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北京古觀象台在明朝時被稱為“觀星台”,台上陳設有簡儀、渾儀和渾象等大型天文儀器,台下陳設有圭表和漏壺。清代時觀星台改稱“觀象台”,辛亥革命後改為中央觀星台。在世界上現存的古觀象台中,保持著連續觀測最久的歷史記錄,而且,它還以建築完整和儀器配套齊全而在國際上久負盛名。清代製造的八件大型銅製天文儀器體形巨大,造型美觀,雕刻精湛。除了造型、花飾、工藝等方面具有中國的傳統特色外,在刻度、游表和結構方面還反映了西歐文藝復興時代以後大型天文儀器的進展和成就,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它們不僅是實用的天文觀測工具,還是舉世無雙的歷史文物珍品。現在北京古觀象台已經改建為北京古代天文儀器陳列館,屬於北京天文台,繼續在科學和科普領域發揮著作用.北京古觀象台,位於北京市建國門立交橋西南角,始建於明朝正統年間(約公元1442年左右),是明清兩代的國家天文台,是世界上古老的天文台之一。古觀象台台體高約14米,台頂南北長20.4米,東西長23.9米。上設8架清制天文儀器。清代康熙和乾隆年間,天文台上先後增設了八件銅製的大型天文儀器,均採用歐洲天文學度量制和儀器結構。從明朝正統年間,從明正統初年到1929年止,古觀象台從事天文觀測近500年,是現存古觀象台中保持連續觀測最悠久的,它還以建築完整和儀器配套齊全,在國際上久負盛名。清制8架銅儀除了造型,花飾,工藝等方面具有中國的傳統外,在刻度,游表,結構等方面,還反映了西歐文藝復興時代以後,大型天文儀器的進展和成就。它們是東西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新中國成立後,古象台移交給北京天文館,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它以建築完整、儀器精美、歷史悠久和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的獨特地位而聞名於世。
北京古觀象台在明朝時被稱為“觀星台”,台上陳設有簡儀、渾儀和渾象等大型天文儀器,台下陳設有圭表和漏壺。清代時觀星台改稱“觀象台”,辛亥革命後改為中央觀星台。
這裡既有當時按照元代以來天文儀器複製的大型青銅天文觀測儀器,又有由明代科學家徐光啟及外國傳教士先後設計製造的精密新儀器,顯示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成果,是研究古代天文科學成就的重要資料。
古台歷史
北京古觀象台建於明正統七年(公元1442年),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之一,同時也是我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天文台。它以建築完整、儀器配套齊全、歷史悠久而聞名於世。
早在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天文學家王恂、郭守敬等在今建國門觀象台北側建立了一座司天台,成為北京古觀象台最早的溯源。明朝建立後,於明正統七年(1442)在元大都城牆東南角樓舊址上修建觀星台,放置了渾儀、簡儀、渾象等天文儀器,並在城牆下建紫微殿等房屋,後又增修晷影堂。此時觀星台和其附屬建築群已頗具規模。
1644年清政權建立之後,改觀星台為觀象台,並接受湯若望的建議,改用歐洲天文學的方法計算曆書。1669-1674年,由康熙皇帝授命,南懷仁設計和監造了6架新的天文儀器:赤道經緯儀、黃道經緯儀、地平經儀、象限儀、紀限儀和天體儀。康熙五十四年(1715)紀理安設計製造了地平經緯儀。乾隆九年(1744年),乾隆皇帝又下令按照中國傳統的渾儀再造一架新的儀器,命名為璣衡撫辰儀。至此,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八架古儀都已裝備完畢。
