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簡介
士林原名寺林,寺林地名始見於宋代,當時是永寧鄉與新塘鄉之間的一個小村坊,只有幾十家茶房酒肆、雜貨店、豆腐作坊、油車等鋪子,其次都是農家漁戶.到了清朝,戶口稍有增加,康熙年間,四鄰一帶,寺、祠、廟、堂多故名“寺林”。康熙十三年到嘉慶年間中進士、進士官宦連年不斷.文風昌盛、秀才、舉人、進士頗多。在乾隆以後,寺林又以士多改名為士林。據清《(康熙)德清縣誌》載:寺林一帶有覺華寺、八勝寺、永寧寺等寺廟,當時以寺多,故名寺林。乾隆後,又以進士多更名士林。1958年10月為士林生產隊,1961年5月分別設定士林、雅市、宋家、舍渭4個大隊。1963年設士林大隊,1983年改為士林村。1992年隸屬於士林鎮,為鎮人民政府駐地。有18個村民小組,571戶,2407人。水田2293畝,桑地834畝,魚塘214畝。是以種植水稻為主,蠶桑、水產、畜牧為輔的多種經營地區。
自1984年以來,先後被縣、市、省命名為文明村。1991年被中共德清縣委、縣人民政府命名為紅旗村。村黨支部分別被縣、市、省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工農發展
民國時期,士林村只有少數幾爿商店、茶館、兩家榨油坊和數十戶漁民,屋舍破舊,街路不平,集市蕭條。40年代末,白彪鄉和新塘鄉合併為永凝鄉,鄉公所遷移至士林,集市開始興起。1949年後,為鄉人民政府(人民公社)所在地,逐年拆遷舊屋,興建商店、旅館、學校、郵電、稅征和廣播、文化、醫院等配套設施,現在新房林立、街道平整,面貌煥然一新。村辦企業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小到大。1986年,縣民政局支持興辦扶優扶貧實驗場,有40畝土地,種植桔子、梨子、桃子及蔬菜,並飼養魚苗。由於土質不宜,管理缺乏經驗,收效甚微。1992年種植1.8萬支良種葡萄。
1977年,大隊辦起柳條廠,後因資源缺乏等原因,於1984年1月改建絲織廠,1985年生產化纖布4.3萬米,創產值13萬元,利潤8800元。1986年生產化纖布22.75萬米,被面380條,創產值62萬元,利潤2.2萬元。產品銷往安徽、河北石家莊等地。1992年有職工100人,產值129.9萬元,利稅7萬元。
1986年8月籌建振興絲廠。1992年有職工220人,產值達448.3萬元,利稅57萬元。1983年、1985年興辦珍珠場和預製廠。年產珍珠200斤,五孔板8000塊。1992年產值分別為12.9萬元和3.2萬元。
1992年10月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把原絲織、服裝、絲廠3家企業合併為絲綢聯營廠,把”雙撫”、珍珠、預製3個場組成一個聯合體,進行特種魚養殖。甲魚池1.8畝,放養小甲魚100多隻,蟹池3畝,已落實放養蟹苗。新增設一個多種經營服務部。對1992年上半年還虧損的絲織廠,在村黨支部書記張福林和副書記、現聯營廠廠長瀋吉初率領下,更新48台織機,加強企業內部管理,終於扭虧為盈。
1992年,村辦企業總產值達618.6萬元,比上年增加7.9%;稅利達386萬元,比上年增加11.6%,人均創稅利1600元。
隨著村辦工業的發展和經濟效益的提高,農業資金投入不斷增加。近幾年,共投入19萬元,建起5座機埠,增設農用線路5100米,新修“三面光”渠道600米,建閘門1座,使3000畝糧田基本上達到旱澇保收,使工農業生產得到了同步發展。1992年糧食總產185.1萬多公斤,蠶繭總產9.43萬公斤,油料總產5.17萬多公斤,農業總產值達350.98萬元。全村工農業總產值達969.6萬元,比上年增長13%;人均創產值4064元,比上年增加2.09%;稅利達441萬元,比上年增加30.4%;人均收入達1150元,比上年增加9.3%。
社會保障
