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形聲。從言,宅聲。本義:誇耀。
同本義:誇耀
驚訝,覺著奇怪
魏子詳矚既畢,詫曰:“嘻,技亦靈怪矣哉!”——明·魏學洢《核舟記》
又如:詫為奇事
誑,欺騙
甘言~語(甜言蜜語,誑騙人的話)。
出自
《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八.(唐)昭宗聖穆景文孝皇帝上之上大順元年:李嗣源性謹重廉儉,諸將相會,各自 詫勇略,嗣源獨默然,徐曰:“諸君喜以口擊賊,嗣源但以手擊賊耳。”眾慚而止。
狐貉安能詫緼袍。——陸游《縱筆》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集韻》《韻會》《正韻》並醜亞切,音侘。誑也。《玉篇》夸也。《晉書·宗室傳》甘言詫語,方伯襲之以輕兵。《唐書·史思明傳》思明詫曰:朝義怯,不能成我事。《音義》詫,誑也。《宋史·張去華傳》浙人毎迓朝使,必列步騎以自誇詫。
又通作奼。《史記·司馬相如傳》子虛過詫烏有先生。《前漢·司馬相如傳》作奼。《師古曰》奼,夸誑之也。
又通作侘。《史記·韓長孺傳》以侘鄙縣。《注》夸也。
又《集韻》或作。《韻會》亦作咤。
又《集韻》虛訝切,音罅。吿也。
又《集韻》都故切,音妒。與托同。奠爵也。《書·顧命》王三宿三祭三咤。《釋文》咤,亦作宅。馬云:亦作詫。《說文》作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