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德、法兩國侵略者曾把這8件儀器連同台下的渾儀、簡儀平分,各劫走5件。法國將儀器運至法國駐華大使館,後在1902年歸還。德國則將儀器運至波茨坦離宮展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根據凡爾賽和約規定,於1921年裝運回國,重新安置在觀象台上。
1911年辛亥革命後,觀象台改名為中央觀象台, 1927年,紫金山天文台籌建後,古觀象台不再作觀測研究,於1929年改為國立天文陳列館。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略者進逼北京,為保護文物,將置於台下的渾儀、簡儀、漏壺等7件儀器運往南京。現這7架儀器在分別陳列於紫金山天文台和南京博物院。
解放後,北京古觀象台於1982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於1983年重新對外開放。在國外享有極高的聲譽。許多國家的政府首腦、高級官員和科學界同行如英國首相布萊爾、比利時首相伏斯達等都曾慕名前來參觀考察。
歷史沿革
明朝正統四至七年(1439年-1442年)建造了古觀象台,其位置選用了舊日元大都城的東南角樓,當時稱為觀星台。清朝時,觀星台改稱觀象台。清末八國聯軍進京,法國和德國掠走了一些觀象儀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英國、法國、美國等主要戰勝國為一方與戰敗國德國為另一方在巴黎和會上籤定了《凡爾賽條約》。根據該約,法國和德國先後將掠奪的觀象儀器歸還給了中國。
辛亥革命之後,觀象台改稱中央觀象台。至民國十八年(1929年)改稱國立天文陳列館,不再用於天文研究,僅做氣象觀測。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古觀象台於50年代作為北京天文館,後改為對公眾開放的古代天文儀器陳列館;70年代末期東部坍塌,此後進行了較大規模的修繕。修葺後的古觀象台為古樸的城蝶式青磚建築,城台高達17.79米,東西長24米,南北寬20米,在外觀保留為明清建築風格的前提下,將內部改變為兩層展覽廳。台下西側院內的紫薇殿與晷影堂設有介紹天文學知識和中國古代天文學成就展覽。1982年,古觀象台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台展覽
北京古觀象台院內陳放的中國古代天文儀器主要有:明代原大銅製渾儀(複製品)、元代1:3銅製簡儀(複製品)、元代原大銅製正方案(複製品)。後院陳放有日晷和圭表等古代計時儀器。這些具有歷史研究價值的古代天文儀器多年來一直深受關注。
時間曆法北京古觀象台《中國古代天文學成就展》之《時間曆法》部分主要介紹了我國時間曆法的形成發展過程和主要研究成果。我國古代的曆法較為特殊,大多為陰陽合曆,從古六歷到清時憲歷,共102種。其中僅有2部純陽曆,前後經歷了五次較為重大的曆法改革。展覽運用文字和圖片說明手段介紹了我國不同朝代的曆法概況。同時,展出了我國古代使用的一些時間量具,如日晷、圭表等。同時,亦有數架移自上海徐家匯天文台和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近代天文擺鐘原件。
天象記事北京古觀象台《中國古代天文學成就展》之《天象記事》部分主要介紹了我國古代天文學的一些主要歷史事件和觀測成就。例如:公元前5000年的“仰韶文化”大汶口出土的彩陶天文圖案、公元8世紀的敦煌星圖、以及我國傳統的三垣二十八宿天區劃分等。同時,展覽還介紹了我國古代的一些天文研究成果:如對太陽黑子、哈雷彗星、以及超新星等的研究。展覽立足於給觀眾以中國古代天文知識的全面了解,運用豐富的展陳手段,並有相當數量的實例模型。展覽展出多年,深受國內外觀眾好評,同時亦常年作為青少年課外活動的教育基地。
靈台儀象北京古觀象台《中國古代天文學成就展》之《靈台儀象》部分主要對我國古代天文台的發展歷史和主要研究用儀器作了較為概括的介紹。展覽表現了從西漢天文遺址開始一直到北京古觀象台的中國天文研究機構發展歷程以及渾儀和簡儀等我國古代著名的天文觀測儀器。展覽深入淺出,寓教於樂,運用了大量實例模型與照片,同時還展出了我台首創研製的銅製古代天文儀器比例模型。展覽自展出以來深受參觀者和天文愛好者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