯加人將其作為自己的“國樹”。
SGCI圖示
旅人蕉是“國際植物園保護聯盟(Botanic Gardens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BGCI)”的圖示,該聯盟的辦事處就設在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內,可見其重要性。
世界各國國花
國花,是一個國家用來代表國家主權的花!一般選擇本國特有,且極有觀賞價值的花種為宜,中國目前還沒有從法律上定義自己的國花。相信很快就有了,大多數人傾向於用牡丹作為我國國花,因古有牡丹“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一說。因其雍容大度,華麗之美征服許多人。在唐代又被譽為“花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