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鼓吹樂。因有八首大型套曲而得名,簡稱“八大套”,主要流傳於山西省五台、定襄、忻縣、原平、崞縣等地。八大套的歷史淵源未見有準確的記載,據老藝人回憶,至少在清初已在民間形成,二十世紀初,達到極盛階段,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由於日寇的入侵,使該樂種受到嚴重摧殘,不少樂譜(其中包括一部分有唱詞的工尺譜)和有關文字資料散佚了,演奏也逐漸消沉下來。建國後,由於黨和人民政府對遺產的重視,八大套的音響才得以搶救和保存下來。
八大套多用於民間婚、喪、喜、慶和廟會場合,由當地職業性的民間音樂組織“鼓房”
(亦稱“響打”、“鼓班”)進行演奏。春節期間,民間的高蹺、跑車、旱船表演中,也常用八大套中的樂曲作伴奏。此外,農閒時亦自吹自打,自娛娛人。八大套亦曾被五台山青廟宗教音樂吸收,在禪門佛事贊偈儀式中演奏。
八大套是傳統大型器樂套曲,每套由多首曲牌按固定順序聯綴演奏,往往以每套第一百曲牌的名稱為該套曲的名稱。如《扮妝檯》套曲《扮妝檯》、《柳搖金》、《到春來》、《到夏來》、《萬年花》、《到冬來》、《月兒高》、《西方藏》、《到秋來》九首樂曲組成。其餘七套名稱為《青天歌》、《推軲轆》、《十二層樓》、《大罵漁郎》、《箴言》、《鵝郎》、《勸君杯》。八大套的曲調采源主要是民間器樂曲,另外,還有一部分來自五台山廟堂音樂和當地民間歌曲。
八大套的樂隊編制,除《大罵漁郎》套用低音、高音兩支嗩吶領奏外,其餘七套都是以管子(一至二人)主奏,共它吹管樂器有海笛、笛子、笙(二人);打擊樂器有堂鼓、板鼓、大鈸、小鈸、大鑼、小鑼、雲鑼、梆子等。
八大變的曲目以本調、“k字調、凡字調指法占蒼位,稱“大三因”吹小曲、亂彈多用工字調;辦喪事多用用調;小凡字調、梅花調極少用。
八大套套曲結構的主要特徵表現在:一、全曲以慢、中、快序列性的速度貫穿,以速度進行的不同層次來安排套曲呈示、展開、結束的整體結構,加強各曲牌在聯綴中音樂運動的邏輯性。二、各曲脾終止處(或尾聲)往往以基本固定的鏇律或鑼鼓貫穿,除具有標明曲牌之間的結構劃分外,可加強套曲鏇律素材的統一性。三、套曲內各曲牌聯綴在同宮系統調式體系內(僅《鵝郎》套例外)。
八大套管子演奏常用技法除顫音、滑音、打音、墊音、吐音外,花舌音、鼓音、簫音的套用是很有待點的。
相關詞條
-
山西大院
顯赫一時的晉商家族當年無一不在不遺餘力的為自己也為子孫後代建設一個歸宿,但不是所有的晉商大院都能夠保存到今天,有的大院雖然依舊能夠找尋,但頹垣殘壁之間,...
山西大院簡介 著名山西大院 山西大院文化 山西大院評價 -
山西晉商八大家
山西晉商八大家指的是喬常曹侯渠亢范孔八大家。在清代,全國排名前16位的大財團都在山西。晉商穩居全國商幫之首,稱雄商界500餘年。在晉商這個顯赫群體中,晉...
基本簡介 喬家 常家 曹家 侯家 -
山西師範大學歷史與旅遊文化學院
山西師範大學歷史與旅遊文化學院是在原山西師範大學歷史系基礎上於2001年建置。歷史與旅遊文化學院是山西師範大學最具發展潛力的學院之一。始建於1958年,...
學院情況 教學設施 專業設定 師資團隊 名師風采 -
最愛視聽
山西綜合廣播(感謝dqhh) 10月5日新增更新百色電台、贛州電台、西安...dqhh) 9月18日新增更新長春電台數套(感謝dqhh) 9月18日...(感謝網友) 12月28日新增山西呂梁電視台(感謝pursuer...
基本信息 更新歷史 -
晉商大院
的《抱愧山西》更是通俗淺顯地將晉商介紹給了全國的讀者。如今, 山西晉...極致,體現了山西民居、甚至北方民居的菁華,同時,它也是晉商五百年興衰史的見證,大院裡一磚一瓦、每個細節局部都有晉商文化交織其中。 山西大院...
簡介 介紹 歷史地位 大院文化 評價 -
雙堡村
省 分: 山西 城 市:忻州市 區/縣: 忻府區 地 址...,山西忻州雙堡村王有德在此苦難”題記(圖一)。其北側面刻上的漢文“題記”所刻...、二年(公元1841年、1842年)山西忻州雙堡村王有德在崑崙山白玉河畔...
-
潮州音樂
晉元帝南移的山西、陝西居民分居江浙,後來,為了逃避戰爭烽火又移入福建...為主器的笛套音樂"聞名。《潮陽縣誌·風俗志》有記載日:"帝鄉萬里雖非唐魏...戲),故也稱漢調,它的音樂成份包含南北合套的板腔體皮簧調,具有高亢豪放...
潮州器樂 歷史發展 古雅抒情 結構形式 組合演奏 -
功夫百科全書
《功夫百科全書》 序篇武俠小說縱橫天下,即使是魔幻,歷史題材的小說中也不乏功夫元素混雜其中,點穴,氣功,拳腳功夫,成就...
武術篇 武術的起源與發展 武術篇 馬步 武術篇 沙袋 武術篇 打坐 武術篇 吐納 -
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區紫岩鄉雙堡村
: 山西 城 市:忻州市 區/縣: 忻府區 地 址: 紫岩鄉雙堡村...冰川漂礫石上,其西側面刻有漢文“大清道光二十一、二年,山西忻州雙堡村王...1841年、1842年)山西忻州雙堡村王有德在崑崙山白玉河畔采玉臨走時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