士林村國小教育始於清光緒末年。但當時能入學者僅少數富有的書香達官子弟,絕大多數學齡兒童無法進入。1949年前,國小借用寺廟祠堂,入學者也只有學齡兒童的半數左右。1949年後,在民辦公助下,國小教育得到重視。1950年後,民辦國小改為公辦。1953年士林國小已開辦2個班級,有學生60人左右。1974年,學生增多,興建校舍30間並建有操場,占地4畝左右。開辦7個班級,其中附設國中2班。有教師16名,學生300多名。1985年9月,國中班劃給鎮初級中學。設五年制國小教育,開6個班,學生200餘名。1986年改稱士林中心國小,為六年一貫制完全國小,開7個班,學生200餘人,教職員工15名。1989年,村投資2.3萬元,與鎮人民政府一起興建一所占地7畝、可容納600餘名學生的教育大樓。各種教育經費近年來先後投入10多萬元。醫療衛生狀況1949年前極為落後。村民有病,只能求助於個體“走坊郎中”,甚至“巫婆保病人,香灰當藥醫”。1952年2月建立士林益民聯合診所,有個體中醫14名。後發展為新市聯合醫院(範圍4鄉1鎮),本地設醫療點。1970年後成立大隊(村)合作醫療室、保健站。現有鄉村醫生3名。1984年興建自來水塔12座,98%的村民喝上自來水。從1990年開始,對原有村民的簡陋廁所進行改造,至今已有50%的住戶改成衛生廁所。
1989年以來,全村先後建立生、老、病、死社會保障體系。1982年建立計畫生育協會,現有會員110名。會員每人聯繫4戶育齡婦女,做到:經常了解,服務上門,及時匯報,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同時,村有計畫生育指導員,村民小組有計畫生育聯絡員,每季一次“隊隊清”,上、下形成計畫生育網路,並建立聯絡員活動、聯繫匯報、年度評比等制度。全村計畫生育連續十年達到“三無”,多次被縣、市、省評為計畫生育先進集體,1989年、1990年被評為全國計畫生育協會模範集體。原村黨支部書記朱美慶、原村委會主任陸德法先後代表村出席全國計畫生育協會模範集體代表大會,受到江澤民總書記和李鵬總理的接見。對60歲以上的老黨員和退休的原村民委員會委員、村黨支部委員,從1989年起,按任職長短與工作業績,分別給予每人每年120~700元的補貼。17名五保老人進鎮敬老院,安度晚年。村民治病,每人每月自交5元,村補貼3元,統一按鎮衛生院有關規定給予治療。1986年建立村移風易俗理事會,每年元旦、春節為村里青年舉辦簡樸、隆重的集體婚禮。1987年以來,全村已為95對青年男女舉辦集體婚禮。村民病死,家屬都主動與村里聯繫,火化後骨灰送到村紀念堂存放。全村從1984年殯葬改革至今,火化率達100%。
政治素質
士林村黨支部現有58名黨員,分6個黨小組。由4名思想素質較好、有較強工作能力的黨員組成支委。黨支部建有“三會一課”、“黨員聯繫戶”、“民主評議黨員”、雙爭目標考核、黨員議事、黨員活動日和黨員義務勞動等一系列制度,並納入制度化、經常化和規範化軌道。黨支部一班人嚴於律己,在植樹造林、開挖渠道、修建道路等義務勞動中,身體力行,帶頭參加。黨支部內充分發揚民主,遇到重要事情集體商量,傾聽民眾意見,請老黨員、老幹部當參謀,作為黨支部搞好工作的後盾。充分利用“黨員之家”活動室,開展生動形象的黨員教育。黨員會每月召開1次,黨員活動日每月1次,做到黨員奉獻表、黨費收繳公布表、黨員聯繫戶情況表和黨員活動情況登記表“四上牆”。每年堅持“雙爭”目標百分考核和民主評議黨員。幾年來,58名黨員達到合格,每年有2~3名黨員被鎮評為優秀黨員。此外,黨支部十分重視骨幹的教育、培養。3年內已分別發展7名優秀分子入黨。從1989年起,每年堅持在村民中開展黨的基本路線教育和“評三戶、樹新風”活動;在村辦企業職工中,開展評“三工”活動。全村共評出文明戶15戶,五好戶119戶,愛國守法戶437戶;文明職工3名,五好職工31名,愛國守法職工356名。1984年以來,村黨支部連續被中共德清縣委評為先進黨支部,3次被中共湖州市委評為先進黨支部,1991年被中共浙江省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浙江名村
村是一個基層單位,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研究單位。1964年,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研究現代史,不能不去搞家史和村史。從研究最基層的家史、村史的微觀入手,這是進而研究整個巨觀社會歷史的基礎。無疑,這是很有見地的論斷。從不少村的形成、發展、變化中,可以看到整個社會生活、生產組合、家庭結構在發生變化。素稱"方誌之鄉"的浙江,歷史上修過的村志卻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