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介紹
![龍虎村](/img/b/2ec/ml2ZuM3XyIjM0YDO0QjM2ETOyITMxEDM3QjMwADMwAzMxAzL0IzL2U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龍虎村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清末民初,村里出了個農民起義領袖高其金(又名長子阿金)。為了反抗封建地主的壓迫和剝削,他毅然領導南沙九鄉民眾,打起抗租旗號,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沙田大荒會,深受窮苦百姓的稱讚,後因叛徒出賣,高其金遭當局逮捕,不久在白虎山的岩門被槍殺。但其大無畏的革命精神,村民至今仍在頌揚和懷念。
經濟現狀
![龍虎村](/img/f/8c1/nBnauM3X4ETM1ATNwADM1MTOyITMxEDM3QjMwADMwAzMxAzLwAzLxI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1、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中藥、有機水稻、出口蔬菜和商品大豆的種植都形成了一定的規模,2006年中藥材的產植已達到120萬元。
2、個體運輸業和服務業穩步發展,全村目前從事汽車運輸業的村民有10多戶,從事各種服務業的村民有100多人,每年農民收入近50萬元。
3、加快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兩年來,龍虎村外出務工人員達70人,打工收入達180萬元。
村里投入社會公益事業建設資金超過1000萬元,先後對村內的機耕路進行硬化,對村電網進行全面改造,有線電視和自來水實現進村入戶。現在,該村已基本上做到了家家戶戶通柏油路。
龍虎村位於蕭山市東北部20公里處,隸屬於南陽鎮。東鄰岩峰村,南接南豐村,北倚青龍、白虎山,與河莊鎮為界,西臨錢塘江。1992年,全村總面積為1.68平方公里,其中農業耕地2052畝,山林雜地321畝,水田127畝。村委會下設26個村民小組、1個居民小組,共1162戶、3826人(其中非農業人口94戶、161人)。村民中大都姓高。
隸屬多變
![龍虎村](/img/3/382/nBnauM3XygDM3ATOwQDM1MTOyITMxEDM3QjMwADMwAzMxAzL0AzL2g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18世紀初,江出北大門後,南沙切為南北兩塊,南塊漸與海寧分開,於嘉慶十八年(1813)遂劃歸蕭山。宣統二年(1910)稱西倉鄉。1928年為第八區西倉村。1930年為第七區西倉鎮。1934年至1949年屬河莊鄉管轄,以保為名。1950年為瓜瀝區西倉鄉。1956年時稱赭山鄉龍虎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為瓜瀝人民公社龍虎管理區。1961年歸屬南陽人民公社(後改鎮)至今。1956年,因當時已無鹽民、鹽倉,村(居)民又居住在青龍山、白虎山一帶,故以兩山得名為龍虎村。
勝跡眾多
![龍虎村](/img/1/b3b/nBnauM3XxMDNzIDO3QjM2ETOyITMxEDM3QjMwADMwAzMxAzL0IzLxM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臥龍觀潮位於美女壩至戍城岙的沿江大堤和烏龜山一帶,在不同的地段可飽賞回味無窮的回頭潮,情趣盎然的船頭潮,蔚為壯觀的一字潮,其觀潮勝景不亞鹽官鎮,每年農曆八月十八前後,數萬名中外遊客前往一睹風采。
龜背夕陽烏龜山背,相傳是東晉葛洪煉丹的遺址之一,它三面臨江,形似浴海烏龜,龜背可觀賞波光粼粼的萬點金奇景和怒潮夕陽奇觀。
灘頭漁火每年初春之夜,成千上萬的漁民擎掛著燈具,下江捕撈鰻苗,漁火與星星交相輝映,形成五光十色的夜景。
戍城懷古戍城為明朝尹施公所建,距今400多年,據民國《海寧州志稿》記載:“河莊山西(今白虎山)建築司城,有抗協官兵駐紮,巡查商漁等船,管轄並催征沙地錢糧”。明朝戚繼光於此曾屯兵戍城抗倭。
雲天神炮是明朝戚繼光在白虎山巔布下的11尊長2米、直徑25厘米的鐵炮,抗擊倭寇的遺址。
馬蹄秋月白虎山巔有蓄水一斗,終年不枯,形似馬蹄的石井,在此賞月令人心曠神怡。
北院松濤白虎山陰有甘露禪院,著稱“小南海”。院外有茶園松林。古時,在此品茶、聞濤者絡繹不絕。
龍潭迷宮白虎山頭的百尺樓,相傳是越王勾踐所建,旁邊有白龍潭、老人洞、梵音洞,此處有許多神奇的傳說。
![龍虎村](/img/5/941/nBnauM3X2gDN0UjMxUDM1MTOyITMxEDM3QjMwADMwAzMxAzL1AzLwg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出生在龍虎的縣團級以上幹部和具有高中級職稱的技術人才,僅當代就有30多人。較著名的有中國科學院化學部學部委員、北京大學化學系分析化學教研室主任高小霞教授。幾十年來,她以分析化學見長,特別是極譜催化液波的研究,引發了國內有關單位繼續提出40多種元素的靈效分析方法,並結合國情解決了地質、冶金、半導體和環保監測等不少分析問題。近年,她又開創對稀土元素極譜分析的研究領域,除套用於工業材料分析外,還就稀土對農田增產作用進行研究。高小霞教授寫的100多篇論文和電分析化學專著三冊,受到國內外化學界的高度評價。另外,解放軍總政畫報社原社長、總編高帆,原林業部副部長周樹松,中國京安公司經理高建成,高級工程師高宜畏、高元華、葉桂興等都是龍虎村人。村里近年來又有10多位村民考入了大專院校,人才輩出,後繼有人。
農工興旺
