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東河村元至正元年(1341)餘姚州判葉恆率民修築大古塘,易為石堤後,原籍河南周姓移民聚此定居漁墾,始有村落。元、明、清屬餘姚縣孝義鄉,清宣統元年(1909)屬義三鄉。1930年屬周巷鎮,1949年5月為周巷鎮第五村。
1954年10月劃歸慈谿縣,先後為周巷鎮五四農業生產合作社、民豐高級社和新建管理區周中生產隊。
1961年5月從新建人民公社周中大隊析出稱東河沿大隊。
1966年屬新新人民公社。
1970年屬周行鎮人民公社。
1971年4月為周行鎮東河大隊。
1981年7月,周行鎮復改為周巷鎮,屬周巷鎮。
1983年9月改稱東河村。
1992年,全村有72戶、222人,耕地128.6畝,村辦企業1個。
1977年起連續16年無賭博。
1988年被評為慈谿市文明村。
1992年,全村達到小康水平。
產業結構
東河村民國時期,村破民窮。有31戶人家,一半以上靠做僱工、打短工度日,另一小半除有少量土地可耕種外靠下海捕撈、撐運輸船、做小販補不足。有3人被逼去當壯丁,其中2人下落不明;1人斷炊餓死;2人因無錢醫治病死、爛死。住的多為草舍和低矮破瓦房。1949年後,村民分得土地,農業生產逐步發展,村民生活日漸改善。
1966-1985年,村開辦石棉加工業,多數婦女從事紡紗拼線,成為全村的一項主要經濟收入。1966年實現戶戶電燈亮、廣播響。
1976-1983年,多數農戶把破舊瓦房、草房翻建成新瓦房。1978年開辦村電鍍廠,次年產值18816元,利潤5909元。至1992年,全廠有職工67人,工業產值達362萬元,利潤23.4萬元,分別比1979年增長180倍和38.6倍。
東河村在發展工業同時,採取扶農補農措施加強農業基礎建設。1966年開始用電動機船灌水,1973年起用拖拉機耕地、三馬力打稻機脫粒。
20世紀80年代後期,針對種植棉花、糧食產值比瓜果蔬菜低得多的情況,進一步制定和完善扶農補農措施,由村建造2個抽水機埠,對水稻田實行免費灌溉,機耕按鎮最低價再打7折收費,2名拖拉機手列入村辦廠編制,農忙耕地農閒搞運輸,植棉地膜、種子基本免費供給。
1987-1992年,每年扶農資金達3萬元。1988-1992年,全村45畝棉花,畝產連續5年居周巷鎮首位。1992年,村擁有固定資產86萬元,自有流動資金148萬元,人均集體資產資金超萬元。人均純收入2005元,比1978年增長9.6倍,實現共同富裕。既無暴富戶,亦無困難戶。
文明建設
東河村地處周巷鎮中央,農民、居民混住,外地客人流量大,賭博等歪風邪氣易於發生。1976年2月,大隊黨支部書記吳雲祥發現兒子與本村十幾個青年在賭博,首先處理兒子,罰款20元,參加10天修路義務勞動,並責其寫出檢討書貼在大隊辦公室門口。其他參賭者個個受處罰。
1979年制訂村規民約和精神文明獎時,規定村民參賭要扣掉精神文明獎獎分,要寫出書面檢討在全村公布,村辦企業人員參賭一律辭退。此後村民都自覺抵制賭博歪風。在村辦廠工作的30多名外來職工,也做到不聚賭。
1991年,中共慈谿市委宣傳部、市公安局及區、鎮幹部,先後3次突擊檢查村區的每個角落,沒有發現一起賭博。幹部都讚譽說:“在當今賭風蔓延的情況下,東河村10多年未發現賭博活動,是個過硬的無賭村”。
1989年7月,《中國法制報》、《浙江日報》分別長篇報導東河村堅持14年抓禁賭成為無賭村的經驗。1991年,東河村15年無賭博之事被列為1990年度寧波市精神文明建設的十件新事之一。
新農村建設
東河村在70年代制訂村規民約的基礎上,又於1979年開設精神文明獎(原稱政治獎)。每年年終由村民代表、村領導組成評議小組,對18歲以上村民執行村規民約情況逐條評議,逐個定分,評出得獎者。1979~1992年間,全村每年有95%以上村民獲精神文明獎,年發獎金3900元之多。
村黨支部一班人一心撲在集體事業上,而所得報酬僅稍高於一般職工。給從外地聘來的技術師傅落實戶口,安排住房,使其安心工作,甚至謝絕外鄉企業的高薪相聘,為廠開發出多種新產品。村民尊老愛幼,鄰里之間和睦相處,1989年被評為浙江省治安調解工作先進集體。至1992年,全村共有92%的戶被評為“五好家庭”戶。
東河村從1985年起先後為全村每戶人家安裝自來水管道和接裝有線電視,安裝185馬力120千瓦的發電機組,以確保村民的用電。同時給鄰近居委會、村的150戶人家搭線照明。村辦廠每年化10萬餘元錢用於處理三廢(廢水、廢氣、廢渣);建立村文體活動室開展各項球類活動;村民醫藥費向村報銷50%;對男55周歲、女50周歲者每月發給養老金20元、15元;1990年起實行獎學金制度,對考上大學的學生每人獎1000元,中專500元,高中300元,職業高中200元。評上三好學生或智力競賽等單項比賽獲獎者,獎勵30~50元。
1991年,中共慈谿市委授予東河村黨支部“堅強的戰鬥堡壘”稱號,黨支部書記許幗銘(女)1987~1992年連續6年被評為慈谿市優秀黨員,1990年還被評為寧波市優秀黨員,1992年被評為慈谿市共同致富好帶頭人。
茂名行政區劃百科(一)
茂名市位於南中國海之濱,地處廣東省西南部,背靠祖國大西南,茂名“三高農業”蓬勃發展,荔枝、香蕉、龍眼等“嶺南佳果”馳名中外。 |
浙江名村
村是一個基層單位,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研究單位。1964年,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研究現代史,不能不去搞家史和村史。從研究最基層的家史、村史的微觀入手,這是進而研究整個巨觀社會歷史的基礎。無疑,這是很有見地的論斷。從不少村的形成、發展、變化中,可以看到整個社會生活、生產組合、家庭結構在發生變化。素稱"方誌之鄉"的浙江,歷史上修過的村志卻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