![龍虎村](/img/d/2da/nBnauM3XwgzMzEDOyYDM1MTOyITMxEDM3QjMwADMwAzMxAzL2AzLz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龍虎村的傳統農業主要種植水稻、絡麻、油菜、黃豆等農作物,近年來,以傳統的蘿蔔和國外引進的黃瓜等蔬菜為主的多種經營發展較快。隨著農業投入的增加,農業設施的改善,昔日低洼鹽鹼地,如今成為高產良田。1959年,龍虎村的高產絡麻在北京參加展覽。現在村民口糧達到自給有餘。
靠山近水,是村的地理優勢。現全村從業山林人員382人,種植樹木、毛竹和其它旱地作物;從業山石、黃泥開採人員102人;長年捕撈作業人員192人,每年冬末春初,許多村民自備漁船、拉網等工具,特別是"潮頭魚"本領高超,從明清始一直沿襲至今,歷史久遠。近年來又發展臨時捕撈貴如黃金的鰻苗,最多的一年超過60萬元,成為農民致富的一大門路。1992年,全村農業總收入達823萬元。
![龍虎村](/img/a/31b/nBnauM3X3QDN5YTNycDM1MTOyITMxEDM3QjMwADMwAzMxAzL3AzL4U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由於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富裕,社會公益事業建設步伐加快。現在全村人均住房25平方米,農民擁有機車53輛、汽車2輛、拖拉機32輛。村內12條主要機耕道路鋪上了石沙;集鎮上投資5萬多元,興建了小型農貿市場;村衛生室達到農村初級衛生保健甲級標準;學齡兒童均可就近在村完小讀書。1992年,全村人均收入達1533元,村民安居樂業。1979年,村治保組被公安部評為全國7個先進村級治保組之一。1991年,村黨支部被中共蕭山市委評為市級先進。1992年,龍虎村又被中共蕭山市委、市人民政府命名為文明村。
事業發展
![龍虎村](/img/8/428/nBnauM3XzYjN4QzN1ATM1MTOyITMxEDM3QjMwADMwAzMxAzLwEzL1Q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一、落實“四個到位”,夯實工作基礎
在農村開展遠程教育,是黨中央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村黨支部把此項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一是領導到位。成立了以支部書記為組長的領導小組,抽調專人抓落實。二是人員到位。培育和選拔2名專兼職遠程教育管理播放人員,選送參加市委組織部、市農機校舉辦的專業培訓,提高其業務素質。三是設備到位。新建面積達160平方米的遠程教育播放室,購置電腦、投影儀、音響等電教設備,製作高標準遠程教育信息發布欄,做到設施齊全,配置完備。四是宣傳到位。村黨支部召開不同層次的會議,及時傳達上級精神,統一思想,並在村醒目處懸掛橫幅2條,刷寫固定標語2條,營造一個良好的宣傳氛圍。
二、建立“四項制度”,促進規範管理
一是設備管理制度。教育設備由專人管理,建立設備使用檔案,並精心保管維護設備,確保設備完好正常作業。二是定期收看制度。制定教育計畫,每月定期舉辦培訓2期。根據黨員幹部及民眾的需求,適時改變教學內容。三是信息發布制度。堅持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信息發布欄每月及時更換信息,方便民眾查閱。四是定期檢查制度。村遠程教育領導小組成員每季度對播放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全面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三、靈活教學方式,擴大教育覆蓋面
![龍虎村](/img/4/6be/nBnauM3XyMTO3UTO5ITM1MTOyITMxEDM3QjMwADMwAzMxAzLyEzL0M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截至目前,該村共舉辦各種培訓150期,參訓黨員幹部民眾達6320餘人次,公布實用技術100餘條,通過培訓,真正達到了“讓黨員幹部經常受教育,使農民民眾長期得實惠”的目的,有力促進了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到處都顯現出一片蓬勃發展的喜人景象。
遠景規劃
![龍虎村](/img/f/335/nBnauM3X2QDO4QTO1QTM1MTOyITMxEDM3QjMwADMwAzMxAzL0EzLxI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1、發展中藥材生產基地100公頃,每畝地的淨產值達到1500元以上,增加村民的經濟收入。
2、依託中藥材種植基地,引進中藥材加工廠,投資達200萬元。
3、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水泥村路修到各戶,完成村自來水工程,加強農村新居工程建設,完善村容村貌。
4、充分利用開發本村區域內的旅遊資源,引入資金開發龍虎石刻、穩城大橋等旅遊景點,以此帶動龍虎村的服務行業的發展。
5、全村工農業總產值五年內增長30%,總數達460萬元,村集體純收入五年內達2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到2010年達到6000元。
浙江名村
村是一個基層單位,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研究單位。1964年,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研究現代史,不能不去搞家史和村史。從研究最基層的家史、村史的微觀入手,這是進而研究整個巨觀社會歷史的基礎。無疑,這是很有見地的論斷。從不少村的形成、發展、變化中,可以看到整個社會生活、生產組合、家庭結構在發生變化。素稱"方誌之鄉"的浙江,歷史上修過的村志卻不多。 |